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章翰墨佛缘笔底烟云_第1页
评章翰墨佛缘笔底烟云_第2页
评章翰墨佛缘笔底烟云_第3页
评章翰墨佛缘笔底烟云_第4页
评章翰墨佛缘笔底烟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翰墨佛缘 别出机杼先生其人其书管窥先生的大名,二十多年前就已耳闻。因为做中学老师,喜欢画画写写,也就常在专业的书画报刊杂志上看到他的作品和,但未曾谋面,也未曾想谋面。理由很简单:他是省城的大书法家,我是农村的“臭老九”,相去千里?有西“一切皆有可能”,更是大讲特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世界普遍联系的道理。大概就因为喜欢画画写写吧,2004 年我结束了“老九”的生存状态,到省佛协继续写写兼画画,而这时候的“写写”已多不是书法意义的写,大多是与与佛学相关的文字。2005 年省佛协成立了“缘源书画院”,2007 年春天要办一个书画培训班的时候,“龙套”自然要我来跑的。可真是有缘,“有司们”有慧

2、眼,要和南航艺术学院合办这个培训班,所谓合办就是要利用他们的师资做的老师,于是便结识了作为南航艺术学院院长的先生。的书画培训班的学员是省内有一定书画基础和的,授课地点也不确定,都是在寺院内进行。三年来和生到了大江南北的很多寺院,栖霞寺、鸡鸣寺、金山寺、焦山寺、祥符寺、香山寺、兴福寺、大明寺、光孝寺,随着接触的增多,彼此的了解多了、理解也深了。生是院长、是教授、是文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但我觉得生更是个君子、是文人中的君子。君子者何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不汲汲于功名、不戚戚于贫贱”。坦荡荡,不打小九九、不搞小圈子,也不、指点。是院长、教授,自有应当的薪俸而不至于贫贱,但一般而言,

3、多是“贪嗔痴”俱全、“阿堵物”多多益善的,三年来办班十余次、往返数千里,生从没有耍个大牌、玩点伎俩,更没有谈及小人们不能不谈的“阿堵物”。恐怕正因为此,也常常有“相见亦无事、不来”之思,也偶有小酒微醺面酡红、击掌言笑话平生的欢愉。说生是君子、不汲汲于功名,我还有两难之处,也是可能被明眼人看出我有溢美之嫌的地方。生和我同龄,1963 年出生,属兔,有“两兔傍地走,无需辨我是雄雌”的雅谑。年近五十的院长教授,还去中国美院师从先生读了个书法博士,这不是求功名又是什么?去年暑期同车去泰州光孝寺,谈起读博、谈起西湖,谈着谈着话题转到身上,问我:到底为什么出家?我弄不懂。是社会环境所迫?是家庭破裂?是经济

4、?我估计他是看了、先生们的大师传记之类的书有感而发的。我说生说的全对又全不对,然后讲起先生的人生“三阶梯说”生存人生、艺术人生、人生。而最终是在人生阶段找到了生命支点,是以情感为主的,俗人用种种分析的理性方法是难以走进的心灵世界的灿铭先生“噢-哦-噢”的应声点头,接着是沉默,车窗外红黄驳杂的秋景刷刷的向后倒去,仿佛在穿越时光隧道,悄无声息。一手扶额的生在想什么呢?今年终于读到生的博士中国现代书法史,生读博不只是为一顶博士帽而已。“知我者谓我,不知我者谓我”,生是有所思、有所忧的呀。是书家,当然要谈谈他的书法。但我很为难,一者那是美学家、评论家所为,我是个学佛之人、岂敢造次?二者时下的书论我也留

5、意,总觉得“隔靴搔痒”的多、泛泛而谈的多;沉着痛快的少、一语中的的少。三者更有“眼前好景道不得,题诗在上头”之憾。、皆方家硕笔,已经道尽书法的玄妙之处。说千道万无非是笔墨线条、谋篇布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另辟蹊径、不落窠臼等等等等。大阐“书法有法”,还原了古人的执笔用笔、坐姿立姿,真不愧书法家之细微法,真不愧女工之工巧心。但对于生的书法,愚见未必合乎此法,或者说用此法来分析、衡量、校雠未必合宜。我多次见过生当场书写大草作品,他并不讲究用什么笔、什么墨,甚至不管用什么纸。在会馆的“大草书展”上,他就在绷紧的白布上笔走龙蛇过。净因近日在南大做过佛学专题讲座,题为“坐禅与神经科学”,他说“眼见为实

6、”未必是实、未必可靠,对灿铭先生的书法,我之所见皆是真实可靠的,但也曾怀疑自己的眼睛过,比如他的小楷,主要是小楷佛经,我虽未见他抄经的过程,但以我写经的肤浅的会,见到他的六祖坛经等等印刷品书法作品的时候,就多次问过生用什么笔什么墨,他说就一般的小楷笔,一般的墨汁,兑水或不兑水,可兑多可兑少,但“纸”很讲究,大多是长卷的绢本,尺打的乌丝如同版印。细看所抄经卷,几百几千字下来,笔法首尾一致,并不在浓淡粗细、起承转合上做过多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写经和写经并无二致。但一眼便知,的写经完全不同于、甚至完全不同于现当代的常人。这恐怕是取法和审美,生的写经似乎主要取法西晋、北魏,是唐以上以下的路数,隶

7、变时代简帛书的味道很浓。对于生的小楷写经还不得不再大实话。灿铭先生不一定能听到这些实话,因为说实话的人的确少了,实话怎么说、所说究竟是否属实,真是难事。佛家讲“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我还是应该做一回真实的难事、对灿铭先生说几句他未必能够耳闻的实话。其实很多人不喜欢灿铭的字,特别是他的写经,只是不会当他的面说出来。中国人的当面不说是最妙的处世哲学。对的书法不喜欢而又不肯说出来,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传统的心态作祟:多栽鲜花少评判,做个好好先生、顺水人云亦云好好好、。一是被生的头衔吓住了,书法家会员、省青年书法家、南航艺术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这么多的头衔、这么大的官,说不喜欢他的字只能被别人说自

8、己外行,怕做的新装中的小男孩,更怕怀疑看穿了“”的胴体,于是乎不知不觉做了童话城堡里的看客。其实,敞开窗户说亮话,的写经就是没有走二王的路、没有走的路、没有走时人的路而已,而二王、时人又是大家看的最多、以为最美而且形成审美思维定势的路数。走别人走过的路并没有错,是最正常、最保险的走法。另辟蹊径走新路就更艰难甚至更,但古今中外为人为艺者,多有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之徒。、徐青藤当为典型,他们是拓荒者、是开垦者,是寻路人、是引路人,所以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而生的路走的人并不多。如果把生比作、徐青藤,肯定有人说我谄。其实,、徐青藤的也是后人发现和阐发的,他们的作品当时人多不

9、认可的。他们内心的种种、痛苦、焦灼是不难,但同时他们又是充实的、坚定的、自信的、执着的。伟大新生事物往往总是的”,其实美和丑是相对的一组范畴,美丑有其时代性,美和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贯通,所以才有“勿媚”之高论。祖父是农民中的“”曾做过私塾先生,他早年教导要做一个本分人,找老婆也不能图漂亮,他引用了一条苏北的乡谚说“瘦田丑妻家中之宝,红粉佳人惹祸根苗”,生靖江人也,或许也知道这句乡谚。不管知道不知道,生的写经作品说明他是深谙“勿媚”、以丑为美的大道理的。生在靖江读中学时就以一手好字闻名校园,那时手下的妙笔之迹一定是很美的,一定是大家都喜欢的,几十年风雨历练后的书法何以变得“丑”了呢?从纯粹的书法意义上说,不媚俗、不断否定自己自己肯定是作为艺术家的追求。生的心灵世界似乎不仅仅装着书法,或者说不仅仅装着作为艺术的书法。俗语说“知人知面不知心”,雅言说“可传者迹、不传者心”。古往今来奇文警句汗牛充栋,唐诗宋词更是书法家的家常便饭。单单就小楷而言,更有抄三国、水浒、红楼梦,以其皇皇巨著而擅其大名的。生何以独独钟情于佛经?宋学家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明断,以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的写经不仅仅是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