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常住人口_第1页
东莞常住人口_第2页
东莞常住人口_第3页
东莞常住人口_第4页
东莞常住人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莞常住人口 822万 10年增177万2011-5-23166.8日20万入】1口.现者。万人5.24B7A5S.3S9O 沔入制图数字据东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王一 /制图东莞到底有多少人?这个谜一样的问题终于有了最权威的答案。据市统计局刚刚公布的 东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简称“六普”)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 全市常住人口为82202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简称“五普”)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4457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74537人,增长27.53%,年平均增长率为2.46%。在发布数据的同时,市人口普查办主任、市统

2、计局副局长叶力强以及市人口普查办相关 负责人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针对人口公报中主要数据进行了权威解读。仍处人口红利期离老龄化社会还很远按照此次公布的数据,东莞常住人口达822万人,“常住人口不是简单的户籍人口与非户 籍人口的总和,因为有少部分户籍人口可能离开东莞后,成为其他地方的常住人口,不在东 莞常住人口之列。”市人口普查办相关人士表示,结合2010年人口公报,在822万常住人口中, 至少630万以上的人口为非东莞户籍人口。因此,大幅增加的常住人口中,绝大部分是非户 籍人口数量的增加,这足以印证东莞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人口吸引力。尽管增幅较大,但是10年间东莞人口并不是直线上升的,变动趋

3、势与经济走势息息相关,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口增长也较快;相反,在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回落,人口也出现回调。 “由于统计方式的不同,现在公布的六普人口数据只能与2000年的五普数据进行对比,与2009 年统计年报的数据是没有可比性的。”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则是最能说明人口劳动力构成的数据。人口公报显示,东莞1564 岁人口为735.6万人,占89.49%,相比五普时的比重上升0.17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人口则 仅占全部人口的2.26%,这与国际上通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专业人士表 示,这足以说明东莞人口仍然以劳动力为主,离老龄化社会还很远,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分布与经济总量基本

4、相吻合822万人都分布在哪里?统计公报显示,长安镇、虎门镇、东城街道、塘厦镇的常住人 口分别为66.4万人、63.8万人、49.2万、48.2万人,位列全市前四名,紧跟其后的是厚街和常 平人口也分别达到43.8万人、41.8万人。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不少东莞人的直观感受:东莞 人多数都在镇上,而且是经济发达的镇上。事实上,记者从2010年度镇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量化考核表彰名单中常住人口总数 排在前列五名的长安、虎门、东城街道、塘厦镇、厚街镇领跑前列,其GDP总量分别位列 第二名,第一名、第三名、第五名、第六名。由此可见,我市人口分布与经济总量分布基本 相吻合。性别比例从男少女多到男多女少男女性别

5、比例一直是个敏感的数字。此次人口普查显示,东莞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从五普期间的89.42上升为117.81,男少女多的局面彻底扭转为“男 多女少”了。“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与东莞产业的适度重型化有关,以前轻工业比重大, 需要的女工多,而现在重工业比重增加了,需要的男工增加了。”叶力强说。男多女少,是不是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男士找不到对象,进而产生婚恋等社会问题?非 也!据2010年统计年报显示,户籍人口的性别比为103.09, “这基本上处于正常水平,不会 产生较大的社会问题。”市统计局人士表示,常住人口的性别比尽管相对十年前有大幅度上 升,但是因为东莞人口流动

6、性大,每年的情况都会不一样的,而且,据一些社会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在东莞打工的年轻人,还是倾向于回老家找对象、结婚,因此,这些数据不足以说 明婚恋社会问题隐患的存在。数据解读常住人口关键词: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误差率全市常住人口为82202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445700人相 比,十年共增加1774537人,增长27.53%。年平均增长率为2.46%。解读:记者:8220237常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是多少?非户籍人口的新莞人有多少?叶力强: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明确“常住人口”的概念。人口公报中的“常住人口”, 包括三类人群: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

7、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 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 习的人。举个例子,你的老家在湖北,户口也在湖北,你已经离开湖北好几年,到好几个地 方工作生活过。人口普查的时候,只要你在东莞(临时探亲、出差除外),你就算是东莞的 常住人口。同样,要是一个人户口在东莞,人口普查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东莞半年以上,那么登记 那一刻,他人在哪就算哪里的常住人口。也就是说,不排除有部分东莞户籍人口并没有算在 常住人口里,常住人口不等于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简单相加。因此,东莞822万常住人 口,也没有包括全部的东莞户籍人口。但是,根据公安部门去年的人

8、口年报数据,东莞户籍 人口有1817709人。大致推算,非东莞户籍的常住人口应该在630万以上。记者:十年增加177万人口,主要是什么因素增加的?叶力强: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十年间东莞城市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人口来到东莞;二是,东莞产业大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引进各种人才。记者:东莞常住人口全省第三,对比广州、深圳,东莞常住人口增加是快还是慢?为什 么?叶力强:从常住人口在全省人口所占的比重来看,东莞十年前所占的比重为7.56%,现 在所占的比重为7.88%,上升了 0.32个百分点,而广州深圳分别上升了 1.5、1.7个百分点。从 这个数据上来看,人口向大城市

9、的聚集趋势还是非常明显。但是,在整个珠三角来看,东莞 发展较早,人口基数大,增长的总量还是比较多的。记者:东莞的人口普查中,是否包括长期在东莞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叶力强:此次人口普查对港澳境外人士也进行了登记,但是这一部分的数据国家尚未公 布。记者:此次统计的人口,有没有允许一定的误差率,如果有,大约是多少、可能涉及多 少人口?叶力强:国家对此次人口普查进行过事后质量抽查,各地的误差率没有发布。但是我们 是严格按要求进行的,普查员的责任心也非常强,有的普查员经常要在人家门口等到半夜三 更,就是为了等到晚归的住户,我知道非常感动。但是,现在市民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对人 口普查配合度没

10、有以前那么高了,少数人不愿意如实向普查员说明详细情况。性别构成关键词:婚恋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46260人,占54.09%;女性人口为3773977人,占45.9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42上 升为 117.81。解读:记者:五普时,东莞的性别比为89.42,六普时的性别比却变成117.81,十年间,东莞的 男性人口为什么反超出那么多,而女性人口为什么会减少那么多?这是否意味着性别比失 衡,甚至有可能造成婚恋方面的社会问题?叶力强:东莞男女比率的变化,不是基于自然生育而发生的变化,而是跟东莞工业结构 的重化有一定的

11、关系。以前车工、小工以招女工为主,现在更多的需要男工。这个性别不能 代表计生方面的性别比例。按照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2010年东莞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3.09,这个数据相对正常。在婚恋问题上,男多女少也未必就一定带来婚恋上的问题。家庭户人口关键词:计划生育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2273598户,家庭户人口为507678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为2.2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6人减少0.93人。解读:记者:什么叫家庭户?东莞家庭人均2.23人,十年内减少了 0.93人,是不是计划生育的 结果?叶力强:家庭户是一个人口统计上的概念,不是以户口本为单位的,居住在一起、有家

12、 庭成员关系,就算做是家庭户。统计的时候如何判断是被否真的具有家庭成员关系呢,就要 看登记者自己如何说了。譬如两个没有结婚的人住在一起,登记时说双方是夫妻,我们就算 作家庭户来登记了。与家庭户相对的,是集体户,就是那些没有家庭关系而住在一起的,譬 如工厂集体宿舍的员工等。在一些人口流动性不是很大的地方,家庭户数据的意义比较大,基本上一个家庭户就是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但是东莞人员流动性大,情况特殊。譬如一些公司的白领,即便是 一个人租房住、独立生活,也算作是一个家庭户。很多出租屋隔成好多间,每一个小间住一 个人也算作家庭户。因此,东莞家庭户相比十年前增加幅度较大,户均人口减少,只能说明 东莞

13、员工福利增加了,员工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十年前住集体宿舍的员工,现在可 以单独租房子住了。这与计划生育没有必然的关系。年龄构成关键词:老龄化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78085人,占8.25% ; 1564岁人口为7356357人,占 89.49%;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5795人,占2.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4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1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 比重上升0.26个百分点。解读:记者:1564岁人口比重占89.49%,说明了什么?是否意味着东莞是座抚养孩子和赡养 老人负担很轻的城市?十年间,0

14、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 重上升0.26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老龄化趋势正在形成?叶力强:这并不说明东莞抚养孩子老人负担轻重,因为很多常住人口的老人、孩子都在 老家。上述年龄构成,说明东莞人口结构仍然以劳动力为主,还处于人口红利期,尽管65 岁老人比重略有上升,但离国际上通行的老龄化社会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受教育程度关键词:劳动力素质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83890人;具有高中文化 (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66882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471698人;具有小学文化 程度的人口为110992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

15、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 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147人上升为 7103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5579人上升为2030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59419人下 降为54399人;具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2467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2193人,文盲率由1.31%下降为0.64%,下降0.67 个百分点。解读:记者: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83890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约为7.1%, 这个比例相对于五普,显然有较大幅度提升,但这个比例相对于这座城市是否

16、仍然太低?叶力强:从数据上看,东莞整体的劳动力素质应该是在十年间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方 面是这些年大学扩招的结果,整个国家人口教育水平都提高了,也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对 高素质人才吸引增加的结果。但总体来看,人口素质还是相对偏低,这说明东莞在推动产业 转型升级、吸引人才方面还需要加快步伐。记者:数字显示,由四个街道构成的东莞市中心城区人口,约为120万人,相对于822 万常住人口而言,是否意味着人口集中度不够?城市化水平仍偏低?叶力强:这与城市化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东莞的常住人口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制造业里, 这都不是以市区为主的。记者:长安镇66万人、虎门镇63万人、厚街镇43万人,此三个首尾相

17、连的镇,总人口为 172万,高出中心城区52万人,是否意味着全市资源配置,有需要进一步向此三镇倾斜?叶力强:长安、厚街、虎门人口排在前列,但是他们的经济总量也是相对排在前面的, 这说明东莞人口分布与东莞各镇街的经济总量相一致。这些人口数据,肯定会成为全市资源 配置的重要依据的。不少相关部门最近就不断向我们要人口数据,希望根据这个数据来制定相关政策与工作措施。疑为什么现在才公布普查数据?“外界有说法,为什么东莞的数据迟迟不见公布?有人甚至因此质疑最后公布数据的准 确性。这不合理。”叶力强告诉记者,“其实,按照人口普查条例,人口普查数据要从国 家、到省、到市一级一级公布,我们必须等省公布后才能公布

18、。”叶力强说,去年刘志庚书记还亲自穿上人口普查的工作马甲,担任人口普查工作的代言 人,目的就是让更多人重视人口普查,支持我们普查到最准确的数据。非普查年份如何掌握人口数量?据叶力强介绍,在非普查年份,对人口数据的把握,主要是通过计生、民政、公安部门 提供的数据来进行综合推算。其中计生、民政部门掌握着每年的人口出生、死亡情况,公安 则通过暂住证等管理手段,对人口流动情况进行把握。“依靠这些数据进行人口总量的推算, 与人口普查的数据准确性没有可比性”。镇街人口数(人)比重6(%)全市合计8220237 100长安镇 664230 8.08虎门镇 638657 7.77东城街道办事处492875 6塘厦镇 482067 5.86厚街镇 438283 5.33寮步镇 418578 5.09常平镇386378 4.7凤岗镇 318971 3.88清溪镇312639 3.8南城街道办事处289255 3.52大岭山镇279414 3.4石碣镇246960 3万江街道办事处244765 2.98黄江镇 231399 2.81高埗镇 217436 2.64横沥镇 204830 2.49沙田镇 177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