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华尔街》解说词镀金时代_第1页
纪录片《华尔街》解说词镀金时代_第2页
纪录片《华尔街》解说词镀金时代_第3页
纪录片《华尔街》解说词镀金时代_第4页
纪录片《华尔街》解说词镀金时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语:伊利运河是纽约州建造,它使纽约成为经济和金融中心。一条运河改变了纽约的命运,也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英语:美国用100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用200年发展成为世界 政治大国,如果没有现代金融,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第四集镀金时代伊利湖畔的水牛城是美国的一座历史名城,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美国 早期的一段历史就保留在这里。这里是美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伊利运河的源头,因为伊利运河,水牛城也成了一个开放的博物馆。(美国伊利运河游船船长)米歇尔.莫非 好了,孩子们,现在排成一队走, 不要跑,很危险,大家排成一排,排成一排,一个一个走。运河上最多的游客就是学生,这里是他们的历史课堂。200年前,

2、美国东部最北端的居民就是从这里启程从上船穿过沿岸的村庄、 城市,十天之后就可以到达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现在的纽约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超过850万,其中三分之 一是外来移民,有170种语言可以在这里使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理 想的人们汇聚到这里。纽约的城市历史只有300年,但这300年却让纽约拥有 了诸多耀眼的光环,纽约拥有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控制了全世界40% 的金融资产,在这300年的历史中,纽约空间发生了什么,哪些重要的时刻改 变了纽约的命运?19世纪的美国国土面积只有现在的二分之一,阿巴拉契亚山脉将当时的美 国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商业重镇,而

3、西部是美国的 传统农业地域。美国西部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美国重要的粮仓,也是东部贸易的物资来源。而对于19世纪的美国人来说,连年的丰收并不能让西部的农 场主更加富有,而东部的商人也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在当时要将西部的物品运 输到东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那之前,从中西部到东部,要经过密西西比河、怀俄明州、佛罗里达 州,然后才能到东海岸甚至欧洲。”(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当时从西部运输一吨面粉到东部需要20多天的时间,面粉的成本是每吨40 美元,而运输费用却要120美元,而即便就是这样一条昂贵的运输线,其中的 一段还要经过英国殖民地。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面对东西部的运输也是一筹莫展,他说,西

4、部居民 的忠诚度悬于一线,因为他们的经济利益更多地依赖于殖民地的西部而不是合 众国诞生地的美国东部,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民众个人利益,东西部的运输都 是一个难题,直到1817年,这一问题的解决才出现转机。“这张照片描绘的是发生在纽约的一个仪式,那个人是纽约州州长德威克 林顿。”(伊利运河博物馆馆长乔尔-M.拜尔)1817年,纽约州迎来了一位新州长一一德威克林顿。克林顿州长有一个 理想,就是打通美国东西运输通道。纽约溯北而上有美国的五大湖泊,有着丰 富的水力资源,如果能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将五大湖泊连接起来,再利用纽约天 然良港的优势,就可以打通一条贯穿美国东西部并与世界相联的水上通道。那是一条很长的

5、运河,大概360、370英里(约580公里)长,运河从奥尔 良班尼起,通过哈德逊河连接到纽约,一直到水牛城的伊利湖,最终将纽约与 五大湖连接起来。所以,从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以及伊利诺伊州 生产的货物可以通过五大湖系统,通过伊利运河到达奥尔班尼,最后经哈德逊 河运输到纽约,这使纽约成为美国最棒的港口。克林顿带着他的伟大构想去华盛顿特区找联邦政府,希望能得到财政上的 支持。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员:难道拿错钥匙了?第一中央银行现在已经废弃不用 了,这座大楼也不对公众开放,现在这里只留下一些当年的东西,但是这些东 西都很重要。当时的联邦政府一年的收支只有2000多万美元,而克林顿州长报出的伊利

6、 运河预算是700万美元,这相当于国家要拿出一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帮助一 个州来修建一条水路通道。联邦政府很明确地告诉克林顿,在修建伊利运河的 资金上联邦政府不能提供一分钱的帮助。“一开始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他们称它为克林顿沟,因为是克林顿政府 在推动这个项目。”(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被联邦政府拒绝了的克林顿回到了纽约,来到了华尔街,这里是他最后的 希望。这一年,在华尔街40号的一间月租200美元的房间里,纽约证券交易委 员会,也就是现在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他们还起草了第一份正式章程,证 券证券交易委员会宪章(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宪章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 这份1000字的章程制订了详细的

7、规章制度和相关程序,规定入会费每个会员25 美元。当华尔街得知纽约州急需一大笔资金的时候,开始兴奋起来,按照当时 的常规,佣金费率在1%左右,华尔街在这个项目中可以获得7万美元。经纪人 极力撮合这笔大买卖,向克林顿州长表示华尔街有足够的能力承销伊利运河债 券,这是政府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也是华尔街的第一个工程债券,双方都很谨 慎,决定债券分期发行,工程分段进行。“债券是由纽约州发售的,很多纽约州居民都有购买,国内其它地区和伦 敦也有销售,那时候伦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 伊利运河水落差最大的地方达到10多米,闸口是工程难度最大的地段,也 是最耗费资金的工程段。1817年7

8、月4日,伊利运河开工。100多年前,这里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劳工,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劳工是刚刚从爱尔兰来到美国,工地就是他们美国之行的第一站,劳作一天他们可以赚到50美分。(美国伊利运河游船船长)米歇尔莫非:大家要注意看,因为看完后老 师会考你们,为什么,因为这是教学性的参观,不是单纯玩玩的。两年之后,最初的一段运河就修通了,每一道闸口就是一个收费站,当年 闸口的收益达到25万美元,而当时投入的资金不到100万美元。“到了伊利运河基本建成的时候,伦敦购进了大量的伊利运河债券,因为 他们已经能预见到这个项目将会成功。”(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好的经济回报很快刺激了华尔街承销商的热情,伊利运河债券开

9、始受到市 场的追捧,而资金的充裕又加快了运河的建设,就这样,原计划十年完成的伊 利运河工程,整整提前了两年,在1825年完工。(伊利运河之歌歌词大意:我有一头毛驴,它的名字叫塞尔,在伊利 运河上,它已经拉了 15英里,它拉着煤块和干草,我们要从奥尔班尼去水牛城。)1825年10月26日,德威克林顿州长和夫人,坐着一和艘由4匹马拉动 的装饰豪华的大驳船从水牛城出发了,大船以每小时不低于5英里(约8公里) 的航速航行,9天后,他们抵达纽约哈德逊河,克林顿亲自将伊利湖带来的两桶 水倾注到大西洋。运河的开通,打破了伊利湖的平静,运河两岸的城市一天天 繁华起来,同样一吨面粉现在从西部运输到东部时间缩短了

10、三分之一,运输费 减少了四分之三。当时的报纸这样写道:“只要肉眼能看到,不管从哪个方向, 你都能看到长排的小船。入夜,闪烁着的照明灯好似一群群飞舞着的萤火虫。”伊利运河沿途的船只沿着河道全部汇聚到了纽约港,纽约开始成为不夜城。 伊利运河开凿的同一年,纽约的一家名为黑球的公司成立,他们开辟了从纽约 到英国利物浦的定期邮轮,这条航线被称为黑球航线。纽约成为了运输中心, 黑球航线又将纽约送到了世界更远的地方。“伊利运河的开凿就注定纽约要不同于别的城市,一跃成为美国的金融中 心,给了纽约与其它城市竞争的绝对优势。”(美国金融史学家一一理查德希 勒)伊利运河的巨大成功,刺激美国各州纷纷发行债券修建运河,

11、到1840年, 美国总共投资了大约1.25亿美元修建了长约5000公里的运河,而在华尔街运河 概念受到追捧,一些还没有图纸,甚至没有河流的地方都开始发行运河债券, 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我十一二岁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爸爸就在假期带我来这儿,我们不 清楚到底看到了什么,我们的爸爸和叔叔向我们解释这是我们的生意,要靠它 赚钱养家。”(美国纽交所交易员一一戴夫亨德森)与现在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交易所相比,纽交所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交易方 式,交易员们习惯在古老的交易大厅内不停穿梭走动,几百年来交易大厅内的 忙碌似乎一刻也没有停顿过。“交易一直在变化,最早是农业经济,到后来工业经济,后来铁路成了很

12、重要的东西,所有的银行家在华尔街工作,完成自己的事,挣钱。”(美国纽 交所交易员戴夫亨德森)现在交易大厅的交易员大概有3000人左右,五年前这里有5000人,十年 前这里有15000人。在纽交所的历史中,第一个牛市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 到1835年,纽交所的日交易量达到了 8500股,7年间增长了 50倍,弓|领这场 大牛市的就是铁路的诞生。对于19世纪的人们来说,铁路的出现,带来的恐惧要比兴奋更多。英国的 一条铁路在通车的时候发生事故,一位国会议员葬身在铁轨下;在巴黎和奥地 利,人们一地直在担忧,铁路的铺设是否会破坏地气。而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全 新的国家,他们对一切新的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

13、,不过要满足这样的好奇心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当时建造铁路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造价约 为每英里36000美元。“到了 19世纪末,许多铁路、大的工厂、公司建立起来了,如果你想要发 展,可以通过股票交易来实现,你可以来华尔街融资。”(美国金融史学家理 查德希勒)1835年,华尔街只有三家铁路公司的股票,到了 1850年,数量增加到了 38家,铁路的股票和债券占到全美国可流通证券的一半以上。华尔街的铁路股票和债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美国,为美国铺设遍 布全国的铁路网线。当时一半的铁路工人来自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他们在这里 一个月能挣26美元。在10000多名的华工中,有超过1000人就埋

14、葬在铁轨旁。“他们是铁路吸引而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贯穿山脉的部分是中国工人修 建的,他们来旧金山寻找工作机会。”(美国历史学家T. J.斯泰尔斯)1830年,美国只有23英里(约37公里)的铁轨,到1850年增加到了 9012 英里(约14420公里),到1860年已经扩展到了 30626英里(约49000公里), 并且超过英国。“随着铁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延伸,使得商品市场跨越美国不同的州、不同 的地区,美国金融市场对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一个根 本的突变。”(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纵横交错的铁路网让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的统一市场,商品的流通又促进了 金融的繁荣。1839

15、年,一位19岁的小伙子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大火车呼啸而过, 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火车拖着长长的车厢,既像一条世龙,又像一个魔鬼, 以每小时20英里(约32公里)的速度飞奔,天哪。(美国华德国际集团总经理)安伦瓦尔德斯:安伦,现在要下单吗?下 吧,下吧。给我单子,好吗。现在有点问题。铁路引领的大牛市时代早已远去,华尔街人在此后的岁月中,又经历了电 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生物时代,在这里似乎永远都不缺乏题材,资金总是随 时准备着投入到新的时代当中,就像是随时准备冲上战场的炮弹。1861年4月21日,南北战争打响,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了联邦政府的预想, 每天战场上要死伤数千人,每天的军费开支超过100万美

16、元。战争初期,财力 雄厚的南方在战场上连连得胜。“战争是种非常昂贵的买卖,其实中国以前有个说法,战争充满了银弹, 确实战争中通常最富有的往往最后都能赢得胜利。”(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 登)战争逐渐将联邦政府拖入了财政困境,战争之初,联邦政府的债务就超过 6000万美元,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北方将输掉这场战争。报纸上每天都 会出现这样的征兵广告:花300美元就可以向战场输送一名士兵。民众对强制 征兵越来越反感。1863年7月13日,纽约曼哈顿地区发生一场暴乱,伤亡人数 超过2000人。林肯政府必须尽快结束战争才能尽早平息内乱,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及时 解决战争资金。而此时的华尔街也布满了战争的

17、阴影。库克是当时的一位银行 家,一天,联邦政府找到他,希望他能承销50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库克对这 送上门来的买卖即感到兴奋又有些担忧,当时的华尔街还只是一个富人之间的 金钱俱乐部,调动资金的能力有限,要承销这样一大笔买卖并不是当时的华尔 街可以承担的,库克必须创造一种新的销售模式。“他发展了创新的市场营销方法来销售美国国债,将大面值的国债变成小 面值,再利用爱国主义进行呼吁,那些不太富有的人因为爱国的原因就也能够 买些小面值的国债,他以这种方式卖了五亿多美元的国债,所以有些历史书里 把杰伊.库克称为内战金融家。”(美国金融史学家 理查德希勒)这是库克为了销售战争债券张贴的广告,上面写着:为

18、了胜利请购买战争 债券。库克巧妙地将民众的爱国热情转化为一张张战争债券,这也是美国历史 上第一次将普通民众直接列为债券的销售对象。19世纪60年代,美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有银行存款,只有不到1%的人持有 股票,大部分家庭会把多余的现金藏在床垫底下,而当内战接近尾声之时,有 5%的民众都购买了战争债券。“内战开始的时候,美国的国债是6500万美元,但是内战结束后,也就是 4年后,国债达到了 27亿美元。”(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在4年的战争中,华尔街源源不断地为北方军提供资金保障,而南方种植 园内的农场主的资金一点点耗尽,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战争融资渠道, 已经被战争拖到了破产的边缘。1864

19、年5月,南方州接受战败,美国内战结束,在这场战争中,南北双方 共耗资150亿美元,伤亡人数超过100万,南方的一位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写 道:“我们不是被北方的士兵打败的,是被北方的金融打败的。”一场战争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金融格局。“所有那些钱都是流经华尔街,所以华尔街从一个世界上不太重要的市场 成了世界上第二大金融市场,仅次于伦敦。”(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华尔街上的金融家们,在南北战争中攫取了第一桶金,其中最瞩目的一个 银行家就是约翰皮尔彭特摩根。(J. P.摩根曾孙)罗伯特彭诺耶:这是最初的图书馆,这是皮尔彭特摩 根在1906年建造的。罗伯特彭诺耶是华尔街历史上最重要的

20、人物约翰皮尔彭特的曾孙,他 的童年就是在这栋宫殿般的大楼里度过的。摩根的父亲朱尼厄斯摩根是一位银行家,与欧洲的银行一起保持业务往来,朱尼厄斯摩根一直期待着自己的长子约翰皮尔彭特摩根能够子承父业,而摩根也似乎秉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从小就显露出了商业天赋。“那时皮尔彭特摩根17岁,他很想经商,但是他的父亲说,还不到时候, 你还没读完书。他把皮尔彭特送到瑞士的寄宿学校学习法语,后来又送他到德 国的哥廷根大学学习了一年。与当时多数美国人相比,皮尔彭特见多识广,对 不同的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摩根传遍作者琼施特劳斯)摩根从欧洲学成归来,成为了华尔街的银行家,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 个人经历,以及家族银

21、行与欧洲金融界密切关系,这一切注定摩根将在华尔街 拥有特殊的地位。在这张华尔街的老照片上,曾经还有这样一家裁缝店,这是华尔街上最后 的生活场景。南北战争之后的华尔街已经不再是曼哈顿岛上的一条普通街区, 这条泥泞的街道铺上了青石板,街边的楼越建越高,里面挤满了经纪人和银行 家,不过当时美国最耀眼的明星并不在华尔街。进入19世纪中叶,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860年在全球 制造业总产值中美国只占1.8%,处于世界第一的是中国,占到32.9%;而到了 190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占到15.8%,中国占到11.1%。美国的工业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之后,各个行业开始出现市场强 者,

22、他们已经厌倦了与众多的竞争者无休无止的价格争斗,不断重复的低价竞 争也开始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美国的钢铁、石油、铁路, 这些大工业产业开始追求大规模、低成本、高产量,美国进入并购时代。“可能美国的第一次大合并浪潮是发生在1898年至1902年,我觉得发生 的原因是19世纪末的通货紧缩,公司间竞争很大,很难盈利。”(美国金融史 学家理查德.希勒)1882年,洛克菲勒在纽约创建了世纪第一家石油托拉斯:标准石油公司。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 原油产量。“当这些合并产生时,华尔街是从中赚钱的,因为他们要买卖新旧债券, 所以华尔街对于

23、合并当然乐见其成,因为他们可能从中获利。”(美国金融史 学家约翰戈登)“并购的发生,通过并购把一些企业做大、做强,按照这种方式去重新改 制,重新改变美国经济的结构,资本市场的贡献特别是摩根的贡献是非常非常 大的。”(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如果要完成并购,摩根是企业家的最好合作伙伴,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 内筹集到最多的资金,只要是摩根认定的事情似乎没有干不了的。“他有种不同寻常的个性,他是个高大魁梧的人,超过6英尺高,他的眼 睛也很特别,有人说就像火车灯似的,看上去令人生畏,很多人都被他吓得要 命。”(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摩根的巨大的能量来源于他在华尔街组建的辛迪加。“这个辛迪加囊括

24、了当时美国国内大多数主要银行,以及一些外国银行。”(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摩根每天行走在这条街道上,他觉得这里充满活力,但缺乏秩序,这是华 尔街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摩根认定这场并购狂潮将改变华尔街人的命运。“他是个统领思想主义者,他觉得政府不应该干涉金融体系,他倾向自由 市场,但同时他认为,市场应该有所监管,而且认为市场应该由他这样的人进 行管理。”(美国金融史学家一一约翰戈登)1901年3月份的一天,在纽约一个高尔夫球场,钢铁大王卡耐基与下属在 这里挥杆击球。当时的钢铁大王卡耐基已经65岁,在球场上,下属告诉卡耐基,摩根曾经 向他透露想购买卡耐基的公司,价钱由卡耐基决定。卡耐基说他需要24

25、个小时的思考时间,第二天卡耐基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了 他想要的价钱,4.8亿美元,很快这张纸条到了摩根手里,摩根看了一眼这个价 格,说,我接受。“摩根以4.8亿美元买下卡耐基的股份,递给他支票时跟他说,恭喜你卡耐 基先生,你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很快,就在短短12周内,摩根就收购了很多其它各种公司,将美国钢铁 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资本化。”(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当时美国政府每年基本上花费5亿美元,所以在当时来说那是一笔巨大 的资金。”(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这是无人敢想的举动,既令人震惊,也使人害怕,因为这个公司的规模 是如此惊人。”(摩根传记作者琼施

26、特劳斯)“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在交易完成后,卡耐基对摩根说:摩根先生,我 一直在想,我可能把价格开低了。摩根说:如果你还想多要100万美元,我可 以给你。”(美国金融史学家 理查德希勒)摩根打造的钢铁王国让整个国家感到不安,至今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答,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 是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20世纪初,华尔街将美国带入一个并购狂潮,每年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 大公司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市场。1910年,美国托拉斯组织达到800家,当时有 72家大公司分别控制了各自市场份额的40%,有42家大公司甚至控制了市场 的

27、70%,托拉斯成为美国经济的统治力量,掌握美国的经济命脉,而华尔街就 是幕后操手。“有些美国人痛恨这种银行家的权力,摩根自己说过,他觉得他有义务要把他的人放去那个公司的董事局里,但另外一些人会说,这不是负责,这是银 行家的大权在握。”(美国金融史学家理查德希勒)1913年4月30日,摩根客死意大利,当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闭半天,在第 二天的报纸上人们知道了摩根的遗产6000万美元。洛克菲勒看到这则新闻说道, 摩根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在那个时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资产超过10亿美元, 钢铁大王卡耐基资产超过4亿美元,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的资产超过5亿美元。“参加葬礼的有许多人,有来自约翰教堂戴维斯广场的人,还有来自全世 界的鲜花,这是个不同寻常的葬礼,是对一个生命的祝福,也是对他的永别。” (摩根传记作者琼施特劳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在怀念华尔街的这位特殊的人物,在他的有 生之年,美国没有中央银行,他以一己之力担当了这一特殊的角色。摩根拯救 了 1893年和1907年两次大的金融危机,化解了华尔街与华盛顿政府的各种矛 盾。他为爱迪生融资,创办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启了美国电气时代。但是, 在摩根身后的人们对华尔街的争议一直不断。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