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折或者结尾一丁神曲的时间范式作者:吴淼摘要:诗人但丁将自身设定在1300年,这种人生的中途在他看来正是对错过了开头也赶不上圣经启示的那个结尾的自然呈现。这种意义的真理性质与其说是诗人寻找到的,毋宁说是诗人为安慰自身而必须要使他自己道德上信服的依据。在诗人看来,我们正是处于已经消失了的时间开头和无法预测的时间结尾之间的存在,而如果要获得一种从始至终的和谐模式,就必须努力去理解我们的迷茫一一这一度使我们对文学的情节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关键词:时间感;和谐模式;人生的中途;圣经;阅读期待弗兰克克默德(Frank Kermode)在结尾的意义(The Sense of Ending)中援引阿尔克米恩(
2、Alkmeon)医生的一个观点说:即人之所以死是因为不能溶于开头和结尾之中。临终者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想象出这些记不起来又不难想象的事件的一种意义”,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便在于“能使位于开头与结尾之间的人生容易忍受一些,至少能使我们这些困倦的皇帝们保持清醒”。1)换句话说,艺术家创造出伟大的虚构作品的首要目的就是给予自身所处时间当中的一个令自己信服的解释和安慰,毫无疑问,但丁的神曲也是依照上述原则来得以完成的一一这不单单是指但丁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赋予他对时间的思考,更在于神曲中的虚构对于我们将时间的认识摆在何种高度来体察自身的归属。正如所有对时间性感兴趣的诗人和作家一样,但丁也试图通过神曲的写作来完成
3、一种自身对时间体验的和谐模式,作为生 活在中世纪的诗人,但丁看待时间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把存在和持续时间分开,而是只把作为开始和结尾之间的间隔意义当作 一种简单的属性但丁把自己设定在1300年,即诗人35岁的时候开始神曲的叙述。这种人生的中途在但丁看来正是对 错过了开头也赶不上圣经启示的那个结尾的一种自然呈现一一“人们出生之后就迅速进入中间,就像诗人爱从中间开 始叙述一样。他们也是在中间死亡。所以,为了理解他们的人生意义,他们就需要一些与其他开头和结尾的和谐关系,以便赋 予人生和诗歌以意义”,2)这种意义的真理性质与其说是诗人寻找到的,毋宁说是诗人为安慰自身而必须要使他自己道德上 信服的依据,诚
4、如罗蒂(Richard Rorty)所言,“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一一这个观念在大约两百年以前开 始缠住欧洲人的想像”,3)在这个意义上,但丁试图通过神曲开头的那种处于时间中间状态的生存来表明自己对结尾的 想象与期待,1300年对于但丁的意义显然不止是他政治生涯的顶点象征,4)这一年在更多意义上意味着将要赋予神曲开 头以连续性的感觉一一这是时间的重要特征。换句话说,但丁这么做的意义之一便在于,诗人可以通过自身人生的中间来主动 获得一部文学作品的开头。这是作为神曲时间连续性的体现:它连接着过去(创世记)、现在(但丁写作神曲的年代) 和未来(启示录),而现在,即诗人所处的年代,和神曲的
5、中间,即炼狱篇一一这之间的关系无疑是需要我们仔细加 以区分的。但丁从基督出发,他提供给我们一个积极的结尾,这个结尾并没有否定我们的期待,只是诗人更强调了开头和结尾 之间的间隔意义一一这也是为什么但丁会在地狱篇的开头设计出三种动物的理由。在但丁看来,他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绝不 仅仅是那个结尾,而更多的则是对中间的肯定。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在谈到“线条的中部”问题的复杂性时 候说,“要将处于开头和结尾之间的一系列叙事成分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会遇到困难,其原因之一在于难以确立一个原则来 准确判断什么是不相干的成分,而不在于有可能出现支离破碎或者离题无关的成分”。5)在神曲中,诗
6、人与维吉尔的对 话可以被我们看作是对叙事中部那种“不相干”成分的呈现一一这种中部,这种间隔期,按照克默德的理解,“逐渐变得不指 人们的生与复活之间的时间,而指生与死之间的时间”。6)若要理解这种时间,我们就必须对圣经的首尾做详细的考察, 并且与但丁的时间概念加以比较研究。圣经所提供的是一个相对于信仰基督者的耳熟能详的时间模式,它开始于创世记一一一个历史的开头,止于启示录 一一一个历史的结尾。我们一直在设想,我们是上帝为数不多的选民,能够在死后进入上帝所安排的天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但丁把神曲的第一篇就设定在了地狱一一一个我们死后的出发点。关于这一点恰好区别于克默德对我们现时代的判断 在中世纪
7、,正如同但丁对神曲的时间模式所设计的那样,只是诗人对生与复活之间的时间的虚构,而不是其他。我们看到, 诗人在一开始就迷失在人生的中途,维吉尔将诗人引向了地狱一一一个人死后的所在,并且是那些在生前犯有各种罪的人灵魂 的聚集地。这正是神曲时间性的独特所在一一但丁是将“死亡/结尾”作为他作品虚构的开头的,而结尾,即天堂篇 正是指向灵魂的复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但丁对于彼岸世界投以一种特殊的关注,毋宁说这是诗人对所在世界现实 感的认同和批判,即那种我们流行的观点一一认为神曲是具有强烈现实批判精神的作品。这种观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 利于我们对诗人是如何认定罪这一原则的审视。保罗里克尔(Paul
8、 Ricoeur)将罪划定为过错意识的因素之一:亵渎,罪和 有罪。7)他把这些归结为一种原始象征,即“忏悔型象征”,乔治桑塔亚那则认为若要判断我们的趣味,“建立一种善恶 等级,不是用随意性的个人印象或直觉,而是按照事件和个人的真实本性和倾向来评价它们”。8)这正如但丁依照圣经 而非个人直觉建立的善恶等级一样,从而保证了那种中世纪诗人严峻人生观的普遍性。克默德援引卡尔波普尔(Karl Poper)对历史循环论的看法时说,后者认为那是“替代良心的历史预言”,9)对但丁来说, 他是用“人生的中途”这一概念首先来获得我们这些处在历史中间的人们的认同感,从而跟随他进入那个我们死后的世界里 一一那个死与复
9、活之间的世界。诗人虚构了地狱、炼狱和天堂,为的是赋予我们本性中那种对结尾渴望的一种结果一一因为对 我们而言,结尾就意味着我们处在历史中间的人的存在意义的肯定,即便这种肯定是消极的,悲观的。因此,作为个体,死亡 和灵魂的被拯救变得重要起来,因为我们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的时间旅行必须能够发现纯粹的外在连续性,同时又不能 使自己变得完全连续一一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找恰当的时间,寻找和谐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在神曲的结尾,但丁认为天堂不是物质的,所以他说“因为我们的心智一接近其欲望的目的,就深入其中,以致记忆力不 能追忆。虽然如此,这神圣的王国的事物,凡我所能珍藏在心里的那些,现在将成为我的诗篇的题材”
10、。10)诗人认为他所见 到的是不能被记忆的,也是无力去书写的所在但丁以此来突出天堂的神圣和时间的终结之感。这也正是为什么诗人要突出 神曲的叙事中部的原因。在诗人看来,我们正是处于已经消失了的时间开头和无法预测的时间结尾之间的存在,而如果要 获得一种从始至终的和谐模式,就必须努力去理解我们的迷茫一一这一度使我们对文学的情节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和现代主 义文学的情节设计中所丧失了其震撼人心和统辖一切的终止感相反,在但丁的时代,诗人很幸运地不必去考虑这些焦虑的结果, 他的天堂篇对大多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依旧有效,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仍然坚信天堂篇所描写的那个结尾是指向时 间的,那个结尾要求着一种相对的
11、绝对,即我们必须符合但丁在神曲中提出和预设的条件之后我们才有可能面临那个时间 的绝对终止感。这也是神曲作为一种虚构作品所区别于神话的所在,因为神曲要求的是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 情节上的,更指时间上的变化。虚构性作品的意义在于它的范畴的认定和对这种虚构的有意呈现,即它从一开始就会使我们认 为那是虚假的并且去相信它,而绝对不是它在现实中的理论检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阅读神曲,就必须带着旧有的那种信念,保有着那种对时间终止感的全然相信一一我们明知 它是虚假的而接受它的那种背后的原因。在神曲的结尾,我们向我们的情节乞求安慰,作为摆脱时间的有效途径,但丁为 我们提供出了一整套的时间模式以供
12、我们选择。作为已经相信结尾是无处不在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我们来说,但丁的意义恰 恰在于使我们明显的意识到神曲结构的虚假性从而保证我们不被神话所诱惑,我们在神曲中寻找的是对自身的对应, 我们停留在哪里完全由情节决定一一后者中的人物即作品中的人物有自由选择和改变结构的用途,它改变了开头、中间和结尾 的关系。在神曲里,但丁依靠的是他那非凡的想象力来完成这种和谐的时间关系,这种想象力正如我们对未来的永不满足 的兴趣,它进入情节之中,要求我们用情节来将自己的过去和中间的那一刻联系起来,服务于我们对于时间的期待。“哪里有对现实的屈服,哪里才有时间感(费莱斯语)”,这说明,文学作品和历史不同,它必须服从和被
13、抑制。在神曲 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但丁通过善恶等级观以及对圣经世界模式的回应来使我们读者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即便这种选择不 是神学意义上的,那它也一定是具有道德意义上的选择。我们在神曲的虚构范式中服从于诗人对我们的限定,从而感觉到 时间的存在。当然,时间上的现实主义以及开头和结尾之间的间隔的安排,并不是中世纪文学的属性,因为就我们而言,“越 来越关心不断减少的乐趣与现实感之间的平衡”,11)既然我们已经明了了虚构的真正意义,我们就无须去期待一种与我们现 时代完全温和并且能够足以匹敌的欲望满足感一一这也正是神曲所要向我们证明的一个真理性原则。诗人但丁将他自己对 正义的理解贯穿在整部作品之中,而这种
14、正义就是我们所发现的或强加于它的人类的那种秩序。我们一再强调,之所以我们关 于是否对照着神曲的结尾来安排我们自身归宿和命运是不重要的,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此,即不要超出作品本身的那个虚构 范式的范畴。但丁想象力安排的那个世界只应该在其想象力得到满足后出现的那个虚构世界中存在,即便我们可能会猜测,但 丁写作神曲有着强烈的人世情怀,但我们还是希望把这仅仅作为他写作的目的而非结果。换句话说,神曲有助于我们 去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认识时间性的,我们去理解的是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但丁所赋予现实的那种秩序只应该在作品中 有效一一尽管马克斯霍克海姆(Max Horkheimer)援引弗洛依德的观点认为,“相信
15、鬼怪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恶意,是人们 对古老的死亡愿望的追忆”,12)但我们依旧需要警惕诗人所建立的秩序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但丁作 为诗人对秩序的划分是错误的,我们只是不要从作为政治家的但丁的角度去理解神曲一一在这里并不意味着一种截然的判 断,而仅仅是提出思考和警惕。:“神曲这样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作品,在艺术上也明显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关系。首先,从情节和结构来看,神曲有不少模仿和借鉴 荷马史诗的地方。例如,诗人跟随维吉尔去游历地狱,见到了许多古代名人的亡魂并与他们广泛交谈的情节,就与奥德赛中描写奥德修斯 到冥土与他过去的亲朋好友们交谈的情节十分相似;其次,神曲中对地狱的描写所具有的较为浓厚的现实色彩,也显然受到荷马史诗和罗马 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的影响。特别是在奥德赛中较为详细地描写奥德修斯到冥土游历的经过,奥德修斯在冥土看到身材高大的猎人俄 里翁正在追捕一群野兽幽灵时的情景,就影响和启发了但丁在神曲中对地狱的描写。3)当然,如果说到神曲游历地府的情节设置,除了说它接受了古希腊荷马的奥德修纪和古罗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的影响以外,还 应看到它接受了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这正如丁俊在他的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第一一神曲成因探析一文中指出的:“神曲的创作深受欧 洲文化传统、圣经以及中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消化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英语试题及答含解析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天津仁爱学院《汉语语音及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音响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测试试卷及答案
-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酒水知识与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学2025年初三二轮语文试题同步训练:小题压轴突破练含解析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大数据采集与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练习十五 课件
- 北京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单位第一批招聘2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层小区安全培训
- 2025-2030年中国电加热蓄热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装配式挡墙专项施工方案
- 年成都远洋太古里案例解析(p)PPT课件
- 知识产权战略案例分析
- 沪科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解析
- 污水厂设备管理培训(共110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