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工工艺学Chemicalengineeringtechnics第3章硫酸与硝酸吸收和综合作用_第1页
无机化工工艺学Chemicalengineeringtechnics第3章硫酸与硝酸吸收和综合作用_第2页
无机化工工艺学Chemicalengineeringtechnics第3章硫酸与硝酸吸收和综合作用_第3页
无机化工工艺学Chemicalengineeringtechnics第3章硫酸与硝酸吸收和综合作用_第4页
无机化工工艺学Chemicalengineeringtechnics第3章硫酸与硝酸吸收和综合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机化工工艺学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s第3章 硫酸与硝酸吸收和综合作用3.1.1 概述3.1.2 从硫铁矿制二氧化硫炉气3.1.3 炉气的净化与干燥3.1.4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3.1.5 三氧化硫的吸收3.1.6 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3.1 硫酸3.1.1 概述Introduction硫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学工业原料。在化肥、冶金、国防、有机合成、石油炼制等工业都有广泛用途。硫酸的性质硫酸与水的二组分体系最高恒沸点组成为98.4%。硫酸浓度可大于100,称为发烟硫酸,其中含溶解在100硫酸中的游离SO3。生产方法塔式法:直接用SO2,H2O,O2反应生成硫酸。接

2、触法:SO2 SO3 +H2O 硫酸接触法主要步骤: 含硫原料 原料气的制备 含二氧化硫炉气 炉气净制 净化炉气 二氧化硫转化 含三氧化硫气体 吸收成酸 硫酸生产硫酸的原料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磁硫铁矿:主要成份为Fe7S8。含S量越高,锻烧时放热越多。两种矿含S量相同时,磁硫铁矿锻烧放热量比普通硫铁矿高30%左右。自然开采的硫铁矿都含有很多杂质,使矿呈灰、褐、黄铜等不同颜色。通常含硫量只有30%50%。硫磺:使用天然硫磺生产硫酸最好,但我国矿少。其它原料:硫酸盐、冶炼烟气、含硫工业废料等。原料气的制备炉气净制二氧化硫转化吸收成酸3.1.2 从硫铁矿制二氧化硫炉气Making SO2 g

3、ases from sulfur-iron ore 3.1.2.1 硫铁矿的焙烧1 硫铁矿的焙烧反应 2FeS2 = 2FeS + S2 H0 S2 + O2 = SO2 H0 4FeS + 7O2 = 2Fe2O3 +4SO2 H 720C为第三阶段,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再增加,但增加幅度小。实验证明,焙烧反应第三阶段活化能较小,受氧的扩散控制。提高焙烧速率的途径:1. 提高操作温度。但不宜太高,温度太高会使炉内结疤,焙烧反而不能顺利进行。通常温度范围为850950C.2. 减小硫铁矿粒度。可以减小扩散阻力,增加接触面积,对第三阶段速度增加有利。3. 增加空气与矿粒的相对运动。4. 提高入炉空

4、气氧含量。3.1.2.2 沸腾焙烧1 沸腾焙烧炉的结构和操作一典型沸腾焙烧炉结构如图。下部为沸腾区,中部为扩散区,上部为焙烧空间。沸腾区耐火砖较厚。而上部耐火砖较薄,这是为了减小炉内与钢壁的温度差,减小二氧化硫在壁上凝结,从而减小腐蚀。沸腾焙烧的空气流速是重要因素,操作速度范围应在ufuut之间。上部面积大是为了降低流速,增加沉降机会。图 2 余热的回收焙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炉气温度850950C,若直接通入净化系统,设备要求高。直接冷却后净化也是能量的极大浪费。通常设置废热锅炉来回收热量,或产蒸汽发电或直接推动动力机械作功。硫铁矿废热锅炉的特殊性:1.含尘量大,不要直接冲击锅炉管,注意炉管排列

5、间距要大,防止积灰。2. 含S量大,腐蚀性强,注意防止SO3在壁内冷凝。所以应采用较高压力以提高SO3露点,防止腐蚀。3.防止炉气泄漏和空气进入炉内。一种沸腾焙烧和废热回收流程如图。图 3 沸腾焙烧炉的特点生产强度大硫的烧出率高传热系数高产生的炉气二氧化硫浓度高适用的原料范围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不足:炉尘量大,炉尘占总烧渣的60%-70%,除尘净化系统负荷大。需将硫铁矿粉碎至较小粒度,需高压鼓风机,动力消耗大。3.1.2.3 几种焙烧方法焙烧方法主要由硫铁矿成份和渣的处理方式决定。一般硫铁矿多采用氧化焙烧。1 氧化焙烧氧过量,使硫铁矿完全氧化,主要反应为 4FeS2 + 11O2 = 2Fe2

6、O3 + 8SO2焙烧过程为: 沸腾焙烧炉 废热锅炉 旋风除尘 电除尘 炉气去精制炉床温度约 800850C 炉顶温度 900950C 炉底压力 10-15kPa出炉气SO2 13%13.5%硫铁矿空气2 磁性焙烧控制进氧量,使过量氧较少,反应为 3FeS2+8O2 = Fe3O4 + 6SO2 3Fe7S8 +38O2 = 7Fe3O4 + 24SO2焙烧后使渣中主要为磁性铁,以作炼铁的原料。特点:炉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三氧化硫含量低,低品位硫铁矿也可得到较好的炼铁原料。其焙烧温度约900C左右。3 硫酸化焙烧控制焙烧条件,使钴铜镍等金属生成硫酸盐,然后用水或稀硫酸浸取焙烧物,分离出硫酸盐,

7、从而获得某种金属。控制条件:温度(600-700C), 空气过剩量1.5-2.0%, 获得SO3组成较高。4 脱砷焙烧脱砷焙烧主要用于含砷量大的硫铁矿。除了主要反应外,还发生下列反应: 4FeAsS = 4FeS + As4 4FeAsS + 4FeS2 = 8FeS + As4S4 As4 + 3O2 = 2As2O3若炉气中氧气过多,会发生以下反应 As2O3 + O2 = As2O5 As2O5 + Fe2O3 = 2FeAsO4所以脱砷焙烧要求低氧高二氧化硫。通常采用二段焙烧流程,一段主要脱砷,二段主要烧尽硫铁矿。一段焙烧温度控制为900C,炉气含20%SO2,经除尘后与渣同进入二段焙

8、烧。二段温度为800C,出二段炉气SO2含量约10%。 图 3.1.2.4 焙烧前矿石原料的预处理和炉气除尘1 矿石原料的预处理主要有3步:粉碎、配料、干燥。粉碎 一般采用二级粉碎,先用腭式压碎机粗碎,再用辊式压碎机细碎,要求粒度20% As0.05% C1.0% Pb0.1% F50 50 50比表面m2g-1 36 36 68起燃温度/C 410420 410420 380390活性温度/C 415600 420600 400550 最高操作温度/C 600 600 500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S101和S105。 钒催化剂的主要毒物是砷硒氟和酸雾。砷的毒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钒催化剂

9、能吸附As2O3,堵塞催化剂活性表面;二是在 500C以上高温V2O5能与As2O3生成V2O5As2O5 ,这是一种易挥发物质,从而造成钒的损失。硒在温度较低时对钒催化剂有毒害,但加热后(400-500C)可以复原。HF能与二氧化硅生成SiF4,破坏载体,使催化剂粉碎。F还能与V反应生成VF5, 其沸点低(112.2 C),也要造成钒的损失。酸雾腐蚀钢设备,腐蚀的粉尘落在催化剂表面上使其活性降低。同时积累的Fe2SO4可能使催化剂结块。2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速度SO2在钒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其机理的探讨目前仍无定论。一种共识是: 气固催化理论不足以解释已有实验结果,

10、认为可能是气液相催化较合适。存在液相的根据是:生成的硫酸盐有两种形式:焦硫酸盐和正硫酸盐,两者能形成低熔点的共熔物。在催化剂内可以溶解钒的氧化物,熔融液的粘度很大,可附在二氧化硅载体表面上。其传质过程可能为:(1)气相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2)外表面向催化剂内部微孔扩散;(3)溶入内表面的液膜;(4)在液膜中进行催化反应;(5)产物从液膜中逸出;(6)产物从内孔向外表面扩散;(7)产物从外表面向气相扩散。不同机理可得出不同动力学方程,一种由双钒理论得出的公式为: (3.1.5)用二氧化硫和氧的初始浓度代入可得 (3.1.6)注意:上式中a,b应为摩尔分率。SO2向内部微孔扩散和产物从内部微孔向

11、外表面扩散都有很大的,而且受物质浓度差制约,所以通常内表面利用率不高。图 图 3.1.4.3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工艺条件1 最适宜温度与合成氨中变换和合成反应的讨论一样,放热反应都存在一个最佳温度问题。最佳温度公式与前面形式是一样的。只要由平衡常数求出平衡温度,就可求最佳温度。不难看出,上式是由平衡常数与其表达式结合导出的。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 二氧化硫的起始浓度从前式可看出, a增加,r降低,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的催化剂用量增加。反之a减少,r增大,但设备其它条件不变时,生产能力下降。所以两方面考虑这二个因素,r和a都要适当。综合关系见图3.14.图 图 综合考虑后,SO2最佳浓度在7

12、左右。其它条件变化时,一般有下列结果:以硫磺为原料时, 左右。以含煤硫铁矿为原料时, 1时生成发烟硫酸, n=1时生成无水硫酸, n1时生成含水硫酸。3.1.5.1 发烟硫酸吸收过程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用发烟硫酸吸收SO3的过程为物理过程,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推动力p(pSO3- p*SO3 )。实际过程的推动力为:请复习吸收过程原理,并对照过程推动力理解公式中各项意义。注意平衡分压上下标的含义。按一般吸收过程原理,吸收酸温度上升,平衡分压增加,推动力下降,吸收速率下降。吸收过程温度不宜高。 吸收酸温度与产品酸的最大浓度关系p1 p2*p2 p1*T/C 20 30 40 50 60 70 80 9

13、0 100游离SO3浓度 50 45 42 38 33 27 21 14 7注意上表是在气体中SO3浓度为7时的实验值。因标准发烟硫酸游离SO3浓度为21%,所以在气体中SO3浓度为7时,酸温不能超过80度。若气相中SO3实际浓度较高,可采用略高一些的温度。温度升高,吸收率下降,气相SO3浓度增加,吸收率上升。吸收率与温度浓度的关系如图。注意:温度影响变化幅度大,浓度影响变化幅度较小。通常吸收酸出口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所以用发烟硫酸吸收的吸收率并不高,生产中还需增加第二塔用浓硫酸来吸收以保证吸收率。 图 3.1.5.2 浓硫酸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1 吸收酸浓度用浓硫酸吸收时,不能仅看

14、SO3的平衡分压,其主要原因与酸雾生成有关。酸浓度较低时,虽然SO3平衡分压低,但水的平衡分压却上升。气相中水含量越高,SO3与水汽形成酸雾的机会就越多。酸雾是很难分离的,形成后必定要排放不少因而造成酸的损失和环境污染。当硫酸浓度大于98.3%时,水的平衡分压很低,接近于零。但SO3平衡分压很高,吸收不完全。所以通常选吸收酸浓度为98.3%,可得到最大的吸收率。在25C时,SO3,H2O,H2SO4的平衡分压均接近0,若进入吸收系统的气体干燥,可使吸收率达到99.95%。吸收正常时,将不会看到酸雾排出。若酸浓度较低,由于吸收不完全,可在尾气排放出口看到酸雾。同样,酸浓度过高也会看到酸雾,此时的

15、现象为:尾气排放口气体由浅蓝色逐渐变成白色酸雾。吸收酸浓度与吸收率的关系如图所示。60C80C90C100C120C吸收率%1009998吸收酸浓度/%952 吸收酸温度按一般吸收原理,温度升高吸收率下降。温度与吸收率关系见上图。酸浓度低于或高于98.3%时,温度升高使吸收率下降的幅度大。在98.3%附近,幅度小。单从吸收看,酸温越低越好。但温度过低会增加酸冷却器面积,同时低温热不能有效利用。所以通常的吸收温度控制在60 75C。温度过高除降低吸收率这一不利影响外,对于酸吸收这一特定过程,还会加剧设备的腐蚀速率,增大运行成本。3 进塔气温从吸收角度看,温度低一点好。但SO3吸收过程中有酸雾生成

16、,进塔气温太低生成酸雾机会多,对生产不利。水蒸气含量与转化气露点的关系如表2-13。若转化中含SO37,含水时,露点为112C,操作气温大于此温度时才能防止酸雾的生成。由于广泛采用两转两吸流程,有提高第一吸收塔进口温度的趋势。 水蒸气含量与转化气露点的关系水汽含量/gNm-3 转化气露点/C 112 121 127 131 135 138 1413.1.5.3 生产发烟硫酸的吸收流程标准发烟硫酸含游离SO320%,H2SO480%。若按100%无水硫酸折算,其浓度为104.5%。二次吸收流程如图2-33。一次吸收用发烟硫酸,二次吸收用98.3%的浓硫酸,以保证吸收率。注意:吸收流程中由于吸收后

17、酸温升高,所以设有酸冷却器,并且循环酸还要稀释以保持操作稳定。图 3.1.5.4 生产浓硫酸的吸收流程一种普遍采用的一次吸收流程如图。转化气从塔底送入,浓硫酸从塔顶喷淋。进塔气温度140160C,喷淋酸温控制在50C以下,出塔酸温用喷淋量控制,使出塔酸温70C。吸收酸同样要冷却和稀释后循环。图 3.1.6 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Father and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the three exhausts三废指废渣、废水、废气。3.1.6.1 尾气中有害物的处理尾气中主要有SO2,极少量SO3及酸雾。当用两转两吸流程时,转化率达到99.75%以上时,废气可不处理,直

18、接排放。所以两转两吸流程现在广泛被采用。氨酸法处理尾气的基本原理如下。SO2(g) + 2NH3H2O(aq) = (NH4)2SO3(aq) + H2O(NH4)2SO3(aq) + SO2(g) + H2O = 2NH4HSO3(aq)同时,尾气中少量SO3及酸雾发生下列反应:2(NH4)2SO3+ SO3+ H2O = 2NH4HSO3 + (NH4)2SO4 2(NH4)2SO3+ O2= 2(NH4)2SO4 2NH3H2O + H2SO4 = (NH4)2SO4 + 2H2O 吸收过程中,(NH4)2SO3浓度下降,吸收能力下降,因此要不断补充氨,保持操作稳定。 NH3(g) +

19、NH4HSO3 = (NH4)2SO3为了保持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的比例稳定,要移出部分母液去分解。分解系统反应如下: H2SO4 + (NH4)2SO3 = (NH4)2SO4 +SO2 +H2OH2SO4 + 2NH4HSO3 = (NH4)2SO4 +2SO2 +2H2O为使亚铵盐反应完全,硫酸要过量。分解后要吹出溶解的SO2,并加入氨或氨水使过量硫酸中和再返回系统。 2NH3 + H2SO4 = (NH4)2SO4由于氨水吸收SO2本质上是酸碱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很大,所以平衡时溶液中SO2浓度很大。所以吸收率一般很高。主要因素是考虑溶液循环利用和综合效益。氨酸法典型流程如图。吸收分二段

20、以满足排放气S含量要求。母液是循环的,且分离出的SO2分别用于制酸或得到较纯SO2干燥后作为产品。图 3.1.6.2 烧渣的综合利用硫铁矿焙烧后有大量烧渣,炉底烧渣含铁量较低,残硫较高,一般要处理后才能用于炼铁。矿尘经收集后可以直接用于炼铁,其中含硫量低。总之,烧渣处理基本原则是尽量利用它来炼铁。根据矿渣的成份也可以用于制FeCl3, FeSO4,Fe2O3等。特别是矿渣中若含贵金属如黄金等,则要专门设计将其提取出来。如果铁含量较少,成份复杂,炼铁效益很低时,可以用矿渣生产水泥。总之,不能轻易排放乱堆,污染环境。3.1.6.3 污酸污水污液的处理前面已谈到,生产过程中必定有废酸、废水和废液,并

21、且其中可能含有少量砷、硒、氟等。绝不能随便排放,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若污水量大,治理成本较高,所以目前都推广环保型两转两吸工艺。通常处理办法有:加碱中和:加石灰石等碱性物质中和并将砷氟等有害物质除去。硫化中和:主要用于冶炼烟气产生的污酸处理。一般要先除去铅再经硫化除去铜和砷,最后再中和清液达标排放。3.2 硝 酸 (Nitric acid) 3.2.1 概 述 纯硝酸(100HNO3)为无色液体,可使动物窒息,有刺激性气味,常温下能分解:HNO3 4NO2 + O2 + H2O (1) 释放出的NO2溶于硝酸而呈黄色。 硝酸能以任意比例溶解于水,并放出稀释热,稀释热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22、 Q: 稀释热,J/mol; m : 纯硝酸的物质的量,mol;n : 水与纯硝酸的摩尔比。表3-10 浓硝酸标准(GB33784)指 标 名 称 一级品 二级品硝酸 (HNO3) 含量亚硝酸 (HNO2) 含量硫酸 (H2SO4) 含量灼烧残渣含量硝酸具有广泛的用途:制造化肥,大部分用于生产硝酸铵和硝酸磷肥;制造硝酸盐,如钠、镁、锂、铷等金属的硝酸盐;作有机合成原料,浓硝酸可将苯、蒽、萘和其它芳香族化合物硝化制取有机原料;制造草酸;用于军火工业,制取TNT炸药,或精制提取核原料;用于合成香料;硝酸还用于化学试剂及有色金属酸洗。目前,工业硝酸皆采用氨氧化法生产。该工艺包括氨的接触氧化,一氧化氮

23、的氧化和氮氧化物的吸收。此工艺可生产浓度为4560的稀硝酸。3.2.2 稀硝酸生产过程1氨氧化反应氨和氧可进行下面三个反应: 4NH3 + 5O2 4NO + 6H2O H1 = -907.28kJ/mol (2)4NH3 + 4O2 2N2O + 6H2O H2 = -1104.9kJ/mol (3)4NH3 + 3O2 2N2 + 6H2O H3 = -1269.02kJ/mol (4)另外,还能发生下列三个反应:2NH3 N2 + 3H2 H4 = 91.69kJ/mol (5)2NO N2 O2 H5 = 180.6kJ/mol (6)4NH3 6NO 5N2 6H2O H6 = 18

24、10.8kJ/mol (7)不同温度下,氨氧化和氨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见表。由表中可看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皆很大。如果对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反应的最终产物必然是氮气。欲得到NO,不能从热力学去改变化学平衡来达到目的,只能从反应动力学方面去着手。即寻找一种选择性催化剂,抑制不希望的反应。目前最好的选择性催化剂是铂。2氨氧化催化剂氨氧化催化剂有两大类:一类是铂系催化剂;另一类是非铂系催化剂。(1) 铂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以金属铂为主体,价格昂贵,催化活性最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易再生,容易点燃,操作方便,在硝酸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因铂难以回收,铂系催化剂不用载体。工业上将其做成丝网

25、状。新铂网表面光滑、有弹性,但活性不好,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活化”处理,即用氢火焰进行烘烤,使之疏松、粗糙,以增大接触面积。(2) 非铂系催化剂为替代价格昂贵的铂,长期以来,对铁系及钴系催化剂进行了许多研究。因铁系催化剂氧化率不及铂网高,目前难以完全替代铂网,一般是将两者联合使用。非铂催化剂价廉易得,新制备的非铂催化剂活性往往也较高,所以研制这类新催化剂仍是很有前景的。3氨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一个反应机理是: 铂吸附氧的能力极强,吸附的氧分子发生原子间的键断裂。 铂催化剂表面从气体中吸附氨分子,随之氨分子中氮和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 在铂催化剂活性中心进行电子重排,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蒸气。 铂催化

26、剂对一氧化氮和水蒸气吸附能力较弱,因此它们会离开铂催化剂表面进入气相。M.N.捷姆金导出了800900间在Pt-Rh网上氨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中 C0氨空气混合气中氨的浓度,%;C1通过铂网后氮氧化物气体中氨的浓度,%;S铂网的比表面积,活性表面积cm2/铂网截面积cm2;m铂网层数;d铂丝直径,cm;V0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2铂网面积。4氨氧化工艺条件的选择 主要因素有氨氧化率,生产强度和铂损失。(1)温度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也越高。生产实践证明,要达到96% 以上的氨氧化率,温度不得低于780。温度太高,铂的损失和副反应加剧。常压下氨氧化温度取780840。压力增高时,操作温度可相应

27、提高,但不应超过900。(2)压力氨氧化反应实际上可视为不可逆反应,压力对于NO产率影响不大,但加压有助于反应速度的提高。一般加压氧化压力,综合法流程中氨氧化为常压,NO2吸收为加压,以兼顾两者之优点。()接触时间接触时间应适当。时间太短,氨来不及氧化,使氧化率降低;时间太长,氨在铂网前高温区停留过久,容易分解,也会降低氨氧化率。考虑到铂网的弯曲因素,接触时间可由下式计算: (3.2.3)式中 Pk 操作压力;Tk 操作温度;f 铂网自由空间体积百分率。其余符号意义同动力学方程。催化剂的生产强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3.2.4)在其它条件一定时,铂催化剂的生产强度与接触时间成反比(即与气流速度成正

28、比)。在900及O2NH3 2的条件下,不同初始氨含量co时,氨的氧化率与生产强度的关系见图329。由图可看出,对应于某一个氨含量co,有一个氧化率最大时的催化剂生产强度A。工业生产中催化剂的生产强度可达9001000 kg NH3/(m2d),氨氧化率可保证在左右。 图3.29 在900时,氧化率与催化剂生产 强度、混合气中氨含量的关系(4)混合气体组成氧和氨比值(v=O2/NH3)是影响氨氧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加混合气中氧浓度,有利于增加氨氧化率;增加混合气中的氨浓度,则可提高铂催化剂的生产强度。在选择v时,还要考虑后工序NO氧化需要的氧气。为此,考虑总反应式:NH32O2 HNO3H2

29、O (8)当vO2/NH3=2,设氨为 1 mol,则氨浓度为因此,若氨的浓度超过,后工序必须补加二次空气。注意,氨在混合气中的含量不得超过12.5%13%,否则便有爆炸的危险。(5)爆炸及其预防措施 氨空气混合气中的爆炸极限与混合气体的温度、压力、氧含量、气体流向、容器的散热速度等因素有关。氨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参见表。表3.12 氨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气体 温度/ 火焰方向 18 140 250 350 450 爆炸极限(以NH3含量计)向上 水平 向下 不爆炸 5氨催化氧化工艺流程及反应器 常压下氨的催化氧化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图3.30 氨氧化部分工艺流程1空气净化器;2空气鼓风机;3氨

30、蒸发器;4氨过滤器;5混合器;6纸板过滤器;7氧化炉;8废热锅炉空气由净化器顶部进入,除去空气中部分机械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气体。然后进入袋式过滤器,进一步净化后进气体混合器。氨经氨过滤器除去油类和机械杂质后,在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预热到7090,然后进入纸板过滤器进行最后的精细过滤。过滤后的气体进入氧化炉,通过790820的铂网,氨氧化为NO气体。高温反应后的气体进入废热锅炉,逐步冷却到170190,然后进入混合预热器,继续降温到110,进入气体冷却器,再冷却到4055后进入透平机。一氧化氮的氧化 只有NO2才能被水吸收制得硝酸。NO的氧化反应如下: 2NO + O2 2NO2 H= -112.

31、6kJ/mol (9)NO + NO2 N2O3 H= -40.2kJ/mol (10)2NO2 N2O4 H = -56.9kJ/mol (11)NO无色,微溶于水。NO2棕红色,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气态的NO2在低温下会部分迭合成无色的N2O4。常温下N2O3容易分解成NO和NO2。氮的氧化物有毒,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能超过5mg。降温加压有利于NO氧化反应的进行。反应(10)在内, 反应(11)在104s内便可分别达到平衡。重要反应(9)较慢,它决定了全过程进行的速度。1一氧化氮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经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1的经验式(注意!平衡常数倒写!)表3.13 的计算值与

32、实验值温度实验值 6.08105 1.84 10 4 1.97 10 3 1.76 10 2计算值 6.14 10 5 1.84 10 4 1.99 10 3 1.75 10 2 由表可见,只要控制在较低温度,NO几乎全部氧化成NO2。在常压下温度低于100或温度低于200时,氧化度 NO都几乎为 1。当温度高于 800时, NO接近于 0,即 NO2几乎完全分解为NO及O2。平衡时,N2O3比N2O4少得多,因此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可以忽略N2O3对NO2和N2O4的影响。 在低温下会有更多的NO2迭合成N2O4,达到平衡时,混合物组成可由平衡常数Kp3求得。 Kp3与温度的关系是:(3.2.9

33、)2一氧化氮氧化的反应速度工业生产中,温度低于200时,反应速率方程为 (3.2.11)速率方程积分式3一氧化氮氧化的工艺过程氨氧化后经余热利用,还需继续冷却。此时,NO会不断氧化,当其与冷凝的水蒸气接触时,就会生成一部分稀硝酸,从而降低气体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不利于后续吸收操作。因此氮氧化物气体必须迅速冷却下来。这个过程是在快速冷却设备中进行的。经快速冷却后的气体,其中水分已大部分除去。此时,就可以使NO充分进行氧化。通常是在气相或液相中进行,习惯上可分干法氧化和湿法氧化两种。干法氧化是使气体在氧化塔内充分地停留,从而达到氧化的目的。湿法氧化是将气体通入塔内,塔中用较浓的硝酸喷淋。NO与O在气

34、相空间、液相内以及气液相界面上均可进行氧化,同时大量喷淋酸可以移走氧化时放出的热量,加速反应。硝酸的存在使下反应发生。HNO3NO = 3NO2H2O (12) 当气体中NO的氧化度达到7080时,即可进行吸收制酸操作。 3.2.2.3 氮氧化物气体的吸收 氮氧化物气体中除了一氧化氮外,其它的氮氧化物都能按下列各式与水互相作用2NO2 + H2O HNO3 + HNO2 H = -11.6kJ/mol (13)N2O4 + H2O HNO3 + HNO2 H = -59.2kJ/mol (14)N2O3 + H2O 2HNO2 H = -55.7kJ/mol (15)实际上,N2O3含量极少,

35、亚硝酸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会迅速分解。3HNO2 HNO32NOH2O H = +75.9kJ/mol (16)因此,用水吸收氮氧化物的总反应式可概括如下:3NO2H2O 2HNO3NO H = -136.2kJ/mol (17)可见,被水吸收NO2的总数中只有2/3生成硝酸,还有1/3又变成NO 。要使l 摩尔NO完全转化为HNO3,氧化的量应有:11/3(1/3)2(l/3)31.5 mol。1吸收反应平衡和平衡浓度为了测定及计算方便起见,把平衡常数分成两个系数来研究: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K1与 K2 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溶液中酸含量有关。酸浓度改变时,K1与K2均要变化。图为系数K1

36、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以看出,温度愈低,K1值愈大;硝酸浓度愈低,K1值也愈大。若K1为定值,则温度愈低,酸浓度愈大。因此,只有在较低温度下才能获得较浓硝酸。K2值与温度及硝酸浓度间的关系和K1值相反,温度愈高K2值愈大。虽然低浓度硝酸有利于吸收,但是生产中要考虑吸收速度的大小。当硝酸浓度60时,lgK1l,吸收几乎不能进行。综上所述,用硝酸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成品酸所能达到的浓度有一定的限制,常压法不超过 50%,加压法最高可制得70%HNO3。2氮氧化物吸收速度问题 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氮氧化物的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18)2NO + O2 = 2NO2

37、(19)研究表明液相中氮氧化物与水反应是整个速度的控制步骤。在吸收系统的前部,气体中氮氧化物和硝酸浓度都较高,所以NO的氧化速度大于NO2的吸收速度。到吸收系统的后部,NO2的吸收速度大于 NO的氧化速度。只是在吸收系统中部,两个反应的速度都必须考虑。3氮氧化物吸收条件的选择 总吸收度指气体中被吸收的氮氧化物总量与进入吸收系统的气体中氮氧化物总量之比。产品酸浓度愈高,吸收容积系数m3/td(即每昼夜 1t 100HNO3所需要的吸收容积)愈大。温度和产品浓度一定时,总吸收度越大,吸收容积系数越大。(1) 温度降低温度,有利平衡,NO的氧化速度加快。在常压下,总吸收度为92时,若以温度30的吸收

38、容积作为l,则5时只有,而40时高达。降低温度都是有利的。生产上根据冷却水温适当调整操作温度。(2) 压力提高压力,不仅可使平衡向生成硝酸反应的方向移动,可制得更浓的成品酸,还可大大减少吸收体积。表是当温度为37时,两个不同压力下,每昼夜制造1t 硝酸(100HNO3)不同总吸收度所需的吸收反应容积。目前实际生产上除采用常压操作外,加压的有用,等压力,这是因为吸收过程在稍微加压下操作已有相当显著的效果。(3) 气体组成主要指气体混合物中氮的氧化物浓度和氧浓度。由吸收反应平衡的讨论可知,使产品酸浓度提高的措施之一是提高NO2的浓度或提高氧化度NO。其关系如下式式中以cHNO3 成品酸浓度(556

39、0);cNO2氮氧化物浓度。增加cNO2 ,可提高cHNO3 。为了保证进吸收塔气体的氧化度,气体在进入吸收塔之前必须经过充分氧化。当氨空气混合气中氨的浓度达到以上时,在吸收部分就必须加大二次空气。NO氧化和 NO2吸收同时进行,使问题较复杂,很难从计算中确定出最适宜的氧含量。通常是控制吸收以后尾气中的氧含量,一般在3%5%左右。尾气中氧含量太高,表示前面加入二次空气量太多;太低时,空气量不足,不利于氧化。尾气氧量与吸收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从图可看出,吸收容积系数和二次空气的加入方式也有关系。如果尾气中氧浓度较低(4%),则曲线2的V吸较小,因而分批加入为佳。4吸收流程 (1) 常压下的填料塔常压吸收都用多塔,为了移走吸收过程的反应热及保证一定的吸收效率,应该有足够的循环酸,一般采取5-7塔操作。(2) 常压下氮氧化物吸收流程与成品酸的漂白常压下,氮氧化物吸收流程为多塔串联吸收。从第一或第二吸收塔引出的成品酸因溶解有氮氧化物而呈黄色。为了减少溶解的氮氧化物的损失,成品酸入库以前,先经“漂白”处理。方法是在漂白塔中通入空气以使溶入的氮氧化物解吸。此外,在常压吸收时,尾气中含有1左右的氮氧化物,需要用纯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