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报告方法考题重点_第1页
教育研究报告方法考题重点_第2页
教育研究报告方法考题重点_第3页
教育研究报告方法考题重点_第4页
教育研究报告方法考题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教育科研的意义教育研究的根本原则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正确选定研究课题的意义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选题的要求和方法、标准选题的策略课题论证的容假设应具备的标准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开题报告的容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文献的类别、检索方式概率抽样的类型及适用围抽样的原则问卷调查法的一般步骤问卷问题设计时应注意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局部问题答案的设计类型、问题的编排要求调查访问法的评价调查访问法的类型构造式、非构造式问卷法、访谈法的优缺点外效度的含义在效度的威胁因素、外在效度的威胁因素外效度的关系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根本类型、特点、优缺点教育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行动研究的

2、定义、特点行动研究的步骤、原则列举教育研究资料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的三种量数并简要解释其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学术论文的根本构造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根本要求教育学术论文的正文的根本要求-. z.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局部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局部的容:1研究的问题。2文献检索围与方法。3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4参考文献。2简述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在效度的方法至少五个答: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影响教育实验的部效度的因素有八种:4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1是否式。例如:你是班主任吗

3、A是 B否2单项选择式。例如:你最喜欢以下哪一类体育活动A球类 B田径 C游泳 D体操 E武术 F其他3多项选择式。例如:你比拟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A新闻类 B影视剧类 C体育类 D广告类E谈话类 F歌舞类 G少儿类 H其他4量表式等级式。例如:我觉得我在班里很重要。A非常符合 B比拟符合 C不太符合 D非常不符合5排序式。例如:请将以下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能坚持观察活动。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能动手进展科技制作。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6表格式5列举教育研究资料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的三

4、种量数并简要解释其含义。(1)集中量数。代表一组数据资料集中趋势的量数。(2)差异量数。代表一组数据资料离散趋势的量数。(3)地位量数(相对位置量数)。描述*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的量数。(4)相关系数。描述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6、并简述假设表述的根本要求。假设表述的根本要求有:假设必须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假设必须是述句,不能是疑问句。7、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简述该原则的根本容。教育研究的主要容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应该遵循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

5、则。伦理原则根本容: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权等;防止给被研究者和参与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防止或消除不良后果。8、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首先,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及意义;其次,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景;再次,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最后,分析资料,得出研究资料9、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根本容。课题论证是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展分析、预测和评价,是对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进展课题论证的目的在于阐述研究课题的价值及完成课题的可能性,以防止选题中的盲目性。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根本容包括:10、简述教育实验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含义,并举出

6、两种影响实验效度的心理效应。教育实验的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能被解释的程度。它说明的是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变量的操纵。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围问题,说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外在效度可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例如,霍桑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等对教育实验的效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1、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一)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1.根本模式:O1*O22.特征:(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

7、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干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3.优点:(1)因为有前测,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选择被试的*些信息;(2)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地验明实验处理的效果;(3)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局限:(1)由于没有控制组做比拟,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2)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测相距时间如果很短,被试可能由于前测产生的练习效应,对后测容敏感以及疲劳效应等而影响实验的结果;二是如果前后测相距时间过长,则会出现保持与遗忘的个

8、别差异问题,致使不易分辨出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反响变量,还是受无关变量干扰的结果。(二)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刹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也称不等控制组设计。1.根本模式:O1*O2 O3O42.特征:第一,有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一般在原有环境下自然教学班、年级或学校中进展,不是随机取样分组,因此控制组与实验组不等,但实验处理可随机指派。由于不能以随机等组或配对方法去分配被试,只能试图去寻找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控制组,尽可能使组问平衡,两个组等价。第二,都有前后测。3.优点.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拟,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

9、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的部效度。4.局限(1)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在效度,(2)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防止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1.根本模式:R*O1 RO22.特点: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仅实验组承受实验处理,两组均只有后测,没有前测。3.优点:能消除前测和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在效度较高,既具有前一设计的优点,又防止了练习效应的影响,节省了人力和物力。4.局限

10、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四)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这是一种最根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1.根本模式:RO1*O2 RO3O42.特点随机分组;仅实验组承受实验处理,两组均进展前后测。3.优点:(1)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都有前后测,便于作对照比拟。4.局限: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果而影响外在效度。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一样,教师水平相当。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后尝试自己解题、讨论释疑、教师

11、点拨等教学方式,并规定教师一节课上的讲解和讲述不得超过10分钟;在控制班则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稳固的方法。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实验前后两班数学测试成绩的差异比拟,判断自学辅导有无效果。(1)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答案要点:(1)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是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其格式为:O1 * O2 或者 Y1 * Y2O3 O4 Y3 Y4(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两班教材一样;教师水平相当;用前测成绩的比拟来把握两班起始状态的差异。(3)该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不打乱原有的编班,容易

12、操作;有控制组和前后测比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取样偏差,提高实验的在效度。主要的局限性在于:选择现成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没有做等组处理,在效度可能受到影响;实验仅以一所重点中学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样本代表性不高,外在效度不高。5、*乡镇中学有100名初一学生,他们先前所在小学均未开设英语。现拟对其进展一项题为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研究的真实验。请问:(1)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为什么(2)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3)这样设计有何优缺点参考答案:1随机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因为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根底,因而不需要进展前测,所以只需要进展后测,并且要求进展真实

13、验,所以只能选择随机控制组实验设计。2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简单随机抽样。具体的方法是:抽签和随机数目表。先对学生按*进展编码,然后采用随机抽签或随机数目表的方式,进展抽样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3这种实验的优缺点有哪些?优点:能消除前测和后测、前测和自变量的影响,在效度较高。随机分组,实验组承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承受实验处理,节省人力和物力可控制历史,成熟,测验,统计回归等无关变量的影响。、缺点: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对被试人数有一定要求,不少于30人。00204、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

14、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教师对局部学生进展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异不大。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教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展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参谋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教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1案例中教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2针对教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

15、、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答案要点】1观察法和访谈法。2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理由如下: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而对于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良实践为根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高;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展,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教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别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为研究者,这对教师的专业开展更有好处。2012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统计计算题例如四、

16、实践题11分*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局部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l、期中检测成绩*2、期末考试成绩*3。假设这三局部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局部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 40和0.40。假设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i=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2 -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3 -100分,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四、实践题11分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展计算:1请计算以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9,3,7,5,6,8,7,5,8,9,4,6,5,6,8,7,4,10。解: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得2请计算以下数据的中位数和标准差。 11,11,11,15,14,13,13,9

17、,17, 10,10,10,12,12,12,8,8,9。解:根据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先对数据进展从小到大排序:8,8,9,9,10,10,10,11,11,11,12,12,12,13,13,14,15,17。Md=11+11/2=11根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得3、为研究幼儿体质对智力有无影响,对10名幼儿进展体质和智力测定,试计算幼儿体质和智力的相关系数。表七 10名幼儿体质和智力测定成绩表编号体质分智力分1234567891088567869849199756279917684687912510911394131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计算得:r=0.474、下表是平时两次考试的成绩分数,假设其分

18、布为正态,分别用积差相关方法和等级相关方法计算相关系数。被试123456789AB7解1用积差相关方法解答如下:被试A*BY2*2Y*Y136891823474063219101406049252125756346424705295587476229042500706516207059880793693将表中的值代入公式,得:*Y*Y=N222*YNN46993670659= 10 22480806704719365910102840=31903765.19()用等级相关方法解答如下:被试A *B YDR2D2317841364212968935057-. z.2根据表中的计算,N=1,D24

19、将 N, D2代入公式得:6 D 2 6 34 r R =1 N ( N 2 1) =1 10(100 1) =0.79因为该组数据 N=10 30,选用等级相关方法计算更恰当。答:用积差相关计算相关系数 r=0.819;用等级相关计算相关系数 r R =0.79就这份资料用等级相关法更优。-. z.-. z.5以下两变量为非正态选用恰当的方法计算相关.被试123456789*866552Y775444解:因为此数据N1-0 367-0 545,所以,学校评优应评乙、甲两位教师。9、试检验下表中4-5岁和5-6岁两组幼儿量词测定平均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表三*幼儿园4-5岁和5-6岁两组幼儿量词

20、测定成绩差异比拟表人数平均成绩标准差差异显著性4-5岁幼儿6020.787.63Z=7.62*2.58=Z0.01P0.015-6岁幼儿5033.729.791、Ho:两组幼儿的总体量词成绩无差异;H1:两组幼儿的总体量词成绩有差异;用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2、计算Z值,公式3、采用双侧检验4、Z=7.622.58=Z0.01,P0.01,拒绝Ho,结论:两组幼儿的总体量词成绩有显著差异。8、试检验*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大班学生文明礼貌行为表现的平均成绩是否有差异。表五*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大班学生文明礼貌行为测定成绩比拟表学生人数平均成绩标准差差异显著性一年级1922.304.47t

21、0.0532=2.037t=2.316*2.738=t0.0132,大班1518.535.050.05P0.01分析:用独立小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1、Ho :方差相等,H1:方差不相等;2、F公式3、统计决断:F=1.30(ns)2.29=F14,180.05,P0.05,承受零假设Ho。结论:方差齐性;t检验:1、Ho:两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测定成绩无差异;H1:两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测定成绩有差异;2、t公式,3、采用双侧检验;4、t0.0532=2.037t=2.316*2.738=t0.0132,0.05P0.01,拒绝Ho,结论:两组幼儿总体文明礼貌行为测定成绩有差异。9、在研究思维能力训练对幼儿智力影响的实验中,对*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