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哲学基本问题是()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C【分析】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定。在本题中,命题A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命题B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而命题D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命题 C则是哲学基本问题,故而选择之。2、力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A辩证法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D【分析】相对主义的根本特点在于否定事物静止的一面,把运动看作是脱离静止的绝对运 动,本题中庄子的话,其特点就在于否认生和死、可和不可之间的相对静止,把
2、生和死、可 和不可看作是无条件转化的没有相对静止性的东西,所以不选A、B、C,只选D。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 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B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C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D【分析】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仍然 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多选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近代哲学具有的共同的特点()A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C 都是不可知论哲学 D 都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AB【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哲学都是唯心主义历
3、史观,都是说明世界的哲学,是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的哲学,也是说,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而唯心主义却是辩证法的。但是不能说都是不可知论哲学,也不能说都是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哲学,因为唯心主义哲学也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只不过是片面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5、任何哲学都是()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AC【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哲学的共同的特点,命题 B、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不 属于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所以不选。命题 A、C属于哲学的共同的特点。在这里需要注意 的是,哲学都是它所属的时代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
4、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就是唯心主 义哲学也是自己时代的所有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比如黑格尔哲学,但不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6、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A 世界是可知的B 世界是不可知的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AC【分析】各种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形态有共性又有区别,它们的共性是在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总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并且都是可知论哲学、决定论哲学。但唯物主义哲学有着不同的形态,本题中,命题 D主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是辩证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不主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本题选A、Co7、一切包含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
5、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C 世界是统一的D 世界是发展变化的BD【分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相互交错的,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也有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所以主张辩证法的哲学不一定是唯物主义哲学,故命题A是错的。命题C,则属于一元论哲学和可知论哲学,和辩证法没有直接关联。 所以本题只能选命题 B、Do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 它以科学的世界观为理论核心B 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C它以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D它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形态ABCD【分析】本题中四个选项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区别。下列观点中属
6、于唯心主义的有()A 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B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 经验是认识真理性的最终判断标准CD【分析】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性。本题中,命题 A、B都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命题 C、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观唯心主 义也是唯心主义,所以选择之。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 物是感觉的复合B感觉是人和外界事物之间的屏障C理在事先D心外无物AD【分析】本题中,命题 C理在事先”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所以不选。命题 B感觉是 人和外界事物之间的屏障”是不可知论的命题,也在不选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是
7、命题A、Do1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和时俱进的,是因为()A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 B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C 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D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ABCD【分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和时俱进的,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在本题中,A、B、C、D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是决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和时俱进的原因,所以选 A、B、C、Do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相对真理、客观真理的统一,没有一种真理只是绝对真理,如果只是绝对真理,就不会和时俱进了。12、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有()A反对科学和理性B提倡非理性主义C 提倡以人为本D 把科学技术看
8、作是当代人非人化的根源ABD【分析】本题主要理解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不是传统的人道主义,也不是以人为本,所以命题C不属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命题 A、B、D属于人本主义哲学观 点,所以本题选A、B、D。13、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A 一元论哲学B 决定论哲学C坚持物质第一性D能动的反映论ABC【分析】在本题中,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不属于所有唯物主义哲学。因为所有唯物主义哲学坚持的是反映论,而反映论有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和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命题 A、B、C,则是所有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故而选择。14、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A坚持意识第一性B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
9、物的路线C 一元论哲学D 可知论哲学ABC【分析】唯心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意识第一性;在认识论中,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由于唯心主义哲学只承认意识决定一切,所以是一元论哲学。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 是由哲学基本问题所决定的, 由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作 为划分标准,所以唯心主义哲学中有一些哲学是不可知论, 而大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则是属于可知论哲学的,所以不能由唯心主义本身推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因此本题选命题 A、B、Co15、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A 把感觉当作主客观之间的桥梁 B 把感觉当作主客观之间的屏障C把理性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绝对D把感觉夸大为派生物
10、质的根源CD【分析】本题中,命题 A、B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没有直接关系。命题C是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命题 D则是主观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故本题选C、Do1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A 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B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 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BCD【分析】本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的认定,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至于命题A 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是一个错误的命题,所以 A命题不选择。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这是因为()A 以科学的实践
11、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C【分析】本题中,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两个特点属于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因而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只有命题A、C,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所以选择之。18、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这是说()A 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总是和它的时代相互作用的C 哲学用它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把握时代D 哲学要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BCD【分析】这是马克思的一段话。在本题中,命题 A是形而上学的,把哲学看作是绝对真理的体系和科学之科学,哲学也就不发展了
12、,其他命题都符合题意,所以选择之。19、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A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 B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C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ABCD【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有巨大的作用,命题ABCD均符合题意。20、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A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 B反动的剥削阶级的拥护和支持C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片面化和僵化D 主观和客观相背离ABC【分析】本题中命题 A是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命题B是阶级根源,命题 C则是认识根源,所以
13、选择 ABC。至于D是人产生认识错误的原因,不一定就产生唯心主义,也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其它错误,所以不能看作是产生唯心主义的根源。21、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是()A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B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D使社会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ABCD【分析】本题中命题 A、B、C、D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意义。所以全选。2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成独立自主的客观存在,当作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万物归于理B 理念生万物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D上帝造万物ABCD【分析】
14、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本题中,命题 ABCD均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故而选择之。项:2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通过()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A【分析】对于事物,一般下定义的方法,是把该事物纳入到更大的类中,比如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但是对于物质无法这样下定义,因为再也没有比物质更大的东西了。所以对物质的界定,只能通过某种关系。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正因为是这样界定,所以确立了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本题
15、中其他关系无法对物质进行界定,所以不选。24、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 相对主义B 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分析】相对主义是把运动绝对化,唯心主义是设想无物质的运动,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运用到物质存在中,只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所以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5、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 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B 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B【分析】庸俗唯物主义是把意识看作是物质的分泌物,就像胆分泌胆液一样,人脑分泌意识。符合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的,本题是Bo26、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
16、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C 相对主义D 唯物主义B【分析】本题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和运动静止没有直接关系,相对主义的特点是把运动绝对化,形而上学的特点是把静止绝对化,所以本题选Bo27、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A 物质的承担者B 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C物体的位置移动D事物的显著变动B【分析】本题中,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是错误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认为运动是位置移动,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认为运动是事物显著变化,把静止排除在运动之外,也不属于辩证口t物主义的观点。命题 B符合要求,故选取之。28、设想没有物质的运
17、动必然导致()A 唯心论的错误B 相对主义的错误C不可知论的错误D形而上学的错误A【分析】世界上的事物,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只有物质和意识两种,设想无物质的 运动,也就是说,是精神在运动,这也就必然导致唯心主义,所以本题选择Ao29、存在主义所谓的 存在”是指()A 社会的存在B 物质的存在C 个人的存在D 理性的存在C【分析】存在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属于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存在指的是个人存在,比如萨特的 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这里的存在指的就是个人存在。所以本题选Co30、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A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关系B手段和目的的关系C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D人和物的
18、关系A【分析】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 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和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和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故选 A。31、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分析】感觉是物质世界在类似感觉的特性基础上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观点。32、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有同环境相分离的自我意识B.人有交流思想的工具 一一
19、语言C.人有着动物所没有的思维 Do人能进行劳动D【分析】本题中,自我意识、语言、思维、劳动都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但人和动物最根本 的区别是劳动,所以本题最佳选择是D。多项选择33、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A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 B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C根源于哲学的物质范畴 D给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证实和提供新的材料ABD【分析】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判断这两种不同形态理论的关系,均要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来考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从个别的角度对物质结构的反映,所以命题A、B、D是对的,而C命题,认为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根源于物质范畴
20、,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有关系,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仍是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而产生的。34、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A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B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ABCD【分析】四个命题均属于辩证唯物主义。35、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ABCD【分析】本题是考核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作为
2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绝对无条件的,而静止作为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显著的,它们不仅是相互区别,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所以本题ABCD均符合条件。3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D 诡辩论CD【分析】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其特点是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所以和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无关,这样可以排除A、B命题。本题肯定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而相对主义在理论上又表现为诡辩论,所以本题选C、D。37、在生产实践中,入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和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
22、这段话说明()A实践不能创造物质 B实践能创造物质C实践活动要以物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D实践改变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ACD【分析】本题考核对实践内涵的认识,实践作为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必须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前提,它只是改变了物质存在的形态,并不能够创造物质,所以和本题有关的是命题 A、C、D o38、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AB【分析】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命题C
23、是对的,但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和本题无关,所以不选,至于命题D,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同样不选。 39、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有() A 实践目的Bo实践手段 Co实践结果的反馈调节 Do理论指导ABC【分析】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实践目的、手段、结果的反馈 调节。40、人的大脑是()A 思维的机能B 意识的物质器官C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 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C【分析】我们说认识时,界定为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大脑只是思维的物质器官,不能说大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能说是思维的机能,所以本题选B、Co4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 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D【分析】本题在于认定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的是命题C、Do至于命题A,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命题,想到的东西是意识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命题 B 没有揭示二者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不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越认识客观规律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4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能动改造物质世界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层管理竞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杜甫的空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天价药品砍价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泻下剂试题及答案十枣汤
- 2025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物业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三级教育试题及答案
- 保定2025年危险品押运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玩具小球 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婚姻伴侣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万圣节礼品灯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员额法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游戏账号共号协议合同
- 《工厂电气维护》课件
-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 课件
- DB63-T 2011-2022 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指南
- 银屑病的用药护理
- 定向委培的就业三方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公共浴室卫生管理制度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