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_第1页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_第2页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_第3页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_第4页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问题探讨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坏境?不一定。有些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如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填湖造地、生物入侵等;有些人类活动会改善生态环境,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茶卡盐湖协调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

2、系,发展经济不能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1.生态足迹(1)概念: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也叫生态占用。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建设用地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林地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草地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耕地表示用来种植

3、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2)换算:粮食消费量可转换为生产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排放的CO2总量可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3)特点: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2004地球生态报告使用了“生态足迹”这一指标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中国排名第75位

4、,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国人口数目庞大,其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仅为0.8公顷,生态赤字高达0.7公顷,而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如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就是不可持续的。为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减小自身的生态足迹。”习近平主席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3)特点: 生活方式不同,

5、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发展措施(1)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增长快;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2)发展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出生率和增长率下降,进入低生育水平);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a.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b.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d.推进生态农业。)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1)形成原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

6、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2)危害: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3)防治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2.水资源短缺(1)形成原因: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2)危害: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3)防治措施:节约用水。3.臭氧层破坏(1)形成原因:氟氯烃(CFCs)、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2)危害: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3)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CF

7、Cs)、哈龙等物质。南极臭氧空洞4.土地荒漠化(1)形成原因: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2)危害: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3)防治措施:保护草地、植树造林。5.生物多样性丧失(1)形成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2)危害: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3)防治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6.环境污染(1)分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形成原因: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3)危害: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4)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水华赤潮三、可持续发展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

8、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就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2.我国: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建设生态文明,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节能环保,广为宣传。 采用“素食、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小个人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承载力。国家节水标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课堂练习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研究人口数量的环境容纳量需考虑人的生态足迹 B.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低,生态足迹小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适当提高生态承载力 D.“素食、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小个人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承载力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下降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B.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C.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的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产量下降 D.降低人口数量的有效方法是,降低出生率和提高死亡率BD课堂练习3.某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加水体透明度,能进一步恢复水体中水草的生长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D.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4.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