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古 诗 词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隐士之逸:陶潜的游宦生涯 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渊明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陶渊明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逐渐没落,二十岁时尤其贫困。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

2、谋生路。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直到四十岁,陶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 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陶渊明思想上入于成熟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留影:陶渊明青史留名:陶潜 鲁迅题未定草(七):“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朱光潜诗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 梁启超陶渊明

3、之文艺及其品格:“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陶渊明墓,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北依汉阳峰,南为黄龙山,既满足了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愿,又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的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诵读诗歌:注意节拍与音韵,把握本诗的情感基调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意

4、理解:从归园田居中找一个字概括本诗的情感归:诗人围绕“归”写了哪些内容?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后何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形象:分别概括诗歌中陶渊明的形象归园田居塑造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顺应天性,坚守本真。“少无适俗韵”,从文本看,陶渊明从小就不愿迎合世俗,不管怎样,他不愿失掉自己独立的

5、人格、自由的精神,不愿失掉真实的自我。 厌恶束缚,渴求自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用“尘网”来比喻污浊的尘世,形象地写出尘世对人的束缚,而束缚的不仅是人身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 坚守真我,远离机巧。“性本爱丘山”,“我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生活”,这是诗人对自己本性的真诚告白。 回归自然,安享闲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归隐之后,他的生活从此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官场的争斗;没有公务缠身,没有宾客盈门,没有迎来送往,没有为五斗米折腰。有的只是虚闲清妙, 厌恶官场,向往田园。陶渊明一生没有建功立业,但他依然名垂青史,光耀千古,为什么?陶渊明正是以他恬淡真纯的人生境界,为我们

6、营造了一座精神的家园。艺术手法:陶渊明如何表达归隐之志的?比喻: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白描: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作者描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为何写得如此美呢? 从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近景所见:土

7、地、草屋、榆柳、桃李远景所闻:村落、炊烟、狗吠、鸡鸣远近、动静相结合,恬静幽美、清新和谐语句赏析:找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句,并加以赏析。主旨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赏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意思是说自己从小就不和世俗,天性诗喜欢山水。所谓“适俗韵 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 钻营取巧 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开门见山,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入世与出世:在中国传统中分别指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代表人物有谁? “出”“入”就是离去和进来的意思,而“世”则指凡尘俗世。出世表示一个人不再关心人类生活中人家都追求的功名、权位、财富等,出世的人希望超脱世人的生活,更多在精神上的追求,入世则相反,表示一个人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出世、入世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