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题点学案(4份打包)_第1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题点学案(4份打包)_第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题点学案(4份打包)_第3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题点学案(4份打包)_第4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题点学案(4份打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题点学案(4份打包)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典题解码对标高考典题再做(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

2、任;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

3、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

4、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

5、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2)药师跋扈,

6、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答题分数统计错误原因分析考查要点落实明确各题的考查点(是否)答案符合答题要求(是否)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步骤(是否)知识盲点标记名师解码一、选材上:凸显立德树人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秉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题精神,凸显立德树人的目的,选材定位于中国古代正史,两篇出自宋史,一篇出自晋书。2020年全国卷传主是王安中,王安中是北宋词人,年轻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王安中品行颇遭议论,而文章却可观。他擅长诗和四六文,在当时很受推重。王安中的人生具有多面性,选文突出了王安中的正面形象。文章虽为节选,但线索清楚

7、,人物生平事迹大致完整,故事性强,符合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标准。选文字数在600字左右。二、命题上:强化文言基础,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文言断句题3分,所选语句较长,一般有两个辨识点,通过对比,可确定答案。专有名词、常见文言虚词等已不再是高考文言断句题的主要设误点。文化常识题3分,涉及骈文等知识,比如“保任”,虽不常见,但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概括分析题3分,先用简明的语句对传主人格、事迹加以概括,然后从材料中选用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印证。文言翻译题10分,共两个小题,每句在30字左右,主要考查文言实词。题点1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高考对断句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设题,难度较低

8、,但不少考生不顾及文意,缺少对断句基本技巧的掌握,心中没有文言断句的标志意识、句式意识、修辞意识和结构意识,仅根据自己的语感,草率对比选项,匆忙答题,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必备知识建构关键能力突破问题一不明句意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选自新唐书)A.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B.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C.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

9、劲迅有体要/D.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我的答案?作答理由?精准抢分依据文意断句,走好三步第一步:比较选项,找出不同之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处正确。而从四个选项的设置看,并不是每一个选项的断句点都与其他选项不同,而是大部分相同,只在某一两个关键处不同。找出不同处,也就找出了断句的关键点。第二步:先易后难,解决关键词句找到关键点,判断关键词句的意思,并结合语意、语法等,集中分析某些关键词是“属上”还是“归下”。第三步:带入检验,确保文通字顺题目做完后,一定要带入全文通读一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看语意是否顺畅,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

10、确合理。思维流程找出不同处四个选项,两处是断句关键:一是“体貌轩特喜书”,二是“为文章劲迅有体要”。落实关键词“特喜书”似乎可以理解,但“体貌轩”则存在问题:“体轩”可以理解为“”,“貌轩”却不能翻译为“容貌轩昂”。故“轩特”的“特”指的是“”。?用文意检测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满分答案?问题二不看标志(2020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

11、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

12、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我的答案?作答理由?精准抢分依据标志断句,借助六大“助手”1.名词、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2.动词、形容词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句子的“龙骨”,故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3.文言虚词断句时,

13、应注意以下6类虚词。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其前一般要断开。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其前一般要断开。关联词“虽、虽然、纵、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其前一般可断句。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乎”,“哉、夫”等,其后一般要断开。“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温馨提示虚词标志断句要灵活运用“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用在

14、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开也可不断开。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断开。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对话词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5.修辞手法古人写文章讲

15、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喜欢用对偶、排比、反复、对比、顶真等修辞手法,这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有时文章为了华丽,篇中多有四六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6.文言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固定结构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助手。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思维流程找出不同处一处是“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一处是“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找出标志词名词有“士”“轼”“巡铺内侍”。“士坐庭中”“轼宽其禁约”,

16、均为主谓句。意标结合分析“士坐庭中”主谓宾完整,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排除B、C两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到上句,排除D项。满分答案?纠偏补弱训练1.(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17、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初,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

18、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节选自隋书韦鼎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B.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C.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D.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

19、,多所裁正。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选自金史张万公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B.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C.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D.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

20、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典题再做1.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发现选项有两处断句不同,第一处是“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研读句子,推断“不胜之惨”为“民”被“缚以为盗”“讼诸府”之后的情状,与后文“遂诬服”逻辑一致,所以应在“不胜”前停顿,故排除B、D两项;再看第二处“即出民”与“抵吏罪”中间是否需要停顿,研读文本,这两个短语均为动宾短语,主语均为传主王安中,为先后两件事,先把被诬告的老百姓放走,再让官吏抵罪,所以中间必须停顿,再排除C项,最后选出A项。2.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错在“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

21、”。“禁中”指皇帝或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并不包括“皇室宗族”。3.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金人前来归顺”说法有误,原文“金人来归燕”的意思是金人来归还燕地;“他自请燕山府任职”表述与原文不符,依据原文“安中请行。授庆远军节度使知燕山府”,王安中只是自请前往,而不是“自请燕山府任职”。4.(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

22、的上表,称他为奇才。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发下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上写成,皇上就在他的草稿最后批示道:“可任中书舍人。”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来正好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残酷的拷打,于是被屈服罪。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向皇上推荐了一个擅长道术的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他。安中上疏请求从今以后朝廷招揽山野道士,应当责令有关部门担保;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

23、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按照你的奏章办,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奉,向皇上哭诉恳求。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靖康初年,谏官弹劾他勾结王黼、童贯以及不纠察郭药师违反朝命,安中被罢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

24、为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高宗即位,把他内迁到道州,不久让他闲居。绍兴初年,复任左中大夫。其子王辟章任泉州知州,迎接安中前往,不久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安中作文章丰润敏拔,尤其擅长四六文体。徽宗曾经在睿谟殿举行宴会,命令安中赋百韵诗以记其事。诗写成后,徽宗欣赏赞叹不已,命令用大字书写在大殿屏风上,凡是侍臣都用副本赏赐他们。他被重视就像这样。题点1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关键能力突破思维流程体格高大容貌不同于常人满分答案C参考译文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

25、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李华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满分答案A参考译文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服入侍皇帝于延和殿,被赏赐银绯,升任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掌管礼部贡举。恰逢大雪苦寒,士子坐在庭中,颤抖着说不出话来。苏轼放松对他们的禁令,使他们能够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词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积累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者嫉恨。纠偏补弱训练1.B解析“忠贤及魏广微”是并列结构,是动词“劾”的对象,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拟”是打算、准备的意思,“十

26、一月二日”是“上之”的时间,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参考译文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轮到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应当斩首的罪行,准备十一月二日上奏,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南方。魏忠贤刺探得知,提前两天假借会同推选之事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削去官籍。2.B解析全句唯一一处的“也”字应断开,否则文意不通,由此可排除C、D两项。“故”是表结果的连词,属句首,排除A项。参考译文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当初,韦鼎受聘于周代,曾经与高祖相遇,韦鼎对高祖说:“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达到的。不久必然会大富贵,

27、大富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明年的今天,我会来献礼效劳。您的相貌不可说,希望您珍重自爱。”等到陈朝被平定,皇上派人飞车召请他,任命他为上仪同三司,待遇非常优厚。3.A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比如第一处断句,动词“言”的内容应该是“秋山之乐”,所以“言”后不能停顿,排除B、C两项。“辅政八年”的主语是张万公,故在“辅政”前断开。参考译文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廷的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皇帝曾经与司空完颜襄说秋山之乐,其意打算在春天打猎。皇帝回头看张万公,张万公说:“动不如静。”皇帝变了脸色而作罢。他辅政八年来,所推荐的人,多是廉洁

28、谦让之士。-12-题点2文化知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缩影,体现了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科举文化、礼制官阶等等。这些常识性的名词常常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是我们阅读文本、感知文意不可回避的内容。如何掌握这些词语的含义,一是分类积累,二是依据课文或平时积累的知识,比附推断。必备知识建构关键能力突破问题一课文不熟,不会依据课内推断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陈稜,字长威,庐江襄安人也。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杨玄感之作乱也,稜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稜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俄而帝以弑崩,宇文

29、化及引军北上,召稜守江都。稜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深义之。(节选自隋书列传二十九,有删改)A.拜,文中指授予官职,“拜”也可表示接受官职,如“于是辞相印不拜”。B.赐爵,古代对贵戚功臣以爵封赐,爵位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C.崩,旧指皇帝死,古代常用山塌下来做比喻,而臣子的死都可称为“薨”。D.衰杖,旧指居丧时使用的麻绖与哭丧棒,文中指的是穿丧服、拄哭丧棒。我的答案?作答理由?精准抢分依附课本,分类整理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对古代文化

30、知识的复习也是这样。复习时,可以“古代文化常识”为主线,结合教材具体篇目。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课下解释,“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寡人”,是诸侯的谦称。“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把这些解释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并熟记,应是提高文化常识题答题准确率的有效途径。2.分门别类,联想识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是文言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它分散于各个教学单元的文章中,所以分类整理、联想识记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职官署、名号称谓、文化科举、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宗法礼俗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或者

31、采用表格的形式,把相关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把授予官职和辞退官职的词语放在一起,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3.适当扩展,准确理解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不断扩大,考生要注意拓宽视野,同时还要准确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意义范围。如“姻亲”与“血亲”各自涵盖的范围不同。思维流程把握文段大意这段文字扼要介绍了陈稜的事迹及情况。?标画选项疑点A项,“拜”,“授予”和“接受”;B项,“公、侯、伯、子、男”顺序;C项,“崩”“薨”使用的对象;D项,“衰杖”指的是“穿丧服、拄哭丧棒”。联系课文推断如果“所有臣子死都称

32、薨”,那么张衡传中为什么说“永和四年卒”?因此可知,只有或有爵位的大官等死去称“薨”。?满分答案?问题二文化专称、并称不熟,不了解其内涵(2019全国卷,文言文节选)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

33、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我的答案?作答理由?精准抢分明确文化知识常见设误设误一混淆文化典籍专称古代文

34、化中专称并称很多,如地理类、帝王称谓类、人物称谓类、文化礼俗类、历法编年类等。有时,命题人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张冠李戴。设误二古今地名识别不清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2018年全国卷,“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的“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设误三弄错官职任、免、辞及官职职责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官职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官职的说法进行设误。或者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

35、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误把工部和户部职责混淆。设误四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知识时,将相似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如2017年全国卷,“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的“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设误五混淆考试级别名第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中的“会试”是错误的,应是“殿试”。思维流程标画选项疑点A项,“诸子百家”“

36、先秦至汉初”“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项,“诏令”“各种命令、文告”;C项,“礼乐”是“礼制和音乐”;D项,“就国”,“领地”“前往领地居住”。联系语境推断A项,“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诸子”指、等。“百家”,影响最大的有、等。?满分答案?问题三不察语境,不会依据语境推断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丁度,字公雅,开封祥符人。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度言:“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从之。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久之,知审刑院。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然喜论事,

37、在经筵岁久,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节选自宋史丁度传,有删改)A.“二府三司”是宋代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设立的官府机构;“二府”指管政务的中书门下和管军事的枢密院,“三司”指盐铁、户部、度支,其长官称“三司使”。B.“旬休”,中国古代官员例行休假制度。汉代的“休沐”是“五日一休”,唐代是“十旬休假”,宋代与唐代做法相同,实行“旬休”,但工作期间不得请假。C.“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位于秦晋大峡谷中黄河段乾坤湾,壶口瀑布及禹门口(古龙门)至鹳雀楼以东的地区,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D.“经筵”,汉唐以来历代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正式制度化,主要以翰林学士置讲官,经筵制度是与顶层统

38、治者密切相关的一项教育制度。我的答案?作答理由?精准抢分四法巧判文化知识正误1.借助积累直接判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诸子百家”一词,即可借助“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诸子指孔子、老子、墨子等。百家中影响最大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即可轻松判定正误。联想教材所学知识。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解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用词语、古今异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知识。要善于调动课内积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正误。如“就国”可联系“金就砺则利”中的“就,靠近”,推断出“回到领地居住并管理”的含义。2.剖析词语巧推断对于考查文化知识的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

39、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3.结合语境深推断揣摩文言文中有关文化知识的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充分利用文内信息,注意上下文的提示性语句加以推断。如2017年全国卷中的“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结合文章“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可以判断是正确的。4.遇生判对灵活断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错误项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

40、,一般认为此项表述正确。思维流程把握文段大意这段文字介绍了宋代名臣丁度的有关情况,有关常识涉及面广泛。标画选项疑点A项,“二府三司”的职掌;B项,“旬休”,“工作期间不得请假”说法错误;C项,“在黄河以东”的名称由来;D项,“经筵”听讲的对象和讲授者的资格。联系语境推断“旬休”即中休息一天。从文本中“请给假如故”的语境可知,除“旬休”外,官吏还是可以的。?满分答案?纠偏补弱训练1.(2020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

41、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为诸生

42、,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博士、驸马都尉。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的生员,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B.督邮,始置于西汉中期,是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C.博士,古代官名,指学术上贯通百家、无所不知的饱学之士,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

43、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魏骥,字仲房,萧山人。宣德初,迁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试行在吏部左侍郎。屡命巡视畿甸遗蝗,问民疾苦。八年改礼部,寻以老请致仕。吏部尚书王直言骥未衰,如念其老,宜令去繁就简。乃改南京吏部。复以老辞。不允。十四年进尚书。英宗北狩,骥率诸司条上时务,多施行。景泰元年,年七十七,致仕。成化七年,帝遣行人存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使命未至而骥卒。赐祭葬如礼,谥文靖。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乞以其金振饥民。许之。(节选自明史魏骥传,有删改)A.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

44、,长官为吏部尚书。B.致仕,又叫致事、致政、休致,指官员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C.行人,可指出征、出行的人,亦是使者的通称,其在本文中的含义是后者。D.诣阙,“阙”是古代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又指宫殿或朝廷:“诣阙”即到宫殿或到朝廷。题点2文化知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关键能力突破思维流程官职变动古代诸侯满分答案C参考译文陈稜,字长威,是庐江襄安人。大业三年,被授予武贲郎将之职。杨玄感叛乱时,陈稜率领一万多人的部队攻打平定黎阳,杀掉杨玄感任命的刺史元务本。不久陈稜奉命到江南建造战舰。陈稜又因战功进位升光禄大夫,被赐爵信安侯。不久隋炀帝被叛军杀害,宇文化及率领军队北上,命令陈稜

45、镇守江都。陈稜集合部众穿白衣,为隋炀帝发丧,准备好仪仗,把隋炀帝改葬在吴公台下,他穿着孝服拄着哭丧棒送丧,悲痛感动路人,谈论的人都深深认为他的行为符合大义。思维流程孔子老子墨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满分答案A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本郡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喜欢他。孝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且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调任他做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朝廷推荐说贾谊年轻有才华,且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孝文帝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文帝

46、每次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时,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不能说什么,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都认为才能比不上贾生。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和睦,正是改定历法、改变服色、制定法令制度、确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详细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礼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提出的。思维流程十天请假满分答案B参考译文丁度,字公雅,开封祥符县人。当时

47、西部边疆骚乱不宁,二府三司,虽休假日也不停工作。丁度说:“请给官吏照常放假,不让外夷窥探我朝廷的深浅。”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庆历年间,任河东宣抚使杜衍的副手。较长时间后,掌管审刑院。丁度性格淳厚质朴,不故作威仪之态,独居一室达十多年,周围没有姬妾侍奉。但喜欢辩论事物,长年在御前为皇帝讲解经史,皇帝常称呼他为学士而不喊他的姓名。纠偏补弱训练1.B解析B项,“由丞相主持”有误。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考译文主管官员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感到很惊喜,苏轼参加殿试考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48、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后,被追赠光禄丞一职。苏轼服丧期满后,回到朝廷,被任命做判官告院。当时王安石正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利。新的法令陆续颁布,苏轼在这期间,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苏轼改任密州知州。司农推行自报财产的手实法,不立即实施就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名,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服从?现在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惊讶地说:“你暂且慢慢实施新法。”元祐四年,因积累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者嫉恨。2.C解析C项,“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参考译文高堂隆,字升平,泰山

49、平阳人。少年时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他为督邮。郡里的督军和薛悌争执,直呼薛悌的名字呵斥他。高堂隆按剑怒斥督军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高阶;赵王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演奏。当着臣下面而直呼官长的名字,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赶紧制止。黄初中,任堂阳长,后为平原王曹叡太傅。曹叡即位,即魏明帝。魏明帝任命高堂隆为博士、驸马都尉。明帝登基伊始,群臣认为应大摆筵宴。高堂隆认为不宜大摆筵宴,明帝敬重地采纳了他的意见。3.A解析A项,吏部只掌管文官的任免、升降、调动,武官事务归兵部掌管。参考译文魏骥,字仲房,萧山人。宣德初年,升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正统三年,召入试用行在所吏部左

50、侍郎。多次奉命巡视京城郊区蝗虫灾情,询问民众的疾苦。正统八年,改任礼部左侍郎,不久因年老而请求辞官退休。吏部尚书王直说魏骥没有衰老,若考虑到他年龄大,最好下令除去繁杂的工作而做简要的事情。于是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他再次推托年老而辞官。但是朝廷不同意。正统十四年升为尚书。英宗被俘北去,魏骥率领各司众官吏逐条上陈时弊,大多被施行。景泰元年,年七十七岁,辞官退休。成化七年,皇帝派遣使者前往慰问,踢给羊和酒,命令有关部门每月供给米三石。但使者和命令还没到达,魏骥就去世了。按照礼制赐予祭品,谥号文靖。他的儿子魏完因魏骥的遗言赴朝堂推辞葬礼,乞求用礼金救济饥民。皇帝答应了魏完的请求。-10-题点3概括分析

51、题用好比对手法,提防五大陷阱概括分析题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观点态度进行的判断或分析。此题有两种设题情况:一是客观选择题,一是主观简答题。客观选择题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往往将错误点放在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词语含义、句间关系的细微变化上,解答时要细加比对;简答题设题角度灵活,可概括,可分析评价,答题时要找准文中依据。必备知识建构关键能力突破问题一不知还题入文,找不准设题区间(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A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

52、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B项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C项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

53、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D项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节选自宋史苏轼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

54、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我的答案?作答理由?精准抢分解答此类题目,最忌只凭阅读印象判断,不注重还题入文,细加比对。文言文的概括分析题一般不

55、在“概括”上设误,多在“分析”的细节上设误。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要求文言文的概括分析题,题干中常有“概括分析”四字,常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但这是一般情况下的表述,答题时要审清题干要求,切勿马虎。第二步:还题入文,落实出处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来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读题时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点,为准确解题找到依据。第三步:聚焦分析,关注细节该题选项表述很有特点,先用一个句子对人物进行概括,再举一两件事进行分析印证;一般“概括”无错,“分析”有瑕。因此答题时可以将重点放在“分析”上。该题设误点也很有特点,往往就是一两个

56、字决定了该选项的正误。答题时一定要关注每个细节,留心易错的6个方面(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思维流程A项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原文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对比分析?B项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原文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对比分析?C项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

57、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续表原文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对比分析?D项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原文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对比分析?满分答案?问题二不明设误

58、角度,看不出问题所在文言文的阅读材料一般是人物传记,属于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因此,选项中概括分析的对象与人事密切相关,无外乎记叙文的六大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1.比对时间,谨防时序颠倒命题人故意在事件发生的时间方面设误,将此时说成彼时,将已然说成未然,或未然说成已然。比对时,一定要注意有关时间方面的词语。(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误区所在。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C.贾

59、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比对分析?2.比对地点,谨防地点错置命题人在复述事件时,往往把传主在甲地做的事说成在乙地所为,或者把在乙地所为说成在甲地所为,或者把两者说成一处。阅读时,只要有时间和地点转换,就要留心做标识;比对时,看地点有无错置。(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误区所在。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

60、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比对分析?3.比对人物,谨防张冠李戴文言文阅读材料涉及的人物往往不是一个,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产生不同的结果。阅读文章时,要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得到了何种评价。(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误区所在。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