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诵过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等方式获得天气信息。2、我们常说的天气情况有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3、广播或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一般会报告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还会预告紫外线强度和空气质量。4、不合适在雨天做的事情有晒衣服、出去旅游等。二、简答题。1、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答: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答:有影响,例如:如果今天下大雨那就意味着要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等。3、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答:一般从气温、下雨、晴或多云及日照指数、空气质量等方面来说天气。第二
2、课天气日历一、填空题。1、对云量的观察可以用晴天、多云、阴天、有雾来记录。2、天气日历指的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特征的表格。二、简答题。1、怎样制作我们的天气日历呢?答: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天气的记录方法可以是: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小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制订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向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2、观察我们记录的天气日历你发现了什么?答:天气每天都在发生
3、变化。第三课温度与气温一、填空题。1、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2、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3、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C,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4、早上气温较低,然后逐渐上升到午后达到最高,然后又渐渐下降,午夜气温最低。二、简答题。1、我们怎样知道外面的温度比室内高还是低呢?答:用温度计在室内和室外分别进行测量,记下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分辨高低。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什么地点?答: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第四课风向和风速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小树轻摇时刮的是五级风。3、风的速度是用米/秒来计算的。4
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二简答题。1、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答:根据指南针和周围的自然景物确定方位。指南针使用方法:将指南针平放,待指针静止时轻轻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两极和盒上标明的南北方向相一致,这时指针盒上标明的方位就与实际方向相对应。通过风吹动旗面、树枝的情况辨别风向。如旗被吹向北面,那么吹的就是南风。2、我们怎样用感官知道风速的大小呢?答:可以用旗子飘动的情况来估计风速:旗子不动则代表无风,旗子微动则代表微风,旗子展开时代表大风。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一、填空题。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水共有三个形态,分别是固
5、态、液态和气态。3、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4、降雨的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种。二、简答题。1、用喷壶模拟降雨,说说我们是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答:在模拟降水的实验中,喷壶要离开雨量器一定的距离。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度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平保持平行。使用雨量器要注意什么?答:应该注意的有:1.雨量器应放置在没有遮挡物的开阔地点;2、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3、计量前在雨量器中加水至“0”刻度;4、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三、连线题。温度测量降水量的多少风速仪测量温度的高低风向标测量风的速度雨量器测量和指示风的方向第六课云的观
6、测一.填空题。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观察天空中的云,一般有层云、积云和卷云等三类。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但不超过四分之三的天气称为多云。二简答题。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答: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它们通常与晴好的天气相联系,但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它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它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云有哪几种?能说几个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吗?答:云分为三种,即层云、积云、卷云。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黑猪过河,大雨滂沱。第
7、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填空题。烟飘动的方向和风向相反。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天高气爽、云淡风轻是秋季的气候特征之一。二简答题。、1怎样描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答:根据一个月来的实际测量记录进行概括、例如,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在一段时间里有20天晴天,4天多云,6天阴天、那么我们可以表述为: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天气日历中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气温、雨量大小、云第量多二少、单风向和元风速、空气溶质量解、紫外线强度等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填空题、1、在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2、取少量食盐放在水中,食盐会溶解、3、我们想把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可以采取
8、过滤的方法、4、玻璃、塑料、洗衣粉中,能溶解于水的是洗衣粉。二简答题、怎样描述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呢?答:食盐在水中的状态:看不到了;沙在水中的状态:沉到了杯子底部、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答: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有许多白色的粉末状物质沉到杯子底部、做过滤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答:应注意的事项有:(1)滤纸要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2)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着烧杯的内壁;(3)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做西红柿鸡蛋汤时,用了以下材料:盐、味精、西红柿、鸡蛋和葱,说一说哪些溶解于水中,哪些没有溶解、答
9、:西红柿、鸡蛋、葱不溶于水,盐、味精溶于水、连线题、木块塑料食盐陶瓷白糖味精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填空题、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稈叫溶解、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到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将适量的白糖、酒精、面粉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面粉会沉淀,白糖、酒精会溶解,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二简答题。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答: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主要看物质在水中是否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答:把黑色的高锰酸钾
10、颗粒放入一杯水中以后,水中立刻“划”出一条紫红色的线,并逐渐拉长变粗、相互连接。如果轻轻搅拌,整杯水很快就都染成了透明的红色,原先的黑色颗粒也就看不见了。分别写出几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和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答:能溶于水的有:食盐、味精、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水的有:石头、沙子、木头、塑料等。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填空题。胶水和洗发液能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能溶于水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二简答题。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振荡后会怎样呢?我们能做出解释吗?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后,变成乳色液体,无法分辨油和水。这是因为洗涤剂既可以溶于水,也可以溶于油,
11、所以它能将水和油一起溶解。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答:倒入水中的胶水和洗发液,开始是沉入水底,并蜷缩在杯底,然后在水中缓慢扩散。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填空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的大小有关。水除了能溶解一些一固体和液体外,还能溶解部分气体。汽水之所以叫汽水是因为水中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鱼儿在水里能够生存是靠鳃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二简答题。在用注射器吸汽水的实验中,注射器内的气体是怎样产生的?这种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我们能做出简单的解释吗?答:吸进的汽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吸的过程中同时有些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冒出来。当我们拉注射器活塞时,由于
12、气压减小,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析出;当我们推注射器活塞时,由于气压增大,这些析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溶解在水中。说一说,食盐和小苏打、果汁和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别谁强谁弱?答:在水中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果汁比白糖强。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一填空题。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增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不停地搅拌水,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和液体是否被搅拌等因素有关。同样重量的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细盐溶解得快。二简答题。对于可溶性固体物质来说,溶解的快或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答: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
13、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三实验题。设计“怎样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实验。影响水果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是否搅拌水果糖是否切碎水的温度水量的多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因素来测试一下它对水果糖的溶解速度是否有影响,并把设计方案填在下表中。例:搅拌因素我的研究内容:搅拌对水果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影响我的猜测:搅拌能加快水果糖在水中溶解速度实验需要的材料:水果糖两颗,2杯100毫升的水,玻璃棒一根不能改变的条件:一样的水量,同样的水温,一样的糖必须改变的条件: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实验步骤:1在装了100毫升水的杯子里同时放入糖。2个搅拌,一个不搅拌。3观察哪一个杯子的糖先溶解。第六课1
14、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填空题。在一定的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二简答题。1.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呢?答:在常温下,每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在做“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应注意的事项有:1.用天平称出一勺食盐的重量,保证每勺食盐的重量相同;2.一勺一勺地加食盐,搅拌,溶解完后再继续加食盐;3.食盐不再溶解时停止加盐。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填空题。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溶液中的水分蒸发。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加热蒸发浓盐水时,在蒸发皿底部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分布热量。二简答题。把杯
15、子放在窗台上,让杯中的水蒸发。观察已经溶解的食盐有什么变化。我们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答:我们看到已经溶解的食盐从溶液中析出,沉在杯底。这是因为饱和溶液中水分的减少使得它能溶解的食盐量也减少,食盐就从溶液中析出。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酒精不要加得太满;2.不要用一个燃烧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3.熄灭时应用灯冒去盖灭,不能用嘴吹灭;4.如果酒精在灯外燃烧时,应用湿布盖灭等。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说一说你用哪些方法可以做到?答:1.在太阳下晒干水分;2.让风吹干水分;3.在火上加热让水蒸发掉。第三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2.3.4.1.2.1.2.3.1.2.3.1.2.3.
16、4.1.2.一填空题。我们用耳朵可以听到周围很多声音。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不同物质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同一物体,我们用较大力度敲击时,它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简答题。比较大小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不同点是:用同样的力量分别敲击大音叉和小音叉,大的音叉产生的音调低,小的音叉产生的音调高;相同点是:轻轻击打大音叉或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弱,重一点击打发出的声音强。音叉上的数字和字母分别代表什么?答:音叉上的字母代表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连线题。人为声/蛙鸣鸟叫声下课铃声自然界的声音风声、读书声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填空题。当我们用力扭弯一根钢尺
17、时,钢尺不能发出声音。人说话发声是由于声带在振动。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简答题。在水槽里盛放三分之二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答:水面产生了波纹,水面的波纹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答:这个器官是鼓膜。它在我们的耳朵里。我们为什么能听见声音?答: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到耳朵,由耳朵里的听觉系统听到声音。第三课声音的变化填空题。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小音叉和大音叉相比,振动时小音叉的频率
18、较大,声音较高,大音叉的振蝠较大,声音较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表示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简答题。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答: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低、较低、较高、高。把橡皮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稍微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答: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橡皮筋越松声音越低。小东正在厨房冲开水,在客厅的小东妈说,水瓶快灌满了。她是怎么知道的呢?答:小东妈是通过开水冲进水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知道的,刚开始时水瓶里的空气较多,发出的声音很低,快灌满时,空气很少,发出的声音很高。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填空题。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用振幅和
19、频率来描述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伸岀桌面的尺子在振动时发岀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尺子敲击桌子发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二简答题。1.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预测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动手做一做,把你听到和看到的记录下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答: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我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变化规律音高振动的快慢音高振动的快慢8高快高快由咼到低12较咼较快较咼较快16较低较慢较低较慢20低慢低慢我们发现: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改变这部分尺子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
20、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如何衡量声音的高低?答: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高。则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得慢,则发出的声音低。第五课声音的传播一填空题。人们之所以能用语言进行沟通,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走路时会把水塘的鱼儿吓跑,是因为水可以传播声音。为了能更清楚地听到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医生会使用的工具是听诊器。二简答题。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答:水面的波动是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是否一样?答:在棉线、尼龙绳都拉紧的情况下,尼龙绳听得最清楚,棉线次之,再就是木尺,最后是铝箔纸。听到的效果就像是有的手机信号强,有的手机信号弱一样。声音是如何传
21、播的?声音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答: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如土电话;能在液体物质中传播,如岸边的说话声会把水里的鱼儿吓跑;能在气体物质中传播,如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填空题。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半透明椭圆形组织。传递到耳朵的声音越强,鼓膜的振动就越大。二简答题。观察比较音叉在发出较强和较弱的声音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答:在声音的制造点到橡皮膜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当音叉发出较强的声音时,橡皮膜振动明显;当音叉发出较弱的声音时,橡皮膜振动不太明显。如果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
22、化?答:将手放在耳后,听到的声音更响亮更清晰。在课堂上我们是如何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的?答:老师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耳朵里的鼓膜会随之振动,听小骨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导致听神经产生信号,再传递到大脑,我们便可以听到声音。耳廓、耳道和鼓膜各有什么作用?答: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耳道的作用是:把声波传入中耳、内耳。鼓膜的作用是: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经过与鼓膜相连的听小骨传入内耳。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一填空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乐声听起来让人愉悦,噪声听起来让人烦躁。在课堂、医院、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我们应控制音量。当巨
23、大的雷声响起时,我们可以采取捂住双耳或张开嘴等方法使我们的听力免受损伤。二简答题。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呢?答:使用的方法有:摇的力量小一些、在发生罐里加棉花、包上棉布、慢慢地摇、用手捂住、包上厚纸等。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小噪声的?答:对于窗外的噪音,人们在塑料窗中采用中空玻璃来隔音;对于振动摩擦这些中低音,我们可以采用地毯、织物甚至吸(隔)音棉等来减弱噪声说一说噪声有哪些危害?答:噪声的危害有:1.伤害人的听力;2.影响人的情绪;3.危害人体健康。生活噪声有:商场噪音、菜市场噪音、打架斗殴声。交通噪声:汽车刹车声、飞机轰鸣声、轮船汽笛声。工业噪声:车间车床噪声、电锯噪声。第四
24、单元我们的身体第一课身体的结构一填空题。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人体有些组成部分不能从外形上看到,我们可以采用倾听、血摸、壓觉的方式体会它们的存在。人类身体的结构特点是结构灵活、左右对称等。我们身体内部有心脏、呼吸、消化等器官。二简答题。1、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我们发现了什么?答:我们发现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2.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待人体的组成呢?答: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叫系统。整个人体可以分为八大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说一说,在打篮球时,人体的哪些部分参
25、与了运动?答:头部的大脑是指挥官,四肢参与跳跑,肺部呼吸更多的空气,整个身体共同参与运动。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一填空题。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通过观察发现,骨骼、关节和肌肉总是相互协调,共同参与运动。二简答题。在拿哑铃的过程中,分别有哪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参与了运动?答:在拿哑铃的过程中,分别有臂骨、尺骨、腕骨、指骨、肩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上臂肌肉、手掌肌肉等等参与了活动。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肌肉、关节和骨骼是如何工作的?答: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和关节运动完成各种动作,它们是相互协调的。第三课运动起来会
26、怎样(一)一填空题。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岀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二简答题。跳动前后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跳动前后我们的感觉不同:跳动前,人比较平静,呼吸、心跳都比较正常;跳动后,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比较两次测量的数据,我们发现运动后呼吸、心跳的次数都会增加。人体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答: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在消耗氧气,肺的功能就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岀体外。第四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一填空题。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
27、进入血液,再血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由肺交换排出体外。2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二简答题。像图中那样,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岀。一分钟后,手有什么感觉?一分钟里,我们挤压了多少次?我们的手、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血液循环的什么器官?答:一分钟后感觉手酸,我们挤压了约60次(以实际挤压次数为准)。吸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和心室,手捏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的水代表了血液。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疲劳吗?答:不会疲劳。心脏只有两个动作:收缩和舒张。心脏的跳动,从上次收缩起,到下次收缩前止,叫做一个心动周期,每个心动周期一般为0.8秒,在这0.8秒内,心房有0.7秒在舒张,心室有0.5秒在舒张,心脏舒张就是在休息。经常锻炼对心脏有什么好处?答:好处有:1.人体在运动时,氧气和能量的消耗量大大增加。所以需要肺部尽快更多地吸进氧气,心脏更有力地搏动,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以便更多更快地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加快人体新陈代谢;2.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加强,心脏力量增强,改善心血管机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使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成倍地增加。这样的心脏能够担负繁重的工作,而且工作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化招募劳务人员合同协议
- 美容管理协议合同协议
- 股东合股协议合同协议
- 美酒链产品合同协议
- 耕地提质改造合同协议
- 绩效考核合同协议书范本
- 职工上食堂合同协议
- 肉类购销合同协议范本
- 聘用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职业队梯队合同协议
- 社会科学处横向课题合同书
- 常州施工招标开标清标评标报告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生理卫生教学课件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
-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王力宏-缘分一道桥-歌词
- 高校电子课件:现代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 《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早期诊断与抗体检测流程图
- 修改版丝竹相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