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综合布线设计与构建毕业论文_第1页
办公网综合布线设计与构建毕业论文_第2页
办公网综合布线设计与构建毕业论文_第3页
办公网综合布线设计与构建毕业论文_第4页
办公网综合布线设计与构建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办公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施工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建筑物(或综合楼)或建筑群中的信息传输介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电缆(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和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通用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集成为一个整体。所以目前是基于CA的综合布线系统。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逐步改进和完善,形成真正能完全满足智能建筑需求的要求。本设计遵循以下原则:标准化可扩展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追求最佳性价比,保护投资者利益。一种综合布线箱的设计。本次设计是某办公楼的网络布线设计,包括宽带和语音系统布线。采用主流配置,设计出适合当前工作需要的方案。扩展空间相当大,信

2、息点功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兼容不同厂商和品牌的网络设备。本次设计是针对建筑的布线设计,现场勘察时未发现特殊限制。满足其他子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等)的要求。)在网络系统上。关键词:标准、高级、安全、系统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37 办公网综合布线设计与构建5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38 引言5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39 第1章综合布线的概论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

3、91140 1.1综合布线的概念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1 1.2 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8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2 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9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3 第2章综合布线的设计1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4 2.1 设计原则1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5 2.2需求分析11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

4、146 2.2.1 总体需求11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7 2.2.2 功能需求:11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8 2.2.3 性能需求:12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49 2.2.4 环境需求:12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0 2.2.5 其他子系统:1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1 2.2.6 设计约束:1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

5、343891152 第3章综合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1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3 3.1 布线器材1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4 3.1.1 线管1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5 3.1.2 线槽14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6 3.2 设备安装工具15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7 第4 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

6、343891158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说明1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59 4.2 水平子系统设计说明17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0 4.3 垂直子系统设计说明18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1 4.4 管理间子系统设计说明19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2 4.4.1 管理间的功能19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3 4.4.2 管理间应用的设备19 HYPERLI

7、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4 4.4.3 管理间环境要求2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5 4.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说明21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6 4.6 建筑群子系统(入口设施)设计说明24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7 4.6.1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清单25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68 4.7 光缆布线系统敷设方式27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

8、891169 4.7.1 水平区子系统的布线27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0 4.7.2 弱电竖井的布线29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1 4.7.3 设备间的布线3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2 4.7.4 设备间电源线布放3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3 第5章中心机房的布线要求30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4 5.1 机房的装修规31 HYPERLINK l _R

9、efHeading_Toc343891175 5.2 接地系统3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6 5.2.1机房独立接地要求3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7 5.2.2机房接地系统33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8 5.3 产品性能介绍34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79 5.4 防雷接地设备清单36 HYPERLINK l _RefHeading_Toc343891180 参考文献36 HYPERLINK l _Ref

10、Heading_Toc343891181 致37办公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施工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逐渐普及,因此网络的建设尤为重要。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TCP/IP),通过网络将所有办公室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构建一个能够实现各种综合性网络应用的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方便楼层之间的信息交流,节省时间。使公司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成功的基础。网络是指通过传输介质连接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所有登录的用户可以共享软硬件资源。根据网络的规模和延伸,计算机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我们经常使用的互联网属于广

11、域网,企业网属于局域网。未来的网络技术将朝着简单易用、高速、多网融合和安全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使用率越来越高,多台计算机在同一地点同时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大学的开放式计算实验室、网吧、办公室等场所。很难想象一台没有网络的电脑。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共享信息资源等目的,往往需要将所有的单机连接成网络,这种小型局域网的构建非常实用。随着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迫切需求,推动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使用给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网络的建立和使用,产品的引进、销售、技术服务、售后服务越来越多的是由网络来完成。主要优

12、点是:方便、快捷、成本低。主要包括各种局域网技术思路、网络设计方案、网络拓扑、布线系统、Intranet/Internet的应用、网络安全、网络系统维护等。本设计方案中,公司为一般中小型企业,占地面积50000 m2,其中建筑面积30000m2,生产能力5000套/年。公司现有技术人员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余人,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50%以上。这家设计公司现在有35000名员工。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对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的要求。计划建立一个企业信息网络,基本能适应一般企业。第1章综合布线介绍1.1综合布线的概念综合布线系统被引入中国,由于不同国家的产品类型不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也不同。在中国

13、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的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1-1997建筑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通用规范中,综合布线系统被定义为“由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可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没有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以设计和安装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不包括各种应用设备。”目前,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指建筑(或综合楼)或建筑群中的信息传输媒体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电缆(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和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通用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集成为一个整体。所以目前是基于CA的综合布线系统。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逐步改进和完善,

14、形成真正能完全满足智能建筑需求的要求。说到如何选择综合布线系统,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带宽(以MHZ为单位)和数据传输速率(以Mbit/s为单位)。分不清这两个概念,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两者的定义和具体含义请参考相关技术文章。这里要指出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编码方法等技术有关,但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ATM155,这里155指的是数据传输速率,即155 Mbit/s,而实际带宽只有80MHZ;再比如1000 Mbit/s千兆以太网。由于采用4对全双工工作模式,其传输带宽仅为100MHZ。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数据传输速率应用广泛,而带宽应用于有线行业,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1.2综合

15、布线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类电缆标准问世已有相当长的时间。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布线系统和方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ISO/IEC、CENELEC和北美的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TIA/EIA都在努力制定更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需要。但是,布线标准仍然没有统一。在Cat.5、Cat.5e、Cat.6、Cat.7的概念和标准上,业界存在一定的混乱,尤其是国内缺乏权威的组织和机构来澄清人们对这些标准的理解。未来几年,网络布线将进一步从5类向超5类、超5类向6类转化。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超5类取代5类,已经在进行中。到2001年上半年,一旦6类标准正式出台,6类将会以更快的速度

16、取代上一代产品。“第五类已经远远落后于发展速度,”纽约州牡蛎湾的研究公司ABI说。“今年,5类电缆的销量将远远超过5类。虽然一些用户目前可能不需要它们,但他们会选择5类或6类布线产品以备将来使用,并确保在未来几年内不必重新布线。”五类电缆不能更快取代五类电缆的最大原因是当时它的标准还在制定中(至少还没有正式确定)。电信工业协会(TIA)在1999年冬天正式批准了5类标准。虽然在此之前市场上有部分产品宣称符合新标准,但在官方标准出台之前,用户对产品还是非常谨慎的。现在六大类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虽然一些布线产品供应商已经开始提供与6类标准兼容的产品(产品性能符合该标准的当前要求),但用户担心标准会

17、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真的,因为有些细节还需要处理。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产品供应商只能各显神通。1.3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外推广使用的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1)良好的全面性和兼容性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连接设备等设备,技术性能差异极大,难以通用,互不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集成所有系统并相互兼容的特点。使用光缆或优质布线元件和连接硬件,可以满足不同厂商终端设备对信号传输的需求。(2)灵活性和适应性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果需要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就必须铺设新的电缆,安装新的设备,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传输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

18、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一个简单的插件程序,实用方便,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节省工程投资。(3)便于以后的扩展和维护管理。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每条线路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改扩建时互不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组件均采用积木式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零件更换方便,便于排除障碍,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节约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4)技术经济合理综合布线系统各部分均采用优质材料和标准化组件,按标准施工,严格测试,确保系统技术性

19、能优良可靠,满足当前和未来通信需求,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护工作量,节约管理成本。虽然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初期投资较大,但总体上满足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第二章综合布线设计2.1设计原则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前提,适当推进,统一规划;高级:选用的产品应技术领先期长,产品丰富,价格适中;具有大容量和高速度,可以满足多媒体应用和未来应用的需要。可扩展性:布线系统不仅要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还要满足未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易于升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系统设计要易于升级。高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应用的基础,因此选用的系统产品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标准化:通信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

20、准,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开放性:可以容纳不同厂商的设备和不同的网络平台;安全性:它具有确保信息不会被窃取或丢失的机制;由于布线系统使用寿命较长,重复布线只会造成投资浪费和时间消耗。所以在设计中,要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注重实用性,适当超前,一次达到比较高级的水平。2.2需求分析2.2.1总需求满足骨干1000Mbps、水平100Mbps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骨干光纤配置冗余备份,满足未来扩容需求;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信息点功能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网络设备;功能要求:本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以下通信需求:;计算机网络;具备实现BAS、CAS、OAS、SCS

21、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和数据传输;性能要求: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网络吞吐量、网络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度、资源利用率、可靠性、性价比等。根据本项目的特殊性,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同一传输介质,即统一使用4对5类双绞线,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互为备份;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有余量;对于其他系统的数据传输,可使用超五类双绞线或专用电缆;支持现有水平100M、骨干1000M的网络应用,并满足未来扩展的需要;环境要求:主要指地理分布、用户数量和位置、用户之间的距离、用户群体的组织特征、特殊限制(如电缆等介质的布

22、线是否有禁区);本项目布线主要在室内,现场踏勘未发现特殊限制。2.2.5其他子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等。)对网络系统的要求;设计约束条件:遵守其他标准,各行业对网络的特殊要求,投资对布线设计的影响等。第三章综合布线设备和布线工具3.1接线设备导管在综合布线工程中,除了电缆材料外,建筑综合体的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最重要的施工材料是管槽和桥架。布线子系统首先要设计布线路线,安装管槽系统,无论是明装还是暗装。管槽系统使用的材料包括导管材料、通道(桥)材料和防火材料。导管材料包括钢管、塑料管、室外用混凝土管、由高密度乙烯材料制成的双壁波纹管等。钢管根据钢管制造方法的不同,

23、可分为无管和焊接钢管两大类。无缝钢管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很少使用,仅在注入管道入口压力较大的一些特殊场合短距离使用。焊接钢管常用于埋地管道系统。塑料管子Pvc-u管高密度聚乙烯管双壁波纹管紫冠铝塑复合管硅芯管混凝土管槽线槽分为金属槽和pvc塑料槽。Pvc线槽是一般布线工程中敷设管槽时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带盖板的封闭管槽材料,盖板与槽体夹紧。品种规格较多,有pvc-20系列、pvc-25系列、pvc-30系列、pvc-40系列、pvc-60系列。从规格上有20*12mm,20*14mm,25*12.5mm等等。与pvc箱体配套的配件有公角铁、母角铁、角铁、平三角、左右三通、封头、端子等。Pv

24、c线槽和配件如图3-11和3-12所示。如图3-11所示pvc线槽如图3-12所示pvc线槽配件3.2设备安装工具要提高管槽系统的安装质量,首先你要熟悉安装工具,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综合布线管道系统的施工工具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动工具箱设备,简单的电工和五金工具你也能熟练掌握。1.电气工具箱电气工具箱是布线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般包括以下工具:钢丝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测量笔、电工刀、电工卷尺、活动扳手、呆扳手、卷尺、锤子、凿子、斜凿、钢锉、手套等。钉子等小件物品也要放在工具箱里,如图3-21所示。图3-21电气工具箱和工具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4.1

25、工作空间子系统的设计说明本建筑的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和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组成,包括各种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在相应办公区域的墙壁或地面上安装信息插座,通过该插座可以引出数据终端或连接其他编辑设备和弱电设备。信息插座(IO)采用双口墙板和超5类模块。工作区的每个信息插座都是标准的8芯RJ45模块化超5类插座,支持近100M或更高的带宽。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终端可以通过RJ45跳线和RJ11跳线轻松连接到通信插座。设计中多采用墙壁插座,机房采用地面弹出式插座。在一些大面积的办公室,建议根据装修情况,将墙壁插座更换为地面弹出式插座。插座为全铜材质,外形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未覆盖时,平行于地球表面

26、;使用时可弹起,满足电脑与电源连接的要求,功能齐全,最多可支持3个模块。4.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说明水平子系统是指水平敷设的连接工作区信息插座和管理区子系统的电缆。在该方案中,根据TIA/EIA568-A的水平线路独立应用原则,水平子系统采用AVAYA Super Category 5 4 Pair (UTP)线缆,全面支持未来千兆以太网的应用。铜缆的信息点总数为504个,每个信息点可灵活应用,可随时切换到插头、微机或数据终端。随着用户进一步的应用需求,通过相应的适配器或交换设备,可以满足门禁系统、视频监控(CCTV)和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的传输和应用。AVAYA超5级水平铜缆描述:本系统的数据和

27、语音级铜缆采用功率速度型1061004CSL型四对双绞线。这种电缆是目前业界最好的铜电缆。它具有出色的平衡和串扰衰减特性,因此可以在更广泛的环境中使用。它可以支持从低速到高速的信号传输,包括模拟语音、数字语音、监控信号,以及10Mbps、100Mbps、155MMbps的网络应用。同时,speed与AVAYA技术的其他组件完全兼容。良好的工艺设计使其安装非常快速和容易。同时具有高抗电磁干扰(EMC)和高冗余性,使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性。间接接线端子和信息插座是点对点端子,任何改变接线系统的操作(如添加或删除用户、更改用户地址等。)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添加或删除用户只需在IDF中进行必要的

28、跳线,使系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从而为系统线路故障排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铜缆的计算方法如下:(该方法基于AVAYA Technology SYSTIMAX SCS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2002版)平均水平距离=(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21.1+终端余量(m)每个子配线间所需铜缆箱数=(配线间信息点数水平线平均距离)/305m +1本项目信息点平均电缆长度预计为50m/点。4.3垂直子系统的设计说明垂直子系统是用于连接机房和管理区子系统的电缆,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本方案的垂直子系统是指连接中心机房和楼层配线间的主干光纤和大对数电缆。主干光缆采用6芯多模光缆,

29、带宽高达1Gbps以上,可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的千兆以太网传输距离比国际标准有更好的性能。大对数电缆采用25对3类铜缆;大对数有线的对数和辖区内的语音点按2: 1的比例配置。楼层配线间的主干光缆配置为两种方式,每台48口楼层交换机有一对独立的光纤连接,并留有余量。使用光纤作为骨干传输介质具有以下优点:承载距离长、带宽宽、通信容量大、不受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的影响;在同一根光缆中,具有相邻光纤间无串扰、性能好、直径小、体积小、重量轻、衰减低、误码率低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同时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升级能力,可以支持目前和未来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如FDDI、ATM、100BaseT、10

30、00Base-T等。4.4管理用房子系统设计说明4.4.1管理室的功能管理用房子系统由互连和互连配线架组成,位于各层配线间。管理间提供了连接其他子系统的连接手段,互联互通允许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使得通信线路更容易管理,移动终端设备插拔方便。楼层配线间的设计如下:1)楼层配线间是各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场所,配线间内所有网络系统配线架统一安装在19”标准机柜内,以达到防护和防尘的功能;2)楼层配线间用于将工作区的水平电缆与从独立配线间引出的垂直电缆连接起来,或形成网络链接;3)楼层配线间用于安装模块配线架、光纤配线架、BIX交联模块和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4.4.2管理室内使用的设

31、备1)水平24口配线架:PM2150-245类水平铜缆的管理采用24口模块化5类配线架PM2150-24。布线硬件精致的模块化设计确保了它的性能、可靠性、兼容性以及快速简单的安装。独特的旋转分配模块(DMS)设计确保了快速简便的安装以及可选的前后接入安装。跳线和电缆架、彩色编码标签和图标旨在简化管理。2)语音骨干配线架:110DW2-100100对110配线架用于连接25对3类语音骨干电缆,并配有相应的线路管理单元110B3。110DW2双绞线配线架管理主干系统密度高、结构紧凑、性价比好。3)光缆配线架:600A2机架式光纤配线架。6芯多模光缆和水平光缆由600A2管理。600A2可以通过相应

32、的光纤跳线连接到光集线器或交换机。每个600A2可支持12芯ST多模光纤连接器或容纳12芯SC光纤连接器。本工程采用全ST光纤连接器。4)光纤跳线光纤跳线:光纤跳线采用多模ST/SC双芯光纤跳线。由于成品光纤跳线的高稳定性,保证了系统性能。4.4.3管理间的环境要求由于网络设备要安装在管理室,管理室需要装修或设在同等条件的办公室,并配备照明设备,方便设备维护。同时,为保证网络可靠运行,管理用房应配备UPS独立供电电路和电源插座,每个管理用房的功率不低于400W。1)室温应保持在18 27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 55%之间;2)保持房间无尘或无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为30英尺*烛光;3)安

33、装合适的消防系统;4)使用能耐火至少1小时的防火门、防火墙和阻燃涂料;5)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预留一扇窗户作为紧急出口;6)尽量远离存放危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电机等);7)机房的地板承载力应为500kg/ m2。8)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布线间采用19”标准机柜。9)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典型布线间,人走进的最小安全尺寸为120X150cm,标准吊顶高度为240cm,门尺寸至少为2.1M高,1M宽,向外开启。在主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最好有放置设备的设备柜,设备柜的大小可以根据设备的大小来确定。尽量将设备机柜放置在机房内的竖井附近。4.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说明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电柜中

34、的电缆、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持硬件组成。它将中心机房的公共设备与各个管理机房子系统的设备互联,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本工程主配线间位于5楼计算机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共用一个配线间,所有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均接入该配线间对应的模块配线架。主配线机柜采用19寸42U机柜,可用于安装配线设备和放置网络设备。机柜采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子位。这种安装方式具有外观整洁美观、可靠性高、防尘、性能好、安装规范等特点。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列表设备名称、单位数量24端口模块化配线架24端口光纤配线架ST光纤耦合器ST光纤连接器100到110配线架42U标准机柜数据中心机房的总体要求:1)本工程数据

35、中心机房应根据机房要求进行装修,并考虑防雷接地和配套UPS电源。2)一般配线间应避免电磁干扰。3)房间的天花板高度不应低于2.5m4)机房内应铺设高度约为0.250.3m的防静电架空地板,以方便地下布线;活动地板平均荷载不小于500kg/m2;5)机房应配备合适的接地端子,建议独立接地,接地电阻值小于1;6)室温应保持在18-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房间照明不低于150Lx;7)机房面积不应小于14M2,室内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等)的侵入。),并采取良好的防尘措施;8)机房电源插座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电源要求设计,方便交换机、服务器等设

36、备的使用;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电柜中的电缆、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持硬件组成。它将中心机房的公共设备与各个管理机房子系统的设备互联,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本工程主配线间位于5楼计算机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共用一个配线间,所有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均接入该配线间对应的模块配线架。主配线机柜采用19寸42U机柜,可用于安装配线设备和放置网络设备。机柜采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子位。这种安装方式具有外观整洁美观、可靠性高、防尘、性能好、安装规范等特点。综合布线信息点分布图和综合布线路由图;4.6建筑群子系统(入口设施)的设计说明该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电缆延伸至其他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装置,是结构化布

37、线系统的一部分,支持提供建筑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它由大对数电缆、光缆、建筑物入口处电缆上的过电流和过电压电气保护设备及其他相关硬件组成。常见的介质是光缆。设计中,所有进入主机房的光纤、大对数电缆和通信电缆均采用金属桥架或钢管保护。同时,IDC导线保护器用于对铜电缆进行电气保护,以防止人员和设备受到外部电压和电流的伤害。本方案中的“建筑群子系统”包括与电信部门的电缆/光缆连接以及未来与员工住宅区的连接;住宅区通过光缆主干与办公楼相连,可以使办公区和住宅区共用一根宽带,满足家庭办公的需要,节省网络使用费。1)充分考虑现在和未来的需求,主干光缆冗余备份;2)系统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美国AVAYA Supe

38、r Category 5布线产品,支持网络100Mbps(水平长度小于90m的信息点)的传输速率,支持未来千兆以太网的高速应用;3)分层的星型拓扑结构和合理的配电室划分使系统更加可靠和灵活;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方便了管理;4)按照T568A标准建设,满足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的发展要求;5)符合现行的国际和国家布线系统标准;6)电缆和配线架上留有冗余,以便将来扩展;7)所有信息点插座和配线架端口均有编号和标签,便于维护和管理;8)所有配线架和网络设备都安装在机柜内,方便维护和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布线要符合标准,美观大方。信息分布见表:地面信息点总信息点数办公室266.办公室20办公室20办

39、公室20仓库四仓库四接待室1016.中央机房六4.6.1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清单1个超五信息模块(白色)504双端口信息面板(白色)仅230仅3端口信息面板(白色)444个模块化跳线杆1705模块化跳线杆1706超5类4对非屏蔽电缆箱10424端口超五类配线架(带理线器),2个8端口超五类配线架(带理线器)109语音跳线轴10类3,25对电缆轴11 100对带支腿配线架,5个2 110配线架安装背板513六芯多模光缆(房间)m 8014四芯多模光缆(房间)m 11015机架光纤配线架216 600A系列支架套管27个24端口ST耦合器面板118个12端口ST耦合器面板1第一个多模耦合器,2420

40、600A系列防尘罩21多媒体光纤信息插座42ST-ST多模双芯跳线6英尺(尾纤)103ST-SC多模双芯跳线6英尺4根24单对焊线工具(包括手柄和刀头)手柄25个242u标准机柜19套2个2PVC管流量计25002PVC管流量计50028地弹式信息插座829地炸弹插座底盒830壁式插座底盒电表2661晶体第一1702光纤熔接563其他辅助材料14.7光缆布线系统的敷设方式4.7.1水平区域子系统的布线子系统完成竖井水平连接到工区信息出口线的功能。根据情况,本系统的信息出口选择墙壁信息出口和地面信息出口。(1)墙信息导出墙上的一类信息点采用轻型装配式槽式电缆桥架,吊顶和墙内埋厚壁PVC管。这种方

41、法适用于大型建筑,为水平布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撑:水平布线装配式槽式电缆桥架是一个封闭的金属支架,安装在走廊吊顶和弱电井内,用于弱电井内和水平部分电缆的集中走线。水平信息点电缆从弱电井电缆桥架敷设至吊顶电缆桥架出线口,穿过预埋在墙体内的PVC管,引至各水平信息点,再在墙壁插座盒内终接。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布线呈放射状,电缆量大,计算线槽容量非常重要。根据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线槽和PVC的容量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即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电缆截面积之和 3。PVC线槽可根据情况选择不同规格。为了保证电缆的转弯半径,线槽和PVC管必须配有相应规格的分支附件,以提供走线的灵活性。或者隔墙上的墙壁信息插

42、座安装高度距地面0.3m。(2)地面信息输出采用地槽布线。这种方法适用于宽度较大、地面信息插座数量较多或铺有地毯的办公室。从地面插座引出的电缆从地面插入位置穿过楼板至下层吊顶,再通过下层电缆桥架敷设至楼层配线架;从一楼地面插座引出的电缆通过本层地面下的埋管到本楼道吊顶上的电缆桥架,然后敷设在二楼配线间的配线架上。由于吊顶内有消防等其他系统的管道,吊顶和地面线槽走线部分的安装必须根据PDS管道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和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a)安装和布线首先用两个M4x10螺丝将塑料护罩安装在暗盒上,防止混凝土等杂物掉入暗盒内。浇筑楼板时,将暗盒放在预定位置,将电线或各种信号电缆穿过电缆管拉暗,至少留

43、200mm长。盒子的上平面应比地板的最终铺设面低20至45毫米。倾倒后,移除塑料护罩。在地板面材上制作边长为90-106毫米的方形孔。在弹出状态下打开套筒,露出两侧的螺钉沉孔。将插座体放入暗盒中,用M440螺钉将插座固定在暗盒上。面板底部的密封圈应紧密贴在光滑的地面上,以防止水进入。b)特性和应用该模块具有组合结构,并且通常可以配置有两个或三个级别。各一个插座,或者三个电脑信息插座。用于办公室、机房、商场、银行等开放式办公场所的高档装修。使用时,拉出滑舌,插座本体弹出,松开滑舌,插座本体锁定在弹出位置。不使用时,先拉出滑舌,同时下压插座本体,松开滑舌时插座本体被锁定。落地插座可以保证水滴、地板

44、蜡等液体不容易进入接线盒。使用时,应避免水流等液体的冲刷和淹没,以保证其绝缘性能。弱电竖井的接线PDS系统的典型配线间,其最小安全尺寸为120150cm;标准吊顶高度240cm,门的尺寸为高2.1m,宽1m,门向外开。该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在每层弱电井预留矩形孔供PDS系统电缆穿过,弱电井位置靠近墙壁支撑电缆。预留电缆井的尺寸至少是穿过电缆的三倍。此外,还应预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保证将来系统扩容时不再安装新的管道。4.7.3设备间的接线由于系统中信息点较多,各层配线架的主干电缆都集中在机房(数据机房和电信机房),所以机房的进线量相当大。机房是大楼内语音和数据布线的中心单元,因此在安装和设计时应

45、考虑其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并铺设防静电地板。该部分采用静电地板下金属线槽的方式。线槽不仅用于安装和引导电缆,还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气密和牢固的空间,以便电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每个限定楼层的机柜中进行端接。4.7.4设备间电源线的布置机房的交流电需求与机房内安装的设备数量有关。除了满足所有已安装设备的供电要求外,还需要再提供一条至少4个交流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这条线不要和其他大型设备并联,最好先接UPS,保证设备的供电和质量,用薄金属套管屏蔽。第五章中心机房布线要求5.1机房装修规则机房装修施工验收主要包括吊顶、隔墙、门、窗、墙面装修、地板、活动地板施工验收及其

46、他房间作业。房间装修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材料和设备的清洁。隐蔽工程(如地板下、天花板上、假墙、夹层)在密封前必须进行除尘和清扫,暗敷的面层应能长期保持不起灰、不起皮、不开裂。机房内管道壁的所有切割口必须防尘,然后缝隙必须用密封材料填充。在粘贴、粘接和其他涂层施工过程中,环境条件应符合材料规范的规定。装修材料尽量无毒无刺激,尽量选用阻燃阻燃材料;否则要尽量涂防火涂料。天花板。机房天花板表面应光滑、无灰尘、无变色、无腐蚀;边缘应整齐无翘曲,封边后不应脱胶;吊顶的保温隔音材料应平整干燥,并嵌缝。严格

47、按照设计和安装位置放线。天花板和.应牢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层。金属配件和铆接紧固件除锈后,应涂防锈漆两遍。吊顶上的灯具、各种风口、火灾探测器底座、灭火水枪等应统一定位,并与龙骨和吊顶紧密安装。从表面上看,布局要合理,美观,不凌乱。吊顶式空调作为静压箱使用时,其表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尘,无脱皮、开裂现象。固定吊顶的屋顶应与龙骨垂直安装。双层屋面的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用自攻螺钉固定天花板,不得损伤板面。当设计没有明确规定时,应满足五类要求。螺杆间距:沿板材周边150-200mm,中间200-3000mm,均匀分布。螺丝距板边10-15mm,钉孔、接缝、阴阳角必须根据屋面材料用相应材料嵌

48、光。保温吊顶的维修盖板应采用与保温吊顶相同的材料。活动屋面安装必须牢固,下表面应光滑,接缝应严密顺直,墙、柱应按实际尺寸进行切割和修补。根据屋面材料,做相应的封边处理。安装过程中随时擦拭屋面表面,清除屋面余料和杂物,做到上无残渣,下无污渍。分区。无框玻璃隔断应采用槽钢和全钢结构框架。墙玻璃厚度不小于10mm,门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不锈钢表面厚度要保证平整如镜,轧制后不凹凸不平。石膏板、吸音板等隔墙应在建筑围护结构表面沿地面、沿屋顶、沿墙龙骨之间用弹性密封材料固定。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0mm。竖龙骨准确定位并垂直校正后,可沿地面和顶龙骨可靠固定。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

49、墙的竖龙骨长度应比隔墙实际高度短30mm,上下两侧应形成15mm的伸缩缝,伸缩缝内填充阻燃弹性材料。全钢防火大玻璃隔断,钢管框架涂防火涂料,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无气泡。安装隔墙条板时,条板边缘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嵌缝材料可靠密封。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用自攻螺钉固定墙板应符合下列要求:螺钉间距沿板周边不大于200mm,板中间间距不大于300mm,并应均匀布置。其他要求相同。有耐火要求的隔墙条板应与竖龙骨平起平坐铺设,不应沿地面或沿顶龙骨固定。隔墙两侧墙板的接缝不应在同一龙骨上,每侧双层墙板的接缝不应在同一龙骨上。安装在隔墙上的设备和电气装置固定在龙骨上。墙板不应受压。当隔断墙上需要安装门窗时,应将门框、窗框固定在龙骨上,并按设计要求将缝隙密封。5.2接地系统5.2.1机房独立接地要求根据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对接地的要求: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应4欧姆,本设计接地电阻2欧姆,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机房设置独立的接地网,接地桩要求距离建筑基础15-20m。5.2.2计算机房接地系统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消除公共阻抗,防止寄生电容耦合干扰,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