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_第4页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文学二级类艺术学专业代码050403英文名称Music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具有熟练的音乐表演基本技能技巧,能在地方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基层单位从事 表演和文艺普及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 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 基本观点。(2)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2、文化与身体、心理素质(1)具有健康的

2、体魄、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体质健康情况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水平。(3)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3、专业素质(1)系统掌握从事文艺表演和文艺普及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 识。(2)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和专业辅导能力,能 够胜任在地方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基层单位从事文艺表演和文艺普及工作。(3)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与潜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基本能力(1)外语水平达到借助工具书能查阅外文资料和撰写外文摘要。(2)计算机水平达到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3)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标准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水平。(4)具有初步的管理工

3、作能力和一定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创新意识强。三、主干学科音乐学四、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中国音乐史与名 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钢琴、声乐、乐器演奏、舞蹈、 歌曲伴奏、合唱与指挥、舞台表演。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艺术实践、采风、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六、学制与学分要求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修业年限为四年,要求修满165学分。七、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学生四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各项要求,成绩全 部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运城学院 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4、授予文 学学士学位。八、主要课程简介基本乐理(Elemental Theory of Music):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乐谱知识、节拍、节奏、音程、和弦、各种调式及转调移调等音乐基 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的概 念及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同时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理论 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共计4学分,56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基本乐理,李重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16次印刷。视唱练耳(Solfeggio):专业基础课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调性感以及音乐听辩与听写,使学生 具有一定的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和表现音

5、乐作品的能力。本课程共计8学分,120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视唱练耳首调版,上、下册,孙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基础和声学(Basic Harmong):专业基础课通过以和声理论、和声写作、和声分析为主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和弦的 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初步中应用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传 统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音乐理 论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月版。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Music Form and Wo

6、rks analysis):专业基础课曲式是音乐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作品的存在必须依赖一定的结构 形式。本课程通过中外音乐作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基本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 构原则,熟悉各种曲式的结构程式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分析、理解音 乐作品的能力,为从事教学、表演及创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伟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版。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and Analysis of Masterpiece):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对中国远古至新中国

7、成立前期的音乐形态历史演进的讲述,使学 生基本了解我国古代与近代音乐文化知识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并热爱我国音 乐文化传统,增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的信心。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金文达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4月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and Analysis of Masterpiece):专业基础课本科程通过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对音乐本体的解析,使学生清楚地了解 西方音乐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音乐风格的传承和演化,以达到逐步完

8、善知识 结构、获得良好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谷文娴、陶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 版。中国民族音乐(Chinese Folk Music):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和基 本理论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修养,在今后从事表演、创作等工作中 能够积极继承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本课程共计4学分,56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中国民族音乐,江明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声乐(Vocal Performance):专业技能课本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

9、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 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初、中级声乐作品的内容 和风格,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 作。本课程共计7学分,106学时,1+1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胡钟钢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声乐作品(初、中、高级),黎信昌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04年第1 版。外国声乐作品(初、中、高级),黎信昌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05年第1 版。钢琴(Piano):专业技能课本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技术与表演艺术的一门学科。要求学 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

10、巧及音乐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范奏能力, 达到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工作的要求。本课程共计7学分,106学时,1+1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高等师范钢琴基础教程,李晓林等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乐器演奏(Musical Instruments Performance):专业技能课开设竹笛、二胡、扬琴、琵琶、笙、唢呐、手风琴、单簧管、长笛、长号、 小号、圆号、小提琴、打击乐等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乐器演奏的基础理论和演奏技术,具有较全面地鉴赏、分析 和表现作品的能力,能够较好地演奏中级水平以上的作品,并能胜任一般的器乐 伴奏

11、、重奏及合奏。本课程共计7学分,106学时,1+1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为考试。舞蹈(Dance):专业技能课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舞蹈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等三 门课,使学生达到能够独立编排创作一般的舞蹈节目,具有一定水平的舞蹈演出 能力。本课程共计7学分,小组授课方式。其中,舞蹈编导1学分,60学时;舞蹈 基本功训练3.5学分,212学时;中国民族民间舞2.5学分,160学时。考核方式 为考试。歌曲伴奏(Songs Accompanying):专业课本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歌曲即兴伴奏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多声 部音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不同风格、类型、调性歌曲的分析并将相

12、近课程 如:钢琴、基础和声学、基本乐理和声乐等知识与技能加以综合运用, 使学生具备快速的、综合的反映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冯德钢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合唱与指挥(Chorus and Master):专业课本课程是音乐表演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合唱排练的基本训练手法及合唱指挥的基本指挥法,具有组 织、训练、指挥合唱队活动的能力,为今后担任合唱教学工作以及开展群众性歌 咏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考试。使用教材: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文思隆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九、课程与学时、学分构成专业教学计划课程(项目)类别总学分总学时备注学分 数%理论讲授实验实践习题讨论总计%通 识 教 育 课 程通识必修课3622.6692+ (102)48+(123)740+(225)32.5通识选修课106.3在四个模块中选 修10个学分,其中文 理互选至少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