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记录范文五篇_第1页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五篇_第2页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五篇_第3页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五篇_第4页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师听课记录范文五篇1.老师听课记录范文一、导入: 、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对于圆我们有没有深化学习的必要呢?那么今日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 、观察过方形的车轮吗?(课件:唐老鸭骑方形车轮的车子) 为什么笑呀?(生述缘由) 、摸一摸手中的圆片,在桌上滚一滚,感觉怎么样?(没有棱角) 我们说方形能给人以阳刚之美,那么圆形给人以曲线美,圆形是平面内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唐老鸭骑车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不平稳) 同学模拟平稳着走路。 、(课件:小强骑车)车轮安装时该把车轴安装在什么地方?(圆的中心) (课件:小红平稳骑车)猜想为什么安在中心走起来就能平稳了?(圆点到圆边的长度一样)

2、 板书:圆中心的一点到圆边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指名指出课题中圆的圆边上、圆内、圆外。 二、新课: 下面我们来证明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可以怎么证明,师述方法,同学找手中圆的中心,找到后小组沟通。 、指名说是怎样找的? 谁用的是对折的方法?能找到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吗?能找到几条?画出来。 圆里这样的线段有很多条。 、证明这很多条线段一样长,你有什么方法?小组争论。 指名说方法。 、边展现边指出定义:圆心、半径(一样长、很多条) 能解释车轴为什么安装在圆心上了吗? 、看圆形的折痕有没有比半径更长的线段的呢? 有什么特性?自己来解决,完成“工作报告单”。 同学尝试,老师巡察。 全

3、班对比报告单沟通。(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叫直径,很多条,长度相等,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 、回顾我们学到的这些学问是怎么得到的?观看猜想实践获得 提倡这种学习方法。 三、会画圆吗?自己画一画。 指名板演画圆,师问生答:每一步要做什么? 同学再画一个圆。 比较大小两个圆,为什么大小不一样?(指出:半径打算圆的大小,圆心打算圆的位置。) 四、练习拓展: 、体育课上要在操场上画圆,你准备怎么办? 、生活中随处可见圆,圆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美感,观赏课件:有关圆 2.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咏华山。(生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

4、这个小孩儿就是,那年。(生齐答) 3、(出示寇准写的诗)指名读。 4、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吗?(出示课件:加“华山”2个字) 【评:复习导入时,通过看填空题背第一段,指名读华山,既检查了同学第一课时的学习状况,又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充分显示了教者设计教案时的匠心。】 二、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华山图)生自由读其次自然段,边读边想,华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课件)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 2、是呀,华山真高呀,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华山的高?(生在其次自然段中边读边找) (1)(出示课件)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5、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争论) 【评:教者重视老师与同学、同学与文本、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对话沟通,注意培育同学的想象力,让同学在想象的基础上,感悟、沟通,逐步深化华山在同学心中宏伟、高大的印象。】 (播放华山的录像,师配解说语) 再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的这句话。(师画简笔画,结合简笔画理解华山的高。) 【评:同学从第一课时开头就对华山布满了奇怪,师在此处播放华山的录像,画简笔画,为学习其次自然段创设情境,使同学进一步感知华山的“高”这一特点。】 (2)齐读。 (3)指导背诵。 3、在其次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写了华山的高呢,看看谁最细心,能把这句话找出来。

6、(出示课件)他们沿着山路困难地爬上山顶。 (1)指名读。 (2)(指黑板)是呀,难怪小寇准会从心底发出赞叹: 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4、小伴侣们都被华山险峻的风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发出了赞美,这就是(指课件齐说:情不自禁)。 【评:重视词语的积累,能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同学理解成语的意思,同学很快就理解了,显得水到渠成。】 三、借文悟诗。 过渡:小寇准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 1、课件出示诗句。 (1)指名读。 (2)生在课文中找诗句的意思。 (3)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意思?(出示古诗和句意。) (4)哪句话写了“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

7、(出示古诗和句意) (5)理解“回首”的意思。 【评:在教学过程中,留意抓住重点段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同学品评诗人用词的精妙。】 (6)请女生读诗句,男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2、小结学法。 3、指导朗读。 4、点题,像我们这样赞美华山就是(指课题)咏华山。 5、是呀,小寇准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样的好诗,难怪先生连连点头赞扬:(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说) 6、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咏华山!齐读课文。 四、课外延长 1、供应课前收集的描写山的诗,生自由练读。 2、指名上台朗诵,师配乐。 3、鼓舞同学课后搜集关于山的古诗。 【评:教者能打破课堂局限,将同学引向课外,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提高同学的阅读鉴赏力量

8、。】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岁 华 齐 1、指名读。 2、学习“山字头”,领读。 3、看一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4、你们看,这三个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5、小结,范写。 6、生描红,师巡察。 【评:在写字前,教者特意让同学和课文中的小寇准比一比,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指导写字时,教者注意同学间的差异,对一些写字姿态不好的同学加强辅导,关心同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熟悉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

9、上哪些像角?(同学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熟悉了角,能用自己灵活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预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

10、固应用,拓展延长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智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伴侣,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现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伴侣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现,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慧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事这么棒,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现题目。同桌争论后在班内沟通。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足,打算带小伴侣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

11、妈展现一下你今日学到的本事,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激发同学探求新知的剧烈欲 望,使同学获得对角的感性熟悉。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同学用喜爱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究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同学留出充分的思索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制造条件,供应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同学进行观看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学问,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把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仆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好玩,激发同学的爱好。 4.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圆柱

12、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依据实际状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育同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力量,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使同学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实录: 一、复习圆柱学问。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学问?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绽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很多条相等的高。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学问的回答,同学很乐观有6名同学发言,老师能适时总结,准时跟进。建议老师板

13、书同学回答的纲要。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状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呈现了,为同学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学问,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

14、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情愿上黑板解答? (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学问,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点评:通过已有学问,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预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同学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这种方法同学的把握很娴熟,说明老师平常注意了这些方面练习。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学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练习3:(用小黑板出示) 做一个高6分米,底面

15、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大约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师:请同学们读题,看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求需要多少铁皮? 师:你还有什么需要提示大家? 生1:没有盖子,只需要求一个底面。 生2:得数保留整数,我觉得取材料保留整数要用“进一法”。 师:保留整数我们学过“四舍五入”法,“进一法”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进一法”:就是小数点后面有数就进一。 师:好的,我们就带着这些提示开头练习,我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 同学练习后,师生集体点评。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应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但肯定要敏捷运用。 点评:老师通过建立的学问

16、进行练习,问题生活化。同学关于“进一法”的说法很到位,同学的思维,随着练习坡度的增加,达到高 潮。 四:运用圆柱表面积学问,解决稍简单的生活问题。 出示练习3:出示练习六第七题:“博士帽”是用黑色卡纸做成的,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16厘米,高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黑色卡纸多少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读题后思索,“博士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求“至少需要黑色卡片多少平方分米”是求什么。 生1:博士帽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无底的圆柱组成。 生2:需要卡片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表面积。 生3:需要把单位转换,平方厘米换成平方分米。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17、!下面请你们推举男女各一名上黑板竞赛,看谁能得到“博士帽” 生:我们推举刘学敏和* 师生:集体点评 点评:“推举”“慢点,”“得博士帽”等一些教学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爱好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进一法”。 生3:我知道数学学问可以解决许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师:是啊!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盼望同学们在平常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看身边事物,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第8、9题。 点评: 1、老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老师思维围着同学转,同学提出的问题

18、都是由同学解答,同学要留意的问题也是同学提示。 2、为了突破教学中,同学敏捷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重点和难点,老师课堂练习的设计做了充分的预判,练习的难度由简洁到简单,通过已有学问,进行练习,建立学问后再练习,再练习,呈坡度体现,同学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至高点,完成了难点和重点的学习。 3、老师在授人于“渔”方面,做了许多训练,“读题收集信息法”看似简洁实际很有实效。本节课老师全部的练习都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4、本堂课的实效性很强。同学的作业,全班六十多人只有二人有错误,学问把握坚固; 5、关于学习态度,老师在练习中和小结处进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话同学也于似懂非懂,但这种实时进行数学意识渗透,对同学是有益的。 5.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学习内容: 我的小鸡 学习目标: 观赏歌曲我的小鸡,在音乐声中,自由地用体态语言表现歌曲的节奏。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评价方案: 听到叽叽叽叽”、“我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