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学案4词三首一2版含解析_第1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学案4词三首一2版含解析_第2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学案4词三首一2版含解析_第3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学案4词三首一2版含解析_第4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学案4词三首一2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词三首(一)【学习重点1.记:了解作者及婉约词,积累作者名句。.读: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写:进行一段明显体现气氛特征的景物描写。.练:学习鉴赏诗歌中对比的修辞技巧。课前 ,阅读识记九层之告,起于累土一、诵记名言警句柳永名句.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一一定风波.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一一玉蝴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一蝶恋花李清照名句.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一一凤凰台上忆吹箫.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昨瞌舟,载不动、许多愁。一一武陵春.不如向、帘儿底下,

2、听人笑语。永遇乐李煜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一一望江南.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一浪淘沙、了解文学常识.作者及背景(1)柳永(?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行七,世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 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 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

3、、 口语化,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有乐章集。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 翠” “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 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八声甘州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抒写了他流落他乡、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思。(2)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有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词作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 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之情。其词独辟蹊径,善用白描手法,言辞清 新婉丽。声声慢是李清照的名篇

4、之一,是其晚年之作。李清照南渡以后,志趣相投的丈夫 死了,这当然是对她最沉重的打击;在杭州金华一带,她又遭遇金兵的侵扰,所积存的金 石字画,一切荡尽,这对她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命运的残酷使其消极绝望,对当时的一 个封建妇女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声声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地点是闺房里,主人公是时时怀念死去的丈夫和过着孤独生活的孀 妇(作者自己),内容是抒写自己孤寂愁苦和无可奈何的心情。(3)李煜(937978),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在亡国后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

5、首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豪放”派埋下了伏笔。他也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后 人把他和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失陷,南唐后主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 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前人吊李煜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 李后主

6、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李煜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 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文学知识(1)婉约词派:词派之一,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他们认为“词变艳科” “诗庄而词媚”,词作大多写情愁别绪及个人际遇,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 却讲究音律格调,辞藻、风格清婉绚丽,故称“婉约词派”。(2)易安体:李清照的词独具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 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 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 运用白

7、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三、夯实基础知识.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字音识记苒苒(r a n)正恁凝愁(n武)即望(y n g )乍暖还寒(zh )(2)辨形组词阚(阑干),苒(荏苒)丹(冉冉):P禺(口禺口禺私语).近义词辨析(1)风流风采辨析】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 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风采:风度神采;文采。【运用1 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 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b.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界才变得多姿多彩。(2)惆怅愁楚辨析惆怅:伤感;失意。愁楚

8、:忧愁痛苦。“惆怅”侧重“失意、 落寞”。“愁楚” 更侧重“愁”。【运用】a.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b.他愁楚地说:“原来我们盘算这粮站是临时的,打榆林是十来八天的事。”四、速读感知课文阅读八声甘州,回答:.阅读八声甘州上阕,找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点。答:答案 雨一一潇潇江天一一洒 秋一一清 霜风一一凄紧 关河一一冷落 楼残照 红翠一一衰减 物华一一休 长江水一一无语东流.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答案 意象境界开阔、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思乡之情。阅读声声慢,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9、这些 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答:答案 淡酒,秋风,征雁,黄花,梧桐,细雨。淡酒: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秋风:秋风泛骨,天寒心冷。征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黄花:无人堪摘,容颜已去。梧桐、细雨:倍添愁苦。阅读虞美人,回答:.词中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物?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些景物的?答:答案 春花秋月、东风、月明。春花秋月是乐景,这些美好的景物,作者却希望它结束。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 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 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月明,曾

10、照见故国的繁华,而今仍旧是这片月而欢乐已逝去,故国已经成为过去的国家, 自己是不堪回首,不忍回首。独上高楼,望尽美返路课堂读写探究一、重点突破.阅读八声甘州,思考:(1)说说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内涵是什么。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答案 此二句表面看是写景,实则是景中寓情。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寓作 者年华虚度、功名无就的痛苦。写流水无情,反衬词人的痛苦心情。暗示江水东流,山高 路远,引发出邈远的思乡念人之情。(2)请分析八声甘州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既表现景物的凄清, 又体现人物内心的愁苦。语言浅显

11、,状物传情,纯用白描。如“潇潇”一一状写雨声,“洗” 一一方显清寒,“凄紧” “冷落” “残照”一一皆有苍凉的情味。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一一源于高峰秋月北固晚望中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一源于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红衰翠减” 一一源于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衣愁煞人”。.阅读声声慢,思考:(1)声声慢中女词人表达了哪些“愁”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沦落之悲、孀居之苦。(2)请简要分析声声慢词中开头的叠词有怎样的作用。我来答题

12、我来规范 答案 寻寻觅觅 动作 寻而不得冷冷清清一一环境一一毫无生气凄凄惨惨戚戚 一一心境一一凄凉悲苦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 一一哀婉、凄凉、愁苦。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阅读虞美人,思考:(1)虞美人中“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2)品读文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句,思考李煜用了什么手法 来表达自己的愁情,表达效果怎样。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比喻。生动形象,化一腔愁绪为有形的流水,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夸张。夸大其词,写出愁水之多、之深、之绵长无尽。

13、一江春水,这哪里是一江春水,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 穷无尽的愁苦吗?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大胆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他 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二、疑点探究.八声甘州之中是否有国破家亡之恨呢?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没有。作者柳永,1034年进士及第,卒于1053年。其所属的时期主要属于北宋 仁宗时期,这一时期属于宋朝比较强大、政治昌明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文人,少有国运 衰微、国破家亡之感。.根据虞美人这首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亡国之恨、往事之叹、离家之痛、思家之苦。三、随堂写

14、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如本课八声甘州一词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 番洗清秋” 一句选取了 “暮雨” “江天” “秋”等意象,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进行一 段景物描写,要求展示出明显的气氛特征。(150字左右)妙笔生花 答案(示例)那天,是我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天就阴沉下来。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 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 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

15、被风撅断的咔嚓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渭之语文大视野写给李清照简林捧着你的漱玉词,看到了你,一剪孱弱纤秀的身影,裹着齐州章丘的风霜,埋身在 声声慢的凄清中,或者还陷入在金石繁缗的纸篓里?也许,你都不是!我的眼里,你 仿佛一只孤燕,在宋代的一个杏花飘雨的黄昏栖在林梢,也或正在经历误入藕花深处难觅 归途的彷徨,再难找寻“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雅兴。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呵,美丽而柔弱的紫燕,为什 么偏偏多才,偏偏深情?你守着大明湖水的风韵,鸟瞰诗榭赋阁,胸怀唐风宋韵,这么多 年后,我该怎样倚遍栏杆,穿过无情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慢慢地走近你的心境? “红 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16、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哀怨 舒缓的词调,击碎飘零的水波,三千里狭长的故乡河山,相思漫无止境的闲愁,那攒足了 的相思苦痛,变得那么浅白易懂!深闺的红颜在那浅俗之中泛滥,经过我的吞梅嚼雪,人 间烟火的气象愈加熨帖细腻、坦率真挚,于是羞颦轻皱,低眉浅唱那小曲,一直唱了一千 多年。这样算来,你的知音能有多少?知否?香冷金猊,被翻红浪。好清凉的独居!为什么生离竟如死别?欲说还休的羞涩和愁绪 疾苦像那千万遍的阳关大道,遥遥的没有尽头。楼前的流水啊,照见你清瘦的脸颊,那婉 转的离情整日地剥蚀你丰腴的肢体,我在黑暗中窥视你的多情和自怨,怎了得、了得你的 烟锁秦楼、终日凝眸?那份

17、绵密细致的离愁别恨再也无法挑动你的玉指,倒不若随流水东 去,追逐那舒卷自如的白云,长笑蓝天的休闲,不必拘泥于凤凰台上的妆奁而平添一份新 愁江南繁华依旧,如火的石榴花映红了一江春水,江南那座庭院依旧有镂花空墙、纤细 修竹,依旧有青玉香炉、香烟袅袅,怎敌得起乍暖还寒的晚来风急?想起人杰鬼雄的往事, 更增添黄花憔损的悲壮!呵,那个绿肥红瘦的女人,别再温情于凤凰台上的笛声,也别再 担心莲子已成荷叶老的湖水,当你把少女最美的心事写入红颜绿鬓时,你得到的应是“湖 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是,眼前的 景致并非如此,断肠芳草在漫长,满园落花里,泪洗残妆的你没有卷帘。你太有才情,所 以你注定在词赋中一寸一寸瘦下去。晓风疏雨、千行泪下,何人扶倚?寻寻觅觅,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且 罢,且罢!暂将愁情化为一泓流水吧,任凭风吹雨打,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懂你吗?你把情的风韵把盏临风给世间万物,你把瞬间的捕捉带给永垂的青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