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近代国际关系_第1页
2022年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近代国际关系_第2页
2022年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近代国际关系_第3页
2022年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近代国际关系_第4页
2022年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近代国际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维也纳会议:1814.3.9 俄英普奥四国签订 夏芒条约 , 约定结成同盟20 年, 同意推翻拿破仑,不许他和他的家庭重登法国王位,对欧洲领土的重新安排予以保证。1814.5.30 法国与反法同盟签订巴黎合约 ,规定法国本土以 1792的疆界为准,交战列强派出全权代表参加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 1814.11.1 1815.6.9 年反法同盟各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法国外长塔里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成为会议的旗帜。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力量, 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等。 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最后决定: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

2、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继续维护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欧洲统治新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欧洲又恢复了均势局面。维也纳会议的四首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外相卡斯尔端,奥国首相梅特涅,普鲁士全权代表哈登堡各国目的: 俄国:在西欧使德意志分裂永久化,在东欧吞并华沙大公国,最终确立俄国在欧洲的霸权。英国:保持欧洲大陆诸国均势,扩大海外殖民地,以加强海上霸主地位。 普:扩充领土,以便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 奥:力图建立在中欧的霸权,特别是德意志的优势

3、。会议原则:会议目的是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满足各国重新分配欧洲和殖民地的要求。法国外长塔里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成为会议的旗帜,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其所属领土等。与此相适应,战胜国又采取补偿原则,即以相当面积的领土补偿旧日统治者的损失,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地图,这两项原则符合正统君主的利益,而违背了民族主义和正统主义的精神。最后议定书:1815.6.9签订,主要内容:按照会议的正统主义原则,许多被推翻的旧王朝卷土从来,波旁王朝复辟,萨伏依王朝复辟,德意志诸王公又恢复了他们的统治。波兰被重新瓜分,十分之九的领土

4、包括首都华沙在内都被俄国占领有 德意志组成邦(34邦,4自由市),奥地利居首席地位。奥地利取得意大利的广大地区,重新占领伦巴底和威尼斯。 意大利仍然四分五裂 会议不顾有关民族的意愿,把荷兰与比利时合并,挪威与瑞典合并。英国夺得大量海外殖民地 会议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评价: 维也纳体系是历史的反动, 19 世界初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独立运动是历史进步的潮流。 维也纳体系却维护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 用 18世纪原则来统治19 世纪的欧洲。那时,德意要完成统一,以便开展工业革命,东南欧被压迫民族要实现民族独立,这也是历史的潮流,而维也纳体系却维护德意的分裂局面,镇压东南欧的民族独立运动,任由大国践

5、踏小国家和民族,这些都说明了这一体系的发动性。欧洲协调的两同盟三会议:神圣同盟: 1815 年俄普奥三国君主在维也纳会议后缔结的同盟。 1815年 9 月,亚历山大一世发表宣言,倡议欧洲各国君主建立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响应倡议,同沙皇一起首先签署了宣言,宣言约定三国君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互相帮助,敦促他们的人民实行基督教教义,三国君主宣称要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即神圣同盟。到 1815 年,除英国,教皇,土耳其,苏丹外,所有欧洲国家相继签字加入。在同盟居领导地位的是俄国和奥地利。 19 世纪 20 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

6、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美的独立运动, 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 列强矛盾加剧, 1822年名存实亡。四国同盟: 1815 年 11 月,为进一步采取措施对付法国,俄英普奥四国成立四国同盟,四国同盟条约规定:在 20 年里以武力维护巴黎合约和最后议定书所作的安排,这即包括关于欧洲领土的划分,又包括排除拿破仑及其家族重登法国王位的决定。缔约一方如遭到法国的进攻,缔约各国要出兵援助。缔约国还同意定期开会,讨论有关“共同利益”的问题,以维护欧洲和平。四国同盟把维护神圣同盟目的的手段具体化,定期举行会议,为以后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和欧洲协调奠定了基础。 1818 年 11 月法国加入,四国同盟扩大为五

7、国同盟,新的五国同盟具有持久同盟的性质,目的在于保持欧洲的协调。亚琛会议: 1818,9 欧洲协调的第一次会议在亚琛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俄英普奥法五国,这次会议主要解决法国赔款和盟国从法国撤军问题。1818.10.19 五国签署了 亚琛条约 , 盟国表示让步, 同意提前撤退驻军。11.4 法国接受四国邀请加入四国同盟, 旧的四国同盟体现着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制裁, 而新的五国同盟具有持久同盟的性质, 目的在于保持欧洲协调。特洛波会议: 1820.10.20 在特洛波举行的欧洲协调会议。 19 世纪的革命浪潮和民族独立运动使欧洲封建君主惶恐不安,为扼杀革命运动,1820.10.20 在特洛波召开国际

8、会议, 俄普奥三国君主参加, 英国派外交使节出席,三国首脑签署了特洛波议定书 ,规定凡因革命而更迭政府的国家一概排斥在欧洲协调之外,缔约国有责任使破坏现状的国家回到欧洲协调内,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英国由于国内自由派的反对,未在议定书上签字,法国虽签字,但做了保留。它第一次破坏了四国同盟规定的大国协调一致原则,欧洲协调开始变得不协调。维罗纳会议: 1822.10 在维罗纳召开的欧洲协调的最后一次会议。俄英普奥法五国出席,会议主要讨论西班牙革命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主张西属殖民地不得侵占。而其他各国则主张干涉西班牙革命。最后,会议通过了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决议

9、,并由法国承担这项义务。可见英国放弃了欧洲协调,与俄普奥分道扬镳。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局面宣告结束。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神圣同盟的破裂:希腊独立战争标志着神圣同盟开始分裂比利时独立使神圣同盟最终破裂。 维也纳体系的严重动摇:19世纪20.30年代的革命运动冲击了维也纳体系封建统治秩序法国七月革命使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希腊,比利时的独立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首次和再次变动。 维也纳体系的彻底瓦解:1848 年欧洲革命 维也纳体系的完全粉碎: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统一战争完全粉碎了维也纳体系。列强矛盾与欧洲均势:三皇同盟: 1873 年德皇为了达到独立和打击法国的目

10、的,与俄,奥匈两皇结成的同盟。 1873 年 6 月,俄奥两国皇帝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双方如有利害冲突问题,则进行协商解决,如遇第三国进攻缔约一方,两国皇帝应相互谅解,求的一致行动,如果认为必须采取军事行动,则要经过特殊军事会议的安排。这一协定通知德国后德皇表示加入,形成了三皇同盟。通过同盟,德国实现了孤立和虚弱法国的目的,俄国加强了在中亚地区对付英国的力量和西部边疆安全的保证,使俄奥当时在巴尔干的矛盾有所缓和,三皇同盟是旧时王朝外交的产物,它所维护的是君主之间的协作原则,并不是真正的军事同盟。1875 年德法危机: 1875 年德法之间的一次战争危机。普法战争使法德两国长期处于武装和平状态。法国经济的复兴,军队的改革,复仇意识的宣传及保皇党的上台,使德国感到了来自法国的威胁。德国决定利用三皇同盟造成的有利态势,先发制人,以战争恫吓法国,迫使它彻底屈服,抛弃任何复仇的打算。 1875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