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盲进阶指导(寒假小结)前言这个寒假基本完成了元旦开坑时保证的一周一篇更新速度,并且在过年 期间更新了一篇质量还不错的UF440教程。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开学事情比较多, 又恢复实战练习了,所以更新速度较慢。接下来会集中备战五一北京赛,教程先 放一放,剩下的内容在之后会慢慢更新,章节标题和内容也会有些调整。这篇的第一节主要通过盲拧和速拧的对比,说明了【观察】【转化】【思考】【拧动】这四个部分的联系和区别,细化盲拧练习时的问题所在。接着第二 节就是通过第一节的四部分基础, 分别介绍入门、5m-2m、120s-90s、90s-60s、 60s-45s、45s-30s这6个阶段练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注
2、意事项。后记:写完了发现篇幅过长,但又不想拆开两篇。第一节篇幅不长(2000 字)但比较重要;第二节篇幅较长(5000字),如果嫌字数多可以挑自己所在的 阶段看。如果大家觉得想要入门盲拧在观望中, 或者练习盲拧在某一阶段毫无头 绪,相信这篇文章会非常有帮助的。1盲拧与速拧的对比很多人觉得盲拧和速拧没什么关系,刚刚开始练习三盲的时候我也这么 觉得,当时觉得毕竟盲拧的观察和拧动是分开的,一定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体系。 后来随着水平的进步,sub50之后慢慢开始觉得不是这么简单的, 长期速拧练习 练就的反应速度、预判意识和对魔方色块的熟悉程度对盲拧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下面主要剖析盲拧的记忆过程和还原过程
3、,为第二节的盲拧进阶指导做基础。盲拧记忆的两个部分盲拧的记忆过程可分为【观察】与【转化】两个部分,类似于速拧的【观 察】和【拧动【观察】部分是只看色块,脑子里不想编码也不去记忆。【转化】 则是编码、储存或划线等,对于声音记忆法(如拼音法)则是“读码”过程,对 于联想记忆法则是“组块-储存”或“图像-储存”过程,对于空间记忆则是 划线 过程。简单来描述就是一一【观察】主要是眼睛的工作而【转化】是脑子的工作。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体验自己【观察】的速度,打乱一个魔方,用盲 拧的方法把魔方观察一遍,观察的时候注意脑子不要想编码也不要去记忆,只看色块走向。在克服了初期小循环借位不熟练的问题之后,【观察】
4、部分是只和练习量相关的一个部分,技巧较少。与之相反,【转化】部分的方法则多种多样。记忆的两个部分同步问题三盲记忆时间在20s外的魔友,在处理【观察】和【转化】时普遍都有 一个误区,观察完一组编码时,转化完这一组编码,再去观察下一个编码,其过 程具象如下:【观察11 -【转化11 -【观察2】-【转化2】实际上这就相当于速拧时做完第一组 F2L停下来找第二组F2L,找到后 再做第二组F2L,这是极其不连贯的。而三盲记忆在15s内的魔友记忆过程一般如下:【观察11 -【观察2】-【观察3【转化11 -【转化2】-【转化3】简单描述就是脑子跟在眼睛后面去记忆,这样效率就会提高很多,肯定 会有一些魔友
5、刚看到这个过程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或者觉得不可能,怎么可能边看边记呢?现在来对比一下阅读母语和阅读外语这两个过程就很容易理解。 我们在阅读中文时几乎可以做到不停顿,不会看一个词语停下来想想是什么再去 看下一个词语。而阅读英文的时候速度就要比看中文慢很多,原因在于我们对英文单词不熟悉,阅读时的【转化】过程较慢,无法做到一边【阅读】一边【转化 所以想要做到同步,前提一定是【转化】过程已经比较熟练,如果反应一组编码 的时间是2秒,而观察一组编码的时间是1秒,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同步的。分析完这个过程之后,再和速拧对比一下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速拧中我们一般是【拧动】快【观察】慢,而在盲拧练习的
6、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 【转化】慢【观察】快。所以练习时要注意, 要像练速拧公式一样去练习盲拧的 【转化】熟练程度,这个对于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不同记忆方法分析对比一些大佬练习量比较可怕,可以在几乎保持纯观察的速度上同步进行转 化过程,能达到这个目标基本也就记忆进 10s 了。在记忆方法上,其实练到最后 都是可以进10s的,因为在【转化】比较熟练的条件下每一种记忆方法其实都可 以做到同步,而【观察】速度又只和练习量有关系,并且练到后期空间记忆还可 以有效辅助记忆,所以每种方法的极限记忆速度区别都不大。如果记忆方法没有定型,觉得想要优化或调整的话,还是推荐大家用“记 角读棱”的方法。虽然说每种方法最后
7、极限时间都可以进 10s,但是从练习难度 上来讲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全读”或“读棱划角”的方式前期都是不太好练习 的(大佬除外),因为不稳定;“全联想”的方法虽然是最稳定的,但联想词组较 长,不易提速。个人认为联想配合读音的方法是练习体验比较好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为读比而“记角读棱”和“记棱读角”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合理一点, 记快,并且棱比角长。一般来说棱块编码平均6组,角块编码平均4组,假设读 一组编码1秒,记一组编码2秒。那“记角读棱”需要时间是 14秒,”记棱读 角”则需要16秒。另一个原因就是反编奇偶法(具体看三盲体系 2.4章),目前 来看棱块反编法更合理,而棱块反编法需要先观察角
8、块。 所以“记角读棱”好上 手好练习,在顺序上也比较合理。盲拧还原的两个部分以及同步盲拧的还原部分也一样,分为【思考】和【拧动】两个部分。【思考】就是回忆编码以及思考公式怎么做,【拧动】就是拧动公式,这个就比较好理解, 因为和速拧的过程很类似,不花太多篇幅来说了。一般来说初学者的【思考】部 分基本都用来想当前这一条【拧动】要怎么做了,过程如下:【思考11 -【拧动11 -【思考2】-【拧动2【拧动】熟练之后,可以开始尝试在做当前编码拧动时去【思考】下一 条编码的拧动。如果可以做到【思考】和【拧动】同步,过程应如下:【思考11 -【思考2】-【思考3【拧动11 -【拧动2】-【拧动3一开始我觉得
9、还原的【思考】部分除了提前想下一条公式没什么其他文 章可做了,后来先接触到了糖心大佬和 Jack Cai讨论的非标技术,又听说了熊猫 大佬可以提前思考下一条公式的起手位置, 慢慢觉得还原的【思考】部分应该是 以后三盲技术的开发重点了。不过在【思考】部分适用的技术应该都是比较后期 才能用得上的,因为在思考没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习这方面的新技术,可能会影响记忆和拧动,初期就提前思考下一条公式就好了。.三盲进阶指导三盲练习的心态问题前两天刚刚和赵天愉大佬讨论过练习魔方项目的心态问题,觉得 盲拧练 习的心态可能是首要问题。目前来看,学习和练习盲拧的魔友可能会出现两种不 端正的心态:a.认为盲拧太难了,自己
10、肯定学不会,就算学会了也练不到特别快; b.自己CFO葭个月就能练进sub20(举例而已,也可能是其他项目有点小成就), 这么聪明肯定盲拧随便练练就能出成绩,三个月就算不能sub60怎么也能sub90 了。很多魔友刚开始学的时候都是心态 a,我也在努力帮助很多魔友纠正这 种心态,其实盲拧只要方法正确、有效练习, sub120还是不吃力的。比较可怕 的是心态b,虽然这种情况出现比较少,但是一旦有这种心态是很难纠正的,盲拧其实从学习难度上来看并不难,但是从练习难度上来说是绝对要比速拧难的, 这点在练习环境和注意力集中上都有体现,如果轻视练习,那绝对会被盲拧练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做人的。所以练习盲拧
11、要摆正心态,一方面应该知道盲拧在方法正确、有效练习 的前提下,在sub60之前都是能看到练习带来的明显成效的 (sub60之后一般需 要优化方法所以进步会变慢)。另一方面应该重视练习,盲拧在练习上比其他项 目要有难度,对周围环境和注意力集中的要求比较高, 也就是说盲拧做到有效练 习需要付出比速拧更高的精力。三盲与三速有效练习成绩对比我咨询了一些魔友后发现,大家从开始学盲拧二步法到sub60的练习量普遍都是2000左右,而在速拧上,学会CFOP之后练2000把应该可以达到sub20 的水平。在同等有效练习量的基础上,盲拧的成绩应该大概是速拧的3-4倍,从现在WR水平上来看也基本是这个倍率。也就是
12、说如果可以做到CFOP速拧sub20,那么付出同样的努力并且方法正确,盲拧应该也可以练到sub60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练习”,这里说的有效练习是指用打乱练习并且计时,没事 在那睁眼睛用盲拧的方法玩不能算是有效练习。说到这里再啰嗦一下练习环境的问题,有很多魔友现在应该都是本科, 可能深受寝室练习环境的困扰,比如有的室友在寝室打电话或者是吃鸡开语音什 么的,都是很影响注意力的。可以考虑上网买个隔音耳罩,不用太贵几十块钱就 行。练习的时候用先戴一个入耳式耳机(没有的话海绵耳塞也行),放点没人声的轻音乐,外面再带上隔音耳罩,环境比较吵的时候音量就放大一点, 学校社团 招新我就是用这种方法表演盲
13、拧的,如果不是有人在耳边大喊大叫基本不会分散 注意力。实在不行可以学唐薪大佬,他练习的时候是去找一个没人的空教室,总之没有条件总是可以创造条件的。三盲各阶段分析与指导下面根据第一章讲的【观察】【转化】【思考】【拧动】这四个方面,对盲 拧二步法练习的不同阶段做一个大概的分析和指导意见。篇幅较长,看烦了的话看自己所在的阶段就好。下面这部分含个人主观看法比较多,不可能适用于所有 人,如果有争议欢迎跟帖讨论。(四步法不在讨论范围内,现在二步法方法和理 论都很健全不建议学四步法。)0Q5m入门阶段主要就是盲拧方法的学习,重点要放在【观察】部分的学习小 循环处理上,很多入门者其实是倒在了编码过程上。在这阶
14、段的练习也要注意“复 盘”,练习的时候一定要用打乱公式, 如果DNF 了就再睁眼睛拧一把看看是哪里 出问题了。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在这时候可能只能用联想字母配合死记硬背的方法,能想出词 组的就联想,想不出来的就硬记字母。因为这一阶段 记忆会比较久,用读音或者 划线的方法很难长期记住。还原过程:还原过程中主要是要熟悉基础公式,棱块建议直接学彳亍法顶层24条基 础公式(见三盲体系3.1章),因为公式并不难背,特别是在速拧基础好的前提 下。角块如果背不下来公式可以考虑用 op法入门(见三盲体系3.2章),会轻松 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使用op法,【转化】编码时也一定要一对编码为一组去 想,便于后期转彳
15、亍。5m - 2m能5m内还原说明已经初步入门了(现在大部分 WCA比赛及格线也是 5m) o 记忆过程:首先在记忆过程,【观察】部分应该已经初步熟练,在小循环不是特别多 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地完成 【观察】,相比而言【转化】过程的不熟练会显现出来, 因为全联想+死记硬背的方式有时候可能会在某一编码上卡比较久,非常影响连 贯性,导致编码要记好几遍。这时可以开始初步尝试“记角读棱”的方式,这一 方法的优点在这篇的1.3小节讲过了。“读棱”可以尝试在教程的基础上自己整 理一套双音调版拼音法(见三盲体系 4.2章),双音调版拼音法性价比较高,整 理练习难度都不高,很容易上手。而“记角”在这一阶段可以先不
16、必整理联想词, 实战想到什么就先用什么,什么词性都可以但有图像的名词更好。因为这个阶段 还比较慢,整理378个联想词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还原过程:还原过程中的【拧动】部分,棱块还是继续熟练顶层24条基础公式以及 setup,在这阶段练习过程中尽量要把所有 setup都固定,最好是自己整理出来。 在【思考】部分,可以先不去管setup和公式之间的消步,但要努力尝试在setup 的时候就去想之后的色相以及对应公式,尽量做到setup和公式无缝连接,甚至 可以适应放慢手速去做到 setup+公式的连贯。关于角块,如果背公式不吃力的 话建议这个阶段就尽早开始使用彳亍法,不要过于依赖op法,练习彳亍法的注
17、意事项和棱块一样,但是角块因为有三个色相,所以彳亍法角块比棱块要难。120s - 90s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脱菜了,再进步一点就可以表演了。记忆过程的【观 察】部分应该可以做到 小循环借位连贯,【转化】部分应该可以做到拼音读棱已 经初步熟练,记忆时间可能会在1分左右;还原过程的【拧动】部分应该可以做 到初级公式完全熟练不用想,在这个前提下【思考】能力也可以解放出来,能做 到setup+公式基本完全连贯,假设每条公式做4秒,公式间愣神的时间按平均1 秒算,8-12条公式的还原时间应该在40-60秒。记忆过程:记忆过程的【观察】部分可以开始试着做扫码练习(见三盲体系1.2章, 这个要在这篇总结之后写)
18、。【转化】部分读棱应该已经初步熟练了,角块需要开 始整理联想词了(见三盲体系 4.3章),如果近期没有高盲或者多盲的打算,整 理378个联想词就可以了(注意把元音 eio都换成辅音更容易组词),还是比较 轻松的。然后找时间把联想词像背英文单词那样背一下,可以加快熟练过程,练到看到一对字母1秒能反应出来是什么联想词就暂时够用了,【转化】部分的熟 练对于记忆整体的提升是很重要的。还原过程:还原过程的【拧动】部分棱块可以继续使用24条基础公式,但是一定要 做到setup+公式的肌肉记忆,包括大部分setup和公式间的消步也要处理掉;角 块在这阶段强烈建议开始使用彳亍法,背公式不吃力的话可以将角块公式
19、加到 54条。【拧动】熟练之后,可以开始重视【思考】部分的练习,要开始做这一条 公式时提前思考下一条公式怎么做, 刚开始会很不习惯,但是这一点对于提升还 原过程的连贯性非常重要。90s - 60s这个阶段盲拧已经初步小成。纯【观察】扫码应该可以在15-20秒完成,【转化】中读棱完全熟练、记角可能会比较拖时间;【拧动】中棱角彳亍公式应该完全熟练,【思考】应做到做这一组编码时能回想起下一组编码的公式。记忆过程:记忆过程的【观察】部分应该继续进行扫码练习来寻找快速记忆的感觉。【转化】部分的主要问题会落在记角的联结上, 联想词应该已经初步熟练,应该 开始尝试快速编故事 而不是停下来将编码联结的方法。读
20、棱没什么难练的,多练 就好了。在这阶段记忆应该努力做到“一遍过、不反复、不复习” ,如果能达到 这一要求记忆想出30秒都难。还原过程:还原过程的【拧动】部分应该开始接触 818,强烈建议先背440,背完 440差不多可以sub60,然后再背378。因为440的优化思路是“短”,从公式 长度和分类细化上都很有优势,基本上可以一步优化到位,如果是UF缓冲的,推荐我之前做的UF440教程(见三盲体系3.7章),目前来看大家的反馈都还是 比较好的。而378的优化思路是“顺”,优化方向是RUD流手法,这样一来公式 的长度就会加长,步数在12步以上都算正常的。经过 2-3步的setup之后不容 易看出原公
21、式和转换机公式的联系, 这就带来了理解上的难度。并且目前并没有 特别好的RUD流公式体系,纯RUD体系学习难度较高。在背了一部分818之后, 一定要加大练习量保证公式熟练,这样才能把【思考】部分解放出来,在【思考】 部分保证做这一条想下一条的能力。60s - 45s目前来说到sub60基本就是nr50 了。这个时间段的分段应该是记忆 20 左右,拧动30左右。纯【观察】扫码应该可以在 12-15秒完成,【转化】中还 是记角的联结问题影响比较大;【拧动】中818应该440或378已经初步学会, 并且初步熟练保证可以提前思考下一条公式。记忆过程:【观察】部分还是要继续通过扫码练习追求快速观察的极限
22、,要 注意对 小循环、翻色和奇偶处理的连贯性,尽量不要因为遇到这类状态而放慢扫码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很多编码过程相关的新技术,sub60之后可以开始了解一些 可以在还原过程中减少一条公式的新技术,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反编法处理奇偶变 换(见三盲体系2.4章)。【转化】部分要开始有观察与转化并行的意识,当然前 提还是记角读棱方法的绝对熟练,必须要有大量练习作支撑才可以。还原过程:如果先学440的话,在这个阶段【拧动】部分应该开始学习整理378 了, 对378的整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一一虽然说目前378的优化思路是 RUD流手法,但是不要盲目进行 RUD全优化,这样的一个体系会非常难练习,
23、 任何不考虑练习难度却极致优化的体系都是耍流氓,这种体系都是给大佬准备的。 所以入门时还是可以考虑一些 LR层的8步9步基础转换机,或者是带 F层的 setup,目的就是在保证大概RUD流优化方向的前提下,尽快整理完一个适合自 己上手练习的378体系,而且有些公式的选择要等到后期 RUD手法熟练了才能 挑得出来。接着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818,从而在【思考】部分可以保证【拧动】 时的全连贯,如果发现自己没法做到拧动的连贯, 甚至可以放慢手速去保证连贯 性,和速拧的慢拧是一个道理。(有时我自己做慢拧练习保持大概 4tps的手速, 完全连贯也能30秒完成拧动,因为盲拧平均10条公式,按一条公式12步
24、算才120步,并且棱块公式还比角块公式要短,实际用818完成一次盲拧的平均步数 应该在100左右。)45s- 30s我目前就是在这个阶段,到这个阶段正常应该可以自己发现问题了,这 个时间的分段应该大概是记忆15还原25。纯【观察】扫码应该可以在12左右 秒完成,【转化】仍然还是记角联结的问题最大;【拧动】中818应该完全熟练, 并且可以保证大部分衔接都没有停顿。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一一连贯、连 贯、还是连贯。(这个阶段当然要继续优化 818和记忆,但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 问题,想进30无论记忆和还原都要非常连贯完全没有停顿才可以。 只要全连贯, 公式差一点也能进30,周闯大佬一堆转体公式全连
25、贯也照样进 25。) 记忆过程:【观察】部分还是要继续扫码练习,遇到特殊状态要完全不减慢速度。 在818熟练的前提下,如果觉得小循环拖速度可以考虑无视色相的借位方式, 同时调整一些借位习惯以适应快速扫码(见三盲体系2.3章),努力做到扫码时问进10。【转化】部分要有并行处理观察和转化的能力,练习 在维持纯【观察】 扫码速度的前提下尝试进行编码【转化】,保持连贯不要因为转化而放慢扫码速 度。甚至可以尝试一些 多线并行的方法,比如方胜海大佬说他偶尔读棱的时候可 以整理(联结)角块记忆,这就相当于观察棱、读棱、整理角三条线并行, 确实 比较难,但并不是不可能,我少数时候也可以做到。另外拧动时的思考部
26、分也可 以利用起来,这个下段说。还原过程:【拧动】部分818一定要完全熟练,翻色和奇偶的处理方法也要成体系 (奇偶处理还是建议大家用反编法,大部分缓冲都用得上),可以继续进行优化, 但要保证优化后体系快速熟练,体系不熟(做某条公式愣神)是很难进 35的。 【思考】部分还是要保证连贯连贯连贯,如果还原体系很熟练的话,【思考】部 分应该有余力去整理一下记忆,比如说刚开始拧棱块的时候可以回想一下角块的 第一组编码,大部分忘角的原因都是角块的第一组提取不出来。30 - 20s指导不了了,大佬自己练吧_(:3/)_(其实这还是一个答疑帖)其实分析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一点一一 练习量,无论在哪个阶段,
27、大量有效练习都可以进步,没有效练习量就是进步不了,建议每天1-2小时的练 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比较有效的进步。另外,在进 5分的前提下,大家如果觉 得在哪个阶段进步不了,或者练习有难度的,可以跟帖提问,有视频最好。帖中 必须有以下五项信息:a.速拧方法及练习成绩;b.盲拧记忆方法;c.盲拧还原方法; d.记忆和还原时间分段;e.觉得现阶段练习难在哪里。在三个月内我会尽量给大家提供比较合理的优化方法或练习思路(三个 月后也可以,不过不敢保证自己能维持做教程的热情太久)。不要怕换血,盲拧 换血是常事。我认识唐薪大佬之后他经历了更改观察顺序(为了学反编法)、优化角块RUD公式,目前正在从DF-DBL缓冲改为UF-UFR缓冲,在改方法这方面 很有魄力。.总结教程内容变更下面会更新2.3进阶篇:公式优先与减少转体的编码方式、1.2进 阶篇:盲拧扫码练习。那么之前规划的20篇教程,已完成15篇(算上现在这 篇),未完成的还有5篇:3.5番外篇:DBL缓冲的角块D2法3.8进阶篇:DBL378的RUD流体系4.1入门篇:三盲实例讲解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胞连接和黏附培训课件
- 知识社群数据分析与洞察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知识问答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流仓储货物分类与超算识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的护理
- 低温烤肉串连锁店加盟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安全培训活动的收获课件
- XX企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行业规范与标准报告
- 英语怎么做好课件教学
- 蛋白质结构分析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小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沟槽坍塌应急演练方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申报协议书
-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精品PPT)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学习解读PPT模板(完整版)课件
- 教学课件: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 铁路工程质量风险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