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及治法及脏腑辨证_第1页
治则及治法及脏腑辨证_第2页
治则及治法及脏腑辨证_第3页
治则及治法及脏腑辨证_第4页
治则及治法及脏腑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治则及治法及脏腑辨证治则:治疗疾病的总则。治法: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运用。 治 则一、治未病二、治病求本三、正治与反治四、标本缓急五、扶正祛邪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法一、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正气: 1、调摄精神 ,避免不良精神的刺激, 使气机调畅,气血平和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2、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五禽戏(虎、鹿、熊、猿、猴) 太极拳 3、生活起居规律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4、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防止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既病防变:1、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疾病

2、的发展。2、先安未受邪之地,作好预防。 “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B二、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本 质进行治疗。“治病必求于本。” 是辨证论治中的根本原则。治病求本如:头痛 外感头痛-发汗解表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 阳亢头痛-平肝潜阳 血虚头痛-补血滋养 痰湿头痛-祛痰化湿B三、正治与反治正治法: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 一致时,就采取逆其病势的方药 进行治疗的一种法则。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反治法: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 反时,就采取顺其病势的方药进 行治疗的一种法则。如:伤食致泄泻,用通利法。 血虚便秘,用补血法。B四、标本缓急标:现象。

3、 邪 症状 体表 新病 继发病本:本质。 正 病因 内脏 旧病 原发病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B五、扶正祛邪邪正,邪胜则病 ,邪盛则病进 。正邪,正胜则不病,正盛则病退。调节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得正邪。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多用补法:药物、针灸、气功、推拿、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祛邪: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具体运用:扶正:正虚邪不盛的疾病。祛邪:邪实正未衰的疾病。扶正祛邪并用:正虚邪实的疾病。 使得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B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时令、气候的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人的体质、性情、性格、及饮食起居的不同等,制定适宜的

4、治疗方法。因时制宜(感冒)夏季不能过用辛温,以防汗泄太过。 冬季重用辛温,使邪从汗解。因地制宜(感冒)南方因气温偏高偏湿,用辛温轻剂。 北方因气温偏寒、偏燥,用辛温重剂。因人制宜 B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 因其病因病机不同,(性质不同),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如:胃脘痛 寒邪犯胃-散寒止痛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 脾胃虚寒-温中散寒 瘀血凝滞-活血理气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 因其病因病机相同,(性质相 同),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如: 子宫下垂-中气下陷-补中益气 胃下垂-中气下陷-补中益气 肾下垂-中气下陷-补中益气 脱

5、肛-中气下陷-补中益气 肌无力-中气下陷-补中益气B 治 法八 法: 汗、吐、下、和、 温、 清、消、补。药汗法: 通过发汗解表的方法,使在表 的邪气随汗而解的一 种治法。 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分类: 辛温解表-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风热表证 注意:不可过汗,以汗出邪去为度。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 胃脘以上的痰涎、宿食以及毒 物等从口而出的一种治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的方 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随 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 主要适用于内有积滞的病证。具体运用: 寒下-里热实证 温下-寒凝 润下-肠道枯燥的便秘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 半里之邪,或 脏 腑、阴 阳

6、、 表 里 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温法:用温里散寒的方法,祛除里寒证的一种治法。具体运用: 温中散寒 温经散寒 温肺化饮 温肾利水 温胃理气清法:用寒凉的药物,通过清热、凉血、泻火 的方法,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种治法。适应症:里热实证。具体运用:清热 泻火 清热泻肺 清肝泻火清热解毒 清心泻火 清热凉血 清胃泻火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 活血、 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 使食、 气、血、痰、水、虫等所形成的有 形之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具体运用: 消食导滞 利水消肿 消痞化积 软坚散结 行气化瘀 活血化瘀B补法:是用补养的药物,通过补益的 方法,治疗虚证的一种治法。具体运用:补气、补血

7、、补阴、补阳。补养心血、补益心气、 养血柔肝、 滋阴润肺、补气健脾、复习思考题(一)治则与治法的关系?“治未病”体现在哪两个方面?什么叫治病求本?什么叫正治法?什么叫“寒者热之”?什么叫“同病异治”?什么叫“异病同治”?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中医治疗疾病的八大基本治法是什么?八法中,-法治疗表证, -法治疗里寒证,-法治疗各种虚证,-法治疗里热证。治则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意义。中药与方剂理、法、方、药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道地药材” 炮制 药物的性能(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方剂方剂药物的性能四气: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治疗热证。 温热:

8、治疗寒证。B药物的性能五味:酸、苦、甘、辛、咸。 酸:收、涩。 苦:泄。 甘:补。 辛:散、行。 咸:软、下。B药物的性能升降沉浮 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升浮药有上行、向外的功能。沉降药有下行、向内的功能。B药物的性能归 经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某一部分有选择 性的作用。 引经药B方剂的组成君-治主病、主证。臣-辅助君药治主病、主证。 -治兼病、兼证。佐-协助君臣。 -消除君臣的毒性、烈性。使-调和。 -引经药。方剂的应用剂型:汤、丸、散、膏、酒、糖浆、片、 胶囊、冲剂、针剂等煎法:服法: 辨证论治什么叫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方法是中医学的精华是中医学的基

9、本特点 如何辨证?四诊收集资料(症状、体征、过程)理论分析辨出疾病的 原因 性质 部位 邪正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 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则与治法具体的治疗方法复习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基本方法-四诊辨证纲领-八纲辨证辨证基础-脏腑辨证治疗原则-治疗大法-八法治疗手段 -具体方法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综合,以概括病变的大体类别、部位、 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 的情况, 从而归 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 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类别:阴、阳。部位:表、里。性质:寒、热。邪正盛衰:虚、实。一、表证表证:是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肌体所 致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特点:

10、急、短、浅。表现:发热恶寒(恶风)、舌苔薄白、脉浮。常兼有头痛身痛、鼻塞、咳嗽等。 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二、里证里证: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形成: 1、表证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2、病邪直接侵犯脏腑; 3、脏腑功能失调。表现:多样,以脏腑的证候为主。特点:病程长、不恶风寒、脉不浮、舌苔有 变化。 三、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肌体 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表现: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 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迟。四、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肌体 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表现: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 烦躁不宁,痰涕黄绸,小便短

11、赤,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五、虚证虚证:是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 所表现的证候。气虚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音低微, 神疲乏力,自汗,动则诸证加剧。 舌淡,脉虚。阳虚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 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 溏薄,舌淡苔白,脉虚。 五、虚证血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 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 经少、延期或闭经,舌淡,脉细。阴虚证: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 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 脉细数。六、实证实证: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进所表现的 证候。表现:七、阴阳是总纲。 阴:里、寒、虚。 阳:表、热、实。脏腑辨证定义: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12、功能、病理表现, 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皆以 推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正邪 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心气虚临床表现:心的症状 + 气虚症状。 心悸,气短,动则加剧,自汗,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神疲 乏力,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细或结带。2、心阳虚临床表现:心气虚 + 阳虚症状 心悸,气短,动则加剧,自汗,面色苍白, 舌紫暗,脉虚细或结带。形寒肢冷。一、心与小肠病辨证3、心血虚临床表现:心的症状 + 血虚症状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色萎黄, 头晕,唇舌色淡,脉细。4、心阴虚临床表现:心的症状 + 阴虚症状 心悸失眠,健忘

13、多梦,潮热,盗汗,颧红, 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脉细数。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5、心火炽盛临床表现:心的症状 + 火热症状 失眠,心胸烦热,甚至狂躁,面 赤,口渴,或口舌生疮,舌体糜烂,大便干结,苔黄,脉数。6、心血瘀阻临床表现:心的症状 + 瘀血症状 心悸,胸闷,或胸刺痛,痛引肩背内手臂,舌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带。一、心与小肠病辨证7、小肠实热临床表现:小肠的常见症状 + 火热症状 小便短赤,尿道灼痛,口舌生疮, 口渴,尿血,苔黄,脉数。肺与大肠病辨证1、肺气虚临床表现:肺的症状 +气虚症状 咳喘无力,动则气短,痰清稀, 面色苍白, 乏力,自汗,畏风, 舌淡,脉虚弱。肺与大肠

14、病辨证2、肺阴虚临床表现:肺的燥咳症状 + 阴虚症状 干咳无痰,或痰少粘,或痰中带 血,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潮红, 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肺与大肠病辨证3、风寒犯肺临床表现:咳嗽,痰清稀,鼻塞流清涕, 或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 脉浮。4、风热犯肺临床表现:咳嗽,痰黄粘绸,咽喉疼痛, 口 干,头痛,恶风发热,苔薄黄,脉浮。肺与大肠病辨证5、燥邪犯肺 临床表现: 咳嗽 + 干燥症状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唇、舌、鼻、咽喉 干燥,或身热恶寒,苔薄白(黄),脉浮。 肺与大肠病辨证6、痰热壅肺 临床表现: 咳嗽 + 热症状 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痰黄粘绸, 甚至咳吐脓血,发热、口干,小便黄, 大便

15、干,舌红苔黄,脉数。 肺与大肠病辨证7、痰湿阻肺 临床表现:咳嗽 + 痰湿症状 咳嗽痰白粘易咯,苔白腻,脉滑。8、大肠湿热临床表现:泻泄秽浊,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尿黄,口渴,苔黄腻,脉滑数。脾与胃病辨证1、脾气虚临床表现:运化失常症状 +气虚症状 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腹胀,便溏,消瘦, 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舌淡,脉虚弱。脾与胃病辨证2、脾阳虚临床表现: 运化失常症状 +气虚症状+寒症状食少纳呆, 腹胀腹冷痛,喜温喜按,便溏,形寒肢冷,或白带清稀量多,或肢体浮肿, 舌淡胖, 脉虚弱。脾与胃病辨证3、中气下陷临床表现:下坠的症状 + 脾气虚症状 脘腹有坠胀感,食后更甚; 便意频频,肛门有坠重感

16、; 久痢不止,甚至脱肛; 内脏下垂, 食少纳呆, 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 舌淡,脉虚弱。脾与胃病辨证4、脾不统血临床表现:出血的症状 + 脾气虚症状 便血,尿血,鼻衄,肌衄,月经多,崩漏, + 食少纳呆, 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舌淡, 脉虚弱。脾与胃病辨证5、寒湿困脾临床表现:运化失常 +寒湿 食少纳呆,腹胀闷,便溏, + 口粘不爽,头身困重或浮肿 + 苔白腻,脉缓。脾与胃病辨证6、脾胃湿热临床表现:运化失常 + 湿热 食少纳呆,腹胀闷,便溏, + 口粘而甜,头身困重或浮肿 + 苔黄腻,脉滑数。脾与胃病辨证7、胃阴虚临床表现:胃的局部症状 + 阴虚症状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

17、,脉细数。脾与胃病辨证8、胃火炽盛临床表现:胃的局部症状 + 热症 胃腕灼热疼痛,吞酸嘈杂,口渴喜冷饮, 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便秘, 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脾与胃病辨证9、食滞胃脘临床表现:消化不良肝胆病辨证1、肝气郁结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或发怒,善太息, 胸胁或少腹部胀痛,脉弦。肝胆病辨证2、肝火上炎临床表现:情绪火亢 + 热 急躁易怒,头痛,头胀,眩晕, 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3、肝阳上亢临床表现:阳亢 + 可兼有肝火上炎 头痛,头胀,眩晕,面烘热,脉弦。肝胆病辨证4、肝血虚临床表现:目糊,目涩,夜盲, +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血虚5、肝阴虚临床表现:目糊,目涩,+ 阴虚肝胆病辨证6

18、、肝风内动临床表现:眩晕,摇晃,抖动,抽搐, 项强,肢体麻木 肝阳化风:+ 肝阳上亢 热极生风:+ 热 血虚生风:+ 血虚肝胆病辨证7、肝胆湿热临床表现: 肝开窍部位 肝经部位(耳、胸胁、少腹、会阴) +湿热(苔黄腻) +脉弦数。肾与膀胱病辨证1、肾阳虚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寒+不孕、不育2、肾虚不固临床表现:遗尿、遗精、尿失禁、夜尿频,带下清稀,滑胎。+ 腰膝酸软3、肾(阳)虚水泛临床表现:全身肿 +腰膝酸软 + 寒肾与膀胱病辨证4、肾不纳气临床表现:呼多吸少 + 腰膝酸软5、肾精不足临床表现: 生长迟、生殖功能低下、早衰肾与膀胱病辨证6、肾阴虚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聋耳鸣, +阴虚7、膀胱湿热临床表现: 尿路刺激,尿血,尿石 +苔黄腻,脉数。辨证论治的特性强调中医治疗的重点是“证”的区别,不是“病”的异同。 异病同治-异病证同治同 同病异治-同病证异治异强调中医辨证“从证入手”。 个体有特异性。强调“证”是恒动变化的。 证变则治也变 治变则药也变病、证、症的区别:病-病名,一组临床表现的名称。证-证候,是疾病的本质反映,诊断性结论。 反映病变的部位、性质、类别, 揭示 了发病机制与发病趋势,提示了治疗的 方向。症-症状,是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