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_第1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_第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_第3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_第4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严二JKUAKAQ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

2、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讲行咨询。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基本的利率决定模型。它把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作为外生的变量,并假设利率调整使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这一理论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1)假设:货币供给M是一个外生政策性变量,固定不变;短期物价水平P也是外生固定;利率是人们选择持有多少货币的决定因素。(2)内容: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是外生变量,所以用一条垂直的货币供给曲线代表固定的货币供给。因为利率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上升,持有货币的成本增加,因此,货币需求减少,因而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如图34-1所示,货币

3、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即利率的调整使货币市场均衡。图34-1流动偏好理论2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货币需求,提高了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由于利率代表借款的成本,所以,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从而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因此,物价水平与物品和劳务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34-2所示。利率二这引起均衡利率的上升货币供给物价木平2.货币需冰甌1【/I.物价水平上升、掘价出平耳时的天麻谢固定的蛍币味货币址餘的需求凰总需求閣线图34-2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区/跨考教肓,匚KUAKADEOUCATION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3货币政策对

4、总需求的影响决策者可以用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从MS移动到MS,货币需求曲线不变,因此均衡利率降低,较低的利率增加了物价水平为既定时的物品2和劳务需求量,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34-3所示。相反,货币供给减少通过提高利4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决策者可以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当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移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倾向于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挤出效应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乘数效应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乘数效应。原因是根据消费函数C=C(Y-T

5、),高收入引起高消费。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提高了总需求并使收入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消费,消费又进一步提高总需求和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如此循环,以至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引起了总需求更大的增加。乘数二1/(1-MPC),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但政府购买和税收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不同,决策者改变其物品与劳务的购买时,它就直接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当决策者改变税收水平时,它通过影响企业或家庭的支出决策而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因此,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挤出效应政府购买增加刺激了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会使利率上升,较高的利率往往会减少投资支出,阻止总需求增加,这种由于财政扩

6、张使利率上升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被称为挤出效应。5.稳定政策的争论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所以,政府有时用这些政策来努力地稳定经济。经济学家对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地进行这种努力的看法并不一致。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支持者的看法,家庭和企业态度的改变使总需求移动,如果政府不做出反应,结果就是产量与就业不合意而又引起不必要的波动。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批评者的看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都有相当长的时滞,这种时滞使稳定经济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6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是指当经济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

7、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自动调整的税收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所得税一般是累进的。当经济高涨特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或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而不仅有更多的人进入交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交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不仅增加,而且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给经济增长降温。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的幅度,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财政转移支

8、付的自动增减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失业救济金的支付大大减少,税收则大量增加,有利于遏制需求进一步膨胀;而一旦经济萧条,失去工作的人可立即从政府得到收入(失业救济金),以维持一定的消费需求,这就能减轻社会经济进一步下滑的程度。其他福利支出因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也有内在的反周期、促稳定的作用。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税收结构、转移支付结构及其水平。但总的说来,它的作用很有限。内在稳定器只能对经济的剧烈波动起到某种遏制作用、缓解作用,而不能改变经济波动的大趋势。34.2课后习题详解、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ofliquiditypreference)答:流动性

9、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

10、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一一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2财政政策(fiscal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

11、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

12、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3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答:乘数效应指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的这种倍数放大作用。例如,如果政府支出的每1美元可以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1美元,就可以说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一种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它的前提假设: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

13、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它的内容:假如一国增加(或减小)一笔投资(以AI表示),那么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或减小量)(以AY表示)是这笔投资的若干倍,即AY=kM,其中k称为投资乘数。ii其原因是,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乘数效应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4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深圳大学2010研)答:挤出指政府借款引起的投资减少。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私人部门消

14、费和投资的下降,产生的这种效应称为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相应地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5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ilizers(西北大学2006、20

15、08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答:自动稳定器是指当经济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自动调整的税收。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所得税一般是累进的。当经济高涨特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或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而不仅有更多的人进入交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交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不仅增加,而且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给经济增长降温。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

16、的幅度,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财政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失业救济金的支付大大减少,税收则大量增加,有利于遏制需求进一步膨胀;而一旦经济萧条,失去工作的人可立即从政府得到收入(失业救济金),以维持一定的消费需求,这就能减轻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因跨考教肓严二JKUAKAQ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社会经济进一步下滑的

17、程度。其他福利支出因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也有内在的反周期、促稳定的作用。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税收结构、转移支付结构及其水平。但总的说来,它的作用很有限。内在稳定器只能对经济的剧烈波动起到某种遏制作用、缓解作用,而不能改变经济波动的大趋势。二、复习题1.什么是流动性偏好理论?这种理论如何有助于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深圳大学2012研)答:(1)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它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流动偏好是指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它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

18、投机动机构成。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经济活动水平所导致的收入状况,与利率变动不太敏感。而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受利率的影响。包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大创新。(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较高物价增加货币需求。假设经济中物价水平上升,在较高物价时,人们将选择持有较多量的货币。增加货币需求导致较高利率。对于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为了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利率必然上升。利率的这种提高不仅对货币市场有影响,而且对物品与劳务需求量也有影响。较高利率减少物品与劳务需求。在较高的利率时,借款的成本与储蓄的

19、收益都大了,因而借款投资或消费的少了,储蓄的多了,从而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这种分析的最后结果是物价水平与物品和劳务需求量之间成负相关关系。2用流动性偏好理论解释货币供给减少如何影响总需求曲线。答:货币供给的减少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34-4所示,货币供给减少使货币供给曲线从MS向左移动到MS。由于货币需求12曲线未变,为了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利率从r上升到r。利率上升又影响了物品与12劳务需求量,较高的利率增加了借款的成本和储蓄的收益,抑制了投资需求。家庭储蓄多了,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少了。由于这些原因,在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从Y减1少到Y。总之,在任何一种既定物价

20、水平时,货币供给减少引起较高的利率,这又减少了物2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因此货币减少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由AD左移到AD)图34-4货币供给减少的影响政府支出30亿美元用于购买警车。解释为什么总需求的增加会大于30亿美元或小于30亿美元。答:当政府支出30亿美元用于购买警车时,总需求的增加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0亿美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元。分析如下:(1)当政府支出30亿美元用于购买警车时,直接增加警车生产企业的利润,这种增加又使该企业雇佣更多工人,并增加生产。随着工人看到收入更多,企业所有者看到利润更多,他们对这种收入增加的反应是增加

21、他们自己对消费品的支出。结果,政府对警车的购买还增加了经济中许多其他企业产品的需求。由于政府支出的每一美元可以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一美元,所以说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一种乘数效应。在这第一轮之后,这种乘数效应还会继续。当消费支出增加时,生产这些消费品的企业雇佣了更多工人,并有更高的利润。更高的收入和利润又刺激了消费支出,以此类推。因此,当政府支出30亿美元用于购买警车时,总需求的增加会大于30亿美元。(2)在政府增加30亿美元用于购买警车刺激了物品与劳务需求的同时,它也引起了利率上升,而且较高的利率往往减少了物品与劳务需求。这就是说,当政府购买增加了30亿美元时,它也会挤出投资。这种挤出效

22、应部分抵消了政府购买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可能会小于30亿美元。总之,当政府增加30亿美元的购买时,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大于或小于30亿美元,这取决于是乘数效应大还是挤出效应大。假设对消费者信心衡量指标的调査表明,悲观主义情绪蔓延全国。如果决策者无所作为,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美联储想稳定总需求,它应该怎么做?如果美联储无所作为,国会为了稳定总需求应该做什么?答:(1)当悲观主义情绪蔓延全国时,家庭会减少消费支出,企业会减少投资支出,结果是总需求减少,产出减少,且失业增加。(2)如果美联储想稳定总需求,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它可以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来扩大

23、总需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降低利率,使家庭减少储蓄,刺激企业和家庭的消费和投资支出。(3)如果美联储无所作为,国会为了稳定总需求应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刺激消费和投资。举出一个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的政府政策的例子。解释为什么这一政策有这种效应。答:自动稳定器指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比如自动调整的累进制所得税政策,它可以自动地调节经济达到稳定的状态。累进制所得税政策具有这种效应的原因分析如下: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所得税一般是累进的。当经济高涨特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或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而不仅有更多的

24、人进入交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交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不仅增加,而且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使经济增长降温。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的幅度,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三、问题与应用1.解释下面每一种发展会如何影响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利率。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美联储的债券交易商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购买债券。信用卡可获得性的提高减少了人们持有的现金。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NBo

25、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C.联邦储备降低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家庭决定把更多钱用于节日购物。乐观主义情绪刺激了企业投资,扩大了总需求。答:a.美联储的债券交易商在公开市场活动中购买债券,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从MS向右移动到MS。货币需求不变,因此货币需求曲线不变。货币市场均衡的结果12是利率下降,货币量图34-5公开市场购买债券、或法定准备金下降,增加了货币供给b信用卡增多减少了人们持有的现金,使货币需求减少,货币需求曲线从MD向左移i动到MD,货币供给不变,从而均衡利率下降,如图34-6所示。2利I货币量图34-6信用卡增加减少了货币需求联邦储备降低了法定准备金,使货币供

26、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从MS向右移动MS,12货币需求不变,从而均衡利率下降,如图34-5所示。家庭决定把更多钱用于节日购物,使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从MD向右移动1MD,货币供给不变,从而均衡利率上升,如图34-7所示。2图34-7消费、投资增加,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不变因跨考教肓芳匚二f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乐观主义情绪刺激了企业投资,扩大了总需求,使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从MD1向右移动MD,货币供给不变,从而均衡利率上升,如图34-7所示。2联邦储备扩大了5%的货币供给。用流动性偏好理论以图形说明这种政策对利率的影响。用总需求与

27、总供给模型说明利率的这种变动对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的影响。c当经济从其短期均衡转向长期均衡时,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物品水平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和均衡利率?这种分析与货币在短期中有真实影响,但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这种观点一致吗?答:a.如图34-8所示,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均衡利率下降,家庭将增加支出和对住房的投资,如图34-9所示。图34-8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均衡利率下降如图34-9所示,总需求曲线从AD右移到AD,短期中产量增加,价格上升。12.SRAS图34-9利率变动对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当经济从短期均衡转向长期均衡时,短期总供给减少,价格进一步上升。价格水平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提

28、高了均衡利率。这种分析与货币在短期中有真实影响,但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这种观点一致。因为短期内由于总需求增加使产出最初增加,之后短期总供给减少,产出也减少。这样,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实际产出没有任何影响。假设计算机病毒使全国的自动提款机系统瘫痪,使从银行账户提款更不方便。结果人们想持有的货币更多,增加了货币需求。因跨考教肓严UKUAKADEOOCATION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假设美联储并没有改变货币供给。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美联储想稳定总需求,它应该如何改变货币供给?c如果美联储想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完成货币供给的这种改变,

29、它应该如何做?答:a.计算机病毒使全国的自动提款机系统瘫痪,使从银行账户提款更不方便,人们想持有的货币更多,增加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曲线从MD向右移动到MD,如图34-1012所示。如果美联储不改变货币供给,则根据流动偏好理论,均衡利率会上升,从r升为r。12利率上升会增加投资和消费成本以及储蓄的收益,因而投资和消费会减少,总需求减少。图34-10货币供给变化的影响b如果美联储想稳定总需求,也即维持原有的均衡利率水平不变,它应该增加货币供给,使货币供给曲线右移,从MS移动到MS,如图34-10所示。从而在新的货币供给和货12币需求情况下,均衡利率回到初始水平,总需求不变。C.如果美联储想运用公

30、开市场操作来完成货币供给的这种改变,它应该通过购买政府债券,使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最终达到均衡利率不变、总需求不变的状态。考虑两种政策一一仅持续一年的减税和预期为持久的减税。哪一种政策将刺激消费者更多的支出?哪一种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更大?解释之。答:预期为持久的减税政策将刺激消费者更多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也更大。分析如下:当政府减税时,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家庭将一部分额外的收入储蓄起来,把另一部分用于购买消费品。由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它就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税收变动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大小除了受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影响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

31、时的感觉。如果家庭预计减税是持久的,他们将认为减税会大量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因而会大量增加他们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减税将对总需求有重大影响。与此相比,如果家庭预计税收变动是暂时的,他们将认为这不会增加他们多少收入,而只增加少量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减税对总需求只有不大的影响。经济处于高失业和低产量的衰退中。用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形说明当前经济状况。图中一定要包括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确定能使经济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公开市场操作。c用货币市场图形说明这种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并说明其引起的利率变动。因跨考教肓KUAKAQEOUCATION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

32、入d.用类似于a中的图形说明公开市场操作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用文字解释为什么政策具有你在图中说明的影响。答:a.如图34-11所示,短期均衡点B表示经济处于高失业和低产量的衰退之中。长期供给曲线为LRAS,对应的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为Q*。短期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为AS和AD,两者的交点为短期均衡点B,该点对应的产量水平Q低于Q*,即处于低产量111状态。这同时意味着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且处于高失业状态。C币供给的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从MS移动到MS。12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利率从r下降为r。这就是说,货币,利率必然要下降。图34-11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形b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

33、活动中购买政府债券可以使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是货币政策,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活动中购买政府债券来增加货币供给,则总需求曲线会由AD右移到AD,此时的均衡点为E,如图34-11所示。12E点处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即该点代表了正常水平的经济状态。如图34-12所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活动中购买政府债券使得货币供给增加,货由于货币需求曲线未变,为了使货币为了使人们持有中央银行创造的额外图34-12公开市场活动的影响d.如图34-13所示(以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为例),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活动增加了产量水平(产量由Q上升为Q),但是会提高价格水平(价格由

34、P上升为P)1212而卖出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活动的影响正好相反。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r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图34-13公开市场活动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这种政策之所以具有图34-13中所显示的影响,具体原因如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创造了额外货币,利率必然要下降。利率又影响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较低的利率减少了借款的成本和储蓄的收益。家庭购买更多、更大的房子,这也刺激了企业投资。结果,在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会增多,反映在图中就是总需求曲线会由AD右移到AD。AD与供给曲线AS的交点为新的均衡点E,该点1221对应的产量Q和价格P,都

35、大于原来均衡状态下的产量Q和价格P。2211在20世纪80年代初,新立法允许银行对支票存款支付利息,而以前不允许这样做。如果我们把货币定义为包括支票存款,这一立法对货币需求有什么影响?解释之。如果联邦储备面临这种变动时仍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总需求和总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c如果联邦储备面临这种变动时要保持市场利率(非货币资产的利率)不变,货币供给必然会发生什么变动?总需求和总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答:a.新立法允许银行对支票存款支付利息,增加了支票存款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因而人们会增加对支票存款的需求。如果把货币定义为包括支票存款,这一立法将增加货币的需求。b.如果联邦

36、储备面临这种变动时仍然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在MS),如图34-14所示,1货币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得消费、投资和国外净投资减少,总需求和总产量都会下降。联邦储备在面临这种变动时希望保持市场利率不变,就必须增加货币供给(从MS到1MS)利率不变,因此储蓄和投资不变,总需求和产出也不变,如图34-14所示。2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7假设经济学家观察到,政府支出增加100亿美元使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增加了300亿美元。如果这些经济学家不考虑挤出效应的可能性,他们估算的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多少?现在假设经济学家考虑挤出效应。对M

37、PC的新的估算大于还是小于原来的估算?解:a.如果不考虑挤出效应的可能性,根据乘数k=1/(1-MPC),由于乘数为3,3=1/(1-MPC),可得:MPC=2/3。所以,他们估算的边际消费倾向(MPC)是2/3。b.如果考虑挤出效应,对MPC新的估算要大于原来的估算。因为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相互抵消,当存在挤出效应时,乘数要大于3,从而边际消费倾向大于2/3。假设政府减税200亿美元,没有挤出效应,边际消费倾向是3/4。减税对总需求的最初影响是多少?这种最初影响之后额外的影响是多少?减税对总需求的总影响是多少?与政府支出增加200亿美元的总影响相比,减税200亿美元的总影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8、根据你对c的回答,你能想出一种政府可以增加总需求而又不改变政府预算赤字的方法吗?解:a.政府减税对总需求的最初影响是200 x3/4=150亿美兀,即总需求增加150亿美丿元。当边际消费倾向是3/4时,乘数k=-=-=4。所以这种最初影响之后额1-MPC1-3/4外的影响是450亿美元,减税对总需求的总影响是600亿美元。政府支出增加200亿美兀的总影响是社会总需求增加800亿美兀,而政府减税200亿美元增加的社会总需求是600亿美元。因为政府支出增加200亿美元直接对社会总需求发生作用,而政府减税对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是通过家庭和企业的支出间接发生作用的。当政府减税200亿美元时,最初是家庭、企

39、业收入增加了200亿美元,而他们增加的最初支出是200 x(3/4)=150(亿美元)。政府可以在支出增加200亿美元的同时,税收也增加200亿美元,从而可以实现预算赤字不变,而总需求增加。一个经济在低于其自然失业率的4000亿美元产出水平上运行,而且财政政策决策者想弥补这种衰退的差额。中央银行同意调整货币供给以保持利率不变,因此不存在挤出效应。边际消费倾向是4/5,物价水平在短期中完全是不变的。为了弥补衰退差额,政府支出需要向哪个方向改变?改变多少?解释你的想法。答:为了弥补衰退差额,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为:1+(1-0.8)=5,因此,为了使总产出

40、增加4000亿美元,政府支出应该增加:4000+5=800亿美元,弥补衰退的差额。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M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假设政府支出增加。这种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在美联储保持货币供给不变,还是美联储承诺保持固定利率时大?解释之。答:美联储承诺保持固定利率时,政府支出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大。原因分析如下:政府支出增加刺激了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货币需求上升,引起利率上升。如果美联储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则存在挤出效应,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支出,并阻止总需求增加。如果美联储承诺保持固定利率,财政政策就不会有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不会挤出私人消费和投资,从而对总需

41、求的刺激作用更大。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更可能引起投资的短期增加?解释之。当投资加速数大时,还是小时?当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大时,还是小时?答:a.当投资加速数大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更可能引起投资的短期增加。投资加速数大意味着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产出增加能引起投资的大量增加。如果投资加速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产出增加会使利率上升,有可能抑制投资,使投资减少。b.当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小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更可能引起投资的短期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了物品与劳务需求时,引起了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借款变得更昂贵了,对住房和企业投资品的需求减少了,这就是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挤出部分投资,这种挤出效

42、应要看投资的利率敏感性而定,当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大时,利率的小幅度上升会引起投资大量减少。当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小时,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只引起投资少量减少,因此,当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小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更可能引起投资的短期增加,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由于各种原因,当产量和就业波动时,财政政策自动改变。解释为什么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税收收入变动。解释为什么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支出变动。c如果政府在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之下运行,在衰退中政府不得不怎么做?这会加剧还是缓和衰退?答:a.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所征收的税收量自发地减少了,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税收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取决于家庭收入,工薪税取决

43、于工人的收入,而公司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利润。由于收入、工薪和利润在衰退时都减少,所以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失业增加,更多的人申请失业保险津贴、福利津贴和其他收入补助形式,所以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支出增加。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预算向赤字发展。如果政府面临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定,政府就被迫寻求在衰退中增加税收或削减支出的方法,因此,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定会加剧衰退。些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法律,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假设这项法律通过了。美联储如何对紧缩总需求的事件做出反应?美联储如何对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利移动的事件做出反应?在每种情况下,有可以使产量更稳定的

44、另一种货币政策吗?答:a.美联储面对紧缩总需求的事件时,应该增加货币供给。紧缩总需求的事件使总因跨考教肓KUAKADEOUCATION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一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AD到AD),产出和物价水平都下降,经济处于衰退中,如图34-1512所示。美联储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应该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增加会使总需求增加(从AD2回到AD),一旦总需求恢复到初始水平,美联储就能够保持物价稳定,且产出也回

45、到初始1水平。物价水平LRAS产量图34-15紧缩性总需求冲击b美联储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时,应该减少货币供给。不利的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从AS到AS),经济的产量下降,物价水平上升,经济处于滞胀中,如图34-1612所示。为了稳定物价水平,美联储只有减少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也向左移动(从AD到1AD),这项政策可以保持物价稳定,但紧缩的货币供给会使产量进一步下降。2产量图34-16不利的供给冲击在第一种情况下,没有可以使产量更稳定的另一种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是使经济中产量恢复到自然产出水平合适的货币政策。在第二种情况下,存在可以使产量更稳定的另一种货币政策。若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

46、求扩大(总需求曲线从AD右移到AD)。则此时的均衡点为D点,该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恢13复到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水平,但价格却提高了。所以该货币政策可以维持产量稳定,但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因跨考教肓严KUAKADEOUCATION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34.3考研真题详解1.设在一个经济体中,总量消费函数为C=120+0.9Y,其中Y是可支配收入;投资为ddI=50;政府支出为G=200,收入税的税率为t=0.2,没有对外贸易。(1)试求均衡的收入水平。(2)如果在其它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增加到80,贝g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3)这个经济中的乘数是多少?(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

47、)解:(1)可支配收入Y=1-0.2Y=0.8Y,因此消费函数为C=120+0.72Y。根据三部门d收入支出模型Y=C+1+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120+0.72Y+50+200解得:均衡收入Y1321。(2)当投资增加到80时,将消费函数C=120+0.72Y,投资函数I=80及政府支出函数G=200代入方程式可得:=120+0.72Y+80+200解得:均衡收入Y1429。(3)边际消费倾向MPC=0.9,政府购买乘数为k=丄=-=10;g1-p1-0.9税收乘数为k=二占二二09=-9;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k=与二-09=9,平衡预t1-p1-0.9tr1

48、-p1-0.9算乘数为1。2.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2008研)答: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冲击的内在机制,使得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所征收的税收量就会自动地减少,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税收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取决于家庭收入,工薪税取决于工人的工资,而公司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利润。由于收入、工资和利润在衰退时都会减少,所以政府的税收收入也会随之降低。这种自动的减税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政府支出也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特别是,当

49、经济进入衰退且工人被解雇时,更多的人申请失业保险补助、福利补助和其他形式的收入补助。这种政府支出的自动增加正好在总需求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时刺激总需求。实际上,当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早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时,经济学家支持这种政策的部分原因就是它作为一种自动稳定器的力量。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完全防止衰退。但是,没有这些自动稳定器,产量和就业的波动也许比现在要大。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经济学家反对一些政治家提议的要求政府总是实现平衡预算的宪法修正案。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预算向赤字发展。如果政府面临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政府就会被迫在衰退中寻求增加税收或削减支出的方法。

50、换句话说,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会消除在现在的税收与政府支出制度中固有的自动稳定器。个发达国家,可否长期通过某些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繁荣(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答:一个发达国家不可以长期通过某些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繁荣。分析如下:政府支出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短期中,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但政府转移的乘数效应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

51、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因此,增加政府开支并不能刺激经济繁荣,只能提高价格水平。我国GDP增长率2008年为9.0%,2009年为9.2%,2010年为10.3%,我国2010年三季度的失业率为4.1%,自2010年以来我国CPI增幅稳步攀升,到2010年11月份CPI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5.1%。根据这些材料:请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看法。通货膨胀和失业对经济的影响。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我国政府釆用的自动稳定器政策有哪些?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哪些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