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娟百合花【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主题。A哦,香雪作品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

2、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茶花女通过一个出身贫苦、堕入娼门、苦于不能自拔的妓女的恋爱悲剧,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C羊脂球文章选择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妓女羊脂球在与一群贵族老爷太太们结伴逃难的旅途中,为大家闯饥饿和被敌人扣留等难关而慷慨舍食和羞于委身敌寇,但到头来却遭到被救者们的嘲笑,轻蔑和谩骂,落个饥寒交迫、痛苦绝望的惨状。小说猛烈抨击了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人士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正是他们毒化了社会风气,丢

3、失了民族尊严。同时小说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D百合花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以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崇高的信念,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时期。A陌上桑是汉乐府,创作于南朝;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创作于战国;C诗经氓是一首叙事诗,创作于约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D.长恨歌创作于唐朝。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3

4、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文学。A.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分析。A

5、.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冬季景色;B.出自韩愈的晚春,描写的是春景;C.出自柳永的雨霖铃,由“寒蝉”得知是秋景;D.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由“黄花”,并作于重阳节,得知是秋景。答案选择B选项。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界秤豆蔻:女子十五岁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A.“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B.“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

6、0岁;C.“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时。D.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所以“加冠”指满二十岁。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A.表示转折;B.表示并列;C.表示因果。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7、(边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的的灯火光,接着又听见哔哔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祝福)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言基础知识中的修辞。B用通感的手法,“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清淡幽香、沁人心脾等,期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拟人;C.反语;D.无修辞手法。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教师安排学生开展

8、读书活动,设计了“阅读”学习自我评价表见下边),对该评价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评价内容自我表现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你能认真倾听他人的陈述吗?你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吗?你会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吗?你提出了哪些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具体操作性,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讨论、交流能力具体过程性,能够考查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学习状况具有激励性,能够激励自我评价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具有同一性,能够用标注的尺度对学生阅读做终结性评价nUT【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因此这种自我评价是依据各自学习和发

9、展的特点进行的评价,并不具有标准尺度。因此评价不属于终结性评价。9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深入研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阅读论述性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阅读常用应用文,教师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为主,不必做过多分析阅读新闻,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阅读文学作品,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具体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无限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任意表达个人见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标中教学实

10、施建议的理解。A选项是对阅读新闻的指导建议,C选项是对阅读论述性文章的指导建议,D选项中作品内容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并非无限性。应鼓励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通过查阅资料知人论世,而非任意表达个人见解。故选B论述正确。某版教科书中再别康桥有一道课后练习题“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体会诗人寄托在这个世界中的独特情感”,对该联系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能够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理解诗歌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体会节奏,感受诗歌语言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句式,梳理诗歌结构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意境,,体会诗歌内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教学设计中练习题设计的理解。此问题的关键

11、在后面“体会诗人独特情感”,由此可知此问题意在体会诗人情感,即诗歌内容。而“说说康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则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呈现出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且分析过程结合具体诗句,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诗句语言感悟诗人情感。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阅读有关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今天上午教学孔雀东南飞,一位学生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为什么非要死呢?怎么不告状焦母?”全班一片哗然,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大家讨论刘兰芝、焦仲卿的命运。学生有的说他们可以像司马相如、卓文君那样私奔,有的说将就过日子也不挺好的嘛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结论的可能性:(1)起诉焦母不可能,当时没有

12、婚姻法。就是有,也会站在封建家长一方;(2)如果他们私奔,可以逃离本地,却逃不出那个社会;(3)如果他们屈从,人物形象不那么鲜明,情节也不那么动人,故事就缺乏悲剧色彩。最终,全班认识到:他们只有为了爱情“同归于尽”化作鸳鸯鸟,才能体现对封建家长制扼杀忠贞爱情的批判,以及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对该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生成的起点学生通过讨论各种可能性,从多元的角度解读诗歌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生成的空间,找到新的教学切入点教师灵活放弃课堂预设,转换到新的方向,得出新的结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施。此叙事中可明显看出教师灵活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且

13、加以引导,最终又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所以D选项教师放弃课程预设说话错误,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节选),按要求答题。这节课的重点是带领学生分析认为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我准备分四个环节展开:第一,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师生讨论;然后再找出贾府中其他人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师生讨论。第二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片段。第三,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比较两篇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塑造人物方面的特点,学生讨论,小组汇报,展示个性化观点。第四,教师评价,总结,布置作业。对该教学设计的相关分析,正确的

14、是()从整体设计和安排来看,教师对课文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够准确第一环节从直接描写的角度,引导学生探讨任务形象塑造方法第二环节使用视频时没有提出具体学习要求,教学意图不明确第三环节拓展阅读引入的资料,与课文的教学重点联系不紧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材料中首句已经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且具体环节围绕展开。所以A选项后半句说法错误。而第一环节“直接描写”呈现的内容不明确,并未呈现具体的任务形象塑造方法。所以B项说法错误。第二环节知识引入视频,并未作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所以C选项分析正确。第三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小说内容,意在比较其中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围绕本节课的教学

15、重点展开,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阅读荷花淀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孙犁用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勾勒出荷花淀不同的女性形象。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女性个性鲜明,但孙犁却并没有给他们取名字,这是疏忽吗?生:我认为作者不是写个体,而是以这些女人为代表的荷花淀任命,写的是群像。师:是啊,这些女人正如荷花淀的荷花一样可爱,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柔弱的女人积极投身到这场战争中呢?生:写女人投入到战争中,是为了表现抗战时期人民的顽强精神。生:连女人都投入到战争中,说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保卫国家而行动。师:哦,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我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战争是残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三幅照片,直

16、面战争的本来面目(全班看图片)战争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悲伤,但孙犁笔下的战争为什么透着一种美感?请大家思考,一会各抒自见。对该教学实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师从不同视角提出问题,对文本把握得比较深入三个问题搭建学习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一和问题三设计巧妙,具有启发性和开发性引入的图片资源具有明确引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施。教学实录中教师引入图片是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未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案例:阅读两段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

17、教师A:故都的秋教学实录(节选)师:如果把“泡一碗浓茶”改为“捧一碗香茶”,好不好?生:不好。师:为什么?生:不太和谐。师:为什么说不和谐?生:反正觉得不符合作者的身份,具体我也不清楚师:香茶和浓茶的味道有什么特点?生:香茶突出气味香,浓茶突出味道苦涩。师:沿着这个思路再想下去。生:感觉作者品的不是茶,而是他们的生活,他的境遇,他的人生,还有他当时面临的世态!师:对。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郁达夫在“落蕊清扫”的那幅画面中,为何把自然景物描写到常人看不到的细腻程度。载入,在“秋雨话凉”一节中,作者为何把“话凉”的语调描写的那么细腻,这也是值得追问的事情,大家先来反复读这几句话,读完后说一说,从

18、这么细腻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师B: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节选(教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前三部分,思考问题: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分钟后,教师疑问,学生回答)师:在该部分中,鲁迅共写了有关刘和珍君的那几件事?生:三件事。第一,她预定莽原刊物;第二,她是“女师大学潮”的参与者,被刘白昭率人赶出学校;第三,被女师大开除后,租赁屋子作为校舍,鲁迅给他们授课。师:概括的很好!那么,这三件事反映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学生呢?生:热爱读书,即使被开除了还想方设法学习。师:(焦急)这似乎不是主要的,从中还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生窘迫无助,教师示意其坐下,赶忙叫其他学生回答)问题:(1)请

19、从“师生互助”的角度,评析教师A和教师B在教学中的差异。(10分)【参考答案】(1)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实施策略中关于语文教学组织策略中指出“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解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交流、探求问题的解答”。这就要求我们在互动过程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做好教师的“主导”工作。(2分)教师A先由词语能否替换的问题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香茶”和“浓茶”各自的含义,进而逐步引导着学生走向对文章主体的思考,所以教师A在互动过程中设置有目的、有层次性的问题对学生理解文本进行引

20、导。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2分)而教师B在提出“鲁迅写了刘和珍那几件事”这一问题之后,直接就让学生通过初步的感知深入到人物性格的分析上,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跳跃比较大,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思维上的逐步引导,故而学生无法做出令老师满意的回答。(2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应该是在同一思路上协调进行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考虑问题提出后学生怎样回答,教师如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发言,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做明确的点评,以及做相应的调整。(2分)教师A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明确引导学生“沿着这个思路再想下去”,并在学生分析完问题之后,又讲问题引导文n章描

21、写上,带领着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1分)而教师B在学生回答完第一个问题之后,只是简单的评价为“概括的很好”,之后并未对学生做进一步的引导,直接将问题上升到任务性格层面,且教师在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的情况下露出焦急的神情,显然也为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1分)(2)请针对教师B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10分)【参考答案】通过有目的、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要将自己的问与学生的答融为一体,注重统一性,形成真正的双边活动。(3分)在学生概括出主要事件后,可对每一个事件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例如在“预定莽原刊物”这一事件中具体发生了哪些事情?分

22、析此事件时可以引导着学生从文章中运用的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进而交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和方法。(2分)面对半对型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调整信息。(3分)教师B在教学过程中在获知学生不全面答案时,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引导着学生探究到准确的答案,而不是一味的否认,并迅速转移至下一个学生的提问。(2分)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7-18题。老话常讲“十年磨一剑”这里的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吟安一个字,捏断数茎须,”这里的磨,是一种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关于漆器的纪录片,片中年仅八旬的匠人,带着老花镜,将一根生有倒刺

23、的细草深入漆器雕花的每一条细缝之中,细细打磨,磨完一翻对着灯光细细打量后,再不慌不慢低继续磨。磨好的地方用灯光一照,便漾出一层琥珀色的光辉。整件漆器磨好后如玉雕成一般,温润,晶莹。“磨”使漆器脱胎换骨,精美绝纶。“好的漆器是漆出来的,也是磨出来的。”匠人蔼然地说道。这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匠人以草磨漆器,而文人以心磨诗词。希有贾岛之“推敲”,“千锤百炼”得一敲字。今有周汝昌三代白首,60余年汇校红楼梦。在通往“精致”的路上,“磨”是一道迈步过去的砍。器具也好,诗词也罢,少了磨,就如同少了点睛之笔的龙,难以腾飞。当今社会缺恰恰缺失这种“磨”的意识。前日,惊闻某家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教科书,在一处书中

24、竟出现五处错误,记者究其原因,有关人士的解释竟是“出版社需要尽量压缩从编稿到出版的时间,以求盈利。”这令我心中满是凉意连教材这种最需要“磨”的东西都可以忽略“磨”,何况其他呢?我又忽然记起那纪录片拍摄的乃是日本漆器,二作为漆器发源地的中国,再国际上却未获得太多认可,这其中是否也因为少了“磨”的缘故?不止漆器,我们的很多国货都因做工粗糙而在竞争中输给“做工精细”的日本,我们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是不是就再一个“磨”上面呢?在如今这个所谓讲求效率的时代,“磨”似乎成为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然而我们忘记了,我们能在灯下欣赏那精致美妙的漆器,正是“磨”带来的醉心怡情,其实,我们需要那“磨”出来的精致,涤荡弥漫在社会中的浮躁之气,引领人们诗意地栖居。问题: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8分)第段错别字分别是:“带着老花镜”中的“带”应为“戴”;“精美绝纶”的“纶”应为“伦”。第段中的病句:在如今这个所谓讲求效率的时代,“磨”似乎成为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此句中“成为”与“是”重复。病句改为:在如今这个所谓讲求效率的时代,“磨”似乎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请指出该作文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2分)【参考答案】本文开篇点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