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二版)第3章财政收入课件_第1页
财政学(第二版)第3章财政收入课件_第2页
财政学(第二版)第3章财政收入课件_第3页
财政学(第二版)第3章财政收入课件_第4页
财政学(第二版)第3章财政收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财政收入主要内容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分类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又称公共收入,是指一国政府为了满足其财政支出的需要而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自企业、家庭取得的所有收入。财政收入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描述,从而有了广义财政收入和狭义财政收入的区别。 广义财政收入,包括政府的一切进项或收入,主要有税收收入、国债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和各种行政收入等。狭义财政收入,仅仅指政府每年的“定期收入”,只包括税收收入和除国债外的非税收收入,如规费、管理费、政府提供劳务的工本费、公产收入及国内外援助收入等。 财政收入对于

2、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财政收入是国家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最后,财政收入可以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主要工具。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分类应合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与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财政收入具有两重性质:第一,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资金。第二,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二是要同各国实际相适应。 我国财政收入分类应同时采用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主要反映财政收入过

3、程中不同的征集方式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二是以财政收入的来源为标准,主要体现作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从何取得,并反映各种来源的经济性质及其变化趋势。三、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从财政收入的形式、来源、规模和结构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而诸种分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要对财政收入作科学的分类。 (一)按照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按照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指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收入依据不同,财政收入的表现形式也不同。通常,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和非税收入两大类。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预算中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各项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

4、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1税收收入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在我国,税收收入按照征税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五类税,即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 项 目决算数一、税收收入144 369.87国内增值税56 378.18国内消费税10 225.09进口货物增值税15 284.77进口货物消费税685.90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3 855.15出口货物退消费税15.22企业所得税32 117.29个人所得税11 966.37资源税1 353.32城市维护建设税4 362.15房产税2 604.33印花税

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 206.391 068.50城镇土地使用税2 360.55土地增值税4 911.28车船税773.59船舶吨税50.40车辆购置税3 280.67关税2 997.85耕地占用税1 651.89契税4 810.42烟叶税115.72其他税收收入4.08二、非税收入28 222.90专项收入7 028.7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 745.27罚没收入2 394.1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 191.16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 454.60其他收入2 409.0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 592.77全国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10 040.52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23 8

6、00.00表3-1 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单位:亿元2. 非税收入(1) 专项收入。(2)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 罚没收入。 (4)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 其他收入。(二)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有助于研究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制衡关系,有利于选择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并建立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和谐运行机制。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包括两种不同的种类: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

7、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国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所拥有的财政收入总水平。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而言,财政收入的规模一定要适当,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财政收入的规模既要满足政府支持的需要,又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

8、衡量指标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指标来描述:一是可以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这是绝对量指标;二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来描述,这是相对量指标。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及其衡量指标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该指标表现了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财力有多大,因而这一指标适用于财政收入计划指标的确定、完成情况的考核及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纵向比较。(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及其衡量指标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是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和社会指标的比率。该指标主要反映一国政府参与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程度(财政的集中程度)有多高。其分子

9、根据反应对象和分析目的的不同可以运用不同口径的指标。衡量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指标通常有以下三个。1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综合体现了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进而影响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力度、方式和地位等。2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又称宏观税负率,它是衡量一国(地区)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3非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非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一国(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由政府以各种非税收收入形式占有或支配的份额。表3-2 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年份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

10、重(%)200321 715.2515.99200426 396.4716.51200531 649.2917.30200639 343.6218.79200751 304.0319.90200861 330.4019.50200968 518.3020.09201083 101.5120.702011103 874.4321.972012117 253.5222.572013129 209.6422.712014140 349.7422.05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从历史上看,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始终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而在财政赤字笼罩世界的现代社会,谋求财政收入增长更为各国政府

11、所重视。但是,财政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不是或不仅仅是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的,它要受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些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价格及收入分配体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就越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高。当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受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两者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经济发展水

12、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还可以从定量角度,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假设 代表财政收入, 代表国民生产总值,最简单的回归关系是线性回归,即假定 和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式中, 和 为待定系数。由此可确定这种相关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可计算出和值。值越大,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度就越高。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尽管回归分析是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但其应用也是有条件的,当有关经济变量受各种非正常因素影响较大时,应用回归分析就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

13、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的。所以,对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的深化。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之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如果说经济增长决定了财政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并对财政收入规模形成了根本

14、性约束,那么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政策倾向则确定了财政收入的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财政收入规模并非总是与其保持同样的变化格局。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为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要求而调整分配政策所引起的。 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受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财政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

15、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除了价格总水平外,价格结构性的变化也会引起财政收入的变化。因为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不同部门或行业收入的变化,致使财政收入部门结构发生变化,会对财政收入规模产生影响。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水平徘徊阶段第二是缓慢增长阶段第三是大幅增长阶段第四是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以来,在我国财政收入绝对数上升的同时,其占GDP的相对比重也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我国财政收入规模自1978年至2009年的增长变化状况见下表。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

16、收入占GDP 的比重(%)19781 132.2629.5031.0619801 159.931.1825.5219852 004.8222.0322.2419892 664.9013.0515.8019902 937.1010.2115.7319913 149.487.2314.4619923 483.3710.6012.9419934 348.9524.8512.3119945 218.1019.9910.8319956 242.2019.6310.2719967 407.9918.6810.4119978 651.1416.7810.9519989 875.9514.1611.70199

17、911 444.0815.8812.76200013 395.2317.0513.50200116 386.0422.3314.94200218 903.6415.3615.71200321 715.2514.8715.99200426 396.4721.6016.51200531 649.2919.9017.30200639 343.6224.3018.79200751 304.0332.4019.90200861 330.4019.5019.50200968 477.0011.7020.42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经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应该说是我国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和逾越

18、的,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1995年以前下降的原因1财税改革的总体策略2两次重大改革3两次让利放权4所有制结构的调整5管理方面的原因(二)1995年以后上升的原因 1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2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3税制改革的作用4其他原因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是指按财政收入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这种结构的发展变化,是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变化的反映。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对国有企业主要采取上缴利润和税收两种形式。 1978年,以上缴利润为主的企业收入项目仍占财政收入的50%以

19、上。改革开放后,税收才逐步取代上缴利润,至今已占主导地位。1993年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1994年将原先已经简并的工商税重新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同时开征或恢复了资源税等其他一些税种。1983年开始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1989年开始征集预算调节基金。1991年又开始征集教育费附加。1994年停止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征集。1996年各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5.3%,各项税收中工商税收占76.3%,工商税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共占88%,企业收入自1994年开始从财政收入项目中消失。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

20、收入所占的比重。这种结构分析的意义,在于说明国民经济所有制构成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措施。 财政收入按经济成分分类,包括来自国有经济成分的收入和来自非国有经济成分的收入两个方面。对财政收入做进一步细分,则有来自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收入、来自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收入、来自私营经济的收入、来自个体经济的收入、来自外资企业的收入、来自中外合资企业的收入和来自股份制企业的收入。 在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居绝对主导地位,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有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在GDP以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虽然国有经济上缴的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国有经济作为财政收入支柱的地位基本不会改变。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财政收入部门结构分析,在于说明各生产流通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及其贡献程度。这里的部门有双重含义:一是根据传统意义上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二是根据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分类,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产业结构的分类与传统的产业结构分类不同,但又是相互交叉的。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