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_第1页
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_第2页
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_第3页
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话题作文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习作要求香港、广州发生“非典”疫情时,我们觉得它离我们还很远很远,似乎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可是随着它在北京,山西等地的出现并传播,继而又来到江苏、来到南京,我们从电视、报纸、广播,从我们周围的人和生活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到“非典”就在我们身边了,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感情、思想,它和我们密切相关了。请以“非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能从某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真实具体地写出自己在“非典”时期的见闻、感受、思考或亲身经历的事。习作指导一要切实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情感积累,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听得最多、看得最多、议论最多,关心最多的可能

2、就是“非典”了。因为“非典”,我们天天要量体温,学校天天要消毒;因为“非典”我们不敢坐车,不敢外出,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因为“非典”有些学校已停课;因为“非典”我们六年级学生非常关注的小升初的有关计划与安排可能被打乱:因为“非典”我们有些家长和同学处于恐慌之中;因为“非典”,有些同学的家长、亲戚去了抗“非典”的第一线;因为“非典”我们有些同学不得不被隔离;还因为“非典”,很多行业受到影响: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萧条冷清,而消毒用品、保健用品、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等却卖得很红火;还因为“非典”,有些官员被撤,有些店被查封、罚款还因为“非典”,涌现出许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了

3、,亲情变得更浓了“非典”带来来了林林种种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感情、思想“非典”,是人类遇到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场挑战!在灾难面前,全世界的医学专家积极研究,希望早日研制出防治“非典”的疫苗,药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勇敢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针对这些,你们有些什么切身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呢?你们有些什么想法呢?二拓展选材思路,写出真情实感同学们写这篇作文有困难吗?其实写任何一篇作文的困难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我们先来看看这篇作文写些什么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森林的声音话说公元3世纪,某国的君王将他的儿子送到

4、朴古大师门下拜师求艺。王子刚抵达寺庙,大师就将他送到大森林中,并要求他一年后回到寺庙时描述出森林的声音。“冬去春来,王子回到寺庙,他滔滔不绝地对大师讲述自己听到的一切:大师,我听到了杜鹃美丽的歌声,树叶沙沙地作响,蜂鸟嗡嗡地啼鸣,蟋蟀唧唧地鸣叫”听完他的话,大师让他继续回去倾听。“时间一天天地流逝着,年轻的王子孤独地守坐在森林里,竖起双耳尽力地倾听着。一天早晨,他默默地坐在树下,突然感到有一种从未听到过的模模糊糊的声响,越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些声响就越清晰。他立刻茅塞顿开:这些一定就是大师希望我能够辨别的声音!回到寺庙,王子恭恭敬敬地向大师描述着他新的收获:当我集中精力倾听时,我听到了从未听到

5、过的声音鲜花在缓缓地开放,大地在阳光下复苏,小草在吮吸着露珠”大师频频地点头赞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写作文时要多观察,更要深入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要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刚才我讲的那么多的现象都可以写,关键是你最熟悉哪方面内容,在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体会。比如:戴口罩、量体温的感受,对“非典”造成停课的想法,影响升学的焦虑,遭到隔离的恐慌,对深入抗“非典”第一线的亲人的担忧与牵挂,对由此产生的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甚至你对防治“非典”的一些构想等等都是你写作的材料。注意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不要套用报纸、电视上的有关报道。有了可写的材料,又怎么写好呢?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两点:1、

6、从小处入手,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例如量体温,老师是怎么要求的,谁给你量,量时你有什么感觉,怎么填表报告给老师,你有没有因量错或感冒发烧虚惊一场的等等都可以具体写出来。再比如戴口罩,你喜欢戴吗,戴什么样的口罩?戴起来有什么感觉?那么多同学戴口罩上学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把这些细节真实地写出来也是不错的。还有你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体验更是作文的好素材。2、动心动情,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时自己一定要动真心、用真情,写真实的想法。对所写的人和事自己首先要感动,带着真心真情去写才能打动别人,感染别人。这里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年轻人拉琴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能拉一手好琴,总想找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7、。有一天,他来到广场,找了个人多的地方演奏起来,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希望能听到人们的喝彩声。他兴致勃勃地拉了半天,只有几个人朝他瞥了一眼,并没有人对他的演奏感兴趣,他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可是又有谁肯去理睬他呢?这时,他只好用琴声来表达内心的忧伤。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的琴声打动了人心,不少行人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拉完曲子,年轻人抬起头,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听他的演奏,恍然大悟,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贵在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写文章也是这样,惟有真情最动人,无病呻吟,装腔作势,大话空话决不可能感人。例文借鉴面对“非典”清晨的时候,我还躺在被窝里懒得起床。突然,一根冰冰凉的玩意儿钻进了我的腋下,

8、随后传来的是妈妈严厉的声音:“那么大的人了,对非典也没什么意识。量体温也要我帮忙!”5分钟过去了,我在穿衣服,妈妈在厨房边帮我做面条,边对我说:“在这种非常时期,你应该慎重。中国人的抵抗力不行,因此要增强体质,快,下楼跑步3圈!”我不服气地反驳,谁说我抵抗力不行,我前后左右的人都感冒,可我到现在都没”“锦上添花!快下楼!”当我背着书包走在大街上时,突然我眼前一亮,我成了一条不合群的鱼。怎么了人们,个个戴着口罩、手套?我放下书包,也摸索着翻出这两样“宝贝”戴上,这才理直气壮地向学校走去。到了校门口,我已是热得满头大汗,我正想着:挺幸运的!没有红领巾执勤员了,不错!再一瞧,一个个老师戴着口罩笔直地

9、站在校门口,呵!好像当兵的。他们干什么呢?呀,在检查体温表。别小看这一张薄薄的纸,它可是我们的通行证呀!我边擦汗边想。来到教室,同学们在谈“非典”。他们个个眉飞色舞,丝毫没有大人们的紧张。直到老师进来,才不情愿地收住嘴巴,摸出语文书慢吞吞地读起来。哎,真是“委屈”了他们的“兴趣”了!我悻悻地想。转眼间到了中午,送来的菜桶旁多了一袋东西,大蒜头也!规定每人一个或半个,好些同学还是理都不理。晚上,妈妈拿起话筒给迈皋桥那儿的外公外婆打电话。一放下话筒,妈妈就无奈地告诉我,迈皋桥医院接收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外公、外婆都不敢出去散步,一向爱去购物的外公现在也只好整天留在家看报,买菜也只能是戴口罩和手套匆匆

10、往来。“非典”来了,可人真有意思:我们学生是无所畏,家长老师们是苦口婆心,还是老人们安分守己。不过,我们都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非典”型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不幸降临在祖国大地。随着疫情的蔓延,我们周围似乎已充满了危机,于是我们的生活顿时变得繁琐起来。每天早上起床后的首要任务便是量体温,想到温度计塞在舌根下那痛苦的滋味,心中便不由得咒骂“非典”几声,随后开窗通风、喷药消毒、备好口罩,缺一不可。待走到学校门口,见着几位老师早早到就来到了学校,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测量情况,他们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服务,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教室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极易传染病毒,因此上课时我们必须戴口罩。戴口罩真

11、不自在。它像一层雾一样罩住了我们的口鼻,虽在很大程度上能遏制病毒的侵入,但也使人呼吸不畅,十分难受。同学之间交流,也像罩上了纱,缺少了一些亲切感。近几日来,午饭前的分饭也成了老师的分内之事。只见两位老师面戴口罩,手戴手套,不顾一上午的辛苦教学,仍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服务,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说了一声:“老师,您辛苦了!”众所周知,从疫区归来人员必须隔离。对于“隔离”二字,我有特别深的感受。正当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之时,我的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去北京洽谈贸易。归来之后,父亲就被居委会隔离了。此后,我们二十多天未谋面。在父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遇到的许多问题,如装彩色墨盒与有关“压缩

12、”方面的问题,都未能解决,使我好生焦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五一”过得格外冷清。但我知道,父亲的不方便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若没有他的服从命令,将会有更多的人卷入这场“战争”,他这是“舍小家,为大家”。“非典”有百弊但也有一利,它无形之中也让我们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譬如勤洗手,公共场所经常消毒等等,而这在平时是很难做到的。不过,我真希望这样“非典”型生活能早点儿离我们而去。“非典”带来的变化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先来说说单位。往常有些事儿需要派人出差,现在谁也不敢了,电话里谈谈。有些公文需要印在纸上送达,现在都在网上发送。这倒是加速了无纸化办公的进程。每逢双休日,都要

13、轮流值班。旅行社纷纷关门,一些环境差的网吧、美容店、桑拿店、小旅馆也都停业。警方加大了管理力度,查封了许多不合格的小餐厅、小旅馆。再来说说学校。部分大学陆续封校,减少学生与外界接触,教职工进出校园也查得很严。中小学如遇非典患者,立即停课。还制定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进行远程教学的预案。每天早上进校门必须量体温,进行晨检,还得戴上又厚又闷的大口罩。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们总要为教室消毒。接着说说我们的生活。以前邻里之间总喜欢串串门,聊聊天,可现在家家户户冷清多了,即使有事也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网上聊天的方式。原本喜欢出来遛狗的居民,现在全都呆在家里了。以往人头攒动的新街口、湖南路等闹市,没有了往日的欢腾。超市、菜场也没了人气。公共汽车里空荡荡的,而自行车队伍更加庞大。卫生状况大有改观,街上满眼是白花花的口罩,也少有人随地吐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