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怎样形成的_第1页
艺术是怎样形成的_第2页
艺术是怎样形成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中国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2006-4-20阅读7658次本站网友李心峰发表李心峰专栏【字体:大中小】上一篇下一篇在汉语体系中,“艺术”一词古已有之。但古代的“艺术”概念都是指一般的技艺、学术, 与现代的艺术概念相去甚远。日本学者在明治初期,用汉字美术”、“艺术”来翻译西方近 代的“美的艺术”、“艺术”概念,形成了现代艺术概念。中国现代艺术概念是从日本移植的, 最初引进的是“美术”概念,不久又引进了“艺术”概念。在中国现代语言体系中,美术与艺 术在词义上的明确分工的形成,是在“五四”运动前夕。科学的概念、术语、范畴,是构成 一种理论、一门学科的细胞和基础,尤其是那些最基础的、核心的概念、术语,对

2、于一门 学科、理论的形成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在一种学科或理论中,如果那些最基础、 最核心的概念发生了意义上的根本性的转换,也往往会有力推动这门学科或理论的根本转 型。现代的“艺术”概念对于现代艺术理论而言,就是这样一个最基础、最核心的关键性的 概念。在这里,我们将回顾一下中国现代艺术概念形成的过程,尝试分析一下现代艺术概 念的形成对于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转型所起的作用。显然,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是在近代艺术理论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由于受 到外国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乃至现代艺术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准确地说,它是从国 外移植进来的术语。可是,这一概念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引入现代汉语体

3、系的?在引进 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具体过程?现在,已经比较明显的一点是,现代的“艺术”概念最初是由日本学者从西方引进的。 然后,我们又从日语中把这一术语移植到汉语体系中,形成了现代汉语体系中的现代艺术 概念。一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形成的大致过程。现代西方语言中的“艺术”一词,英语、法语为art;德语为Kunst。英语、法语中的 “艺术”(art)概念,来源于拉丁语ars,它的原意,是指一种广义的技能、本领。这个词的 辞源,可以追溯到希腊语中的“techne”,它的原意,也是指一种技术、技艺。英国现代美学家柯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对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中的技艺”一词 的含意有这

4、样一段解释:“古拉丁语中的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意指完全不同的某 些其他东西,它指的是诸如某种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在 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没有和技艺不同而我们称之为艺术的那种概念。我们今天称为艺术 的东西,他们认为不过是一组技艺而已,例如作诗的技艺。依照他们有时还带有疑虑的看 法,艺术基本上就像木工和其他技艺一样;如果说艺术和任何一种技艺有什么区别,那就 仅仅像任何一种技艺不同于另一种技艺一样。”1德语中的“艺术”(Kunst),根据日本著名美学家竹内敏雄主编美学事典“艺术”辞 条,它“是从具有掌握、会做意义的Konnen发展而来,指能够巧妙解决任何难题的特

5、 殊的熟练技术。因此,这些词既包括艺术也包括工艺技术(Handwerk, handicraft)这类其 他实用技术。特别是Kunst一词,在古代还含有学问、知识、智慧等意义。严格地说,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的形成,是以“美的艺术”的概念的出现及流行 作为标志的。“美的艺术”(Beaux Arts)概念早在十八世纪之前,已经出现。这一术语最初产生时, 专指视觉艺术,但也有一些人喜欢用这一术语指称音乐或诗歌。5这样,“美的艺术”(Be aux Arts)这一术语的含义,开始由专指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向指称包括诗歌、音乐等非造 型艺术在内的所有“美的艺术”的含义转移。例如,法国诗人、童话作家和批评家

6、查尔斯佩 罗(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于1690年,便写过一篇文章美的艺术陈列馆(Le C abinet des Beaux Arts,又译美术陈列馆)。他这里的“美的艺术”,包含有八门“艺术”, 即修辞学、诗歌、音乐、建筑、绘画、雕塑、光学、机械学。6其内涵与现代意义上的艺 术概念的含义已经比较接近了。真正确立了近代“美的艺术”的概念的是18世纪法国艺术理论家巴托(Charles Batteux, 1713-1780)1746 年的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Les Beaux arts reduits aun meme princip e)。这部名著不仅在确立近代

7、美的艺术体系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7,也可以看作是现代 艺术概念形成的重要标志。因为,他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确立了一个全新的、统一的原 则”,这就是将它们统一到“美”的原则之下,以此来取代古希腊的“模仿”原则。巴托所确立下来的美的艺术观念和美的艺术概念,为德国百科全书派的作者们所 接受下来,并通过他们的宣传,使美的艺术的概念和观念,广泛地传播于整个欧洲。“通过 一些出版物,美的艺术这一观念得到普及和稳固,从前被忽视的术语美的艺术Beau x Arts和艺术Art,以新的词义进入法语辞典。”8后来,“美的艺术(schone kunst,fine art,beaux arts)概念的含义,逐渐由它的简

8、化 形式“艺术”(Art或Kunst)来承载。这样,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便最后确立下来。在近代中国,最早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引进的,并不是艺术”一词,而是“美 术”一词。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郑工研究员的研究,1897年11月5日上海出版的实学报(旬刊) 第八册,发表过一篇译文美术育英会之计划(原载日本东京日日报该年9月16 日),是目前可查证的最早在汉语中出现“美术”一词的实例。不过,这是在翻译文献中出 现的,并且其词义相当于工艺,不是“艺术一般”意义上的“美的艺术”。15根据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材料来看,真正明确地把“美术”一词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艺 术”概念来使用的,当首推王国维。他在19

9、04年的一系列美学、教育学论著中,开始频繁 使用“美术”概念。而且,在王国维那里,“美术”概念十分明确地是在“美的艺术”即艺术一 般的意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王国维所使用的“美术”术语,实际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艺 术”概念。1904年2月教育世界第69号发表一篇未署名的文章孔子之美育主义。据专 门研究王国维诗学的佛雏先生考证,该文系王国维佚文。19该文中,使用“美术”这一术 语共有三次:“故美术者,科学与道德之生产地也。”“呜呼!我中国非美术之国也! ”“故一切美术皆不能达完全之域。”20从该文“美术”所包括的宫观(建筑)、图画、雕刻、诗歌、 音乐五种艺术门类来看,恰与西方近代典型的“美的艺术

10、”体系相吻合,其意义相当于现代 意义上的艺术概念当无疑义。同样是在1904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等论著 中,也频繁使用了“美术”概念。而且,其用法与孔子之美育主义中的用法完全统一, 均是在“美的艺术”、艺术一般的意义上使用的。21由于王国维在1904年频繁地、明确地在“美的艺术”、艺术一般的意义上使用“美术”概 念,我们不妨把1904年看作中国现代艺术概念真正开始形成的一年。自1904年之后,在 “美的艺术”、艺术一般这层意义上使用“美术”这一新词语的情况开始增多,甚至可以说已 得到某种程度的流行。当然,也应该看到,在中国早期使用“美术”一词的场合,也有不少在狭义的造型

11、艺术 意义上使用的实例。但从一般艺术理论角度来看,我国最早引进的现代艺术概念,却是美 术”一词。如前所述,在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最终通过“美的艺术”(schone kunst, fine art,beaux arts)概念的简化形式“艺术”(Art或Kunst)而最后确立下来。在日本,到 了明治三十年代后期,以“套徘亍” 一词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以“美徘亍”一词专指造 型艺术,这种词义上的区分日益变得明朗。那么,在中国,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 使用“艺术”一词起于何时?它与“美术”一词在词义上的分工是在什么时候大体确立下来的?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使用“艺术”一词,不会晚于19 04年。王国维在1904年的一些美学论文中,在艺术一般的意义上大量使用“美术”一词的同 时,偶尔也使用过“艺术”一词。如在红楼梦评论第一节“人生及美术之概观”中,他便 说过:“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也。”29不过,与 红楼梦评论及同年王国维发表的其他美学论文中所使用的美术”这一术语出现的频率 相比,“艺术”一词出现频率甚低。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在这同一篇文章中, “美术”与“艺术”意义完全相同,完全可以互换使用。就是说,王国维190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