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_第1页
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_第2页
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_第3页
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_第4页
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格式 - 可编辑 -2008 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语文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一、经典诗文积累(25 分)1、 依据原文填空。 (选做 6 个题,多做不加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清照夜雨寄北)( 3),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何处望神州?。(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7),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8),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2、根据提示默写。(选做2

2、个题,共4 分,多做不加分)( 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 2)李清照武陵春中感慨物是人非的两句词是:,。( 3)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表达雄心壮志的连续的两句:,。3、 默写课文选段。(共15 分,( 1)题必做, 8 分;( 2)( 3)题选做其一,7 分。不写题目和作者)( 1)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知臣谨慎”至“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至“似与游者相乐。”( 3)郦道元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至“良多趣味。” 二、阅读理解(65 分)(一)阅读夕照透入书房,完成4-9 题。( 20 分)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 1)我常常在

3、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2)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3)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 ;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部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 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 仿佛打开了灯; 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家书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4、”( 4)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隽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棉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 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5)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 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 停在他的嘴唇之间, 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 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6)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7)陈放在桌上的

5、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 。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 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 当阳光彻入, 玻璃非但没有反光, 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 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注:( 1)超出一般的想象)。( 8)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 又赶紧缩回来。 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 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9)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10)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

6、升 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 ,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 定睛细看, 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 这些小得肉眼刚-WORD格式 - 可编辑 -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 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11)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 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 彩色翅膀, 特大的黑眼睛, 威武又神气。 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

7、变为日用小 商品的集散地, 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 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 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 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选自中外文摘(2007 年第 2 期)4、找出第( 4)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 分)错别字:正字:5、第( 3)段中的“咄咄逼人”本义是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它在本段中是什么意思? 第( 10)段中的“大限在即”又是什么意思?(4 分)6、读第( 3)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逐层描写书房景物的。(3

8、分)7、第( 7)段开头“离奇”的意思具体指的是段中的哪句话?(3 分)8、品析从第(11)段中摘录出来的句子,回答后边的问题。(6 分)( 1)(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从这句对泥公鸡外貌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 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9、第( 3)段结尾提到了“可以永存”的傅雷家书,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从内容的角度说说这是一本怎样的书。(2 分)(二)阅读迷雾探踪,完成10 14 题。

9、( 14 分)迷雾探踪( 1)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有轻重之分。 当水平能见度在1 10 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 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 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2)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

10、但是到了夜晚, 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 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 散了。( 3)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 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4)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 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

11、、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 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5)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 所谓人工消雾, 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WORD格式 - 可编辑 -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

12、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10、文章分四个层次介绍了“迷雾”,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一、四层的内容。( 2 分)雾的形成雾的危害11、第( 1)( 3)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至少举出三种)(3 分)12、第( 2)段在说明雾的形成与消散过程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 分)13、文章在说明雾的危害时,略写了对交通的影响,详写了对人的危害。这样处理详略的理由是什么?(3 分)14、下列句中

13、加点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语言准确性的?(4 分)( 1)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2)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三)阅读一根牙签能“走”多远,完成15 18 题。( 14 分)一根牙签能“走”多远怡然1 读到一位同胞写的一个域外故事。他在波恩邀请一位德国朋友吃饭,餐毕使用牙签,用完后信手弃于碟中,待服务员来收拾。而德国朋友用完牙签后,则将其折断为三截,放入手帕, 置于公文包内。何以如此?原来他要把牙签带回家,放入粉碎机里粉碎。我们的那位同胞大惑不解, 处理一根小小的牙签为啥要

14、如此郑重其事?德国朋友竟正儿八经地说出一套“理论”来:牙签的一端像针尖一样锐利,我们剔完牙齿后放入盘碟中,服务员就会扔到垃圾袋里, 于是就很可能把垃圾袋戳出个小窟窿,里面的脏东西就会溢露出来,这样就会弄脏环境;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牙签被裹在残菜中,一旦被饿极了的狗呀猫呀的动物吃了,便很可能卡住喉咙, 那就不道德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清洁人员的手忽然碰上了它,很有可能被刺破皮肤,会流血,不及时进行处理,那就很有可能感染上细菌2 天哪!这个德国佬的联想力如此丰富,亏他会想出那么多“可能”,对一根小小的牙签竟如此“小题大做”!可这无疑把德意志民族的那种严谨、精细、一丝不苟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令人

15、感佩!更何况,这并非仅仅他一个人的“多愁善感”“自做多情”。据说,许多德国家庭都有一种自己动手制作的家用小机器,专门用来粉碎木质、 竹质之类的废弃物。要丢弃的小物件,都会被投入这种小机器里粉碎,然后把渣粉chn 和些许肥料,s在花圃或草坪里,用以蓬松土壤。他们认为,这些来源于自然的东西,当然要回归自然。呵呵,真是利己利人利自然!3 “细节决定成败”,已逐渐成为一个共识,其实, 何尝不能说 “细节决定和谐”呢?这些细节,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一说“以人为本”,许多人就以为应该“以我为本”-“我”就是人嘛,就是人民嘛,却很少为别人着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前后的逻辑顺序被颠倒过来,或者不要前

16、半句而只要后半句。但是,倘人人只想着“人人为我”,而不愿意首先“我为人人”,何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并非仅仅是政府、企业的责任,作为每个公民,也都要奉行“以人为本”-多想着他人,以他人的利益为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一点,不正是“人人为我”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吗?4 从牙签之尖利,想到种种“如果”,种种“可能”,想到“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由自己推及他人,以人类推及动物,以社会环境推及自然环境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 都与“和谐”相链接,把“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 世界的和谐全部涵盖殆尽。一根牙签能 “走” 得如此之远, 足见人的素质和修养。不贪

17、图一时的方便,不只考虑个人的眼下利益,而自找麻烦,“没事找事”,不是一种自觉自律,对社会、对环保事业的高度负责吗?太夸张、太过分了吧!似乎有一点,可正是这种宝贵的自觉自律,才能让人与人更和谐、人与自然更和谐、社会与环境更和谐。5 一隅三反,由此及彼,既然一根牙签能“走”得这样远,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和谐,不就孕育于众多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以及众人的举手之劳间吗?(选自杂文选刊2007 年第 5 期)15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把垃圾袋戳出个窟窿(4 分)( 2)可能卡住喉咙( 3)把渣粉chn 和些许肥料)s在花圃或草坪里()()16作者由“一个域外故事”

18、引出了怎样的观点?(3 分)17细读第 4 段,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3 分)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中的 “走” 字加上引号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分)得分评卷人(四)阅读下边的诗文,完成19-25题。( 17 分)(甲)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 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19、”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 分)-WORD格式 - 可编辑 -20、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 分)21、解释加点的词语。(4 分)( 1)公将鼓之()( 2)何以战()( 3)战于长勺()( 4)牺牲玉帛()22、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又何间焉B.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又间令吴广

20、之次所旁丛祠中C公将战D.夫战,勇气也上使外将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3、翻译句子。(4 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乙)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24、应用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2 分)25、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 3 分)得分评卷人-三、写作( 60 分)26、下边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道写作。( 1)在前边读过的一根牙签能“走”多远中,德国朋友从牙签之尖利,想到种种“如果”,种种“可能”,想到“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由自己推及他人,以

21、人类推及动物,以社会环境推及自然环境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与“和谐”相链接,把“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全部涵盖殆尽。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注意:话题不是题目)( 2)在夕照透入书房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写出了在书房夕照里获得的独特的精神享受。因为他热爱生活,善解生活,对生活有独特的视角,即使如蚂蚁、尘埃般平凡微小的事物,在他的眼里也都变得特别神奇。相对于被人们狂热追求的物质享受来说,这种对文化、精神、情感享受上的追求更能使人得到文化的积淀,心灵的净化和品位的提升。请调动自己在文化、精神、情感上的享

22、受体验,以“享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作文要求: 1、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不写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一、经典诗文积累(25 分)1、每小题1 分,共 6 分, 8 个小题全做者(7)( 8)题不阅;填空每错、漏、添1 个字即不得分。( 1)落花时节又逢君(2)却话巴山夜雨时( 3)落红不是无情物(4)乱花渐欲迷人眼-WORD格式 - 可编辑 -( 5)满眼风光北固楼(6)夜泊秦淮近酒家( 7)燕子来时新社(8)晴川历历汉阳树2、每小题2 分,共 4 分, 3 个小题全做者(3)题不阅;默写每错、漏、

23、添2 个字即不得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此题共 15 分,第( 1)题为必做题, 8 分;( 2)( 3)题选做其一,7 分。选做题全做者最后一道题不阅。要求按照原文的格式默写,每错(漏、添)2 个字减 1 分,减到 0 分为止。总减分出现小数忽略不计。(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24、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注:“珮”也可写作“佩”,“澈”也可写作“彻”)(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25、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二、阅读理解(65 分)总体说明:凡是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都不求答案的唯一。只要考生的答案内容与参考答案意思接近,就要酌情给分,不强求语言形式上的完全一致;虽与参考答案有出入,但言之成理且语言通顺的答题也要酌情靠上给分。对卷面整洁, 语言表达清晰, 表现出良好书写习惯的试卷也要靠上给分。(一)阅读夕照透入书房4、“隽”改为“镌”“棉”改为“绵”5、光线强烈,刺人眼目。太阳就要落山了。6、首先写了窗台上的藤草,跟着写了书桌上的玻璃灯罩,然后写了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或:按照夕阳穿窗而入所照物体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7、当阳光彻入,玻

26、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8、( 1)对“泥公鸡”的喜爱、赞美。(2)对消失了的民间手工艺品的留恋和惋惜。9、傅雷家书 是傅雷给在海外留学的儿子书信的汇编。书中内容主要是教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答出其中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得满分)(二)阅读迷雾探踪10、什么是雾(雾的定义)雾的消除(人工消雾)11、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答出其中三种即可)12、时间顺序13、雾对交通的影响是大家所熟悉的,故略写;雾对人的危害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故详写。14、( 1)“适当”是既不要全部停止,也不能不加限制,从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据测定”说明后边的结论是确定的事实,从结论的来源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三)阅读一根牙签能“走”多远15、 chu qi掺撒16、“细节决定和谐”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