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南_第1页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南_第2页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南_第3页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南_第4页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的目的、重点单元、工作流程5评价指标体系6评价方法与内容7评价结果诊断附录1评价材料列表附录2评价等级列表1适用范围本导则可试用于我国军用核设施,也可用于核电站及其他民 用核设施单位。本导则用于指导我国军用和民用核设施单位运行过程中与周 围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对其存在的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风险进 行评价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导则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 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核电厂事故应急

2、管理条例;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规定;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研究堆设计安全规定;研究堆运行安全规定;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规定;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GB11215-89)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其他核安全法规;核电厂厂址选择额外部人为事件(1989)放射性污染防治法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1216-1989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 划的一般要求GB 11217-1989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GB 14587-2011核电厂放

3、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GB 6249-2011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HAF 0800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规定。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3术语和定义3.1核设施核设施是指用于核装备贮存、运行、维修、退役的设施,用 于核材料贮存、退役的设施,用于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理、处置 的设施,用于核装备、核材料、放射性废物运输的专用设施,以 及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反应堆。3.2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是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 际原子能机构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基本安全原则”中,对辐射安 全的定义,所谓“安全”系指保护人类和环境免

4、于辐射危险以及 引起辐射危险的设施和活动的安全,它包括辐射环境安全(保护 人类和环境免于辐射危险)和核设施、核活动安全(引起辐射危 险的设施和活动的安全,但不包括辐射无关的安全方面)两个方 面。本文所述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是指保护核设施周围人类和环境 免于辐射危险。3.3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 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 3.4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 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 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 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

5、的措施的过程。3.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 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 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 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6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1)属于安全评价的一部分,对核设施 工程、系统运行中对核与辐射环境构成威胁的危险、有害因素进 行辨识、分析、管理和决策,但是不包括核设施单位的其他常规 安全风险;(2)属于风险评价的一部分,对核设施单位的运行的 辐射环境风险(包括流出物排放、放射性物品装运等)和环境对 它反作用(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

6、击、群体性事件等)带来的辐 射环境风险进行进行评估、管理和改进,但是不包括其他常规环 境风险;(3)属于环境评价的一部分,流出物排放需要有环境影 响评价,同时核设施常年的运行可能对周围环境有累积效应,需 要有环境质量评价,但是这个环境影响和环境质量评价都是针对 核与辐射环境,不包括其他常规环境评价。总之、核与辐射环境 安全评价就是要确认并保证核设施单位周围的核与辐射环境安 全,既要管住核设施单位运行中可能造成的核辐射环境污染事故 的源头,又要防止外环境作用核设施造成核辐射环境污染,还要 关注周围环境在核设施影响下的累积作用效果。4评价的目的、重点、工作流程4.1评价的目的研究影响核设施辐射环境

7、安全的危险因子,将它们归类成安全评 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单个指标的检查和评判,分析得到影响核设施单 位周围辐射环境安全的安全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整改和加强,避免 安全隐患,实现安全预警。综合安全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被评价对象 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获得系统整体安全状况,指导风 险控制,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严重度,作好安全预控,加强 应急措施,提高系统安全性,给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借鉴。4.2评价的重点单元通过核设施单位“人、机、环、管”分析,参照安全检查的 内容,梳理世界核事故的统计调查,分析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面 临的挑战和归总核设施安全法规的要求。得出以下评价重点:4.2.1组织体系

8、和规章制度。核设施单位必须有健全的组织 体系才能保证各项辐射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必须有严格细致的规 章制度才能使核设施运行安全有序,对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的检 查和评估需查找规章制度上的漏洞和组织管理程序上的不足。4.2.2人员隐患。核设施单位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岗 位能力、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而且单位和个人还要高标准践行 核安全文化,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资质、身体状况及心理健康等都 要开展审查评估。4.2.3应急能力。核设施单位必须要有足够可靠的应急能力, 以保障发生事故时核辐射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最小,应急管 理的核心是切实可行的核事故应急准备方案、应急响应的能力、 应急监测与应急工程抢险人

9、员的教育与培训、应急设施、设备、 器材和其他物资管理以及应急演练的数量与质量,只有这些应急 核心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最小环境辐射风险。4.2.4设备设施。每个单位的设施设备也不尽相同,但不管 是安全设备、废物处理设施、应急装备还是监测预警设备,运行 中始终存在风险,都必须有非常严格的质量保障措施,将设备设 施带来的核与辐射环境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4.2.5放射性物质进出及流出物监测。不管是核电厂还是核 燃料循环厂或是核废物处理厂,都存在核材料的进与出,不管是 运输、装填还是流出物排放,都直接威胁到周围辐射环境。核设 施单位要充分做好论证评估放射性物质进出及装填的风险,严格 监督监测流

10、出物排放,保证不发生核与辐射环境事故,将对周围 核与辐射环境的累积影响降到最小。4.2.6自然灾害隐患。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大 自然的力量是强大而不可预测的,核设施单位必须充分论证和评 估自然灾害对设施的破坏,保证在极端复杂自然灾害下不会对周 围环境造成核污染或对周围环境的核污染非常有限,低估了大自 然的破坏力或是高估核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给核与辐射环 境安全带来威胁。4.2.7恐怖袭击与群体性事件隐患。国内维稳压力增加的同 时,也就表明恐怖袭击和群体性事件的实力和概率在增加,核设 施单位应该有充足的准备和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日益复杂的恐怖袭 击和群体性事件。一方面要求核设施硬件应该

11、对爆炸、火灾等外 部事件有足够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核设施单位对恐怖人员 冲击等应有足够的应对能力。4.2.8周围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累积风险。核设施单位要保证 核设施常年的排放不会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累积风险,也就是本 底水平和本底统计趋势都不出问题。这就要求环境监测预警设备 有效、环境要素监测的方案科学。4.3评价的工作流程(一)评估专家组确定现状评价范围(二)核设施单位收集、整理评价所需资料(三)评估专家组确定每项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四)各组评估专家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内容(五)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六)整理、分析、归纳安全评价结果(七)编制整体评估报告5评价指标体系5.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

12、则对任何事物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全体,称之 为指标体系。它是对照和衡量各评价对象质量的标尺。评价指标体系 必须科学客观地反映各种因素和信息。所以选择评价指标要遵守下列 原则:(1)科学性和现实性。所设指标一定是反映影响评价对象效益 的主要因素;指标名称和含义要符合现行的专业技术名词术语和概 念。(2)可测性和可比性。所设指标的值能够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 测量或估测;同一评价对象的各指标可以相互比较,能确知其相对优 劣。简明性和综合性。所设指标必须简单明了,使用方便,易 于计算或论证,每一指标都可以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描述系统的素 质。5.2指标体系的内容根据评价的重点拟定评价指标体

13、系,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由安全管理、设施与设备、放射性物品装运与流出物排 放、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周围生态环境5类指标构成,计分项 目指标其检查内容有优、良、中、差的安全等级,基本项目的指 标其指标数据必须达标。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 表5.1。针对不同的具体单位,以下指标具体内容经专家组讨论 后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表5.1核与辐射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类别指标权重分项指标指标性质指标权重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计分项规章制度体系计分项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分项人员岗位能力与执行力计分项核文化建设计分项设施与设备安全封控系统计分项废物防治系统计分项监测与预警系统计分项应急设施与设备

14、计分项放射性物品装运与气态流出物基本项液态流出物基本项流出物排放固体废物基本项放射性物品装运基本项自然灾 害与突 发事件地震与海啸计分项台风与暴雨计分项周边地质灾害计分项恐怖袭击与群体性事件计分项周围生态环境水体环境质量基本项土壤环境质量基本项大气环境质量基本项动植物监测评估基本项公众剂量评估基本项5.3指标权重确定由于在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在进行 综合时有必要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在综合评价实践中可运用多种 确定指标权数的方法,如: Delph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专家打分法等。本导则采取专家打分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进行指标权 重的计算,专家分析法集中了专家的意

15、见和看法,层次分析法利用数 学工具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处理,因而结果又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避 免主观性造成结果偏差,采取多位专家分析意见加权归一的方法。(1)根据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专家对每个指标进行两两 比较,构建判断矩阵。为了使各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参照有关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引入了下列的标度指标及含义。标度a.定义1i因素与j因素同等重要3i因素比j因素略为重要5i因素比j因素较为重要7i因素比j因素很重要9i因素比j因素非常重要2, 4, 6, 8是以上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 值倒数若j因素与i因素比较,得到判断值为 a.=1/a.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某一准

16、则下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得出 权重向量。计算相对权重有许多方法,最早提出、应用最广泛、最实 用且又有重要理论意义的是特征根法。其思路是:解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问题。AW=入,式中的入max 是A的最大特征根,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就是排序权向量 (即权重)的一个估计,由正矩阵的Perron定理可知入 存在唯一, w的分量也均为正分量。因此可求出入max及相应的特征向量W,并将 此作为排序权向量(权重)。一致性检验对单一准则下的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要求判断矩阵应大 体上满足一致性。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 ( Consistency Index )o CI=(入 m

17、ax - n)/(n-1) CI的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距离完全一致性越远;CI值 越接近于0,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判断矩阵的阶数n越 高(即参与两两对比的指标越多),人为造成偏离完全一致性的指标 CI一般越大;n越小,人为造成的偏离则越小。其次,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指标RI( Random Index)下表给出了 1-9阶正互反矩阵计算1000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检验表n123456789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onsistency Ratio)当CR 0.1时,应该 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直至符合检

18、验条件。指标权重加权归一。每位专家给的比较矩阵一般有一些差 异,计算出来的权重也存在一些不一样,为了减小这种主观差异,使 指标权重数值更加权威,对每个专家给出的比较矩阵进行权重计算, 采取求平均后归一的方式求得各指标权重。6评价方法、内容6.1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专家听取汇报、问题答辩、方案评估、文件审查、技术 交流、现场勘察、查阅文件记录和结果评估,各核设施单位安全自查 自评,结合国家行业的法规制度要求对相关文件和数据进行安全评 价。6.2评价内容根据评价的指标拟定评价内容,各单位可视具体情况经专家 组讨论决定后对评价内容进行调整。6.2.1组织体系:(1)核安全监管组织。(2)应急组织。(3)

19、 监测组织。6.2.2规章制度体系:(1)核安全监管制度。(2)应急制度。 (3)监测制度。6.2.3应急准备与响应:(1)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 详细方案。(2)应急监测与应急工程抢险人员的教育与培训。(3) 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和其他物资管理。(4)应急演练的数量与 质量。6.3.4人员岗位能力与执行力:(1)岗位人员的配备,人员 的身体和心理素质。(2)工作人员岗位资质的审查。(3)工作人 员岗位培训的数量与质量。(4)岗位人员的考核与标准。6.2.5核文化建设:(1)员工的核与辐射安全文化素养。(2) 单位对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3)单位的核与辐射安全

20、文化建设所采取的其他行动。6.2. 6安全封控系统:(1)保障安全封闭装置能够起到安全 隔离作用的装置是否有效,包括内传感器、内监测装置、缓解事 故的设备和系统等等。保证仪器仪表检测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获得 反应堆水位、压力、放射性物质释放源和释放量之类的重要信息。(2)安全封闭装置自身的有效性,能否保证常规或事故下放射性 物质不流出污染外环境。6.2.7废物防治系统:(1)放射性废水防治系统的设计、运 行、监督和监测、运输、处置、质量保证等内容,放射性液态流 出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2)放射性废气防治系统的设 计、运行、监督和监测、运输、处置、质量保证等内容,放射性 气态流出物处理设施的

21、运行、管理情况。(3)固体废物防治系统 的设计、废物管理系统的运行、废物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监测、与 乏燃料有关的废物处理、退役废物的处理、意外事件产生的废物、 质量保证等内容。6.2.8监测与预警系统:(1)排污口监测与预警设备的型号、 规格、校验情况以及维修等有关记录。(2)周边环境的监测与预 警设备的型号、规格、校验情况以及维修等有关记录。6.2.9应急设施与设备:(1)应急监测装备、核工程抢险装 备的数量和质量。(2)应急处理装备防止污染扩散的能力。6.2.10气态流出物:(1 )气态流出物监测方案、控制排放的 方法、程序和质量保证大纲。(2)气态流出物流量、核素成分、 物化形态、年产生量

22、和年排放量。(3)排风口的监测数据。6.2.11液态流出物:(1)液态流出物监测方案、控制排放的 方法、程序和质量保证大纲。(2)液态流出物量、浓度(范围和 均值)、核素成分、年产生量、年排放量。(3)排水口的监测数据。6.2.12废物处理处置:(1 )放射性废物的操作、处理、整备、 运输、贮存和处置等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关闭。(2) 运行与维修规程.培训运行和维修人,所有废物管理活动的记录。6.2.13放射性物品的装运:(1)运输与装填方案审查。(2) 运输与装填活动的在线监控、实物保护与安全监督。6.2.14地震与海啸:(1 )核设施地域地震与海啸发生的概率 与等级。(2)核设施

23、抵御地震与海啸的能力。(3)核设施应对地 震和海啸的预案。6.2.15台风与洪水:(1)核设施地域台风与洪水发生的概率 与等级。(2)核设施抵御台风与洪水的能力。(3)核设施应对台 风和洪水的预案。6.2.16地质灾害:(1)核设施地域火山、泥石流、山体滑坡 及地面沉陷发生的概率与等级。(2)核设施抵御火山、泥石流、 山体滑坡及地面沉陷的能力。(3)核设施应对火山、泥石流、山 体滑坡及地面沉陷的预案。6.2.17恐怖袭击与群体性事件:(1 )安全封闭装置应对爆炸、 火灾和冲撞的能力。(2)安保力量的数量与质量。(3)安保设施 的完备性。(4)核设施应对恐怖袭击与群体性事件的预案。6.2.18水

24、体环境质量:(1)周围对照点地下水,附近河流、 湖泊等水源地采样、布点、监测方案与质量保证大纲。(2)环境 监测对照点地下水,附近河流、湖泊等水源地本底数据与监测数 据比对。6.2.19 土壤环境质量:(1)周围土壤采样、布点、监测方案 与质量保证大纲。(2 )环境监测对照点本底数据与监测数据比对。6.2.20大气环境质量:(1)周围大气采样、布点、监测方案 与质量保证大纲。(2 )环境监测对照点本底数据与监测数据比对。6.2.21动植物监测评估:(1)周围动植物的采样、监测方案和自评结果。(2)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6.2.22公众剂量评估:(1)公众剂量评估方案。(2)自评 结果。以上是评价

25、的分类类容,大部分的评价资料来自核设施单位, 具体评价所需材料见附录1。7评价结果诊断7.1单项评价结果诊断7.1.1基本项安全与不安全的判断在检查过程中,核设施单位没有出现核辐射事故、流出物的排放 符合规定限值、周围核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在本底统计涨落范围内、动 植物监测数据和公众剂量值都在国家或行业规定内,那么认为核设施 单位是安全的,反之,核设施单位如果上述指标监测数据出现了超标, 那就是环境辐射事故,核设施单位核与辐射环境是不安全的,需要进 行应急整改。只有在核设施单位安全的情况下,才进行核辐射环境安 全风险等级的评价。7.1.2单个指标安全风险等级评判对于单个指标的评价,专家检查组对照其

26、内容进行检查,将检查 的结果进行分析。如果评价内容不存在安全风险或是安全风险非常的 小,则认为目前是不需要预警和改进的。如果评价某一项指标存在安 全隐患,专家组应该结合隐患的大小给出相应的安全等级及整改意 见,核设施单位应该对照隐患内容和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减少核设 施单位的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检查表格和等级评判表格见附录2。7.2综合评价结果诊断7.2.1定性指标的评价对于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分很优、良、中、差四个等级。采用 专家组评判进行等级评价,即让参与评审的评审专家,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及相关准则的要求,运用自身执业判断能力分别判断,以加权平 均法求得评价结果。先对每一项内容进行评价,

27、然后对每一个指标进 行综合评价。7.2.2定量指标的评价(一)单个定量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对于定量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可由以下几个途径确定:采用国家 标准或国际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参考国内外城市的现状值;参考 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参考有关专家提供的标准值;依据现有的 理论量化确定标准值;由评审专家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二)单个定量指标的评价每一个定量指标都会有一个实际测量值,经审核后,将这个实际 值与所确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在允许的弹性范围内对其进行达标与 不达标评价。(三)定量指标的分类综合评价与整体评价在对单个定量指标进行评价后,再对各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 后对整体的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类

28、综合评价与整体综合评价涉 及较多指标,然而类指标中有些指标在单个评价时符合标准,有些指 标在单个评价时不符合要求,因而评审人员在指标分类综合评价和整 体评价中表现出了较大的模糊性。因此,对定量指标的分类综合评价 与定量环境指标的整体评价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估。模糊评 价基本模型如下:建立因素集。影响评价对象取值(得分)的各因素组成的集合称为因素集,因素 集是普通集合,通常用字母u来表示,即:u=*,U2,.,uj ;因素 集中的这些因素(u )均具有模糊性。在本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组成 m的集合就是因素集。建立权重集。各因素影响评价对象取值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为此,对各因素u(i=1,

29、2,., m)要赋予相应的权数a.(i=1, 2,., m)。各权数组 成的集合:A=aa?,., aj ;称为因素权重集。通常各权数应满 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三叫=L ( i = 1 r 3+, I)i=1皿 AJ ( i = 1, 2 m)权重集是一个模糊集合,为了清楚地表示权数与各因素间的对应 关系,权重集也可表示为:A= + % + .+%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是体现其重要性程度的数值,具有权衡 比较不同评价因子间差异程度的作用。只有通过加权综合,才能揭示 不同评价因子间的内在联系,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和符合实际情况。在 对核环境安全做综合评价时,以各因子对核环境安全贡献率的方法计 算权

30、重,即因子对核环境安全愈相关联,权数则愈大。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所组成的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本文的评价集就是定义的等级“优、 良、中、差”,即:U brl,2 rJ单因素模糊评价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中元素 的隶属度,称为单因素模糊评价。一般情况下,设评价对象按因素集 中第i个因素七进行评价,对评价集中第j个元素Vj的隶属度为Yij, 其结果可表示成模糊集合:R, = J金+ .+室i i =2 n)ri 七 ARi称为单因素评价集,将各因素评判集的隶属度为行组成的模 糊矩阵R称为单因素评价矩阵,即-Zn Z; - I

31、I I I.顼%1 了柚 ,. /S.sin .对于每一个单因素,优、良、中、差都有一个归一化的比重组成 模糊矩阵。模糊综合评价一般来说,同一事物均有多种属性,事物的不同侧面反映了它们 的不同特征,所以,在评价事物时,不能只考虑一种因素,而必须兼 顾事物的各个方面,因此,为了综合考虑全部因素对评价对象取值的影响,需做模糊综合评价。如果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一样,也就是权重集中的诸权数ai均相 同,这时,只要檄矩阵中各列元素相加,便分别得到评价集中各元 素的“得分”多少,若各因素权重不等,则需作模糊矩阵运算:B = Ax R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或是综合计分原则确定评价。附录1评价需准备的资料安全管理

32、资料组织体系核安全监管组织、应急组织、监测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 分工、组织职责和组织制度等相关文件规章制度核安全监管、核事故应急各项制度文件,环境监测大纲和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等文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核设施单位提供单位详细核应急预案,设施设备、器材和 应急物资的详单和管理方案,应急人员的演练方案和教育 培训等文件人员岗位能力与执行力核设施单位提供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方案,人员体检和 心理测试结果,岗位资质审查文件等。核与辐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对员工核与辐射安全文化的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 析,提供安全文化教育与培训的相关材料,总结对核与辐 射安全文化建设所采取的相关行动与获得的成果等。设施设备资料

33、安全封控系统核设施单位提供对安全保护设施设备的安全自查自评文件、设施设备的维修记录、事故记录以及质量保 证体系等相关文件。废物防治系统核设施单位提供对废物防治设施设备的安全自查自 评文件、设施设备管理中的维修记录、事故记录以及 质量保证等相关文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核设施单位提供对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安全自查自 评文件、设施设备管理中的维修记录、事故记录以及 质量保证等相关文件。应急设施与设备核设施单位提供对应急设施设备的安全自查自评文 件、设施设备管理中的维修记录、事故记录以及质量 保证等相关文件。放射性物品管理与流出物监测资料气态流出物核设施单位提供气态流出物监测方案、监测数据和评估 结果。液态

34、流出物核设施单位提供液态流出物监测方案、监测数据和评估 结果。废物处理处置提供放射性废物的操作、处理、整备、运输、贮存和处 置等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关闭等文件,并 证明这些文件符合有关法规要求,提供运行与维修规程. 培训运行和维修人,所有废物管理活动的记录等。放射性物品的 装运核设施单位提供放射性物品的运输与装填方案。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地震与海啸核设施单位提供应对地震与海啸的预案、抗震抗洪设计 标、选址考察等文件。台风与洪水核设施单位提供应对台风与洪水的评估结论及应对预案、抗台风抗洪设计标、选址考察等文件。地质灾害核设施单位提供应对火山、泥石流、山体滑坡及地面沉陷 的评估结论及应对预

35、案等文件。恐怖袭击与群体性事件核设施单位提供恐怖袭击与群体性事件的预案、安保力 量、安保设施核安全封闭装置质量保证等相关文件。周围生态环境水体环境质量核设施单位提供采样、布点、监测方案、本底数据、监测数据 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文件。土壤环境质量核设施单位提供采样、布点、监测方案、本底数据、监测数据 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文件。大气环境质量核设施单位提供采样、布点、监测方案、本底数据、监测数据 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文件。动植物监测评估设施单位提供动植物监测评估方案及历史评估的结果。公众剂量评估核设施单位提供公众剂量评估方案及历史评估的结果。附录2评价表格安全管理评分表格评价项目评分内容及标准评价分值发现 问题

36、等级组织体系核安全监管组织(一)组织在营运单位内部划清职责并授予职 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 保证核设施的安全;(二)接受国家核安全局和 上级组织部门的核安全监督,及时、如实地报 告安全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三)独立、权 威、有效的监管,在日常情况下可以保证核设 施按照标准要求建设和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 可能。发生事故时,监管部门必须及时作出决 策,督促营运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故后果, 必要时监管部门可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故进 一步升级。应急组织(1)执行国家(军队)核应急工作的方针和政 策;(2)制定、修订和实施场内核应急计划, 做好核应急准备;(3)规定应急行动组织的

37、任 务及相互间的接口 ;(4)确定核应急状态等级, 统一指挥本单位的核应急响应行动;(5)及时 采取措施,缓解事故后果;(6)保护场内和受 营运单位控制的区域场内人员的安全。监测组织常规监测组织和应急监测组织都要有能力完成 各项监测任务,保证监测水平达到以下要求:(1)需要监测的重要放射性核素以及所要求的 测量灵敏度;(2)极端情况下的测量范围;(3) 必要的采样和分析频度;(4)采样和测量的代表 性;(5)采样点(特别是意外事件情况时)的可接 近性;(6)分析测量技术的质量控制。规章 制度 体系安全监管制度(1)核运营单位是否遵守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审 批程序,单位制度是否落实国家有关法律、行

38、政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核设施的安全。(2) 运营单位安全自身的监管制度是否健全,能否 实现对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核材料的安全、 工作人员和群众以及环境的安全承担全面责 任。应急制度各项制度能够全面支撑核设施单位的应急 指挥、应急响应、应急监测、应急技术支持。监测制度常规监测制度和应急监测制度都要能保证 监测水平满足以下几点:(1)需要监测的重要放 射性核素以及所要求的测量灵敏度;(2)极端情 况下的测量范围;(3)必要的采样和分析频度; (4)采样和测量的代表性;(5)采样点(特别是意 外事件情况时)的可接近性;(6)分析测量技术 的质量控制。应急 准备 与响 应核应急准备和响应详细方案方案

39、细致有效,能够保证事故下应急工作的高 效快速开展。应急监测与应急工程抢险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教育和培训需要保证应急人员有足够的能力开 展救援和监测。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和其他物资管理物质要管理得当,时刻保持设备设施的性能良好,保障应急能力时刻处于实战化水平。应急演练的数量与质量应急演练的数量与质量要能使应急能力达到实 战化水平。人员岗位能力与执行力岗位人员的配备人员数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的考核要达标工作人员岗位资质的审查人员岗位资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的数量与质量培训数量和质量要能够为单位培养更专业的人 才岗位人员的考核与标准对岗位人员的考核和标准要严

40、格,且必须要达 标核与辐射安全文化建设员工的核与辐射安全文化素养单位对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所进 行的教育与培训单位的核与辐射安全文化建设所采取的其他行 动设施技术评分表格评价项目评分内容及标准评价方法 及细则发现 问题等级安全封控 系统保障安全封闭装置能够起到安全隔 离作用的装置是否有效。保证仪器仪表检测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反应堆水位、压力、放射性物 质释放源和释放量之类的重要信息安全封闭装置自身的有效性 要确保安全系统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将辐射最大限度地限制在堆芯和安 全壳内。废物防治 系统放射性废水防治系统的设计、运行、 监督和监测、运输、处置、质量保证等内容,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处

41、理设施 的运行、管理情况。放射性废气防治系统的设计、运行、 监督和监测、运输、处置、质量保证 等内容,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处理设施 的运行、管理情况。固体废物防治系统的设计、废物管理 系统的运行、废物管理系统的监督和 监测、与乏燃料有关的废物处理、退 役废物的处理、意外事件产生的废 物、质量保证等内容。监测与预 警系统排污口监测与预警设备的型号、规 格、校验情况以及维修等有关记录。周边环境的监测与预警设备的型号、 规格、校验情况以及维修等有关记录应急设施 与设备应急监测装备、核工程抢险装备的数 量和质量应急处理装备防止污染扩散的能力放射性物品管理及流出物监测评价项目评分内容及标准评价方法 及细则发现 问题等级气态流出物(1)气态流出物监测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