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_第1页
最新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_第2页
最新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_第3页
最新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_第4页
最新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

2、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内蒙分校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贝尔南路东达广场702室 教师考试微信二维码:nmgjsks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

3、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项选择、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维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2.要求把人的心理看成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的原那么是()。A.客观性原那

4、么B.教育性原那么C.实践性原那么D.知识性原那么3.学习“工作总量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A.规那么学习B.概念学习C.区分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4.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6.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7.吹拉弹唱属于()技能。A.认知B.心智C

5、.操作D.评价8.()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9.以下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无目的地梦想B.穿衣等自动化操作C.比拟D.创造创造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开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11.抑郁症是由()造成的。A.学校原因B.家庭原因C.心理原因D.社会原因12.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在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同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的情感教学目标是()。A.接受B.反响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13.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

6、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教师领导风格属于()。A.放任型B.专制式C.监督式D.参与式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15.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鼓励和想像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16.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7.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A.晕轮效应B.有晕

7、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名人效应18.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A.巴甫洛夫B.列昂节夫C.维果茨基D.鲁宾斯坦19.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20.“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1.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有()。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行为标准学习D.态度与情感学习E.气质迁移2.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

8、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C.概念学习D.下位学习E.命题学习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特点。A.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的外显性C.执行的内潜性D.运用的闭合性E.结构的简缩性4.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教学设计谋略E.学校领导策略5.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创造性的问题D.认知性的问题E.一般性的问题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标准D.道德原那么E.道德行为7.抑郁症的表现是()。A.情绪消极B.

9、消极的认识倾向C.动机缺失、被动D.躯体上疲劳、失眠E.生活的压力8.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A.激发求知欲B.提示教学目标C.变化教学情境D.评定学习结果E.配合学生经验9.群体标准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那么,包括()。A.成文的正式标准B.口头约定的标准C.约定俗成的标准D.不成文的非正式标准E.潜意识遵循的标准10.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A.案卷分析B.标准化成就测验C.观察D.情感评价E.自编测验三、填空题(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_与_之分。2.专家型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那么是可以通过_

10、与_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3.教育心理学是_与_一的交叉学科。4.11、1214、15岁这个年龄段,按心理学家的划分是_期。5.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_规律的制约。6.成就动机理论认为_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7.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_。8.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即_和_。9.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_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_才得以实现。10.精细加工强调在新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的多少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四、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题1分,共10分)1.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

11、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2.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3.只要有强迫观念,就有神经症的表现。()4.学生对真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间接指导。()5.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6.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7.阐述规那么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9.口头语言开展的关键期是45岁。()10.学习是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唯一因素。()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认知一结构说2.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3.重组性迁移4.下位学习5.“物质化过程六.简答题(每

12、题5分,共20分)1.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应包括哪两方面?2.学习策略有什么特征?3.创造性与智力的根本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4.怎样理解品德的定义?七、论述题(共10分)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请根据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内容对小王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中公教育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

13、动机;另一类是防止失败的动机。2.C【中公教育解析】实践性原那么要求把人的心理看成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3.A【中公教育解析】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即规那么或原理学习。4.B【中公教育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5.D【中公教育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6.A【中公教育解析】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根底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7.C【中公教育解析】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那么要求的活动方式。8.

14、A【中公教育解析】题于是对认知策略的解释。9.D【中公教育解析】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到达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10.C【中公教育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开展阶段。11.C【中公教育解析】任何一种心理病症的产生有外在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原因。12.D【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是对组织价值观念系统的解释。13.D【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是参与式领导的课堂管理特征。14.B【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是对总结性评价的名词解释。15.C【中公教育解析】研究说明,有鼓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像并热心于自

15、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16.A【中公教育解析】成长性需要是指自我实现的需要。17.C【中公教育解析】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鼓励与赞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积极效果。18.A【中公教育解析】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了该学说。19.B【中公教育解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0.B【中公教育解析】这是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之一。二、多项选择题1.ABCD【中公教育解析】气质不是习得经验,不能迁移。2.ACE【中公教育解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是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划分出

16、来的。3.ACE【中公教育解析】BD两项属操作技能的特点。4.ABC【中公教育解析】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5.AB【中公教育解析】研究者倾向于把各种问题分为两类,即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6.ABE【中公教育解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构成了品德的心理结构。7.ABCD【中公教育解析】E项与抑郁症的表现无必然联系。8.ACE【中公教育解析】BD是与引导注意同一层次的教学事项。9.AD【中公教育解析】群体标准有成文的正式标准和不成文的非正式标准两类。10.ACD【中公教育解析】BE两项是两种主要的教学评价技术手段。三、填空题1.正式评价,非

17、正式评价;2.练习,反响;3.心理学,教育学;4.少年;5.强化;6.防止失败者;7.正迁移;8.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9.动作结构,概括化;10.背景知识。四、判断题1.【中公教育解析】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2.【中公教育解析】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3.【中公教育解析】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4.【中公教育解析】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因此对这些问题应给以直接指导。5.【中公教育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18、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6.【中公教育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做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的判断。7.【中公教育解析】阐述规那么时,新教师往往是模糊其辞的。8.【中公教育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9.【中公教育解析】口头语言开展的关键期是2岁,45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10.【中公教育解析】行为的变化除学习可以引起外,别的因素如疾病、疲劳均可导致。五、名词解释1.认知一结构说:这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

19、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根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正确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正确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正确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正确激起水平越低。也叫倒“U曲线。3.重组性迁移: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根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4.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

20、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5.“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筒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六、简答题1.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即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由规那么和技能构成。3.智力与创造性的

21、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达,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拟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陛,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标准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七、论述题

22、【答案要点】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标准,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防止它,因而服从标准。认为免受处分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者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标准,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团体标准,“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租义务感。海因茨先生“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