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冬至夜_第1页
白居易冬至夜_第2页
白居易冬至夜_第3页
白居易冬至夜_第4页
白居易冬至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居易冬至夜【篇一:一篇长恨有风情】一篇长恨有风情 一一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一点考证研究 陈湘元二零零七年初(丙戌年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作长恨歌一千 二百周年。一千多年来,长恨歌流传海内外,脍炙人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工成为人们盟誓爱情的经典语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工成为人们感叹爱情悲剧的绝 唱。长恨歌堪称歌颂爱情的不朽艺术巨作。伴随长恨歌的流传,关于它的主旨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汉皇重色思倾国首句就颇寓讽意;长篇铺陈,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 生死故事;借托蓬莱仙山畅述爱情盟誓与长恨。寓讽喻,赞爱情, 说故事,白居易把三者完美地统一在一篇长恨歌,表明白居易 当时的创作思

2、想可能包含了多个因素。由于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 和创作中感情的纵横驰骋,快速转换,使人们难于全面准确把握它 的主旨。不过,尽管它有多个主旨因素,应该有一个是主要的。 爱 情的美丽必须寄托在相爱者的人格美丽上,白居易为什么要对唐玄 宗和杨贵妃这样一对招致社会物议的人如此花费笔墨?为什么把他 们并不那么高尚坚贞的爱情写得如此荡气回肠、旖旎动人?笔者对长恨歌作了一点考证研究,从白居易的生平和诗集中发现,白 氏写长恨歌前刚刚结束一段热烈深沉而又没有成为婚姻的爱情。 这段情缘为他提供了现实的爱情伤痛体验,并由此形成了深刻的爱 情理念和强烈的爱情追求。这时恰好遇到写长恨歌的机会,迸 发而出,感事抒怀,移花

3、入木,诗虽然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为 题材,实际内容相当多的部分却是白居易借此寄托自己对情人的感 情和思念,沉淀自己对已逝爱情的追忆,抒发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是作者 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兴于咏叹” 1口勺真情所寓。这不是笔者的杜撰或牵强附会,其根 据就见于白居易的诗集中。白居易在一生两千多首诗作中,对长恨歌情有独钟。他在首次编成十五卷诗集后写的 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廿”的诗中写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2他对诗集的自负溢于言表,尤其是第一句便是篇长恨有风情 工既自许长恨歌是他

4、的压卷之作,也点出了诗中有寓意很深的 风 情”。风情,应作为理解研究长恨歌的切入点。读白居易的诗集,会发现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他的诗大都题旨明 白,某年某月遇某人、游某地,写得明明白白,赠人怀人都写明对 方的名字。包括他中年后蓄养声伎,写给自家声伎的诗,赠给官伎 或朋友家伎的诗,代妓女写的诗,甚至赠给小女尼小女冠的诗,都 毫不避讳。但早年也有些诗和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情深意浓而所 指不明。早年叙写与情人相爱寄托感情的诗,有两首写了湘灵的名 字。近代许多学者如顾学颉、王拾遗、谢学炜诸位先生都对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作了详细考证,确认了这段情缘的存在3 o其实读白居易的寄怀湘灵的诗和其他一些朦胧诗,不

5、仅可以了解白氏早年恋 爱情缘的脉络,更可以明显察觉他写长恨歌的动因,以及长恨歌如何承载了他的感情寄托。这就是乙篇长恨有风情”的 风情所寓。了解白居易早年刻骨铭心的爱情,首先可读四十七八岁时在江州时 所写的感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泰,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飘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4诗的意思很明白,作者在晒衣物时,看到了昔日情人赠给自己的鞋子,引发了感情的漪澜。这个情人是故乡的东邻女。婵娟子”,表明她的形象在白居易心中是相当美好

6、的。白居易与婵娟子”当时已经盟誓终身,但却未能成婚。乡间女子历来用自做的鞋子作为爱情 的信物,这双鞋更是 婵娟子”精心制作,连里面都有绣工。白居易 一直带在身边,从河南带到秦中再到江州,地有三千里,时隔二十年,足见极为珍惜。 色黯花草死不只指鞋已陈旧,可能诗人知 道 婵娟子”已嫁或已死。鸳盟未成,双履仍在,鞋犹如此,人何以 堪?写此诗时诗人虽已年近半百,怀念仍是很深沉的。东邻婵娟子是谁?白居易诗集中有两首青年远游时的诗作:寄湘灵冬至 夜怀湘灵,可以推断东邻婵娟子就是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5寄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6冬

7、至夜怀湘灵白居易在贞元十四年至十八年间,即二十六岁到三十岁曾几次离家 远游,这两首诗应是此时在旅途中的相思之作。还有两首凉夜有 怀与上两首诗意境极为相似: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7凉夜有怀(一)念别感时节,早量闻一声。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暗凝无限思,起傍药栏行。8保仪有怀(*)前一首自注是 并未应举时作可以佐证寄怀湘灵都作于应举(贞 元十五年)以前。两首凉夜有怀感情相同只是时序不同。作者 与情人早春相别,转眼到了秋天,相思入梦,情意万千,醒后怅惘, 只好傍栏跳躅以待天明,情意何等真切!白居易还有一首花非 花,是记叙与情人幽会的诗:花非花,雾

8、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9诗人的幽会如梦如云,是很浪漫的。以上几首诗,表明白居易与湘灵已有十分亲密的交往。贞元十九年,白居易授校书郎,他要去长安任职。贞元二十年从河南在离徙家于秦10,他写了生离别潜别离两首诗。生离别是告别 骨 肉”同胞,是公开的。而告别湘灵,只能是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11此诗最引人注意的是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两句,以 独栖鸟被锁喻双方因阻力不能结合的无奈,以连理枝被断喻双方爱 情不能成功的心伤,都表达

9、了近似长恨歌的感情。不得哭工不得语”,极写其别之痛;两心之外无人知”,极写其情之密; 彼此甘心无后期极写其恨之长。潜别离所表达的感情和所用的 文字,与一年后作的长恨歌可说一脉相通。有一首夜雨,自注是在渭村时所作: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12白居易家从在离徙秦定居于渭村,白居易只身任职长安与周至,当 常回渭村。夜雨和长恨歌都写于此时段内。白居易怀念远 在若离的湘灵,乡远人渺,相思不已,秋雨残灯,只有寄托佛法以 求解脱,正是极写相思之苦。后来元和六至九年

10、,白居易在母死后 丁忧曾再在渭村住过一段,那时的心情就不可能写这样的诗了。白居易记叙与湘灵的爱情,有一首最动情的长相思: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13【篇二:关于冬至的诗词】唐诗宋词话冬至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冬至夜(唐)白居易老去襟怀常澧落

11、,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 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极冷,坐索 寒衣托孟光。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唐)韦应物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 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唐)杜牧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冬至后招于秀才(唐)王建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

12、称意身。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唐)皎然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泳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唐)孟浩然【篇三: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和习题】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首诗写于804年(贞元二十年)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 年33岁。邯单今属河北。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 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 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 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义。而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

13、 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注释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 歇息的地方。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下旬,这一 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远行人:指诗人自己。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店(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冬至。晚上,我抱 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作品赏析题解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 十三岁。邯郸工今属河北。 冬至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 当于阳历12月21日至23日。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这一天

14、, 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 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 舍中。句解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远在邯郸的客 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 子相伴。这一句与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着异曲同 工之妙,都是采用虚写的手法,在静夜中,抱膝坐在孤灯前,想象 着和亲友一起欢度佳节的情景。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 思家”之恨。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 夜”,自然引出 影”。而 伴”字

15、,又将 身和 影”联系起来,并赋予 影”以人的感情。 影 与 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 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 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语颇直。 弊”,驿 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当 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 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 远行人”吧!三、四两句使用 白描,情感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

16、时想象出来的 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 验,给予补足。评解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 十七。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 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却运用反 向落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 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 有异曲同工 之妙。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 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

17、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 必抑此扬彼。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 诗也不例外,它以直率质朴的语言描写了诗人在邯郸客店里孤独过 节的情形,抒写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大意是这样的:我今夜 投宿在邯郸驿站里,正值冬至这一天,灯前抱膝而坐形影相吊。我 想家人或许也是这样坐到深夜,谈论着我这个瓢泊在外的人。该诗共四句,首句交待时间:冬至日,地点:邯郸的客店里。由于 冬至日是唐朝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第二句交待了在客店过节的情形,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 有形与影相随,孤独难耐。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 灯前”自然引出 影“,而 伴字又将 影“和 身”联系起 来,抱膝枯坐的 影”陪伴抱膝枯坐的 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此时,作者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 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 人,以此来表现 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总之, 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 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足见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 能。【考场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