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坡道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车库坡道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车库坡道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车库坡道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车库坡道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目 录 TOC o h z HYPERLINK l _Toc24087 一、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4087 2 HYPERLINK l _Toc26499 二、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6499 2 HYPERLINK l _Toc725 三、施工部署 PAGEREF _Toc725 2 HYPERLINK l _Toc13714 设计总体思路 PAGEREF _Toc13714 2 HYPERLINK l _Toc19697 四、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19697 2 HYPERLINK l _Toc32516 4.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

2、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32516 2 HYPERLINK l _Toc11112 4.2架体 PAGEREF _Toc11112 2 HYPERLINK l _Toc7381 4.3防护措施 PAGEREF _Toc7381 2 HYPERLINK l _Toc26994 五、脚手架的搭设及撤除施工工艺 PAGEREF _Toc26994 3 HYPERLINK l _Toc21217 5.1落地式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21217 3 HYPERLINK l _Toc21237 5.2脚手架的撤除施工工艺 PAGEREF _Toc21237 3 HY

3、PERLINK l _Toc24323 六、文明施工要求 PAGEREF _Toc24323 3 HYPERLINK l _Toc4519 七、计算书一 PAGEREF _Toc4519 3一、编制依据1.1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危改工程二期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承包合同1.2施工图纸 图纸类别图纸编号出图日期建筑JZ01-JZ202013年2月3日构造JG01-JG172013年2月3日1.4使用计算软件品茗平安计算二、工程概况车库2#坡道出口, 板厚300mm,框梁最大为800*900mm,高度6m,支撑超出4.0m属于高支撑体系因此编辑本方案,架体采用钢管架搭设,形成一个整体,增加整体抗扭性,

4、剪刀撑设置计算书。三、施工部署设计总体思路结合本工程构造形式、实际施工特点。本方案所搭设脚手架为构造期间施工承重架。四、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4.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4.1.1脚手架根底脚手架坐落在车库筏板上。架底下设通长垫板,垫板布设必须平稳。4.2架体梁采用钢管搭设,立杆间距La(m):600*900;立杆步距h(m):1.20;支撑架搭设高度H(m):6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50;采用的钢管(mm):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具体数据见计算书一:4.3防护措施在脚手架最上操作层要满铺脚手板下方满挂平安网。五、

5、脚手架的搭设及撤除施工工艺5.1落地式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场地清理材料配备定位设置脚手板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扎平安网模板支设。定距定位。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5.2脚手架的撤除施工工艺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模板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撤除顺序为平安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六、文明施工要求根据脚手架施工的特殊性,结合职业平安卫生的惯标精神,要求施工时做到如下:9.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戴好平安帽,高空作业系好平安带,现场严禁吸烟.9.2

6、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保护场的各种设施和标示牌。9.3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制止开玩笑和打闹。9.4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他工种一律不得进展脚手架搭设操作。9.5架子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9.6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技术部同意由架子工操作。9.7不准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不准在架子上跑动。9.8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9.9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接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

7、。七、计算书一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60;纵距(m):0.90;步距(m):1.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5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6.00;采用的钢管(mm):4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5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木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

8、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1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35.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为:木方 : 800mm;4.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30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展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90.22/6 = 21.6 cm3;I = 90.23/12 = 12.9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

9、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5.3.9+0.5.9 = 7.335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1.9= 0.9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335+1.4.9= 10.062kN/m最大弯矩 M=0.10.062502= 22639.5 N穖;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M/W= 22639.5/21600 = 1.048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048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1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7.33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335504/(1005002.9604)=0.02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150/ 250=0.6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2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0.6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議2/6=3.5/6 = 37.33 cm3;I=b議3/12=3.5/12 = 149.33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

11、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5.15.3+0.5.15 = 1.222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1.15 = 0.15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 = 1.2 q1 + 1.4 譹2 = 1.2.222+1.4.15 = 1.677 kN/m;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677.92 = 0.136 kN穖;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W = 0.13606/37333.33 = 3.638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

12、应力计算值为 3.638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677.9 = 0.906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 .90603/(2 50) = 0.485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485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载 q = q1 = 1.222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

13、222004 /(100000493333.333)= 0.08 mm;最大允许挠度 =900/ 250=3.6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8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6 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木方 : 800mm;W=85.333 cm3;I=341.333 cm4;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012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穖)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 = 0.453 kN穖 ;最大变形 Vma* = 0.372 mm ;最大支座力 Qma*

14、 = 8.804 kN ;最大应力 = 452910.724/85333.333 = 5.308 N/mm2;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3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5.308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372mm 小于 900/250,满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58 = 0.949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5.6.9 = 0.27 k

15、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5.3.6.9 = 4.131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5.35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6.9 = 1.62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8.688 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A)f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8.688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

16、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 l0 = h+2a = 1.2+0.5 = 2.2 m;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5 m;l0/i = 2200 / 15.9 = 138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57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8

17、687.52/0.35724 = 57.393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57.393 N/mm2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平安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0 = k1k2(h+2a)= 1.185.0071.2+0.5) = 2.625 m;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2 按照表2取值1.007 ;Lo/i = 2625.249 / 15.9 = 165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259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

18、值 ;=8687.52/0.25924 = 79.11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79.11 N/mm2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平安隐患。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平安。七、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根底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 fgk譳c = 120=120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12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1 ; 立杆根底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8

19、.688/0.25=34.75 kpa ;其中,上部构造传至根底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8.688 kN;根底底面面积 :A = 0.25 m2 。p=34.75 fg=12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八、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历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b.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3.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