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教材课件_第1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教材课件_第2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教材课件_第3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教材课件_第4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篇 区域经济政策分为三章: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十章 区域经济政策 实验(践)课程五:区域经济规划 1第九讲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2本讲分为三节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区域经济规划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义、类型和基本内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两类战略组成综合性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部门(产业)发展战略5(一)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总体战略)从宏观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

2、全局性的战略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区域经济在未来战略规划期的发展目标 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区域形象塑造 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选择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城乡规划 区域发展政策设计 6 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预测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寻找出一条适合区域实际的,较为平坦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来。它最大的特点综合性。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发展涉及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各个方面 ,从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进行规划。7(二)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根据总体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部门或重点产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 从产业在区域

3、发展中的条件、现状及国家发展的情况出发依据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本产业的需要,地区的资源条件、科技水平等实事求是地确定产业在本区域未来时期的发展目标、规模、水平、和发展对策 8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两原则区域性原则 效益原则 抓住区域特点,正确确立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以此来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获得“乘数效应; 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资源的择优分配,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宏观经济效益 9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规划、经济政策的关系区域发展战略宏观性、指导性、粗线条的战略设想区域规划在战略指导下的、细线条的战略实施的具体安排区域政策实现战略与规划目标的行为工具 10二、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一)区域性

4、应该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 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11(二)预见性 1 、狭义的预见性2 、广义的预见性指制定远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越小;时间越长,预测误差越大。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 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 本区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等。制定发展战略,最重要的还不在于预测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的指标,而在于制定实现这些指标所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策略。12(三)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

5、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131、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因而战略的制定就相应的考虑各个方面条件, 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条件以及区位条件等;还要考虑对这些条件及其可能产生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期正确地估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142、经济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发展部门,战略的制定也要考虑这些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与社会的发展部门。3、战略的制定要考虑经济主体的行为。包括企业,也包括政府。甚至应该考虑个人作为劳动者与消费者的行为。4、同时,要区分经济行为主体与战略主体的利益与行为。15(四)可操作性可操作性, 或者称为

6、可应用性,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16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1、基于空间结构演进视角的选择(1)增长极模式(2)发展轴模式(点轴模式)(3)网络型模式(4)园区型模式172、基于市场与产业运作视角的选择 (1)资源导向式(2)市场导向式(3)产业带动导向式183、基于开放市场视角的选择(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2)进口替代战略 下游产业进口替代 上游产业进口替代(3)出口替代战略(4)工业赶超战略19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基于资源与产业运作视角的选择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资源导向式市场导向式产业带动导向式基于空间结构演进

7、视角的选择园区型模式基于开放市场视角的选择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出口替代战略初级出口替代高级出口替代工业赶超战略20(二)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1、传统的经济平衡增长战略 (1)理论渊源 (2)战略模式大推进战略 212、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1)内涵 ( 2)中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的战略模式选择22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一)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的影响是长期性和全局性。()指导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的发展阶段相一

8、致。23(二)区域定位属于战略指导思想的范畴。所谓定位,就是规定本区域在所归属的更大一级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明确自身所处的地位。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个环节。24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战略目标通过前后连贯、分阶段发展来实现的。因此,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二)具体目标(三)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25三、 区域资源、条件评价目标实现的重要步骤。总量性的评价 ,一般在目标制定前进行,以便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分类的评价,可在目标制定后进行,为制定详细的规划服务。 26 区域资源条件,可从分为三个大的类型27(一)绝对量评价从自然条件来说,经过调查、勘探与分析

9、而确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不同等级的实物或价值数量, 称为绝对量。从社会经济条件来说, 目前各类条件的统计数量或抽样调查数量构成绝对量。绝对量评价也包括对各类资源条件的质量评价。28(二)平均量评价1 、资源密度反映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丰饶程度。2、 人均资源拥有量反映人口平均的资源情况称为人均资源拥有量。 29 (三)需求量评价 根据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现行的需求进行对比 ,可以反映资源供应情况和资源丰、歉程度。30(四)综合评价 对某一个区域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数量进行综合评价 ,以获取一个总体概念,并作为区域定位的依据。31四、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一)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1、

10、待开发阶段的区域 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区域,其本身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一产业为主。通常是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类型。所以发展战略要考虑如何缩小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二产业,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322、进入成长阶段的区域着眼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第二产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逐渐赶上。3、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地区,三二一顺序的结构类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就越高33(二)重点产业的选择、确定支柱产业()应该有很高的区位商()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34、确定主导产业()现实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2)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3

11、)未来可以在区域中有较高的产值比重,具有很高的区位商。(4)能够形成较高的产业规模。35选择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原则: 第一,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 ,根据地区的市场情况来进行选择。 第三,通过产业扩张来进行选择。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产业的发展有一个生命周期,因此,特别需要注意支柱产业的更迭问题。二是辅助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36五、 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一)性质实施战略的政策建议,又称为战略对策或战略设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案一般都能够代表决策者对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性意见。37(二)特征1、关键性2、策略性3、针对性与可操作性4

12、、有限性5、系统性6、阶段性38案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1、处于待开发阶段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处于成长阶段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9第三节 区域经济规划一、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性质和特点1、具有基础性2、具有区域性3、具有综合性40(二)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l、发挥优势原则2、兼顾全局原则3、效益原则 41(三)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别1 、城市发展规划 2、工业区域规划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5、农业区开发规划6、综合性区域规划42二、 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一般程序(一) 规划制定阶段划分与相应的任务1、准备阶段:

13、设计、论证和确定工作方案,进行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准备。2、调查阶段:考察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条件和可能前景 ,找到并明确区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433、分析阶段:分析资料, 找出优劣势、抓住问题、形成现状总体认识,对发展指标进行长期和分阶段的预测。提出多项备选预测方案。4、目标设计阶段:第一步:形象目标第二步:预测目标445、内容设计制定阶段:首先是专题研究其次是综合研究6、方案制定阶段: 将各种分散因素综合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方案45(二)制定规划的方法、综合平衡法(1)要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 一二三产业及内部各具体产业部门之间协调平衡;(2)对各产业部门、地点布局和厂址选择时,应加强彼此之

14、间的相互协作与专业化分工。(3)协调区际关系。;(4)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投资效率。46、区域分析法(1)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确定区域优势列出限制性因素(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 归纳地区类型;47(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 ,方向及彼此间的分工协作关系;(4)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5)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各项措施。48、定量分析法根据模型需要反映规划系统的因素和深度,来决定采用何种模型。模型即方案所要确定的是产业和区域在未来的一种或几种状态,模型运算既要达到内部协调统一,又要切实可行。方案及模型的设计内容,取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