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区域地理(国土整治)专题学习 中国区域地理学习方法一 宏观把握 形成框架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应以区域(尤其是热点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整合。注重地理学原理的形成、特点、分布规律、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空间区域定位成为地理高考乃至文综考试的门槛空间定位专题空间定位,抓点线面点山峰,城市,矿产,港口等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经纬线的分 布。面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带,农业区,
2、工业区等区位的分布利用三者之间的某种联系解读区域地理位置图,关键是判读地理位置。空间区域定位的方法主要有:首先,根据地理位置包括经纬位置(重要的经线、纬线及其所经过的主要地区,重要国家及城市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他相关位置。此为经纬定位;其次,根据地理事物典型的轮廓或形状(大陆、岛屿、半岛、海湾、内海、海峡、主要国家、主要湖泊等的轮廓以及主要山脉、主要河流的走向分布)等来定位,此为轮廓定位;再次,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分布来定位,此为特征定位。 从空间定位入手,整合知识系统(概括区域特征,如气候、地形、经济活动类型等),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一般包括 八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
3、源、交通、农业、工业。对一个问题、一个区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对照以上几方面检查,并引导学生寻找思维线索,设计出综合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具备积极有效的思维,学会思考,学会运用,逐步形成综合能力。鄂尔多斯高原(黄河“几”字湾部分)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例1、试用空间定位的方法指出下列各图分别是哪些区域。定位 自然特征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区域自然特征宏观掌握内容一:在地形图上把下列内容结合掌握,注意分界线和经纬度经过的主要地形1.经线: 730E 1000E、1200E 、1350E2.纬线: 23.50N 、 300N 、 400N3.三级阶梯分界线;主要地形区4.季风区与
4、非季风区分界线5.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6.农区和牧区分界线宏观掌握内容二:1.在政区图上掌握三大经济区,2.在空白图或地形图上,掌握三大自然区3.区分二者划分标准的差异区域地理: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区域为平台的各地理要素的整合 记住我国以及世界区域和国家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 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自然、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和反思。并能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3、世界典型农业地域
5、类型的分析 。 3、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 以下10幅图时要求学生掌握的: 中国政区图 中国地形图 中国气候图(含气温图、降水图) 中国水文图(河流湖泊) 中国资源能源图 中国人口城市图 中国交通图 中国农业图 中国工业商业图 中国分区图(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及港、澳、台地区) 这十幅图的掌握方法主要有叠加法和分解法。叠加法就是选择其中一幅为底图,叠加其它信息;分解法就是将一幅综合图分解为单一要素图。同时要注意从整体结构特征到微观区域特征的转化。抓住主要分界线,掌握区域分异 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1月平均温0等温线 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
6、米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中国人口线 黄河、长江沿线 京哈京广线、陇海兰新线铁路沿线要把握主要分界线的位置及两侧的区域差异,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 例2、请按“优势问题方向”进行归纳东部的优势特点(1)工业发达(工业基地)(2)湿润的气候、低平的地势以及江河下游的肥沃的土壤,形成众多的商品粮地。(3)交通发达、城市众多 中部最突出问题一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山西煤炭的外运需要; 二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三是东北森林的过渡砍伐问题; 四是地上河极易泛滥成灾; 五长江的洪涝问题;六是长城沿线的沙尘暴问题。 西部发展方向1.能源和矿产基地
7、2.特种农牧业生产基地 中国区域地理学习方法二 微观剖析 以点带面(1)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内容 对于“分析回答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这样的问题时,应当从哪些方面回答? 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主要应当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大方面回答。 区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社会经济、交通、聚落、文化等人文地理环境要素。(2)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图,分析回答该省内部甲、乙、丙三个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甲区域乙区域丙区域地形
8、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 渭河平原(谷地),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季有冰期,含沙量相对较高;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千沟万壑;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偏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河流少,径流量小,冬季有冰期,含沙量大;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汉水谷地(汉中盆地),海拔较低,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降
9、水量大; 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季无冰期,含沙量较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 土壤呈酸性;小结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行政区轮廓、山河分布、提示性地理事物名称等信息,对该区域进行区域定位。对于本题而言,一方面要进行整体定位,另一方面是要进行内部区域划分。 第二步:根据区域定位的结果,着重分析甲、乙、丙三个区域中地形、气候两大自然环境要素的类型和特征,并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则,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各个区域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 第三步:按照上述分析结果,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和地理词汇,对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行表
10、述和阐释。 (3)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结果的应用 根据前面分析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有何影响? (2)甲区域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回答其形成原因和主要解决措施。 (3)简答乙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1)题中的乙区域为例: 乙区域(渭河平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因此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多,城市和交通线主要表现为沿渭河呈带状分布。(3)题为: 自然条件: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开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靠近大城市
11、和铁路线,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好。 (2)题为:问题:甲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且北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化)现象较为严重;解决措施: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加强小流域治理措施,做好矿区恢复工作,减少牲畜头数,缩小放牧比例等。 例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分析两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图1 图2 图1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有较长的冰期,含沙量低;植被覆盖率高,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并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土壤以黑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 该区域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煤炭、森林等资源丰富。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内涝严重。 图2为安徽省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综合物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届高三数学“8+3+3”小题期末专项练(10)复数与平面向量(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 2025赠与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租赁合同终止的方法
- 2025年农科院作物学笔试题
- 2025年牙科综合治疗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低能校正磁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金融担保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碳纤维预浸布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铁总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广东省清远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清远二模
- 2025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MOOC】工程伦理导论-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级配碎石旁站监理记录表.模板
- 国电南自PSL 641U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V1.1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