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围绕“神话故事”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一篇略读课文女娲补天。目的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勇敢与献身的精神,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都在充满想象力的情节中跃然纸上。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具有想象力的情节段落,品读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神话的魅力。适当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来写故事,在故事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在阅读与习作课例中合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1、阅读: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阅读:感受

2、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3、写作: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板块教学关注点感受人物形象关注语文要素课后练习阅读链接盘古开天地本文通过介绍盘古开天地并把自身化成天地间万物的故事,体现出盘古的无私和伟大。1、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2、结合具体语句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在朗读、想象、交流有机融合中感受盘古鲜明的人物形象。关注课后“选做”题,收集中国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精卫填海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了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1、指导学生朗读课

3、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停顿。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了解故事大意,讲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2、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普罗米修斯 文章通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让人类脱离苦海,不惧危难,“盗”取火种,结果受到惩罚,最后被救出的故事,体现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及他对人类的爱。1、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简要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说清楚故事众神名字以及关系,初步理清故事内容。3、交流触动自己的情节,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结合阅读链接“钻木取火”,感受同主题“取火”,同中求异,体味不同的神奇。推荐阅读袁珂神话选译百题

4、。女娲补天本文讲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体现出女娲的善良与博爱。1、把握课文大意。2、交流故事中自己感到神奇的地方和触动自己的情节,体会人物形象。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习作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故事。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写具体。学会抓住题眼,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单元的课文。了解神话特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古人借助神话表达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途径地识

5、字,积累识字经验。认识“圃、卉、蕾”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和相应的神话人物或故事联系起来。能够找出几个句子的共同点,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与相关的神话故事联系起来。阅读嫦娥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并背诵这首诗。阅读中外神话,感受神话的无穷魅力。【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本单元认识42个会认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会写29个词语。2、学习园地“识字加油站”: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圃、卉”等10个生字。3、学习园地“词句段运用”: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4、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

6、地方。 阅读:1、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一篇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卫填海。学会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感受神话中的神奇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2、结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回顾课文并结合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3、积累背诵古诗嫦娥。4、课外阅读中外神话,学会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表达:习作“我和 过一天”: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 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2、语文

7、园地“交流平台”:学会与同学进一步交流自己在阅读神话过程中的其他体会。3、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4、快乐读书吧:能与同学交流读书体会,学会分享知识点。12 盘古开天地一、课前解析关注作品人物形象与想象: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此文由袁珂先生整理,出自中国古代神话集,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在感受故

8、事想象力方面,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情节之瑰奇,想象之丰富。关注神话学家袁珂:袁珂,原名袁圣时(19162001),笔名袁珂,作家、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袁珂神话论集神话故事新编等。其中,袁珂先生的专著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整部著作,内容详实严谨,语言质朴优美,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二、

9、教学目标1.认识“劈、缓、浊”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5个生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三、教学重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四、教学难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五、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查阅资料书认读、理解生字词。(2)再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和会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激趣揭题1.教

10、师导入:同学们,你记忆最深的神话故事是哪个?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课件出示3)2.师:什么是神话故事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交流谈认识,教师总结“神话”相关知识。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属于民间文学,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3.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 盘古开天地)(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

11、着一种积极学习状态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2.检查生字认读,教师相机提醒学生重点字读音。(课件出示5)“浊、丈、肢”是翘舌音;“劈、肢、躯、液”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读准字音,借助形旁了解字义。除“劈”的声调与声旁不一样,其余几个字的读音与声旁都相同。3.书写指导。(1)认读本课会写字。 (课件出示6)(2)教师按照字形结构归类指导。“睁、翻、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翻”要注意左右均等,其他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斧、劈、累、奔、茂”为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两部分的不同

12、比例。(3)师生交流易错字书写要点。(课件出示7)累:“田”要写扁点儿,下面不要写成“系”。缓:右边不是“爱”而是“爰”。(课件出示8)茂:下面不能写成“戍”或“戌”。滋:右下不要写成“丝”。预设2:“缓”读“hun”,不要读成“nun”;右边不要错写成“爱”。4.(课件出示9)观察文中四幅图,读课文,找出文中与图画对应的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第一幅图:第1自然段在混沌中沉睡第二幅图:第2自然段劈开天地第三幅图:第3、4自然段顶天立地第四幅图:第5、6自然段化身万物(板书:在混沌中沉睡 劈开天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5.(课件出示10)你能用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天

13、地还没有分开时,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最后盘古的身体化成了美丽的世界。三、精读课文,体会神奇(课件出示11)1.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神奇的描写。品读这些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与同学进行交流。(1)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12)天地未形成前的情景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语“混沌”“大鸡蛋”,结合关键词说感受。预设1:盘古能在其中沉睡一万八千年,不可思议,一定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神秘使命的召唤。预设2:宇宙未分开之时,混沌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惧又让人好奇,极具吸引力。(2)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13

14、)你“看”到了盘古劈天开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预设1: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看”到的画面:盘古一睡醒就拿着斧头把黑暗劈开,天地瞬间分开,世界一下子就变得光明了。预设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看”到的画面:天在升高,地在下降,就像一部科幻大片在上演。(课件出示14)结合图片演示盘古劈天开地的神奇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课件出示15)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中的反义词。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课件出示16)从盘古的一系列动作,你

15、感受到了盘古怎样的人物形象?预设1:力大无比。预设2:勇于开创。四、巩固练习,课堂小结1.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7、18、19)2.课堂小结:(课件出示20)这节课,我们在掌握生字词的同时,也知道了盘古在沉睡中苏醒,感受到了他用神力劈开天地的神奇,故事中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等着大家去发现,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吧。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2.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21)复习旧知:借助课本插图,请你简要讲一讲盘古在沉睡中苏醒和劈开“大鸡蛋”的情节。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评价。预设1:很久以前,天地混沌一片

16、,盘古在其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拿着大斧子凭借神力劈开了天地。预设2:天地来分开时一片混沌,像个大鸡蛋。 盘古从沉睡中苏醒后,用尽全力劈开了黑暗,从此就有了天和地。2.导入新课: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二、精读课文,体会神奇1.第3、4自然段。(1)(课件出示22)为了不让天地再合起来,盘古做了什么?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2)引导学生把盘古的做法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课件出示23)预设:顶天立地。(3)教师引导

17、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一丈”有多高。(课件出示24)教师提示:一丈是3.3米,大概是多长呢?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普通居民楼,从外面看,大概一层楼的高度就是一丈。(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精疲力竭”造句。(课件出示25)你能联系自己在运动会上赛跑、拔河或野外登山等生活经验,运用“精疲力竭”写个句子吗?示例:运动会上,当我精疲力竭地跑到终点时,全班同学都涌向我,为我欢呼!(5)对比品味。(课件出示26)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盘古这个巨人就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和地之间。“巍峨”这个词不仅写出了盘古的身体像山一样高大,还让我感受到他巨大的力量,坚不可摧。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撑

18、”和“立”,理解这两个动词的意思。(课件出示27)撑:需要双手双脚和全身同时发力。立:只是站着,很普通。第一句话不仅写出了盘古用双手和双臂顶起天地的动作,还表现出他支撑天地用尽全力,而且坚持不懈的精神,天地辽阔,巨人伟岸。(6)(课件出示28)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在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盘古撑开天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预设1:盘古的身体会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真是“神人”有“神力”。预设2:盘古在天地间撑了一万八千年始终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好漫长啊。那时的世界什么也没有,盘古孤零零的,很寂寞2.第5、6自然段。(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课件出示29)盘古倒下以后

19、,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细读课文后思考: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盘古身体的变化。(课件出示30)气息四季的风、飘动的云(课件出示31)声音隆隆的雷声(课件出示32)眼睛太阳、月亮(课件出示33)四肢和躯干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课件出示34)奔流不息的江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奔流不息”的意思,并运用这个词语造句。(造句示例:汹涌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让人感到气势壮观!)(课件出示35)汗毛茂盛的花草树木(课件出示36)汗水滋润万物的雨露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一读这两段话。(3)(课件出示37)从这些神奇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巨人的声音

20、一定是非常宏亮的,所以,作者就把盘古发出的声音想象成了隆隆的雷声。预设2: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释放出万道阳光,照耀大地;右眼变成了月亮,照亮黑夜。太阳、月亮如同圆圆的眼睛一般,并且都能发出亮光。教师相机总结:盘古身体的变化和我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万物都有关联,而且高度相似。(4)(课件出示38)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用下列句式,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吧!他的 变成了 ,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方便。他的 、 变成了珍贵的 和 。(答案示例:筋脉 条条道路 骨骼 牙齿 矿藏 宝石)(5)(课件出示39)从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精神?预设:勇于献身。(板书:勇于献身)三、复述故事

21、,拓展延伸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和重点词句复述故事。(课件出示40)(1)教师提醒学生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作为线索。用“很久很久以前”引出故事的开始。用“有一天”讲述故事的发生。抓住“天和地分开后”“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讲述故事的经过。(2)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练习复述故事,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故事,教师评价。2.拓展延伸。(课件出示41) 学完这课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盘古开天地这篇文言文,看看你能结合课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吗?盘古开天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

22、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课件出示43)课文通过描写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及结果,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44、45)3.布置作业。(课件出示46)(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阅读其他中国神话故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多读几遍,然后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 在混沌中沉睡劈开天地盘古开天地 顶天立地 勇于献身 身化万物教学反思教学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23、两点,第一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想象丰富,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讲神话故事,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人物形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把握内容,培养语感:阅读、朗读贯穿教学设计的主体环节。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识记生字词。再在反复的、有针对性的自由朗读课文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关键内容,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学语言,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在复述课文部分,学生基本都可以复述故事内容,但是个别学生在复述时仅能用简单的语言

24、概括故事,如果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教学效果会更好。第四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依次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盘古开天地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天辟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讲述了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因没有火而生活悲惨的人类,勇敢地到太阳神那里“盗取火种”,遭受了宙斯残酷的惩罚而不屈不挠,后来得到大力神的救护,终于获得自由的故事。女娲补天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而

25、克服重重困难奋力补天的故事。习作以“我和_过一天”为话题,要求学生选择神话或童话中的一位人物,想象和他过一天的故事。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很久很久以前”,意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神话,从而更全地了解神话、感受神话。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卫填海。3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5展开想象,能创编与神话人物有关的故事。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2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难点展开想

26、象,能创编与神话人物有关的故事。盘古开天地 2课时精卫填海 1课时普罗米修斯 2课时女娲补天 1课时习作:我和_过一天 2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快乐读书吧 1课时12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先讲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巨人盘古沉睡其间一万八千年;然后讲盘古醒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最后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赞美了盘古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彻底的牺牲精神。四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会感到新鲜、有趣。但学生可能只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不能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教学本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要使学生认识

27、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课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喜爱。这篇文章,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复述,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并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句子,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到自己的复述中。【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过程与方法】1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2通过表演、配乐朗诵的形式进入课文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态

28、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故事的传奇魅力,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难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盘古开天地的相关资料。2课时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3交流对盘古的感受。重点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2交流对盘古的感受。难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一、导入新课1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段。2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3在远古时期,像

29、他们这样神奇的人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神奇人物用利斧劈开了天与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神奇的人物是谁吗?(学生答:盘古;教师板书课题,齐读)4对题质疑,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盘古是谁?他是怎样开天地的?天地分开后又是怎样的?课文会告诉我们一切的。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互读互查。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5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初步理解重点词“创造”的意思。6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研读感悟学生围绕“伟大的巨人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