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有机物降解_第1页
微生物有机物降解_第2页
微生物有机物降解_第3页
微生物有机物降解_第4页
微生物有机物降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第一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节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一、生物分解的一般特点(一)有机物生物分解的一般特点1、概念: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或降解作用)常简称为“生物分解”或“生物降解”。2、特点:有机物经逐步分解后,产生能进入TCA途径或能作为合成代谢原料的中间代谢产物,继而被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物等分解产物和微生物细胞。第二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解过程生物分解后的去向细胞物质(微生物的生长)分解产物(CO2、小分子有机物等)第三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生物分解的分类1、根据生物

2、分解的程度和最终产物的不同,有机物的生物分解可分为生物去除(表观分解)、初级分解、环境可接收的分解和完全分解(矿化)等不同类型。第四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5生物分解类型特点分解对象有机物的分析方法生物去除(Bioelimination)由于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等的吸附作用使化学物质浓度降低的一种现象。这里所说的“生物去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解,而是一种表观现象,也可称为“表观生物分解”。各种色谱分析有机碳分析初级分解(Primary biodegradation)在分解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化学物质特征的分解。各种色谱分析官能团分析毒性测试环境可接收

3、的分解(Environmentally acceptable biodegradation)经过生物分解,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达到环境安全要求的程度。各种色谱分析官能团分析毒性测试完全分解(Ultimate biodegradation)有机化合物被分解成稳定无机物(CO2、H2O等)的分解总有机碳分析产生的CO2分析有机物的生物分解类型及其特点 第五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根据是否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可分为好氧分解和厌氧分解两种类型。与厌氧生物分解相比,好氧分解往往具有分解速率快、分解程度彻底、能量利用率高、转化为细胞的比例大等特点。第六张,PPT共八十四页,

4、创作于2022年6月7微生物的分类好氧微生物(aerobe):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没有氧气无法生存.厌氧微生物(anaerobe):只能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有氧气反而不能生长。兼性微生物(facultative aerobe):即可在有氧条件下,也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这一类。根据分解条件分类好氧分解: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的分解 好氧呼吸厌氧分解: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分解厌氧呼吸发酵第七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8兼性微生物的代谢:DO0.20.3mg/L条件下:好氧代谢 DO3)异源基团的位置对生物降解性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十八张,PPT共八十四页,创

5、作于2022年6月8)好氧条件下的降解规律与厌氧有时不同9)化学品的生物降解性预测物理化学性质生物降解性/QSBR(Quantitative Structure Biodegradability Relationship)5)脂肪族:分子量越大越不易降解6)芳香族0.4-0.6 可生物处理性好0.2BOD5/CODcr0.4 含有难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较难生物处理BOD5/CODcr1.2 可生物处理性好0.3BOD5 /DOC1.2 含有难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较难生物处理BOD5/DOC0.3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解性差,难以生物处理 BOD5/DOC 比值预测污水可生物处理性的参考标准第三十八张

6、,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纤维素多糖化合物乳酸纤维二糖葡萄糖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主要是霉菌和一些特殊的细菌:纤维粘菌、纤维杆菌、莲霉菌、曲霉、青霉、木霉一、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第三节 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酶第三十九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402. 半纤维素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放线菌。第三节 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杂多糖。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水中含半纤维素。分解过程 TCA循环 聚糖酶 CO2 + H2O 半纤维素 单糖 + 糖醛酸 H2O 各种发酵产物 厌氧分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第

7、四十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木质素(lignin)CCCHOCCCHOH3COCCCHOH3COH3CO基本构成单位芳醚键降解机理(较为复杂): 芳醚链断裂苯丙烷大分子解聚、 、 、能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担子菌纲,如白腐菌第三节 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第四十一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淀粉 分子结构:多糖 降解过程: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降解微生物:主要有霉菌(曲霉、根霉)第三节 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第四十二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三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洗毛、肉类加工、生活污水 荧光杆菌、绿浓杆菌、

8、灵杆菌等 脂肪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简单的酸+CO2+CH4 CO2+H2O 三 脂肪的转化 第四十四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炼焦、石油、煤气 酚为较重要的一种,对人、畜、水生生物有毒,必须处理。 分解酚的细菌:食酚假单胞菌、解酚假单胞菌 酚 O2 CO2+H2O 生物法已经广泛用于含酚工业废水的处理 四 芳香族化合物的转化(苯的衍生物) 第四十五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甲烷假单胞菌、青霉、头孢霉、甲烷极毛杆菌可以分解烷烃。用于天然气的勘探。 2O2+CH4 CO2+2H2O 五 烃类化合物的转化 第四十六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七

9、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氮的循环 自然界中除植物利用无机氮转变为有机氮外,其它各转变过程均由微生物作用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氨化作用 第四节 含氮有机物的生物分解第四十八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物体有机酸NO3-NH4+NO2-NON2O大气N2同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同化作用还原作用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第四十九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蛋白质的降解机理反硝化N2第五十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蛋白质的转化 R-CH-COOH NH2 R代表不同的基团 氨基酸

10、 (一)蛋白质的氨化 氨化作用:由有机氮化物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NH3、NH4+) 肽 蛋白酶 水解 肽酶 水解 蛋白质 氨基酸 1、蛋白质初步水解成氨基酸 第五十一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氨化细菌:参与氨化作用的细菌。 好氧性:荧光假单胞菌、灵杆菌 厌氧性:腐败梭菌 兼性菌:变形杆菌。 问题:参加的有哪些微生物呢? 第五十二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1、硝化作用概念 在有氧气时,微生物将氨氧化为硝酸的作用 2、参加硝化作用的微生物 硝化细菌 亚硝酸细菌 硝酸细菌 两类细菌相伴而生,作用相连。 第五十三张,PPT共

11、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硝化细菌的特性: (1)革兰氏阴性菌,不生芽孢 (2)强好氧性 (3)中性或碱性环境。不能在强酸环境生活。 (4)对毒物敏感。很少的锰对其有毒害。 问题:硝化细菌有哪些特性? 第五十四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3、硝化作用的过程 (1)亚硝酸形成阶段 2NH3 + 3O2 亚硝酸细菌 2HNO2 + 2H2O + ATP 亚硝酸细菌: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球菌属 亚硝酸螺菌属、亚硝酸叶菌属 第五十五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4、 硝化作用进行的条件 O2 NH3 碱性物质(中和产生的亚硝酸和硝酸) 不需有机物存在 蛋白质最终被氧化成

12、: CO2、H2O、HNO3、H2SO4 第五十六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57硝化菌与活性污泥中异养菌的生长速率比较细菌种类世代时间(h)最大增长速率(1/h)亚硝酸菌硝酸菌活性污泥中异养菌8-368-592.3-8.7 0.02-0.090.01-0.060.08-0.3化能自养好氧适于中性和弱碱性环境生长速度慢,世代时间824小时对有害化学物质敏感(用于毒性测定)硝化菌的主要特性第五十七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1)溶解氧(DO):DO低于0.5mg/L时,硝酸菌活性受到抑制,而亚硝酸菌(即氨氧化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程度高于硝酸菌,DO低于0.5mg/L

13、时仍能正常代谢。 (2)温度:温度低于12oC,硝化活性明显下降,30 oC时活性最大,超过30 oC时,活性反而降低。(3)pH值:亚硝酸菌的最适pH范围为7.0-7.8,而硝酸菌的最适pH范围为7.7-8.1。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硝化活性。硝化过程常大量产酸,可使pH值降低,限制硝化作用进行,运行中应随时调节pH值。影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第五十八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4)营养物质:硝化菌为自养微生物,生长不需有机质。在污水处理中,硝化反应一般在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较易发生。(5)氨氮: 氨氮浓度大于100-200mg/L时,对硝化反应呈现抑制作用。(6)毒物:

14、硝化菌对毒物的敏感度大于一般细菌,大多数重金属和有机物对硝化菌具有抑制作用。一般来说,亚硝酸菌比硝酸菌对毒物更敏感。第五十九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概念:硝酸盐在通气不良环境中(缺氧),被 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O2或 N2的过程。 1、反硝化过程 C6H12O6 + 4NO3- 6H20 + 6CO2 + 2N2 +ATP 缺氧 N2 NO3- NO2- NO N2O 反硝化细菌 第六十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 类型 含有反硝化细菌种的一些属 有机营养型 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

15、属、 土壤杆菌属、黄杆菌属、芽生杆菌属、 盐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 化能无机营养型 硫杆菌属、硫微螺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 光能营养型 红假单胞菌属 混合型 副球菌属、布兰汉氏菌属、奈氏球菌属 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50多属。 反硝化细菌的部分属群 第六十一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NO3- 有机物质存在 氧气 0.5 mg/L 第六十二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63反硝化作用需要足够的有机碳源。甲醇、乙醇、乙酸、苯甲酸、葡萄糖等均可作为碳源。利用最多的是甲醇,因为它价廉,而且氧化分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留任何难降解中间产

16、物。在饮用水的脱氮处理中宜采用乙醇,以避免残留甲醇对人体的危害。 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1)营养物质第六十三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溶解氧 在O2和NO3-同时存在时,反硝化菌首先利用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只有溶解氧浓度接近零(氧化还原电位 0 - -100mV)时才开始进行反硝化作用。 (3)温度 最佳温度为3040 oC。温度, 细胞内积累硫而形成硫磺颗粒。(二) 硫化作用第六十九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常见的硫磺细菌无色硫磺细菌紫色硫磺细菌:紫硫菌、八叠硫菌(光能自养)(光合菌着色菌科、旧称红硫菌科,俗称紫硫菌)贝日阿托氏菌,如白硫磺菌(Be

17、ggiatoa)发硫细菌(Thiothrix)硫磺细菌的细胞合成方式:无色硫磺菌:化学合成紫色硫磺菌:1)化学合成;2)光合成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循环光合磷酸化第五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七十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特点:利用硫化物作能源,但不能在细胞内积累硫单体。常见的硫化菌好氧菌厌氧菌脱氮硫杆菌:在缺氧情况下还原硝酸根为氮气(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排硫杆菌氧化硫杆菌2) 硫化细菌的一般特性第五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七十一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五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几种常见的硫化细菌第七十二张

18、,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脱氮硫杆菌的应用:反硝化(硝酸氮的处理)S2进水 出水N2第五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七十三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氢的过程。反硫化作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e.g. 去硫弧菌)厌氧且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反硫化细菌)严格的厌氧菌,能进行反硫化作用的细菌有: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巨大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gigas)至黑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 nigrificans)第五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三) 反硫

19、化作用第七十四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含SO42-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第五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七十五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混凝土沟渠中,硫酸盐还原所形成的硫比氢,为硫磺细菌等氧化成硫酸后,可使混凝土由于腐蚀而受到损坏。一般说,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是不多的,它们比较集中在沟渠沉淀物中。所以,为了减少沟渠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也要求沟渠有适当的坡度和加强渠道的维护工作。 第七十六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 磷的转化 1、不溶性无机磷酸盐转化成可溶性磷酸盐。 Ca3(PO4)2 CaHPO4 (1) Ca3(PO4)2 +2CO2+2

20、H2O 2CaHPO4+Ca(HCO3)2 (2) Ca3(PO4)2 +2HNO3 2CaHPO4+Ca(NO3)2 (3) Ca3(PO4)2 +H2SO4 2CaHPO4+CaSO4 2、有机磷化物 磷酸盐 解磷大芽孢杆菌 蜡质芽孢杆菌 霉状芽孢杆菌 第七十七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铁的转化 1、铁化物的氧化和沉淀 O2 Fe2+ Fe3+ 铁细菌 2、 铁化物的还原和溶解 Fe3+ Fe2+ 缺氧 3有机铁化物的形成与溶解 溶解性的铁可以被动植物及微生物吸收利用形成有机结合的状态,或与有机酸结合成有机酸铁盐。这种有机态结合铁又可被微生物分解而无机化,再形成溶解性的

21、铁为微生物等利用。第七十八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铁细菌的特性:能利用还原态铁作为能源;自养菌;丝状菌;一般生活在含氧少、但有较多铁质和CO2的水中。第七十九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生物对污染物的浓缩作用第六节 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一)生物浓缩一般定义为: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水平的生物种群,从环境中吸收并蓄积某种元素或化合物,使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生物浓缩的程度一般用生物浓缩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亦称富集因子)来表示,浓缩系数越大,生物浓缩的程度越高。 第八十张,PPT共八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指同一生物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物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积累的程度也用BCF表示。不同种生物和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和组织对同一化学物质的生物积累速率有很大的差别。(二)生物积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