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课件】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1页
【化学教学课件】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2页
【化学教学课件】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3页
【化学教学课件】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4页
【化学教学课件】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氧化碳知识的复习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习本节课后你要碳的单质和氧化物有那些?为什么金刚石、石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之间性质上会存在差异。通过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存在、用途的比较,学会归纳、整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通过试题的训练评讲,学会典型试题的解法1、将以下左例和右例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石墨 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 炭黑 导电 金刚石 新型催化剂 C60 制油墨 活性炭 切割坚硬金属石墨、金刚石、C60、 活性炭我会填2、填写下列空白由碳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主要有4、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2、. 活性炭吸附有色、有毒的气体B. 铅笔把字迹留在纸上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 石墨在空气中燃烧D我会选知识抢答:1、区别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 )A、试验它们的毒性B、观察它们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C、观察它们能否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D、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B2.金刚石、石墨、C60、C7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 化学性质相似C . 物理性质相似 D . 是同一种物质E .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F . 都是黑色固体A、B 、E巩固练习知识抢答:2、下图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D知识抢

3、答:3、有人认为自然界中消耗CO2的过程有如下的几个方面:溶于海水、江、河、湖水;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动物的呼吸作用等。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只有C4、在某些深井、洞的底部CO2的浓度较大,人若进去很危险的,这是因为CO2是( )A、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种黄烟雾,使人视线模糊 D、一种不能供呼吸的气体D5、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雪碧饮料水氢氧化钠浓硫酸BACD雪碧饮料石灰水水酒精A B C DA6、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 的排

4、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X+4H2O,X的化学式为 。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C2H47、二氧化碳虽然 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植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BXC

5、O2O2绿色植物碳单质氧化物金刚石石墨C60CO2CO性质、制法、用途性质、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识回顾:化学性质用途单质碳常温较高温度下制油墨作燃料冶炼金属可燃性还原性稳定2C + O2 2CO (O2不充足)C + O2 CO2 (O2充足)点燃点燃C + 2 CuO 2 Cu + CO2高温四、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CO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收集方法无色无味气体,固体为干冰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小能溶于水难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O2CO可燃性还原性跟水反应跟石灰水反应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CO

6、 + O2 2CO2点燃 CuO + CO Cu + CO2 CO2 +H2O H2CO3没有还原性不跟水反应不反应CO2 + Ca(OH)2 CaCO3 + H2O 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CO毒性对环境的污染用途无毒但含量高时会使人窒息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升高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严重污染空气1、作气体肥料 2、灭火 3、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4、作化工原料 5、制碳酸饮料1、作燃料2、冶炼金属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_;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_;收集难溶性气体应选_;收集常温下

7、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_。BACD比正确,比速度 2、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ABCDE(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编号);(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填装置编号);(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吸收吸收。AEH2OABCDE比正确,比速度 3、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D为固体,B、E为气体,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1)A+CuO Cu+B (2)C B+H2O (3)

8、B+H2O C (4)D B+ 氧化物 (5)B+Ca(OH)2 D+H2O (6)B+A E高温高温高温试推测A是 B是 。 C是 D是 E是 。 。CCO2H2CO3CaCO3CO实战与应用 1、现有五瓶无色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空气,如何鉴别它们?H2 O2 N2 CO2 空气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为O2木条熄灭为CO2和N2无变化的为空气气体燃烧的为H2石灰水变浑浊的为CO2无现象的为N2用澄清石灰水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打开瓶盖,塞上带有导管的橡

9、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有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探究:该补钙剂每片所含碳酸钙质量与标签上是否一致4、探究:探究:每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7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探究: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

10、,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 ; 探究:鸡蛋壳、贝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请在家里选用适合的器材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课后作业作业完成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反应条件再见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 提供 本站免费提供中小学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论文等50多万份。欢迎访问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

11、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