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第一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导热系数(又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表示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某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有关。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第二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稳态法 平板法 热流计法非稳态法 瞬态热线法 瞬态平面热源法 探针法 激光法 3法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第三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稳态法第四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球体法实验仪器 球壁导热仪适用材
2、料 用于测定粉状、颗粒状、纤维状干燥材料在不同填充密度下的导热系数第五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圆球法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是以同心球壁稳定导热规律作为基础。在球坐标中,考虑到温度仅随半径 r 而变,故是一维稳定温度场导热。 实验时,在直径为 d1 和 d2 的两个同心圆球的圆壳之间均匀地填充被测材料(可为粉状、粒状或纤维状),在内球中则装有球形电炉加热器。当加热时间足够长时,球壁导热仪将达到热稳定状态,内外壁面温度分别恒为 t1 和 t2 。根据这种状态,可以推导出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第六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根据傅立叶定理,经过物体的热流量有如下的关系: (
3、44-1)式中: Q 单位时间内通过球面的热流量,W ; 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W/m ; dt/dr 温度梯度,/m ; A 球面面积,A = 4r2,m2 。 对(44 -1)式进行分离变量,并根据上述条件取定积分得 (44 - 2)第七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其中:r1、r2分别为内球外半径和外球内半径。积分得: (44-3) 其中:Q为球形电炉提供的热量。只要测出该热量,即可计算出所测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事实上,由于给出的是隔热材料在平均温度 tm =(t1+t2)/2时的导热系数。因此,在实验中只要保持温度场稳定,测出球径d1和d2 ,热量Q以及内外球面温度即可计算
4、出平均温度tm下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改变 t1 和 t2 ,则可得到导热系数与温度关系的曲线。第八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球壁导热仪 实验装置图如44 1所示。主要部件是两个铜制同心球壳1、2 ,球壳之间均匀填充被测隔热材料,内壳中装有电热丝绕成的球形电炉加热器3 .2.热电偶测温系统 铜康铜热电偶二支(测外壳壁温度),镍铬镍铝热电偶两支(测内壳壁温度);均焊接在壳壁上。通过转换开关将热电偶信号传递到电位差计,由电位差计检测出内外壁温度。3.电加热系统 外界电源通过稳压器后输出稳压电源,经调压器供给球形电炉加热器一个恒定的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通过加热器的电流和电压
5、。第九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图44-1 球壁导热仪实验装置 1.内球壳 2.外球壳 3.电加热器 4.热电偶热端 5.转换开关 6.热电偶冷端 7.电位差计 8.调压器 9.电压表 10.电流表 11.绝热材料第十张,PPT共十二页,创作于2022年6月 1.将被测绝热材料放置在烘箱中干燥,然后均匀地装入球壳的夹层之中。 2.按图44-1安装仪器仪表并连接导线,注意确保球体严格同心。检查连线无误后通电,使测试仪温度达到稳定状态(约34小时)。 3.用温度计测出热电偶冷端的温度t0。 4.每间隔510分钟测定一组温度数据(内上、内下、外上、外下)。读数应保证各相应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实验中以电位差计显示变化小于0.02 mv为准),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时再记录。共测试3组,取其平均值。 5.测定并绘制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基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150题)
- 上海五年级下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教案:第课对外开放
- 2025年中国聚乙烯高倍率阻燃型保温材料数据监测报告
- 2025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合同范本
- 笔的销售渠道考核试卷
- 航空公司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环保低碳日用品推广与应用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的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考核试卷
- 胶合板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 【教材解读】语篇研读-Sailing the oceans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 100T汽车吊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