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 阅读规划与精读梗概_第1页
《白洋淀纪事》 阅读规划与精读梗概_第2页
《白洋淀纪事》 阅读规划与精读梗概_第3页
《白洋淀纪事》 阅读规划与精读梗概_第4页
《白洋淀纪事》 阅读规划与精读梗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6专题白洋淀纪事一、阅读规划白洋淀纪事共四十篇作品。本书从这四十篇作品中选取了部分情节精彩的内容,共8篇。在阅读中你可以按照自身情况制定阅读计划。我推荐前两周全书通读一遍,第3周回顾阅读成果展示。规划如下:第一周周一:阅读芦花荡勾画好词好句。周二:芦花荡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周三:阅读荷花淀勾画好词好句。周四:荷花淀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周五:回顾本周阅读内容,或批注或写读书笔记。第二周周:阅读采蒲台的苇勾画好词好句。周二:采蒲台的苇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周三:阅读山地回忆勾画好词好句。周四:山地回忆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

2、感,不少于400字。周五:阅读藏勾画好词好句。周六:藏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第三周周一:阅读投宿勾画好词好句。周二:投宿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周三:阅读走出以后勾画好词好句。周四:走出以后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周五:阅读邢兰勾画好词好句。周六:邢兰摘抄好词好句,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

3、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孙犁全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孙犁纪念馆”座落在河北省安新县“华北明珠白洋淀”畔。(2)写作背景:从1939年到1950年,作者在抗日时期同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文中景物描写清新自

4、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故事发生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作者没有描写残垣断壁、生灵涂炭的场景,也没有描写金戈铁马的厮杀,而是着意于荷花淀的旖旎风光,以妇女们的从容谈笑显示出风云的变幻。抒情的笔调,乐观的画面,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动了典型环境。三、内容梗概小说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烽火燃遍冀中平原,燃遍白洋淀,根据地的人民是那么顽强。房子是烧了,但还有炊烟;草是枯萎了

5、,但花还开着;淀是围了,但人们还在打渔;冷月虽然是凄清的,但还照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作家没写酷烈的战斗,没写血火拼杀,他就写根据地人民的坚韧执着,写苦难中的人民生生不息的斗争。四、人物分析人物所在作品形象分析人物故事梗概老头子芦花荡老头子具有魄人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其次是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在抗战前线,一个撑船的老头护送二个女孩子进基地,结果在护送的过程中,大女孩子因为日本鬼子受了枪伤,老头心中觉得有情上。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和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中。愧,然后恶狠狠的报复了敌人鬼子。水生嫂荷花淀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

6、特点.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与勤快;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养育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冋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白洋淀人民采蒲台的苇用坚韧不拔的苇来表现那些英勇抗战的白洋淀人民,更是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勤劳勇敢的白洋淀妇女在面对敌人时那种冷静与无畏、宁死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当地老百姓智慧的赞美和歌颂。写了12名妇女掩护干部和1个男人宁

7、死都不出卖抗日队伍的事迹。妞儿山地回忆一是爽快率直,甚至还透着点泼辣。二是质朴善良。三是勤劳能干。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农村少女妞儿在河边洗菜,发现一位抗日人民子弟兵(故事中的“我”)也来上水洗脸,她认为这会弄脏她的菜,便和“我”发生了一场争执,“声音是那么严厉”,态度是“冷冷的”。浅花藏好说好笑,嘴快脚快手快,织织纺纺全能行,地里活赛过一个好长工。她防线,纺车象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的象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起响。农村少妇投宿腼腆而庄重,对抗日干部充满了信赖和尊敬。一方面这个年轻妇女受着革命战争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我们的抗日干部无疑是信赖和尊敬的;另一方

8、面,应当估计到传统的思想意识在她身上的影响。王振中走出以后平凡而普通,在抗日的战火中得到洗礼,勇敢地走出了小家庭,解除了不合理的婚约。她和婆家脱离关系、进入抗属中学之后的几个月,她变了,封建婚约,这是旧时代产物,反映着旧的生产关系。邢兰邢兰对抗日工作表现出非凡的热情和精力他身长不到五尺,脸上没有胡须,手脚举动活像个孩子。他白天劳动,夜间主动做侦查工作。五、思想主题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

9、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六、重要篇章:(一)荷花淀内容: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忽忽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

10、。她们拼命逃命,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在荷花淀里伏击鬼子,在危险关头救了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亲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人物形象:在荷花淀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

11、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乐观的、坚强的。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二)芦花荡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

12、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大大增强。不过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有时又有点过于自尊、自信,有一回,他带着两个和队伍走失的女孩进入苇塘时,因为自信自己是万无一失的,最后在通过封锁线的时候,一个女孩不幸被射伤,他于是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充满了满满的自责。第二天,还去找鬼子报仇雪恨。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非常的智勇双全,十几个鬼子因为中了他的计谋,被钩子咬住、动弹不得,只好等着被痛打一顿。人物形象: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13、。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

14、自信自尊上。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不畏艰险、老当益壮。对革命,他真的是尽心竭力,勇敢得出奇。他强烈的责任感、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的斗志昂

15、扬让我们看到了当年革命胜利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三)采蒲台的苇内容:采蒲台的苇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以质朴的笔触叙述了一个真实的军民抗日的故事。到处是苇,最好的苇在采蒲台。一次,敌人来搜查这个村,妇女们想了一个办法,把抢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枪掩护过去了,敌人抓住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最后这个男人被杀死了。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坚韧不拔的“苇”来表现那些英勇抗战的白洋淀人民,更是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勤劳勇敢的白洋淀妇女在面对敌人时那种冷静与无畏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当地老百姓智慧的赞美和歌颂。七、例题剖析1.请认真阅读图一、图二,你会想到白洋淀纪事中的哪篇文章?请简述这篇

16、文章的内容。2.阅读荷花淀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二)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1)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作“哨兵”?有何特色?答案】1.示例:我会想到荷花淀。荷花淀写了水生嫂等人送丈夫参军,在看望丈夫返回的路上却遇到日军,卷入了一场埋伏战,回来后,这些妇女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的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