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护理 金琪 - 副本_第1页
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护理 金琪 - 副本_第2页
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护理 金琪 - 副本_第3页
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护理 金琪 - 副本_第4页
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护理 金琪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护理脊柱骨科1目 录1.定义解剖特点分类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检查4.治疗与护理要点5.功能锻炼2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脊髓、马尾及脊神经疾病。是由椎管发生的骨性和(或)纤维性狭窄引起的脊髓、马尾及脊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腰4、腰5发病率最高,40岁以上多见。定义3脊髓马尾神经解剖4L1以下脊髓变为马尾神经,向下、后、外经神经根管出椎间孔椎管狭窄、小关节退变、增生可使神经根管及椎间孔狭窄,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出现相应症状5马尾神经受伤: 运动功能受损表现为膝关节及其以下诸肌受累,膝、踝关节及足部功能障碍,步态明显不稳,由于足伸、屈功能丧失,跨步时

2、需抬髋关节呈“涉水步态”;大、小便失禁。感觉功能受损为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丧失,表现为股部后侧、小腿后侧、足部及马鞍区感觉减弱或消失 6黄韧带的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先天性的椎管狭窄椎弓板椎管髓核正常异常7发病机制发育性椎管狭小椎管形态负荷与活动量大椎管内容积减小有效间隙下降马尾脊神经临界饱和状态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L4 62%L5 94%S1 9.7%骨刺、椎间盘突出等脊 神 经 根马 尾窦椎神经相应症状和体征8分类骨性:即脊椎退变所致的狭窄。因脊椎受老年改变及劳损的影响,而使椎板增厚,椎体骨赘增生等。软组织性: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等。先天因素:畸形导致椎管狭

3、窄其他:腰椎的炎症使椎管内壁滋生新生物导致狭窄,脊椎炎、氟中毒亦可导致畸形产生狭窄9中央椎管狭窄:发生在椎管中央部侧隐窝狭窄:发生在椎管侧方侧隐窝指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主要在三叶形椎管,以下位两个腰椎处最为典型。一般认为侧隐窝前后径小于3mm以下者为狭窄,5mm以上者为正常,在此之间者为相对狭窄。按狭窄发生部位分类1011临床表现症状1.腰腿痛:酸痛、灼痛。特点是前屈腰部时不受任何影响,而后伸时疼痛加重 。下蹲或平躺时疼痛减轻或消失。2.神经源性马尾间歇性跛行:呈进行性发展。具体表现为病人步行约一二百米后,或站立约数分钟或十多分钟即感到一侧或两侧小腿和足部出现疼痛、麻木、酸胀和无力,以致

4、不能继续行走,必须蹲下或弯腰体息片刻后方可再走。但走不久又出现疼痛,这种走走停停的现象即是间歇性跛行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椎段的中央管狭窄常导致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而单一椎段中央管狭窄或单侧神经根管狭窄只能引起单侧下肢间歇性跛行。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12体征 病人症状常较体征严重,少数病人无明显体征。腰椎前凸减小,腰椎前屈正常,背伸受限1.腰椎过伸试验阳性:病人做脊柱过伸动作或者保持在脊柱过伸位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诱发下肢根性症状,但并非每个病人均有阳性结果。2.弯腰试验阳性:病人快速步行时出现疼痛,继续行走是需要弯腰减轻疼痛,或坐位时腰部向

5、前弯曲以减轻症状。13辅助检查X线检查: 脊柱曲度的改变 椎间隙变窄 椎体缘骨赘 关节突关节退变肥大 椎体滑脱 神经根管狭窄伴有椎间关节半脱位14上椎体下缘的后延线不是穿越下椎体上关节突的端,而是穿过中间;正位片显示:正常的“S”弧线消失15CT检查 可显示中央椎管、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和腰椎间盘突出等征象椎管造影 有较高诊断价值,当脊柱前后径小于或等于8毫米时即可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症,但有一定不良反应MRI检查 用以判断腰椎病变。其影像显示的组织结构清晰度和组织结构间的关系比CT扫描和椎管造影效果好,且对人体无害,已有代替椎管造影的趋势,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16诊断及鉴别 脊髓造影的诊断符

6、合率为90%左右,但不能显示侧隐窝。CT,尤其对侧隐窝的狭窄诊断较准确。根据X线、脊髓造影、CT及临床表现来确诊。 1、三大症状: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重而客观体征相对少,腰部后伸疼痛受限; 2、影像显示骨性或纤维结构的相对狭小,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 做出诊断。17脊髓造影18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 1.最大区别为“三大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而腰椎管狭窄症一般为阴性。 3.影像学检查的区别也比较大。二者是单独的两种疾病,但同时还有一定联系,可以相伴发生,而且伴发比例相当高,这也是人们易将二者混淆的原因。因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由于相应的小关节发生滑膜炎性渗出反应、关节软骨

7、磨损及碎裂,导致在椎体侧后缘及关节突处出现增生的骨赘,继发腰椎管狭窄症。在两病同时发生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两者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多无困难 19一、保守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 2、消炎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骨盆牵引 5、腰背肌锻炼 6、腰围保护治疗20保守治疗指征: 适用于轻度腰椎管狭窄,症状较轻,并对生活、工作影响不严重者。普遍认为,腰椎管狭窄症总的自然发展趋向不良,应尽早手术。211、卧床休息:发病初期卧床休息是一个较好的缓解症状的方法。卧床后局部静脉回流改善,无菌性炎症反应(充血、水肿)消退,椎管内的狭窄得以缓解,加上腰背肌放松,一般卧床2周主观症状会减轻。2、消炎止痛药物治

8、疗:应用药物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奇曼丁、芬必得等,可部分缓解症状。3、物理治疗:局部可消除炎症,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症状,局部热敷也可使用。224、骨盆牵引:可拉开关节间和椎间距离以缓解受压神经,消除充血、水肿以达到缓解症状。5、腰背肌锻炼:腰肌强壮者临床症状一般较轻,而且发作次数减少,手术后锻炼腰背肌又可加快腰部功能的恢复以达到较好的疗效。6、腰围保护:目的在于加强脊柱稳定性,对滑脱继发椎管狭窄者效果较好,使用后症状能迅速改善。但长期应用腰围可促使腰肌萎缩,会导致腰围依赖,因此,应避免长期使用腰围。23二、手术治疗指征: 1.症状、体征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经系统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明显无

9、效者。 2.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广泛被压受损或瘫痪者。 3.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者。 4.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峡部不连与滑脱。 5.经椎管造影、CT、MRI证实有局部明显狭窄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者。24术后护理1 .体位护理:一般卧床34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35 h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视病人体质12 h按摩1次,每次510 min。翻身时由护士协助病人,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一般平卧23 h,侧卧1530 min。252.观察双下肢

10、感觉运动功能:麻醉消失后以钝形针尖如回形针尖轻触病人双下肢或趾尖皮肤,观察有否知觉或痛觉,本组没有发生肢体感觉丧失。术中因神经牵拉,可致术后神经根水肿,出现肢体酸胀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102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以减轻神经根水肿,减轻症状。同时,协助病人主动或被动训练足趾,3次/d,每次35 min。263 .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练习直腿抬高。病人平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幅度适当,逐渐增加直腿抬高度数,先单腿,后双腿,3次/d,每次35拍(每抬起1次为1拍),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拍,其目的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及双下肢肌肉萎缩。手术后1周进行腰背肌锻炼,方法为俯卧位抬头,动作不宜过度,1次/d,每次3拍;平卧位时进行配合直腿抬高练习。手术3周时在床上坐起,适当活动,如扩胸运动等;也可俯卧位,头及双下肢同时离床上抬数次,各项活动交替,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同时观察病人一般情况,不可疲劳过度。4.并发症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潴留,为病人不习惯床上小便而致。因此,术前2 d指导病人练习用便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