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消化3_第1页
生理学课件-消化3_第2页
生理学课件-消化3_第3页
生理学课件-消化3_第4页
生理学课件-消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igestion and absorption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第一节 消化生理概述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第六节 大肠的功能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自学)第七节 吸 收第五节肝脏的消化功能(自学)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2、掌握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3、掌握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4、掌握胃液、胰液、及胆汁的分泌, 功能及其调节学 习 要 求5、掌握胃肠道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生理意义6、了解排便反射7、掌握小肠在营养物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8、熟悉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学 习 要 求水、维生素和无机盐: 直接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消化吸收废物排出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六大营养物

2、质糖、脂、蛋、水、无机盐、维生素消化吸收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消化道平滑肌的机械收缩消化腺分泌消化酶 已消化物质进入血管或淋巴管的过程 (mechanical digestion)消化过程示意总汇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Properties of gastrointestinal smooth muscle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拉刺激敏感(电刺激不敏感)兴奋性低,收缩时间长(一)一般特性 General properties富有伸展性紧张性收缩:自动节律性(腹痛渐进)1、保持胃肠一定形状和位置2、保持胃肠管腔一定基础压力3、各种收缩活动发生的基础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内在神经系统(一)交感

3、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整体调节)自主N:血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副交感N:迷走N、盆N交感N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运动加强内括约肌舒张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道运动减弱内括约肌收缩+-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乙酰胆碱(Ach)注意:还有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纤维(二)内在神经(壁内N丛支配)(参与局部反射)血 管平 滑 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消化道机械化学和温度感受器副交感N和交感N粘膜下N丛肌间 N 丛(一)内在神经 (壁内N丛)特点:参与局部反射(二)外来神经 (自主神经)特点:整体调节一般来说, 副交感N(+) 交感N (-)(一)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产物细胞名称分泌产物分泌

4、部位G细胞胃泌素胃窦 、十二指肠I细胞胆囊收缩素十二指肠、空肠S细胞胰泌素十二指肠、空肠K细胞抑胃肽十二指肠、空肠Mo细胞、肠嗜铬细胞促胃动素胃、小肠、结肠四、消化管的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定义 主要激素(5种) 胃泌素 促胃液、胰液、胆汁分泌 蛋白质分解产物(gastrin) 促胃肠运动、胆囊收缩 迷走神经兴奋促胃液素 促消化道粘膜生长胰泌素 促胰液(水和HCO3-)、胆汁、(secretin) 小肠液分泌 胆囊收缩, 盐酸蛋白脂酸钠促胰液素 抑胃的运动和胃液的释放胆囊收缩素 促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促胰酶素 加强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

5、, 蛋白脂酸钠盐酸 (CCK) 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排胆汁 促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五种消化道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刺激释放的因素 激 素 主要生理作用 刺激释放因素第三节胃 内 消 化功能:暂时贮存食物消化食物: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排空:推进食物进入十二指肠一、胃腺的分泌(化学消化)(一)胃液(Gastric juices)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质:无色酸性( pH 0.91.5)分泌量:成人分泌量1.52.5L/日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和HCO3- 等无机物。2、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二)胃液分泌的调节3、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一)胃液的成分和作用1、消化期的胃液分泌(4)作用:

6、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抑制和杀死细菌。 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3)分泌机制 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分泌量: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05mmol/h。 最大排酸量:2025mmol/h(组胺试验)。 最大排酸量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 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1.盐酸分泌机制质子泵 抑制质子泵的药物 (如奥美拉唑又叫洛赛克) 抑制胃酸的分泌胃酸胃蛋白酶水解蛋白 来源:主细胞分泌(主要) 作用:胃蛋白酶原特点: 酶原,始无活性; 最适pH 1.8-3.5,pH5.0则失活; 对蛋白初步消化 (+)

7、2.胃蛋白酶原 来源:壁细胞分泌 成分:糖蛋白(有2个亚单位) 作用:促进回肠末端维生素12的吸收。 临床: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 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内因子胃大部分切除术 4.粘液和HCO3- 来源: 成分:粘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形成凝胶。 作用: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 ,保护胃粘膜。 (mucus-bicarbonate barrier)润滑:防止食物的机械损伤;中和胃酸: HCO3- + H+ H2CO3减免高H+和胃蛋白酶对自身的侵蚀pH梯度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1.胃粘液-HCO3-屏障 2.胃粘膜屏障(gastric mucosal barrier) : 组成:胃粘膜上皮细

8、胞的腔面膜和邻近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的一道致密结缔组织样的脂蛋白层。 作用:脂溶性物质易通透,而离子难以通过, 防H+向内扩散、防Na+向外扩散。 3.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直接细胞保护作用 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 胃的自身保护作用溃疡损伤机制保护机制胃酸,胃蛋白酶,粘液碳酸氢盐,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胃肠激素酒,药物,细菌1.紧张性收缩2.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1)定义: (2)途径:迷走-迷走反射 (3)意义: 完成容纳和储存食物 的功能,保持胃内压基本 不变,防止食物过早排空3.蠕动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 混合和研磨。二、胃的运动(机械消化)(一)

9、胃运动的主要形式抑制性纤维(VIP或NO)血管活性肠肽或一氧化氮p.154(二)胃的排空( gastric emptying)1.概念: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2.速度:食物量性质、种类 水糖类蛋白质 脂肪 3.影响因素: (1)胃 内 促进 排空的因素: 壁内N丛的局部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 胃泌素 (2)十二指肠 内 抑制 排空的因素: 肠-胃反射 ; 十二肠激素(肠抑胃素)食 物 入 胃扩张迷走-迷走长反射壁内神经丛短反射G细胞释放胃泌素胃运动(主要为蠕动)胃内压 十二指肠内压排 空食糜、酸、脂肪、渗透压、机械扩张感受器过量食糜刺激小肠粘膜 肠抑胃素胃运动胃排空暂停十二指肠内食物消化

10、吸收酸,刺激减弱(+) 肠胃反射间断性第四节 小 肠 内 消 化一、小肠的化学消化(一)胰液(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 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水和碳酸氢盐:由小导管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侵蚀 (2)酶:腺泡细胞分泌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 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效率高、速度快。 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必须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胆盐抑制其活性。胰脂肪酶辅脂酶,胆盐脂肪 甘油一脂+脂肪酸+甘油肠激酶、胃酸、组织液、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月示、胨蛋白质胰

11、蛋白酶 糜蛋白酶 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腺细胞分泌,刚分泌出来是无活性的酶原。(二)胆汁(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1.胆汁的性质和特点:弱碱性(中和胃酸) 2.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1)胆盐: (混合微胶粒,乳化作用) 促脂肪消化 促脂肪吸收 促脂溶性Vit吸收 促胆汁的自身分泌(胆盐的肠肝循环) (2)磷脂 (3)胆固醇:胆固醇与胆盐、磷脂 呈一定的比例(4)胆色素: 不 流 动 水 层 小肠的消化液1、胰液: 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全2、胆汁: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3、小肠液: 中和胃酸,稀释消化产物,肠致活酶(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的作用

12、四、小肠的运动(机械消化)(一)小肠运动的形式与意义: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 (segmental motility) (特有的运动形式) 以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主要作用:利消化 利吸收助血循2.蠕动: 特殊形式:蠕动冲肠运动时,产生的声音称为肠鸣音。肠蠕动亢进时,肠鸣音增强;肠麻痹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移行性复合运动第六节 大肠的功能(了解)一、大肠液的分泌及肠内细菌的作用 大肠内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有些细菌能利用食物残渣合成B族和K族维生素。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集团蠕动 排便反射(二)排便:- or +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反射异常 便秘:压力感受器阈值升高 大便失禁

13、:初级中枢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吸 收消 化第六节吸 收一、吸收的部位 口:几乎不吸收 部分药物(如亚硝酸甘油、吗啡) 胃: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能力最强、种类最多, 是主要吸收的部位大肠:水分和无机盐, 也吸收葡萄糖,短链脂肪酸和一些药物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吸收面积大:长56米 皱褶绒毛微绒毛200m2 在小肠内,各营养物质已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停留时间长,约38h 能被充分吸收小肠绒毛特殊结构(血管淋巴管),利于吸收小肠 绒毛 特殊 结构途径:1、跨细胞途径 2、细胞旁路途径机制:1、被动转运 2、主动转运 3、出胞入胞二、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四) 蛋白质的吸收(二) 无机盐的吸收(五)

14、脂肪的吸收(六) 维生素的吸收(三) 糖的吸收(一) 水的吸收(二)无机盐的吸收 1.钠和水的吸收 肠腔中的Na+,9599主动吸收水的吸收是被动的,伴随着溶质的吸收而吸收2.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量:约1mg/日,吸收量与机体需要量有关 吸收机制:为主动吸收 吸收形式:e 钙吸收的部位:小肠,尤其十二指肠。 钙吸收的状态:可溶性钙 钙吸收的影响因素: 维生素D、酸性环境,脂肪食物促进钙的吸收; 凡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则不能被吸收; 钙吸收的量受机体需要的影响。 .钙的吸收钙吸收的机制:跨上皮细胞途径十二指肠 细胞旁路途径主要是空回肠Ca2+Na+(三)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

15、吸收机制:逆浓度差、耗能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淀粉酶双糖酶吸收方式:单糖吸收速度:半乳糖、葡萄糖 果糖甘露糖单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的吸收: 管腔侧:以Na+载体葡萄糖复合物形式,与Na+同向转运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 管底侧:葡萄糖通过载体易化扩散方式进入血液,Na+ 则由钠泵转运至细胞间隙。 继发性主动转运(四)蛋白质的吸收 吸收机制: 继发性主动转运 另外: 细胞内消化过程氨基酸转运系统蛋白酶氨基肽酶(五)脂肪的吸收 机制:被动混合微胶粒长链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三脂乳糜微粒 途径:淋巴为主甘油载脂胞吐(中、短链脂肪酸) 血 管淋巴管(六)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因素:脂肪,脂肪酸,胆盐抑制因素:植物

16、固醇,纤维素,果胶,琼脂(七)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与Na+转运相关 在小肠上段被吸收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末端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机制 与脂肪相似1.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强度主要取决于A.静息电位的大小B.基本电节律的大小C.基本电节律的频率D.动作电位的频率E.动作电位的大小2.关于副交感对消化器官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消化液分泌增加B.使胃肠运动加强C.使括约肌收缩D.节后递质主要是乙酰胆碱E.部分节后纤维为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纤维3.胃液不含下列那种成分A盐酸B胃蛋白酶原C胃淀粉酶D黏液E内因子下列哪项不是胃酸中盐酸作用A激活胃蛋白酶原B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

17、C有利于小肠吸收铁和钙D抑制胰液胆汁分泌E杀菌有关胃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细胞分泌的是胃蛋白酶原B最适PH值为5.0C是胃液中唯一的消化酶D可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水解E由蛋白酶原激活生成抑制促胃液素分泌的物质有A刺激迷走神经B扩张刺激胃幽门部C蛋白质消化产物D促胃液素释放肽E促胰液素下列那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A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B阿托品C组胺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关于胃排空错误的是A胃排空的动力是胃与十二指肠压力差B胃排空是连续性的C胃排空速度与食物种类有关D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胃排空E稀的食物排空慢促进胰液分泌较多消化酶的激素是A促胰液素B抑胃肽C胆囊收缩素D醛固酮E生长抑素关于胆汁的叙述正确是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B胆盐可抑制胆汁分泌C胆汁中有脂肪酶D胆盐可乳化脂肪E胆盐能水解脂肪通过以上知识学习,对于酸导致的损伤,你首先该进行怎样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