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课件_第1页
金融监管课件_第2页
金融监管课件_第3页
金融监管课件_第4页
金融监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十二章 金融监管概述主讲:刘蕙1“一个国家让任何事情放任自流,那就意味着自杀”李斯特2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历史与理论分析一、金融监管的涵义及必要性(一)涵义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二)分类狭义的金融监管: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

2、论的社会性监管等。3(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行业的特殊性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 金融业的内在风险 2、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和金融风险的社会性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金融业的公共性 3、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具有外部性,需要通过法令、政策和各种措施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管制,以弥补市场缺陷。由于金融业的特殊地位,更需要通过外部监管来克服市场缺陷 。45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种类很多,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常见的风险有:(1)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愿或者不能履行合同而造成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力为负债

3、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获得足够的现金,从而影响其支付能力 (3)利率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 (4)汇率风险是指因汇率的波动而造成的风险 (5)市场风险是由于产品市场价格(如证券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而使金融机构面临损失的风险 (6)操作风险由于操作失误或雇员行为不轨而造成的风险 除以上风险之外,还有政策风险、决策风险、诈骗风险、道德风险、关联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1、1637年郁金香狂热;2、1720年南海泡沫;3、1837年经济恐慌;4、1907年银行危机;5、1

4、929年大崩溃;6、1987年黑色星期一;7、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9、2008年9月美国次贷风暴;10、2012年欧洲危机;6你可以数出多少个?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二、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一)初始阶段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前相对宽松阶段特点:20世纪30年代前经济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各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不高7 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在其范围和力度方面虽然与当代比要小很多,但各国在金融立法方面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金融业的形成,但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关于银行的专门立法。1720年和1844年通

5、过的泡沫法和英格兰银行法构成了英国早期的金融监管法规。 1863年美国通过了国民通货法,次年修改国民银行法,这标志着美国建立金融监管体系的开端,从立法上确定了美国联邦政府对银行业监管和干预的权威,并为美国统一的金融监管建立了基本框架。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出台,这是美国中央银行体系的基石性法律。8(二)完善阶段 20世纪3070年代严格管制阶段特点是全面而严格的限制性,主要表现在对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活动的限制,对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限制以及对利率的限制等方面,主要包括:严格控制银行业的审批权限制贷款水平规定银行贷款的限额规定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和范围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监察制度影响:强有力的金

6、融监管维护了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恢复了公众的投资信心,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复苏与繁荣。并且,金融监管的领域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开始形成各自不同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9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纷纷通过立法来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美国:美国国会和监管当局于1933年制定并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它成为美国金融监管的标志性法律。美国的金融业从自由发展走向全面监管,也开始了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该法案于1935年正式实施。此外,联邦住房放款银行法(1932)、证券法(1933)、证券交易法和国民住房放款法(1934)德国:1931年发布了对商业银行管理的紧急

7、法令。瑞士、比利时:1935年先后颁布银行法。意大利:1936年颁布银行法法国:1941年通过了关于建立银行监管机关的法令。英国:1946年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并授权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监管。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第一次经济危机(19291933)10(三)强化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放松管制与完善强化阶段特点:第一,审时度势地调整监管的内容与措施 第二,各国金融监管逐步向统一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新的发展动向:金融监管的理念和方法转变 分业监管模式向混业监管模式的转变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加强 注重对国际金融创新的监管11三、金融监管一

8、般理论(一)社会利益论(维护社会利益角度)源于20世纪30年代;该理论认为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甚至形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这就要求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经济生活,通过管制来消除或纠正市场的缺陷。(二)金融风险论(金融风险角度)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高风险具体表现为金融业集中了各种经济风险,以及风险可以通过金融业进行传递。金融业经营货币、证券等特殊商品,以信用为基础,存在不确定性;信用具有连锁性和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12(三)社会选择论(公共选择角度)“管制制度”作为公共品,只能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来提供,各种管制者则是管制制度的需求

9、者,政府的管制,是“公众选择”的结果,是被动地反映来自其下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四)债权保护论(保护投资者角度)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约束。13四、金融监管体系的目的和原则(一)金融监管的目标1.一般目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护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保护信息劣势方即债权人的利益。2.具体目标:(1)经营安全性,就是促使银行业成员安全经营,防止倒闭,从而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运行。(2)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3)竞争平等性,就是通过金融监管创造

10、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4)政策一致性,就是通过监督管理,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要求保持一致性。14(二)金融监管的原则1.监管的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资源,它是金融监管主体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2.依法监管原则:主要是指监管活动要依法进行。(1)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法规职责和监管条例。(2)金融机构必须依法办事。(3)金融监管当局必须依法行事,保持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有效性。153.合理适度原则:4.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5.自律(内

11、控)和他律(外控)相结合的原则;6.统一原则:指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16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 国际金融活动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金融工具不断翻新,金融投机规模也急剧膨胀。由此,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1975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对外国银行机构的监管原则。1983年5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采用综合监管方法,对该原则进行了修改。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标志着全球对银行的监管标准趋于一致,成为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的重要依据之一。17 美国次贷危机(20

12、082009)金融危机加快了当前国际金融经济格局的变动,也使“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也正在发生动摇。“金砖四国” 。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合力“去美元化”,最根本的问题是美国目前负债过多,存着美元贬值的可能。另外,从长期来看,美国作为主 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很容易转嫁自身经济风险。“美元陷阱”显然不符合“金砖四国”的利益。尤其是随着“金砖四国”实力快速上升,国际金融格局出现重大变化,货币体系必然出现新的调整。 18 东南亚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日本大和银行事件,特别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令人触目惊心。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又

13、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香港年会上正式向各国(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管理原则。它是健全各国监管体系的重要参考文件。危机根源再考 :发展中国家在体制上还存在缺陷的时候,过早过度的金融开放所带来的风险太大,承受不起。发展中国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腐败、法制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力、经济结构问题等,但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就不叫发展中国家了。所以,不是错在发展中国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是错在有问题的时候过早过度地开放,过早地听信了国际顾问们的建议,一味地越开放越好。这个问题在危机之后也有了共识,比如现在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不再鼓吹越开放越好了。 19第二节 金融监管

14、的内容和方法一、金融监管的内容(一)市场准入的监管(事情监管)1.对金融金钩存在的必要性的审查;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体现了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2.对金融机构生存能力的审查;金融机构的章程;资金的要求;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的规定;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营业场所;经营许可证;20(二)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事中监管)1.资本充足率的监管;2.业务范围的监管;3.流动性监管 ;4.贷款风险控制;5.外汇风险管理;6.准备金管理;7.存款保险管理;8.其他方面的监管;21(三)市场退出的监管(事后监管)1.危机金融机构拯救重新注资接管收购或合并国有化债权人参与管理2.金融机构完全退出市

15、场金融机构解散撤销或关闭破产清算雷曼破产3.放宽对危机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22注资和接管能起起死回生的作用吗?直击两房退市二、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式(一)金融监管的手段 1.法律手段(以立法形式)法律手段是指运用经济立法和司法来管理金融市场,即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金融市场行为,以法律形式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的运行秩序。2.经济手段(采用间接调控的方式)经济手段是指政府以管理和调控金融市场为主要目的,采用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间接调控金融市场运行和参与主体的行为。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233.行政手段(行政干预和管理)行政手段指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系统,通过命令、指令、规定、条

16、例等对证券市场进行直接的干预和管理。手段: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特点:见效快、针对性强缺点:震动大、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4.技术手段(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系统)电子化监督实际上是将监管内容量化成各项监测指标,通过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对比,最后以监控方式放映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24(二)金融监管的方法1.直接监管 现场检查:通过检查人员亲临现场,对金融机构财务报表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及金融机构的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质量、整体的经营状况、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奖惩和评估。 检查内容:合规性和风险性检查 检查方式: 金融监管当局组织检查团和指定检查对象、内容、标准 非现场检查:金融当局对被监管的金融机构提交的

17、财务报表、报告、统计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整理、分析,以及检查。三个阶段:数据采集输入数据查询分析生成报表,预警252.间接监管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第三方机构的外部审计资信评机构的评级 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是由专职机构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在经济活动中的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程度进行分析,并用专用符号作出评估报告的一种金融信息服务业务的一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26第三节 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指的是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它包括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施加影响的机制以及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 。广义的金融监管体制: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的制度按排,及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金融监

18、管主体的组织结构、金融监管主体的行为方式等的制度性安排。狭义的金融监管体制:指金融监管主体的组织结构、即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权力和金融监管运作方式等的组织形式与结构。27一、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类型(一)根据金融监管主体及其权力层次划分金融监管体制28(二)根据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功能划分金融监管体制29监管体制定义监管机构优点缺点代表国家统一(单一集中)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作为一个整体,由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央行节约技术和人力投入,降低信息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了可以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问题金融监管主体单一、集中,缺乏一定的竞争性,容易导致金融监管的官僚性英国为代表的大多

19、数国家/新加坡、巴林、沙特阿拉伯分业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业务领域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多个金融机构分工明细,专业化强,有利于监管目标的实现和提高监管效率,存在监管竞争优势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差,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机构数量多,庞大,监管成本高 日本、中国牵头多重监管主体建立一个及时磋商和协调机制,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作为沟通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他是分业的一个改进。中央银行/准央行节约技术和人力投入,降低信息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问题金融监管主体单一、集中,缺乏一定的竞争性,容易导致金融监管的官僚性法国双峰设置两类监管机构,一类

20、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另一类负责对不同的金融业务监管,达到双保险效果和分业比降低了监管机构之间相互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在审慎监管两个层面内部,避免了监管真空和制约关系于集中统一监管比,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监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和约制关系澳大利亚和奥地利“伞形”功能从整体上指定一个机构作为综合监管人,依据经营业务种类不同接受不用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监管,“伞形”监管人和功能监管人必须相互协调、共同配合依据金融产品的功能划分监管归属,避免了监管真空和制约关系,加强了协调和沟通美国二、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一)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匹配度不断提高 p311表(二)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成

21、为大趋势(三)金融监管正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性监管为主:是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监管。它有三大优点:功能性金融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强调要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主张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由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得据此设计的监管体制和监管规则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美国政府公布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阅读 专栏12.12013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2012年12月19日)201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发布30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我国监管体制的发展历史(一)新中国

22、成立到1983年的抑制性金融监管(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历了极短暂的市场经济后就转入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1950年11月,经政务院批准的中国人民银行试行组织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受政务院领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主管全国货币金融事宜,其任务之一是“掌握金融行政,监管私营、公私合营及外商金融业,管理金融市场”。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机关。(2)从1952年至1969年,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也建立和加强了集中统一的金融管理体制,实行大一统银行体制。这时,中国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没有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内容。“文革”

23、时期,明文宣布废除金融法规和把中国人民银行同财政部合并,这时已经谈不上金融监管问题。基本特征是抑制性 31(二)1984-1993年金融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门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是我国真正意义上金融监管的起点,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级银行体制,人民银行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金融监仍带有鲜明的计划性、行政性监管特色。1993年,人民银行提出整顿金融秩序,金融监管处于偏重于整顿式、合规性监管。32(三)1994-1997

24、年有法可依的金融监管我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专业银行商业化、整顿金融秩序和规范业务领域等。1994年颁布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法规等。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该法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督全国金融业的职责。该法第30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此外还有,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担保法和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金融法规。33(四)1997年至今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992年底,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负责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的监管。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简称保监会)成立,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机构,原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管保险业的职能移交给保监会 。2003年4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4月2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挂牌。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极其重要的一步,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决策。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集宏观调控与银行监管于一身的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