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课件_第1页
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课件_第2页
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课件_第3页
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课件_第4页
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 第1页,共25页。 【学习要求】 1、了解“读书心得”写作要求和方法。 2、选择读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两 点写篇读后感。第2页,共25页。 首先是读“好”,然后才能有“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所读的书或文章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比如: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 二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或书的内容、结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掌握。 如果读“好”了,又应怎样写好“感”呢?怎样写好读后感呢?第3页,共25页。 读后感的拟题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读后感或读有感; 一种是有正、副标题,如正标题是感悟生命,副标题是读刘墉作品集有感。正

2、标题往往简洁而凝练,副标题来点明所读之书或文章的名称。 这两种拟题方法各有千秋:第一种简洁明了,第二种则显文学韵味。使用时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文章的题目第4页,共25页。一篇完整的读后感由四部分组成: 引材料 析材料 联现实 作结论 第5页,共25页。引材料析材料联现实作结论 读后感主体部分的开始一般都是 引用所读的文字材料。 引用可以是直接援引原文, 也可以概述原文大意 引材料不是盲目地引用,而是为了导出论点作准备,也就是说,引用的材料要与论点的阐述有关系,否则就不必引用。 第6页,共25页。析材料 在引材料的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目的是要议出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读

3、后所受到的启示,体会等。 析材料要紧紧抓住你所引用的材料,引材料与析材料得到的观点要有逻辑关系 联现实作结论第7页,共25页。联现实 这部分是作者“感”的具体阐述,其内容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予以分析、评论。 联系现实要深入地分析,不能就现象论现象; 这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篇幅不能少于文章字数的50。 作结论第8页,共25页。作结论 读后感的结论部分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常常是重申文章的观点或是对所提出问题作出回答或是提出希望、发出呼吁。 第9页,共25页。 西游记读后感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

4、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第10页,共25页。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

5、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第11页,共25页。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

6、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拓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第12页,共25页。一、简单交代看书的时间和书名以及作者。二、介绍你所看文章或者书目的主要的内容。介绍主要内容时,语言要简洁、连贯,内容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三、谈谈这本书(或者某篇文章)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和事。你最欣赏书里面的什么?你最讨厌书里面的什么?具体谈一谈。四、书里有哪些精彩的片段和词句?并说出好在哪里?可以夹叙夹议。比如:当我读到“、”的时候,我的心怎么样,或者我被感动得怎么样等等。五、你从书里懂得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使你联想到

7、你的生活实际中的什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六、你从书里学到哪些写作方法?比如书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或者拟人、或者反问、或者夸张等等。七、你从书里知道哪些生活知识或者科技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八、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过什么疑问?包括从题目开始,内容中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又是怎么解决疑问的?第13页,共25页。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第14页,共25页。道理宋国人的可笑行为形象而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帝王的法令制

8、度而一成不变的人,和那个宋国人一样会成为后人的笑炳。第15页,共25页。评点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第16页,共25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17页,共25页。道理辨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

9、,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第18页,共25页。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读(宋代)王安石 伤仲永一文有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叙感点第19页,共25页。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

10、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概述方仲永主要内容方仲永的才学由盛至衰的过程分析方仲永沦为“庸才”的原因不学习第20页,共25页。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

11、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过 渡 联起初平凡刻苦努力有所作为第21页,共25页。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

12、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结只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就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第22页,共25页。寻求理解的切入点从“感点”确立自己的观点 联系生活现实,结尾再回到材料 写作要求 第23页,共25页。练习: 1、结合自己读过的某篇文章或影片,设计合适的题目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第24页,共25页。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3、学和行本

13、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

14、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21、游手好闲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