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2章 抗菌药物概论药学院药物毒理教研室 陈再兴抗菌药物: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化疗药物具备的条件: 1.有高度的选择性 2.不易产生抗药性 3.毒副反应少 4.优良的药动学条件 5.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机 体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抗 病 能 力致 病 作 用 体 内 过程 防治 作用 与不 良反应抗菌作用 耐药性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第
2、一节 常用术语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药物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药物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第一节 常用术语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
3、gs) 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将其杀灭的药物。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可用动物实验的 LD50/ ED50 或 LD5/ ED95的比值表示。抗菌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在撤药状态下,抗生素血药浓度低于MIC,甚或消失时,而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的抑制作用,通常以抑制作用的持续时间(h)表示。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NAC-GA胞质内胞膜内胞膜外NAC-Mur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霉素氨基酸NAC-Mur三肽NAC-Mur五肽D-丙氨酰-D-丙氨
4、酸D-丙氨酸*2L-丙氨酸环丝氨酸*NAC-GA磷脂载体NAC-GA-NAC-Mur-磷脂焦磷酸脂*杆菌肽万古霉素甘氨酸*5*NAC-GA-NAC-Mur-十肽*-内酰氨类抗生素转肽反应,交叉连接成细胞壁黏肽一、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二、影响胞膜的通透性膜组成:脂质(磷脂和胆固醇 ) 蛋白质 糖多烯类(包括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与固醇类结合,多黏菌素类:与磷脂结合三、抑制蛋白质合成原核细胞: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真核细胞:核蛋白体为80S,由40S和60S亚基组成抗生素作用的部位:与50S亚基结合: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与30S亚基结合:四环素、氨基糖苷类(还可影响蛋
5、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四、影响叶酸代谢五、抑制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通过抑制DNA复制过程中的拓扑异构酶,阻碍DNA复制而抗菌 谷氨酸 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PABA) 核酸合成磺胺类甲氧苄啶(TMP)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耐药性(bacterial resistance)是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天然抗生素是细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用以抵御其他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化学物质。微生物接触到抗菌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灭活物质抵抗抗菌药物
6、,形成耐药性。 二、耐药性的种类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固有耐药(天然性耐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 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 肠道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获得性耐药:细菌接触抗生素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获得性耐药可以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由质粒介导成为固有耐药性。三、耐药的机制1.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内酰胺酶水解失活青霉素某些基团结合-OH、-NH22.改变细菌胞质膜通透性天然G- 杆菌 细胞外膜屏障青霉素改变G-杆菌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壁孔道改变3.细菌体内靶位结
7、构的改变耐药性菌株靶位改变链霉素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上链霉素作用靶位P10蛋白质改变利福平细菌RNA多聚酶的亚基改变,与药物的结合力下降林可霉素、红霉素细菌核蛋白体23S亚基的腺嘌呤甲基化,与药物不能结合内酰氨类PBPs改变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流出系统由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5.其他(改变代谢途径)细菌对磺胺类耐药是由于底物PABA(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1.突变(mutation)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2.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导。3.转
8、化(transformation)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整合到自己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4.接合(conjugation)两个细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DNA转入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接合或细菌的杂交。四、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二)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予抗菌药(三)正确把握抗菌药剂量(四)正确治疗皮肤黏膜等局部感染(五)预防应用及联合应用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一)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意义优点: 1疗效 2延迟或耐药菌出现 3扩大抗菌范围 4各抗菌药
9、剂量同时各抗菌药不良反应滥用: 1.不良反应 2.二重感染 3.耐药 4.浪费药物 5.延误治疗(二)联合用药的指征 1.严重感染 2.混合感染 3.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4.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耐药 5.为了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三)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的结果抗菌药的分类:第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头孢菌素类第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第类: 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第类: 慢效抑药药:如磺胺类1+2:协同(增强)作用 如: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链霉素或庆大霉素(进入胞内发挥作用)1+3:拮抗(可能)作用 如:四环素或氯霉素(抑制蛋白的合成)+青霉素(作用不能发挥)2+3:协同(增强或相加)1+4:协同作用 如:青霉素+磺胺嘧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炉温跟踪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健全工作制度促进规范管理计划
- 优化公司品牌形象的秘书工作计划
- 企业定位与年度战略调整计划
-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 健康管理科医生工作计划
-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的临床护理
- 2025至2031年中国涂装机配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威海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
- 2025年贵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 JT-T-1227-2018滚装船汽车理货作业规程
- 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研究
- 公司债权债务转让协议范本
- 《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预警体系技术规范》
- 第10课和谐校园共同维护(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调相机运行规程》
- 口才与演讲实训教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污水管网巡查及养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web页面常用测试方法
- 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城市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