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原住民温泉观光的发展_第1页
探讨原住民温泉观光的发展_第2页
探讨原住民温泉观光的发展_第3页
探讨原住民温泉观光的发展_第4页
探讨原住民温泉观光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討原住民溫泉觀光的發展以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為例 報告者:葉怡屏、吳凡星指導教授:楊正寬8/9/20221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溫泉相關產業其實起步甚早,在旅遊型態漸趨多元化的台灣,溫泉觀光休閒發展儼然成為一股新潮流。台灣現今發現的溫泉露頭多位於山區野溪,尤其是是自然湧出者,於土地使用分區上土地目前多屬於山坡地保育區上未編定使用地類別者,而有70在原住民保留地上。8/9/20222第一章 緒論(續)第二節 研究目的(一)瞭解目前原住民地區發展溫泉觀光之現況。(二)從觀光的角度,提供建議給原住民地區溫泉 相關主管機關在規劃管理上之參考;並從行 銷觀點,

2、提出行銷策略供業者參考,以期能 使原住民地區溫泉觀光永續經營與成長。8/9/20223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分布介紹及溫泉資源 1.賽夏族:人口分佈以苗栗縣南庄鄉最多,主要在東河、蓬萊、南江三村。苗栗縣泰安鄉的泰安溫泉等。2.布農族: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溫泉。3.鄒族:鄒族居住於玉山西南方,現今阿里山一帶,稱為北鄒,居住於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布那布族及高雄縣桃源鄉的沙阿魯阿族被稱為南鄒。南投縣信義鄉丹大溫泉、樂樂谷溫泉、和社溫泉。8/9/20224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分布介紹及溫泉資源(續)4.魯

3、凱族:魯凱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南段兩側的山區,也就是屏東縣霧台鄉、高雄縣茂林鄉及台東縣卑南鄉。台東縣太麻里鄉知本溫泉,而野溪溫泉方面,有台東縣卑南鄉利吉溫泉。5.排灣族:排灣族以台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北起大武山地,南達恆春,西自隘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屏東縣牡丹鄉四重溪溫泉、台東縣太麻里鄉知本及金崙溫泉。6.泰雅族: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台北縣烏來鄉烏來溫泉、苗栗縣泰安鄉泰安溫泉、台中縣和平鄉谷關溫泉、南投縣仁愛鄉廬山溫泉、 高雄縣六龜鄉不老溫泉。8/9/20225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分布介紹及溫泉資源(續)7.阿美族:阿美族主要分佈於花蓮

4、、台東兩縣,台東市 是阿美族人口分佈比例最高的地方,其次是花蓮光復 鄉、吉安鄉、台東縣的東河鄉及成功鎮。花蓮縣瑞穗 鄉的瑞穗溫泉、台東縣太麻里鄉的知本溫泉。8.卑南族:卑南族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 岸地區,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台東縣太麻里鄉知 本溫泉,野溪溫泉有台東縣卑南鄉利吉溫泉。9.雅美族:雅美族在行政區分上隸屬於台東縣蘭嶼鄉, 蘭嶼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6度,除 了冬季較寒冷外,大部份為炎熱的天氣,又位於颱風 季節的要衝。 8/9/20226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分布介紹及溫泉資源(續)10.邵族:邵族是台灣原住民 中人數最少的一族,只有

5、近三百人,居住於南投縣 魚池、水里兩鄉境內 。11.噶瑪蘭族:噶瑪蘭族原居 住於宜蘭一帶,清朝時期 即往南遷移,目前多居住 在花東海岸沿線聚落,如 花蓮縣新城鄉、豐濱鄉, 台東縣長濱鄉等地。噶瑪 蘭族大部分都是野溪溫泉, 例如莫很溫泉、梵梵溫泉。 8/9/20227第二節 溫泉定義一、在學術上 (Todd,1980及LaMoreauxand tanner, 2001)對於溫泉的定 義如下: (一)湧出地表的泉水溫度高於當地的地下水溫者,即可稱為溫泉水(thermal spring)。 (二)溫泉水:水溫高於當地年平均氣溫5 或10 的泉水。 (三) 熱泉水(hot springs):水溫高於1

6、00 (約38 )。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8第二節 溫泉定義(續)二、相關法律 (一)中華民國溫泉法定義溫泉為:符合溫泉基準之溫水、冷水、氣體或地熱(蒸氣)。 (二)日本溫泉法:地下湧出之溫水、礦水、及水蒸氣與其他氣體(炭化氫為主成分的天然瓦斯除外)。溫度:高於或等於25;如溫泉低於25,其水質符合之規定19種物質(日本溫泉法附表)其中一種以上者。 (三)韓國溫泉法(1980年制定):溫泉係指地下湧出,溫度高於或等於25之溫泉,水質成分對人體無害者。(但對水質成分並無規定)。 (四)歐美國家 :如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國以高於20之泉水;美國則定在70F(21.1)以上。第

7、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9第三節台灣溫泉之分布與種類 一、台灣溫泉的分布 迄今以知之溫泉徵兆區估計已達120餘 處,除了彰化縣、雲林縣及澎湖縣外,其餘各縣市皆有溫泉的分佈。台灣之溫泉分佈頗廣,主要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及其兩側山地,一部分分佈於周圍海上小島。以縣市行政區域來分,全島除了雲林縣、彰化縣及澎湖縣三縣沒有溫泉外,其餘各縣境均有溫泉分布。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10第三節台灣溫泉之分布與種類(續)二、台灣溫泉的種類(一)按化學性質分類,主要可分為: 1.碳酸氫鹽泉或碳酸鹽泉 2.硫酸鹽泉 3.氯化物泉。 4.混合型溫泉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

8、/202211第三節台灣溫泉之分布與種類(續)二、台灣溫泉的種類(二)依溫度分類1.低溫溫泉:係指溫泉在35至49之間。2.中溫溫泉:係指溫度在50與74之間者。3.高溫溫泉:係指泉溫在75與96之間者。4.沸騰溫泉:係指泉溫97以上。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12第三節台灣溫泉之分布與種類(續)二、台灣溫泉的種類(三)依溫泉區開發利用程度分類 依其目前使用方式及人為設施多寡程度,大致可將全省溫泉區分為高度開發使用溫泉區( 16% ) 、中度開發使用溫泉區( 13% ) 、低度開發使用溫泉區( 56% ) ,及資料不全,不易找尋者( 15% )等四類。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

9、8/9/202213第四節 台灣溫泉開發簡史 一、清朝時代(西元1697年) 二、日據時代(西元1896到1945年) 三、地熱探勘時代(西元1962年) 四、溫泉熱時代 (西元1990年)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14第五節 台灣溫泉的用途一、觀光利用(泡湯、地熱谷煮蛋等)二、保養醫療 (神經衰弱、心臟神經症等)三、地熱能源(烘乾木材等)四、農漁業應用 (栽培高經濟蔬菜花卉、養魚等)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15第六節 政策環境早期,政府對溫泉資源開發與管理並未提出相關的政策,加上各項法令的開發設限。因此,在溫泉區的管理及規劃上始終缺乏一套合理完善的制度。台

10、灣的溫泉區有70%在原住民保留地上,由此可見,溫泉源頭的資源對於原住民發展觀光產業上,佔了很重要的地位。而在現今社會中,發展原住民觀光產業為政府重要的實施計畫之一,所以產生了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16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 第七節 台灣原住民地區溫泉利用現況與面臨的問題一、缺乏溫泉資源調查資料,或零星未經系統整理,無法進行 保育及管理。二、大部份業者任意鑽井汲取、無法有效統籌規劃管理,致溫 泉資源有枯竭之虞。三、業者任意鑽探、私接管線不當配置造成景觀凌亂。四、現有溫泉區缺乏整體規劃,公共設施普遍不足。五、缺乏溫泉產業

11、經營之技術與資金。 8/9/202217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第八節 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 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與內容一、未實施溫泉法前適用溫泉開發的相關法令(一)溫泉之利用國內在實施溫泉法前有關溫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主要規定於水利法及礦業法。 8/9/202218第八節 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 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與內容一、未實施溫泉法前適用溫泉開發的相關法令(二)土地取得 1.土地法:對各溫泉區土地取得上均適用,本法規定公有 土地撥用和私有土地之徵收、區段徵收。2.平均地權條例:對各溫泉區土地取得上均適用本法第七條規定政府對私有土地照價收買和出售原則。3.發

12、展觀光條例:溫泉區發展觀光事業時適用本法第十三條規定觀光事業用地之徵收與撥用,並於第十四條規定引用土地法與平均地權條例原則。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19第八節 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 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與內容一、未實施溫泉法前適用溫泉開發的相關法令(三)自然資源之保育我國對於保育溫泉資源之法令基礎不若日本溫泉法列有專章規定,僅能引用水利法中關於水資源保護之規定,而溫泉區之保育亦只視同一般風景區或特定區依發展觀光條例及水污染防治法辦理。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20第八節 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 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與內容二、溫泉

13、法合法化過程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溫泉法草案 日期進度決議91/03/26一讀交經濟及能源、交通兩委員會審查91/04/10委員會(立法院經濟、能源及交通委員會)另定期繼續審查91/05/01委員會審查完竣92/05/13廣泛討論協商後處理92/05/20廣泛討論協商後處理92/05/27廣泛討論協商後處理92/06/03三讀完成三讀92/07/01總統公佈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21第八節 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 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與內容二、溫泉法合法化過程 (二)溫泉法組織架構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22第八節 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

14、民族地區 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與內容三、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合法化過程 (一)沿革 公布時間: 民國 92 年 12 月 30 日。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地字第 0920040089 號令訂定發布全文 12 條;並自溫泉法施行發布日施行。(二)法源依據 此辦法是依據民國92年7月2日所公佈的溫泉法所訂定的。第2條、第11條、第14條是溫泉法中關於原住民地區溫泉的相關條款。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續)8/9/202223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文獻回顧與次及資料收集法來進行研究。利用從網路、報章雜誌、收集到的相關文獻資料,藉以

15、整理出有關於台灣溫泉分佈與種類,並瞭解目前原住民地區發展溫泉觀光之現況。在通過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後,從觀光的角度,提供建議給原住民地區溫泉相關主管機關在規劃管理上之參考;並從行銷觀點,提出行銷策略供業者參考,以期能使原住民地區溫泉觀光永續經營與成長。 8/9/202224第四章 初步結論與建議 由於溫泉資源多位於原住民地區,且政府極力輔導原住民經營觀光事業,以改善原住民族的經濟環境。對此,無論是政府機關及民間業者都須共同努力,以使原住民地區溫泉產業能穩定成長,且永續經營。由於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的訂定,使得原住民在經營溫泉事業時,有

16、法源的依據及保障。 8/9/202225一、對政府相關機關建議 (一)開發的限制 (二)教育 (三)交通建設 (四)原住民形象商圈第四章 初步結論與建議(續) 8/9/202226二、對原住民溫泉區業者建議 (一)產品差異化 (二)結合溫泉文化與原住民文化 (三)與鄰近觀光景點結合第四章 初步結論與建議(續) 8/9/202227三、對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僅針對原住民溫泉區之現況以及原住民個人或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輔導及獎勵辦法的條文,並透過次級資料收集與分析相關的報章雜誌來擬定本研究的建議。且此辦法的頒訂日期至今才5個月的時間,因此成效並不明顯。未來研究者可以經過實地田野調查與業者訪談的

17、方式,更具體的了解此辦法頒訂之後的成效。 第四章 初步結論與建議(續) 8/9/202228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s8/9/202229發展觀光條例第十三條觀光主管機關,對於發展觀光事業建設所需之公共設施用地,得依法申請徵收私有土地或撥用公有土地。第十四條交通部對於劃定為風景特定區範圍內之私有土地,得報請行政院核准,依土地法及平均地權條例規定,施行區段徵收。公有土地得依法申請撥用或會同土地管理機關依法開發利用。8/9/202230平均地權條例第七條 政府依法照價收買、區段徵收或因土地重劃而取得之土地,得隨時公開出售,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之限制。 8/9/202231

18、礦業法第二條 中華民國領域、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內之礦,均為國有,非依本法取 得礦業權,不得探礦及採礦。 第九條 礦業權不得分割。但有合辦關係,合於礦利原則者,經主管機關核准,得 分割之,其面積不得小於第七條所規定最小限度。第七條 礦區之地面水平面積,以二公頃至二百五十公頃為限。但因礦之合理開發需要,經主管機關派員勘查,認為必要時,得增加至五百公頃。石油礦及天然氣礦礦區面積,得依儲油氣地質構造,由主管機關核定,不 受前項最大面積之限制。8/9/202232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條 事業排放廢 (污) 水於地面水體者,應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或中 央主管機關委託之機關申請,經審查登記,發給排放許可證或簡易排放許 可文件後,始得排放廢 (污) 水。 前項登記事項有變更時,非於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期限內辦理變更登記,其 排放廢 (污) 水,不得與原登記事項牴觸。 排放許可證與簡易排放許可文件之適用對象、申請文件、應辦理時間、變 更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之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應自行或委託清除機構 清理之。 前項建築物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