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新课:“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 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如是说。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 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 是?(李白)先别急着翻课本,我们先来对对诗,我说上句,你们说下句:“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一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一奔流到海不复回!”“仰天大笑出门去一一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刚才的对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想象丰富、豪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走入李白的精神 境界。.教学目标:.认识李白,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

2、马行空的行文气势。.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熟练背诵诗歌.教学难点:1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作者及背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 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 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 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

3、,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 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 不切实际的幻想。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 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 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说明自己心情的诗。.文学文化常识吟诗体名,歌行体当中的一种。内容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比拟灵活, 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不拘一格。如游子吟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 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 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

4、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 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 前一种,即“歌行体”。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的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说明自己对自由神仙世 界的向往和追求。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 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 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题目告诉我们

5、的这些信息,梳理诗歌脉络,把诗歌分为三局部,并简要 概括每局部内容。入梦之因 一一梦游之境(山境 仙境)梦醒之感.诵读全诗,正音,疏通字词。(名家诵读)诵读要点通过把握诗人意绪和诗的内容变化,来把握诗的节奏和感情,并力求背诵 全诗。用“畅与“涩来表其心。如:天姥连天.东南倾别君去兮访名山于畅 中见其势;忽魂悸烟霞于涩中见其情。用“轻与“重来抒其意。如:安能摧眉开心颜重读中抒其胸臆;我欲因 之梦闻天鸡轻读中见轻松畅快。用长与短来传其情。如:开心颜声音的延长,余韵无穷;列缺霹雳. 轰然中开短音字字铿锵。(二)细读研讨:.诗歌题目是“梦游天姥”,而开头却写“瀛洲”“赤城”“天台”,作用是什么? 明确

6、: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一一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 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霞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 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为下文梦境设伏,引人入胜。赤城、天台,比照衬托天姥山.诗人梦中看到了了哪些景?(可让学生概括景物特点)明确:月夜渡湖: 时间:夜 地点:镜湖。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 的情景。眼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清幽。(夜)山之日景: 时间:天亮了。黎明时分,诗人著履登山,东方的海中涌 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壮观雄奇山之夜景: 时间:夜,地点:山。神奇迷离,甚至恐怖的。(熊咆 龙吟电闪扉开、

7、烟雾笼罩)仙人登场: 地点人物皆变。金银台、霓为衣、骑凤 作马、老虎奏琴、鸾凤驾车、仙人济济一堂。富丽神奇。.思考: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换,五彩缤纷的梦境。特别是仙人登场的画面。此 时诗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热烈的场面,像是在迎接诗人的到来。.我们再一次诵读梦游历程,注意诵读过程同时,在脑海再现几副画面。“能生活在梦境中的人是幸福的。”然而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提示:抓关键字眼“失”包含着诗人几多失意与深沉的感慨,梦醒之后的留恋和惋惜明确:(一说)梦醒之后流露出诗人无限的留恋和惋惜。李白是多么希望但愿长梦不愿 醒啊

8、!从“失”字可见一斑。(二说)梦中可怕,梦醒惊愧。由“恍”和“长嗟”可见梦无好梦,人生还要早 醒早悟。.思考:如此奇幻的梦中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无关系呢?明确:(一说)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说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 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 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局部诗人那么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 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说)梦境就是其长安生活的印证。梦醒时分才感到“古来万事东流水”。 从“一夜飞度镜湖月”中

9、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 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 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 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 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鹫不驯的李白却无法与他们合拍, 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被 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梦醒即说明了与 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归纳诗歌主旨:(诗歌的主旨句?)诗歌的最后一段,由梦想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主旨。短短的几句诗,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人生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