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word31页)_第1页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word31页)_第2页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word31页)_第3页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word31页)_第4页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word3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8 PAGE 1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ZNuniversity 项目名称:工程名称:A现浇箱梁支架计算委托单位:Z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单位:ZNuniversity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人:项目负责人(签字): 承担单位(盖章)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95173144 一、计算依据 PAGEREF _Toc495173144 h 1 HYPERLINK l _Toc495173145 二、基本数据 PAGEREF _Toc495173145 h 1 HYPERLINK l _Toc495173146 1、主要结构 PAGEREF

2、_Toc495173146 h 1 HYPERLINK l _Toc495173147 2、主要技术参数 PAGEREF _Toc495173147 h 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48 三、荷载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48 h 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49 3.1 荷载汇集 PAGEREF _Toc495173149 h 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0 3.2 荷载组合 PAGEREF _Toc495173150 h 4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1 四、结构构件计算 PAGER

3、EF _Toc495173151 h 4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2 4.1 底模面板 PAGEREF _Toc495173152 h 4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3 4.2 方木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53 h 6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4 4.3脚手架 PAGEREF _Toc495173154 h 7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5 4.3.1.计算公式 PAGEREF _Toc495173155 h 7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6 4.3.2.脚手架

4、立杆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56 h 7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7 4.4 左幅现浇梁贝雷梁支架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57 h 8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8 4.4.1整体模型建立和荷载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58 h 8 HYPERLINK l _Toc495173159 4.4.2.计算结果 PAGEREF _Toc495173159 h 9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0 4.5 右幅现浇梁贝雷梁支架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60 h 1

5、5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1 4.5.1整体模型建立和荷载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61 h 15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2 4.5.2.计算结果 PAGEREF _Toc495173162 h 17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3 五、条形基础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63 h 2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4 5.1计算依据 PAGEREF _Toc495173164 h 2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5 5.2左幅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P

6、AGEREF _Toc495173165 h 2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6 5.2.1计算基底净反力 PAGEREF _Toc495173166 h 23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7 5.2.2基础梁内力分析 PAGEREF _Toc495173167 h 24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8 5.2.3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68 h 24 HYPERLINK l _Toc495173169 5.3右幅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69 h 25 HYPERLINK l

7、_Toc495173170 5.3.1计算基底净反力 PAGEREF _Toc495173170 h 25 HYPERLINK l _Toc495173171 5.3.2基础梁内力分析 PAGEREF _Toc495173171 h 26 HYPERLINK l _Toc495173172 5.3.3配筋计算 PAGEREF _Toc495173172 h 27一、计算依据(1)、A坝现浇梁资料。(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

8、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二、基本数据1、主要结构A坝连续梁采用现浇支架施工方案,整桥现浇支架均为贝雷梁支架。图2-1A坝现浇梁支架立面布置图图2-2A坝现浇梁支架平面布置图从主梁梁底向下依次为厚18mm的竹胶板模板、间距30cm的纵向方木(10cm*10cm)、工字钢横梁(工20b)、纵梁(321型贝雷梁)、柱顶分配梁(2工45b)、砂箱、钢管立柱(63010)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左幅现浇梁贝雷梁布置间距为:0.69m+0.9m+0.45m+1.8

9、2m+0.45m+0.84m+0.9m+0.84m+0.45m+1.82m+0.45m+0.84m+0.9m+0.84m+0.45m+1.82m+0.45m+0.9m+0.69m右幅现浇梁贝雷梁布置间距为:0.54m+0.9m+0.45m+1.84m+0.45m+0.69m+0.9m+0.69m+0.45m+1.82m+0.45m+0.9m+0.54m图2-3 A坝现浇梁支架断面图2、主要技术参数贝雷梁钢材材质为16Mn,其他钢材材质为Q235。三、荷载计算按照支架布置的上下顺序进行计算。3.1 荷载汇集(1)恒荷载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为,则左幅现浇梁各部分砼自重荷载为:图3-1 左幅现浇梁主梁横

10、截面图右幅现浇梁各部分砼自重荷载为:图3-2 右幅现浇梁主梁横截面图(2)活荷载 eq oac(,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eq oac(,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活荷载为:。 eq oac(,3)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为:。3.2 荷载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设计值=1.2恒载标准值+1.4活载标准值强度计算时选用此种荷载组合。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荷载标准值=恒载标准值+活载标准值 刚度计算时采用此种荷载组合。四、结构构件计算4.1 底模面板主梁梁底模板面板采用厚18mm的竹胶板,底模面板下放置10cm10cm方木做小楞,间距0.3m

11、,底模面板计算时按三跨连续梁考虑,计算时取1m板宽。 图4-1 底模面板及支撑系统简图中横梁区域受力较大,仅对此区域进行验算。强度计算时的线荷载:刚度计算时的线荷载: 实际计算考虑方木实体宽度10cm,即模板计算跨径取: 18mm厚竹胶板的材料力学特性:; 弹性模量E=5000MPa;惯性矩 ;截面抵抗矩 ;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三跨连续梁的最大弯矩为: 计算模型如图4-2图4-2 底模面板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强度,满足要求。刚度f=0.677qL4100EI=0.67755.320041005000486000=0.247mmf=200400=0.5mm模板刚度满足要求。4.2 方木计算主梁

12、底模面板下方木均采用10cm10cm的方木,间距30cm,方木直接支承在间距为80cm 的工字钢横梁。方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计算时按五跨连续梁考虑。中横梁区域受力较大,仅对此区域进行验算。强度计算时,作用在方木上的线荷载:刚度计算时,作用在方木上的线荷载:方木(云南松)材料力学特性如下:;弹性模量 E=9000MPa;(1)计算模型强度计算模型(每跨80cm):图4-3方木强度计算模型刚度计算模型:图4-4方木刚度计算模型 (2)强度分析结果: 1)强度图4-5方木应力图经分析,10cm10cm方木的最大组合应力, 满足要求。2)刚度分析结果:图4-6方木变形图,可行。4.3脚手架4.3

13、.1.计算公式根据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满堂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不组合风荷载时: 式中:计算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 (不得大于210)按规表取值; 立杆截面面积,此处取; 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取;4.3.2.脚手架立杆计算经过上面的计算可知,所有立杆的布置均一样算。由于图中立杆横桥向布置为0.6m,纵桥向距为0.8m,则在梁端该部分支架立杆布置为。1)值计算 根据规范规定,立杆轴向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 式中:立杆轴向力设计值;模板及支架自重、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计算活载总和;单根立杆对应的主梁截面

14、面积为,计算时,箱梁翼缘板根部区域荷载较大,仅对此区域立杆进行验算。考虑则单根立杆受荷载标准值: 2)值计算根据长细比计算公式,查表可得3)立杆整体稳定验算不组合风荷载时: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4.4 左幅现浇梁贝雷梁支架计算4.4.1整体模型建立和荷载计算左幅现浇梁从主梁梁底向下依次为厚18mm的竹胶板模板、间距30cm的纵向方木(10cm*10cm)、工字钢横梁(工20b)、纵梁(321型贝雷梁)、柱顶分配梁(2工45b)、砂箱、钢管立柱(63010),用Midas对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整体有限元模型如下:图4-7 左幅现浇梁支座有限元模型整体模型荷载施加在分配梁上,为线荷载。强度计算时

15、,线荷载为:图4-8 左幅现浇梁支座强度计算线荷载刚度计算时,线荷载为:图4-9 左幅现浇梁支座刚度计算线荷载4.4.2.计算结果由上到下,按构件不同分别给出计算结果。1.工字钢横梁(工20b钢)工字钢横梁横向架设在贝雷梁之上,横梁间距为0.8m。其计算结果如下:1)正应力:图4-10左幅现浇梁工字钢横梁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剪应力:图4-11左幅现浇梁工字钢横梁剪应力图最大剪应力,安全3)变形图4-12左幅现浇梁工字钢横梁变形图分配梁最大跨间距182cm,变形图如下分配梁最大变形:,安全。2.贝雷梁分配梁下方设置贝雷梁,贝雷梁支撑在柱顶分配梁上。柱顶分配梁间距为900cm+900cm+

16、820cm+900cm+750cm+900cm+855cm1)正应力图4-13左幅现浇梁贝雷梁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剪应力图4-14左幅现浇梁贝雷梁剪应力图最大剪应力,安全3)变形图4-15左幅现浇梁贝雷梁变形图贝雷架最大变形,满足要求3.桩顶分配梁(双拼工45b)贝雷梁下方设置桩顶分配梁,桩顶分配梁之下为钢管柱。钢管柱间间距为400cm+300cm+300cm+400cm。柱顶分配梁采用2工45b。1)正应力图4-16左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剪应力图4-17左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剪应力图最大剪应力,安全3)变形图4-18左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变形图选取位移最大跨进

17、行计算。图4-19左幅现浇梁最大跨桩顶分配梁变形图桩顶横梁跨中最大变形:,满足要求。4.钢管立柱(630mm10mm)桩顶分配梁下方设置钢管立柱。钢管立柱截面为63010,中间立柱高度。钢管立柱所受支座反力如下图:图4-20 左幅现浇梁钢管立柱反力图钢管立柱实际为轴心受压件,故需从强度和稳定两方面分别进行计算。取最大轴力立柱进行计算,所受轴力为钢管柱63010的截面特性如下: 1)强度图4-20 左幅现浇梁钢管立柱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稳定性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钢管立柱的长细比,查询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附录C 轴心受

18、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中的表C-1,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满足要求。4.5 右幅现浇梁贝雷梁支架计算4.5.1整体模型建立和荷载计算右幅现浇梁从主梁梁底向下依次为厚18mm的竹胶板模板、间距30cm的纵向方木(10cm*10cm)、工字钢横梁(工20b)、纵梁(321型贝雷梁)、柱顶分配梁(2工45b)、砂箱、钢管立柱(63010),用Midas对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整体有限元模型如下:图4-21 右幅现浇梁整体有限元模型整体模型荷载施加在分配梁上,为线荷载。强度计算时,线荷载为:图4-22 右幅现浇梁强度计算线荷载刚度计算时,线荷载为:图4-23 右幅现浇梁刚度计算线荷载4.5.2.计算

19、结果由上到下,按构件不同分别给出计算结果。1.工字钢横梁(工20b钢)工字钢横梁横向架设在贝雷梁之上,横梁间距为0.8m。其计算结果如下:1)正应力:图4-24 右幅现浇梁工字钢横梁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剪应力:图4-25 右幅现浇梁工字钢横梁正应力图最大剪应力,安全图4-26 右幅现浇梁工字钢横梁变形图分配梁最大跨间距184cm,变形图如下图4-27 右幅现浇梁最大跨工字钢横梁变形图分配梁最大变形:,安全。2.贝雷梁分配梁下方设置贝雷梁,贝雷梁支撑在柱顶分配梁上。柱顶分配梁间距为900cm+900cm+820cm+900cm+750cm+900cm+855cm。1)正应力图4-27 右

20、幅现浇梁贝雷梁支座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剪应力图4-28 右幅现浇梁贝雷梁支座剪应力图最大剪应力,安全3)变形图4-29 右幅现浇梁贝雷梁支座变形图贝雷架最大变形,满足要求3.桩顶分配梁(双拼工45b)贝雷梁下方设置桩顶分配梁,桩顶分配梁之下为钢管柱。钢管柱间间距为300cm+270cm+300cm。柱顶分配梁采用2工45b。1)正应力图4-30 右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正应力图最大正应力,安全。2)剪应力图4-31 右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剪应力图最大剪应力,安全3)变形图4-32 右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变形图选取位移最大跨进行计算。图4-33 右幅现浇梁桩顶分配梁位移最大跨变形图桩顶横梁跨中最

21、大变形:,满足要求。4.钢管立柱(630mm10mm)桩顶分配梁下方设置钢管立柱。钢管立柱截面为63010,中间排立柱高度。钢管立柱所受支座反力如下图:图4-34 右幅现浇梁钢管立柱支座反力图钢管立柱实际为轴心受压件,故需从强度和稳定两方面分别进行计算。取最大轴力立柱进行计算,所受轴力为钢管柱63010的截面特性如下: 1)强度图4-35 右幅现浇梁钢管立柱支座正应力2)稳定性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钢管立柱的长细比,查询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附录C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中的表C-1,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满足要求。五、

22、条形基础计算5.1计算依据(1)、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5.2左幅条形基础内力计算5.2.1计算基底净反力基底净反力最不利工况如图5.1所示 图5.1左幅条形基础受力示意图1、基础梁采用倒T形截面,基底宽,地基梁宽,翼缘板厚度,长度,钢柱间距,高度,因此符合地基可按直线分布的刚度要求。2、各钢管柱轴向力的合力离条形基础中心的距离为:基础长度,偏心距,基底反力可

23、按均匀分布。3、基础面积,地基反力为: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须满足。沿基础每米长度的净反力为:5.2.2基础梁内力分析基础梁的内力最不利工况受力示意图如下图5.2所示图5.2左幅条形基础受力示意图(2)经计算最大弯矩最大剪力5.2.3配筋计算1、选用C30混凝土,。选用HRB335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按双排筋布置,基础梁顶部和底部各布置8根HRB33520钢筋,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基础梁两侧各布置3根HRB33516的纵向构造筋,沿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HYPERLINK mailto:箍筋采用封闭式六肢箍筋12200,在距钢管柱轴线0.250.3 箍筋采用封闭式六肢箍筋HRB33512,钢筋间距200mm,在距钢管柱轴线0.25倍柱距0.3倍柱距范围内加密为HRB33512,钢筋间距100mm。翼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