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学习心理与辅导课件_第1页
十三章学习心理与辅导课件_第2页
十三章学习心理与辅导课件_第3页
十三章学习心理与辅导课件_第4页
十三章学习心理与辅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 学习心理与辅导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学习策略等基本概念,明确学习观、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类型、学习理论和影响学习的主观因素等内容,掌握培养和提高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的基本方法。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目 录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第二节 学习理论介绍第三节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辅导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所谓经验包括外部的环境刺激、个体的练习、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等。学习观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类型回目录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

2、学习观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造学习观终身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全面学习观全面学习观: 学习者以浓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多地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积极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促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观: 学习者把自己当成学习活动的主人,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积极、主动且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树立自主学习观要注意以下几点: (1)自我定向 (2)自我探究 (3)自我评价 (4)自我调控 (5)自我激励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三)创造学习观创造学习观: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

3、中具有创新意识,运用多元思维,理解掌握知识、革新知识、发展知识。常用的促进创造学习的方法有: (1)头脑风暴法 (2)检查单法 (3)希望点列举法 (4)组合法 (5)卡片排列法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四)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观: 学习者着眼于终身充分发展的需要,培养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信息的方法,学会学习,并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和信念。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五)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2、学习过程包含两方面的建构。认知灵活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认为,建构包含两个方面: (1)对新信息

4、的理解是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的。 (2)从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仅是提取,建构一方面是对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主要掌握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习得相对较少。 (2)学习的时间有限。 (3)学习具有一定被动性。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三、学习的类型按照学习的水平与结果分类按照学习的目标分类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及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类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按照学习的水平与结果分类美国心理学家加涅(Gag

5、ne)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与学习的结果对学习进行了不同的分类。1、根据学习繁简程度,加涅将学习分为8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问题解决的学习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2、按照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5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态度的学习 (5)运动技能的学习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按照学习的目标分类布卢姆(B.Bloom)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学习

6、分为6类: (1)知识 (2)理解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三)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及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类奥苏贝尔(Ausubel)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1)接受学习 (2)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1)意义学习 (2)机械学习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第二节 学习理论简介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回目录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联结学习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7、的过程。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提出了联结学习理论,主要观点有: 1、 学习是以神经连接为基础产生的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尝试与逐渐减少错误的过程。 3、 人和动物的学习都遵循3条重要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4、 人类的学习比动物的学习要复杂。(桑代克问题箱)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关于“学习”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最具代表性。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应答性条件反射(或经

8、典条件反射)和反应性条件反射(或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可以看成是形成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强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实验中的斯金纳)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从整体上探讨学习的本质,切入学习的内在过程研究学习活动。其主要理论分支有: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论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该学派关于学习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而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2)学习是由顿

9、悟实现的,即顿悟学习。 (3)创造性思维是建构“格式塔”的过程。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是让学习者自己主动去发现知识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表现在: (1)有利于开发利用学习者的潜能 (2)有利于外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有利于学习者学会探索最优的方法和策略 (4)有利于信息的保持和检索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三)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学习,而多数的意义学习是通过同化而实现的。同化学习有3种方式: (1

10、)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 (2)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 (3)并列组合学习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四)信息加工学习论信息加工学习论主要是解释人对环境中的有关信息怎样经由感官察觉、注意、识辨、转换、记忆等内在心理活动吸收并加以运用的历程,即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大大促进了学习心理研究,引发了一场学习观念的变革。但也存在局限性。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着重阐述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代表人物有班杜拉(Bandura)、米勒(Miller)、多拉德(Dollard)。主要理论观点有: (1)三元交互学习论 (

11、2)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3)自我调节学习论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Rogers)和康布斯(Combs)等。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学习形成自我,学习促进自我实现,学习是通向健康生活的钥匙。强调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人际关系等对学习的影响作用。(罗杰斯)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第三节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辅导影响学习的主体因素有: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及其他个性因素等;客体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其他个性因素回目录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12、 与 应 用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与学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类型: (1)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 (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3)普通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学习动机理论国外有种种一般的动机理论,却没有专门的学习动机理论,但用一般的动机理论也可以解释人的学习行为。早期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1、早期的动机理论20世纪60

13、年代以前的主要动机理论有: (1)驱力理论 (2)强化理论 (3)需要层次理论 (4)成就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2、归因理论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对今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3个维度: (1)内归因和外归因 (2)稳定的归因和非稳定的归因 (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4个原因:(1)能力;(2)努力;(3)任务难度;(4)运气韦纳特别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归因维度对行为影响的积极作用。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3、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是近20年来形成的一种社会认知取向的动机理论。该理论认

14、为,成就目标、期望、归因、动机定向、自我能力知觉、社会比较和成就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成就动机到成就行为存在更深层的内在机制。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三)学习动机与学习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特别是对于要有效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更是必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 (2)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 (3)学习动机对取得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四)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应注意的问题有: (1) 确立学习目标。 (2) 检查学习效果。 (3) 适当参加学习竞赛活动。 (4) 正确归因。 (5

15、)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策略。 (6) 树立学习榜样。 (7) 建立和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 (8) 享受学习成功感。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们对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班杜拉)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我效能感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其影响学习成绩的作用方式有: (1)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程度而影响学习

16、成绩。 (2)通过迁移或泛化影响学习成绩。 (3)通过影响对学习内容层次性的选择而影响学习成绩。 (4)通过影响学生的归因模式影响学习成绩。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有: (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更多的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 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4)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对学习情况作自我观察和记录。 (5)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自我归因。 (6) 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7)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8)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 理 学 基 础

17、原 理 与 应 用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当今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学习策略概述基本学习策略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中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学习特点,选择、组织、加工、运用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方案。学习策略有以下特点: (1)主观能动性 (2)有效性 (3)过程性 (4)通用性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基本学习策略基本学习策略包括以下3种: (1)复述策略:是指在学习者的有意控制下,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 (2)组织策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的学习策略。 (3

18、)精细策略:是指学习者利用表象、意义联系或人为联想等方法对学习材料精心加工,以增加理解和记忆。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四、其他个性因素影响学习的因素除上述几方面外,还有其他一些个性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健康与疲劳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一)智力因素智力是指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像力等的总和,其核心因素是抽象思维能力。研究表明,智力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包括学习成绩与工作业绩)。但研究也显示,智力对学业成就并不具有决定作用。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与 应 用(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有关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情绪、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个体的学习活动具有动力、指向、巩固、弥补智力不足等作用。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有: (1)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2)气质与性格。 (3)情绪、情感与意志。心 理 学 基 础原 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