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水泥搅拌桩(完成稿)_第1页
三轴水泥搅拌桩(完成稿)_第2页
三轴水泥搅拌桩(完成稿)_第3页
三轴水泥搅拌桩(完成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三轴水泥土搅拌桩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DG/TJ08-61-2010DGJ08-116-20052编制依据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上海市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范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a)场地标高测量,以确定成桩下沉及提升长度,并在桩架上对不同桩长做 好下沉及提升的标记。b)定位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工 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放样定位后请监理进行验收。c)浆液配置:水灰比应控制在1.52.0,砂

2、土中应掺入膨润土加强孔壁稳 定性及抗渗性。d)水泥用量计算:水泥掺入比按设计要求,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对水泥掺 入比计算水泥用量,并对水及水泥的投入量、提升下沉速度、注浆压力(注浆压 力不应小于2.5Mpa)、单桩注浆流量现场挂牌明示。水泥用量的计算见下:搅拌桩直径(mm)首开幅单桩水泥用量(m3)后续单幅桩水泥用量(m3)备注650V=0.866 X 丫 XLX kV=0.662 X 丫 X LX k首开幅单桩为二个圆形截回,850V=1.495 X 丫 XLX kV= 1.134X 丫 X LX k后续单幅桩连续两个圆形截1000V=2.130 X 丫 XLX kV= 1.57x 丫 x L

3、x k面及相互搭接部分。L:桩长、T : 土的容重、K :水泥掺入比e)要选择和确定桩机进出路线、施工顺序及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制定施工 方案,作好技术交底。f)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如:水泥浆液水 灰比、注浆泵工作压力、成桩提升及下沉时的速度)。试桩不应少于 2根,试桩 时甲方、监理、施工三方确认并做好记录。2)人员准备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及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 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方可操作,作业人员需经安全培训,并接 受施工技术交底。3)材料准备a)水泥:宜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b)外加剂:按设计及现场实际要求。c)

4、材料进场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按要求进行现场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 使用。4)设备准备a)根据项目地质条件与成桩深度合理选择相应功率的三轴搅拌机,粘性土 中宜选择叶片式,砂砾中选用螺旋叶片式。b)主要机械:三轴搅拌机、自动制浆设备、注浆泵、挖土机、吊车等。c)主要器具:手推车、磅秤、比重计、全站仪、经纬仪、线锤、水准仪、压力表、流量计、型钢导轨等。d)三轴搅拌机应做好设备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作业条件a)场地应先整平,同时消除桩位处上、地下一切障碍物。b)围护轴线及场地标高测量完毕,围护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 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保护。c)设备开机前应检修、调试,检查桩机运

5、行及输浆管畅通情况。d)水源、电源配备到位,并满足使用要求。4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开挖导向沟一设置定位型钢一桩孔定位一钻机就位- 配制浆液一成桩一关闭搅拌机、清洗。1)测量放线:根据控制桩放出桩位中心线,并做好标桩,并对标桩采取保 护措施。2)开挖导向沟:依据桩位中心线开挖导向沟,深度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宽 度应每边大于坝体300500mm,两侧按1:0.5放坡,其做法见下图。3)置放导轨:在平行、垂直沟槽方向分别放置定位型钢并固定,型钢规格根据桩位大小确定,详见下表:搅拌桩直径(mm)轴距(mm)上定位型钢下定位型钢规格长度(m)规格长度(m)650450H300X300812H200

6、X2002.5850600H350X350812H200X2002.51000750H400X400812H200X2002.54)桩孔定位:根据三轴搅拌桩的轴距,在平行槽钢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5)钻机就位:根据桩位标记移机至钻孔位置,为保证钻孔达到要求的垂直度,钻机就位后保持桩机底盘的水平和立柱导向架的垂直。控制方法是用经纬仪或吊线锤双向校正机架垂直度,每移机检查不少于1次,要求机架垂直度偏差不 超过1/250。6)制浆:采用自动制浆设备配置,按设计水灰比投入水及水泥,配置浆液 时水要清洁、酸碱适中,搅拌均匀后投入浆液池备用,在浆液池中持续搅拌以防 离析,水泥浆存放超过2h严禁使用。7)成桩

7、:两喷两搅,具体工艺流程图见下:a)钻头提升、下沉的速度应根据工艺性试桩确定,下沉速度宜控制在 0.5m/min1m/min,提升速度宜控制在1m/min2m/min。b)搅拌桩直线段的施工顺序可采用跳打、单侧挤压和现行钻孔套打方式, 转角处采用搭接方法套钻。跳打方式:适用于标贯值30以下的土层,即先施工第一单元,然后施工第 二单元,第三单元的A轴和C轴插入到第一单元的C轴及第二单元的A轴孔中, 两端完全重叠,依次类推完成水泥搅拌桩,具体施工顺序见下图:单侧挤压方式:适用于标贯值 30以下的土层,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桩机无 法来回行走处采用此施工顺序,即施工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A轴插入到第一单

8、元的C轴孔中,两端完全重叠,依次类推完成水泥搅拌桩,具体施工顺序见下图:先行钻孔套打:适用于标贯值30以上的硬质土层,在水泥搅拌桩施工时, 用装备有大功率的钻孔机,先行施工如下图所示的al、a2、a3方式等孔,局部松散硬质土层,然后用三轴搅拌机跳动或单侧侧挤压完成水泥搅拌桩。搅拌桩直 接和现行钻孔直径关系见下表:亡行站工怦打方式搅拌桩直径与先行钻孔直径关系表搅拌桩直径(mrm6508501000现行钻孔直径(mm4006505008507001000搭接方法:适用转角处施工,即横向先施工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A轴插入 到第一单元的C轴孔中,纵向第三单元的B轴插入到横向第二单元的B轴孔中, 第四单

9、元的A轴插入到第三单元的C轴孔中。c)送浆应连续进行,施工过程中因故停浆,应将钻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 0.5m 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桩与桩的搭接时间超过24h应在冷缝处进行补桩。d)成桩过程中应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客观真实,施工原始记录表见下:三轴水泥搅拌桩原始记录记录表记录人: 日期:序 号桩 号桩 长A次预搅下沉A次 喷浆搅拌提升喷浆复搅下沉复搅提升注浆量始终始终始终始终12i. 78)清洗:每天施工完毕,或因故不能连续施工,应及时对钻杆及钻头 ,进行 低压射水,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管内、机内不留残存浆液,将黏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5质量控

10、制1)成桩应避开工程桩,如相互干扰可报设计单位做适量调整。2)严格控制水灰比,每个台班对浆液容重的测量不应少于两次。3)每次水泥进场后均应及时通知监理进场验收。4)现场暗浜部位应按设计提高水泥掺入量,或进行换土处理。5)试块制作应采用70.7mm 70.7mrtK 70.7mm的试模3组,每个台班抽查2 根桩,每根桩从不同深度3个点取样,采用水中养护测定28d后无侧限抗压强度。6) 土方开挖前应进行钻芯取样,取样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1不少于3根, 钻芯后的孔洞应及时注浆填充。7)应尽量避开冬季施工,如无法避免应按冬季施工要求做相应的抗冻措施。8)深层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所示。深层搅拌

11、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 目序 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 控 项 目1水泥及外掺剂质量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2水泥用量参数指标查看计量设备3桩体强度设计要求钻孔取芯,或其他规定方法1桩底标高mm+ 100, -50:测机头下沉深度2桩顶标高mm+100水准仪(最上部500mm不计入)3桩位偏差mm50用钢尺量4桩径mm士 10r用钢尺量(d :桩径)5垂直度一0 1/200经纬仪或线锤6成品保护1)搅拌桩应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降水及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搅拌桩边侧荷载严禁超出设计要求。3)应先进行工程桩施工再进行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以避免工程桩挤土对 水泥土搅拌桩的破坏。4)由灌注桩排桩作为支护,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的基坑围护施工时, 应先搅拌桩后灌注桩。7安全、环保措施1)施工场地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 须严格接地、接零和设置漏电保护器。现场电线、电缆必须严格按施工用电专 项方案设置,严禁乱拉、乱接,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2)所有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