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信息_第1页
高校教学信息_第2页
高校教学信息_第3页
高校教学信息_第4页
高校教学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 校 教 学 信 息2016年第6期(总第147期)高 教 所 责任编辑:李桂红教 务 处 2016年9月10日本 期 要 目HYPERLINK l a1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中国培养影响世界的杰出人才HYPERLINK l b厦门大学校长:至少1%的高校要担负起培养精英的重任HYPERLINK l c1多元录取使高校与考生更匹配HYPERLINK l d1光明时评:改变高校严进宽出的管理理念HYPERLINK l e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3647万 毛入学率达到40高校教学信息(月刊 内部参考) 高 教 所 教 务 处2016年第6期(总第146) 2016年9月10日目 录 HYPERL

2、INK l a 教 学 改 革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中国培养影响世界的杰出人才(2) HYPERLINK l a2高考成绩可申请留学 申请名校需提前准备(3) HYPERLINK l b1 人 才 培 养 厦门大学校长:至少1%的高校要担负起培养精英的重任(4) HYPERLINK l b2招考制度改革:仅合并录取批次就够了吗?(4) HYPERLINK l c 招 生 考 试 多元录取使高校与考生更匹配 (6)HYPERLINK l c2“综评”扩容意味着什么?(6) HYPERLINK l d1 教学管理 光明时评:改变高校严进宽出的管理理念 (8) HYPERLINK l d2 一流牛

3、奶和一流大学管理 (9) HYPERLINK l e 相 关 资 料 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3647万 毛入学率达到40(10)HYPERLINK l m1首页HYPERLINK l a1教学改革HYPERLINK l b人才培养HYPERLINK l c1招生考试HYPERLINK l d1教学管理HYPERLINK l e相关资料 教 学 改 革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中国培养影响世界的杰出人才备受外界关注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9月10日,筹备三年的苏世民书院举行开学典礼,中美两国元首发来贺信。经过成功率只有3.7%的申请选拔,来自全球31个国家70所知名高校的110名学

4、生齐聚清华园。他们将用一年的时间、全球化的视角,观察中国,探究世界发展的共性问题。书院是在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苏世民学者项目总投入3亿美元,其中美国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个人捐款1亿美元,剩余款项由苏世民与清华大学一同筹集。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从海外获得的最大单项慈善捐赠,也被外界视作自1902年罗德奖学金设立后全球最重要的领导力培养项目。“苏世民书院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领导者。”开学典礼上,面对苏世民及剑桥、耶鲁等众多世界名校校长,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强调。为什么要培养未来世界领导者?他们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领导者?这些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

5、焦点。21世纪,中国不再是选修课清华园东北角,一座合院式布局的建筑别具一格。青砖灰瓦,结合了剑桥、牛津建筑与中国庭院式建筑的风格,这便是苏世民书院。这个集教学与住宿于一体的现代化书院拥有大礼堂、图书馆、下沉式花园、食堂、健身区和师生公寓等完备配置,实现中国传统书院里师生“同吃同住”的教学模式。苏世民先生将书院的首批学生形容为“超级明星学生”。他们不仅有着不同的国籍和文化背景,而且生源质量非常高。其中来自美国的就有哈佛6人、普林斯顿5人、耶鲁3人、麻省理工学院3人、康奈尔3人、西点军校3人。据悉,3000多位申请人中只有3.7%获得项目入学邀请,受邀申请成功比例低于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商学院和法学院

6、。为何要广招贤才,在中国开设这样一个培养未来世界领导者的书院?早在筹备苏世民学者项目之初,苏世民就表示,罗德奖学金诞生于欧美国家占世界主导位置的20世纪,而21世纪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国家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越发重要:“在21世纪,中国不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的)核心课程。”开学当天,他又从另一个角度强调“理解”的重要性:“我有幸能够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一些情况。社会运转得并不好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愤怒,也对其他国家不满意。而当他们把这种敌意表达出来,就会很负能量化。这些参加苏世民项目的学者在这里度过一年之后,他们可以回到祖国成为有影响力的人,也可以成为中国的代言人。”跨越国

7、家边界、解决全球问题是目标与传统书院学习儒学经典不同的是,苏世民书院更强调的是理解中国文化,倡导为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以及跨文化的合作。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介绍,学生将进行为期11个月密集的硕士课程学习,内容包括由清华大学与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杜克、牛津等世界名校的学术大师精心设计的核心课程,以及公共政策、经济管理、国际研究三个学术领域中选择其一的专业课程,并辅以校外实地体验式考察。每一门核心课程都将由中国和国外知名教授共同授课,让学生从多元视角了解作为未来领导者所必需熟知的经济管理、国际关系、公共政策和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分析方法,全部为英语授课

8、。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在谈到苏世民书院时特别强调“携手”合作的重要性:“我想国际化与全球化这两个字眼需要认真思考。前者是指不同的国家,但后者指的是我们是同一个人类社会。在知识创新方面,我觉得全球化更加重要,苏世民书院就是要跨越国家的边界,真正实现跨学科的人才来解决全球问题。”事实上,对未来世界领导者的培养并非只有苏世民书院在尝试。耶鲁大学校长彼得萨洛维透露:“我们30%的研究生、11%的本科生是国际学生,目前有几百名学生在学中文。他们都希望成为全球公民,能够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全球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不可或缺对于苏世民书院来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未来领导者的培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

9、年之后如何延续?他们又该具备哪些素养?李稻葵透露,苏世民书院还建立学生导师制,所有导师都是业界、学界、政界的知名人士,他们会作为人生导师终身指导学生,这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都很有帮助。在邱勇看来,在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之后,全球意识、创新意识和深厚人文素养对这些未来领导者们至关重要:“从刚刚结束的G20会议可以看出,当今世界所有的问题都有全球化和复杂性两个重要特征,我相信人类未来面临的问题也是如此。所以未来的领导者一定要具备全球视野,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备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记者 邓 晖)(摘自人民网)高考成绩可申请留学 申请名校需提前准备2016年,申请海外名校的人数日益增加

10、,而美国作为教育第一大国,一直是国际留学生的首选。据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国际教育展统计显示,最受青睐的留学目的地,美国仍独占鳌头,紧随其后的为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很多家庭把目光聚焦到了海外顶尖高中,作为常春藤盟校的跳板。去国外读高中,在申请大学时的确会更具优势。高考成绩可申请留学。今年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成为第五所认可中国高考成绩的美国大学,而在这之前,伊利诺理工大学、杨百翰大学、萨福克大学和旧金山大学四所美国大学已经接受中国学生凭高考成绩申请入学。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澳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等也早就认可。对于高考生来说,选择升学的途径更显多样化,可以放眼全球,来选择合理的升

11、学途径。申请名校需提前准备“希望冲刺英美顶尖名校的学生,一定要提前至少两年时间准备。很多家长总是要等到孩子考出托福或雅思再准备,这是来不及的。”王总说,“美国本科申请开始运行CAAS系统,这个系统记录学生从9年级至12年级的学习、成长全过程。也就是说,靠刷分你很难赢得美国名校的认可,他要看的是全方位、立体的申请者。所以一定是要留学申请规划在前,外语培训在后,只有留学规划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外语培训才能有的放矢。”申请硕士的难度更是年年增加,从王总那里了解到,硕士申请主要看在校GPA、雅思或托福分数、GRE/GMAT分数、个人软性条件。学生要平衡在校课程的学业和标准化考试培训,时间分配常常不合理,

12、造成两头分数都不达标,所以硕士申请建议最晚大二暑假开始启动。想留学不妨放眼全球欧亚经济型留学国家也越来越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日、韩、法、意、德国作为主流经济型国家,申请一直很火热,掌握一门小语种是未来国际市场就业竞争很好的筹码。而艺术留学近年也不光集中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和英国等顶尖艺术院校开始受到青睐。“与其千军万马挤艺考独木桥,不如去美国、英国顶尖艺术院校深造,申请大学应该放眼全球。实际上,目前服装设计、珠宝设计等,最前沿的消息,还是在国外。”施强留学总经理王一君说。适应留学首推读预科留学最基本的是要进行语言学习,语言成绩是块敲门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申请哪个层级的院校,施强留学顾问在对

13、大量留学人员的出国情况跟踪后发现,学生在出国后常会因为中外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面临较长时间的不适应。施强国际培训学校副校长Tina说,“相比之下,国内学习过预科的学生在语言能力、基础专业知识、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等方面更胜一筹,能快速适应留学生活。”国际预科的学习离不开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提前感受西式课程,培养西式学习方法,打造西式学习思维,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出国前语言、学术与心理准备,大大降低留学风险。(摘自人民网)HYPERLINK l m1首页HYPERLINK l a1教学改革HYPERLINK l b人才培养HYPERLINK l c1招生考试HYPERLINK l d1教学管理HYPERLI

14、NK l e相关资料 人 才 培 养 厦门大学校长:至少1%的高校要担负起培养精英的重任 “我始终坚持认为,在中国2000多所大学里,至少有1%的学校要担负起培养能够引领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精英的重任。”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日前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 朱崇实说,“精英”这个词好像很敏感,因为很多人把它跟“平民”对立起来。但是,他理解的精英应该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高尚的理想,愿意为自己的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同时这些人又脚踏实地,无私地、包容地团结周边每一个人,带领他们去实现这个理想,这就是社会精英。 朱崇实表示,社会精英,他一定是领袖,但是他不一定是领导。领袖和领导是不一样的概念,作

15、为领袖,他的岗位可以是非常平凡的,但是他有自己的理想,能够带领周边群众去共同实现理想。 “上海有一个港口装卸工人叫包起帆,这个岗位再平凡不过了,但是他在平凡岗位上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几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了80多项技术革新与创造,成为了中国的抓斗大王。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而且是带领大家共同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人就是领袖,就是社会精英。”朱崇实说。 朱崇实表示,厦门大学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有能力、肯实干的人才。好的人才,绝不只是有精湛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朱崇实身体力行,倡导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练就一副好身体,“健康工

16、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此前,61岁的朱崇实曾因“直臂撑双杠”25秒而一度成为“网红”。 (摘自上海教育新闻网)招考制度改革:仅合并录取批次就够了吗?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根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截至2016年,已有河北、广东、湖北等15个省(市、区)取消了本科三批。日前,山东省、上海市又宣布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成一个本科批次,只保留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合并录取批次带来了考生选择机会的增加,这听起来大快人心。然而,仅是合并录取批次,这就够了吗?向专业看齐能否期待“统一动作”的背后,不少人将此解读为,将淡化用人单位招

17、聘,以及考生家长填报志愿时过度区分“985工程”“211工程”和“普通院校”,本一、本二、本三的差别。然而,这样的初衷能否实行,不少人持怀疑的态度。北京某出版社人事部主任郭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即便当下“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停止,高考录取不再区分本一、本二,或本二、本三,但在新标准尚未建立并为人周知之前,以往的标准仍然奏效。“而且,这些标准不是用人单位,而是教育部门制定出来的,用人单位用得很称手”。同样,在家长、考生的心目中,“985工程”“211工程”“普通院校”,本一、本二、本三的界限,在短期内也是牢不可破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很多本二院校的特色专业甚至比本一院

18、校同一专业办得还要好,淡化批次有可能促使一些考生选择排名相对靠后的高校。“这种流通不仅仅是向上,也有向下的。”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内某顶尖名校的医学专业,考生大多冲着其学校报考,但入学后却发现其办学实力一般,近年来选择退学重考他校的人不在少数。而上海、浙江高考改革即将实行按专业录取,也给按专业择校带来了希望。但只有上海、浙江作如是改革,能够撼动择校优先的思维吗?只是合并录取批次,能够改变人们心中对高校划分的三六九等吗?层次或将更加固化尽管“双一流”被认为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未来高校身份象征的新标志,但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眼中,短时间内,人们依然会基于

19、过去的标准作判断,而且高校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的层次和差异,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当没有录取层次区分的时候,考生的择校标准将主要基于个人判断。”侯定凯说,考生心目中的“好大学”仍将参照以往的认知,这并不会促成高校地位的重新洗牌,反而使得优质生源在名校更加集中从前按分数批次录取,偶尔还会有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掉到二本院校的情况。然而,近年来录取中出现“漏网之鱼”的情况在逐渐消失。侯定凯举例,上海自从实行了平行志愿录取政策后,优质生源集中去了好学校,稍逊一些的高校无法指望获得优质生源,“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更加清晰的生源市场的院校分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优质生源有资格去接受更高层次的教

20、育,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对于高校来说,分层会因此而更加清晰,导致学校层次与学生水平的层次会更加固化,生源质量的差距会长期保持下去。”侯定凯如是说。关键在于改变拨款机制在此次合并录取批次中,大多省、市选择了取消了本三批次,只有少数的省、市将本一与本二的录取批次合并。据悉,北京市也将在2017年合并本二、本三批次,但对于合并本一、本二,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尚待时机成熟”。为什么二者有难度之分?侯定凯解释道,这与不同省、市的本科层次差距有关。如果本一、本二或本二、本三的录取分数差距不大,没有必要硬生生地分为两个批次,否则易造成考生成绩浮动几分,就变成两个批次录取的情况;反之,两个层次差别明显,则打

21、通的意义不大。而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本一、本二的录取分数比较接近,本二、本三院校的差别明显存在。所以,更易实现本一、本二批次的合并。在储朝晖看来,二者的难度并不在于形式上取消批次,而是在思想、配置上取消等级。“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怎样用拨款来对待不同高校,包括各方面有效地支持高校的发展机制等。因为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拨款,就涉及到用怎样的标准区分不同的高校。”长期以来,高校拨款来自于地方财政、项目经费,当地政府对高校有着明确的排序,财政投入的次序也有着清晰的台阶。其中,不难发现本一是最大的受益者,本二次之,本三甚至无政府拨款。因此,不涉及财政拨款的“本三并入本二”,对大多省、市并没有太大的

22、难度。储朝晖指出,随着本一与本二、本二与本三合并批次,建立对所有高校相同的拨款程序,这对于未来中国高校发展更为必要。过去因为隶属关系不同,采取分等级的财政投入,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需要改变。他呼吁,把本三并入本二的同时,还要考虑给予本三院校财政拨款。“本一、本二学生学费为五六千元,本三动辄破万元,要从根本上解决本三学生公平受教育权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本三院校的正常经费支出,这才是形式之外的必要之举。”(摘自搜狐网)HYPERLINK l m1首页HYPERLINK l a1教学改革HYPERLINK l b人才培养HYPERLINK l c1招生考试HYPERLINK l d1教学管

23、理HYPERLINK l e相关资料 招 生 考 试 多元录取使高校与考生更匹配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被纳入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这一重大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将传统高招模式下单一的高考成绩评价录取模式,拓展为高考成绩(60%)、校测面试成绩(30%)、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组成的多元录取模式。某种意义上,改革试点工作将使高校的人才选拔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更为匹配起来。 高校拥有更多人才选拔主动权。对高校而言,生源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作为一所理工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在选拔考生时,尤其注重学生理工类专业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发展潜质与学校培养

24、的目标是否一致。综合评价录取提供了可行性,在以考生高考成绩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在适当范围内,通过知识结构、国际视野、进取精神等都走在学科前沿领域的专家的面试,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兴趣、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有助于学校选拔到符合培养目标和定位的学生。这对学校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有帮助。 考生进入名校和心仪专业几率增加。综合评价录取,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录取批次。对大多数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上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在高考统招录取前又多了一张进入名校的“入场券”,自然要用足机会“搏一把”。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录取也为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专业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多元录取模式,不再是单纯的考分评价,而是根据高校特色

25、、定位来选拔学生,如华东理工大学在面试时,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在物理或化学学科是否具有特殊才能,而不会在意其高考时的语文、英语成绩是否拔尖。 总而言之,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给高校和考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高校通过从人数评价走向对人的评价,掌握更多主动权,选拔更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考生则通过恰当分析自己的特点、爱好及学校特色,进行匹配,将更容易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好”专业和“好”学校。 (摘自上海教育新闻网)“综评”扩容意味着什么?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9所上海高校,将陆续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简称“综评”)校测。多位专家在采访中表

26、示,从2015年的2所到2016年的9所,“综评”扩容传递出清晰的素质教育导向,释放出喜人的高考改革红利。 “扩容”全由“严”保障 在上海育才中学校长陈青云看来,从2015年2所到2016年的9所,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院校的“扩容”,从一个侧面说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年的首次试点效果良好,具有示范效应。考生、考官“双盲”抽签,多位专家独立打分,录取名单及时公示,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考全过程的公平公正,是2015年首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赢得公众信赖的“基石”。 复旦、上海交大树立了标杆,更多新加入试点的高校“严”字当头,坚守公平底线。譬如,同济大学作出严格规定:凡面试教师及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参

27、加面试的,必须主动申请回避;华东理工大学明确指出,面试专家随机组成,且校测过程将全程录像监控;上海财经大学规定:考生在考场大楼单向流动,考完的学生与未考的学生完全隔离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晓茂律师认为,从报名、审核、面试、录取等全程引入监督检查机制,杜绝“暗箱操作”,真正实现“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这不仅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留下的宝贵经验,也是全社会对“高考改革”的由衷期许。 “校测”折射特色办学理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刻拷问着每一个关心教育事业的国人。与“钱学森之问”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更为现实“我们的中学要培养怎样的人?我们

28、的高校要选拔怎样的人?”因为高考改革,因为综合评价,人们试图寻找答案。透过各校别具特色的“校测”,可以窥豹一斑。 譬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测设置听力和面试两个环节,综合考查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和综合交流沟通能力;华东理工大学在面试时,尤其看重学生在物理或化学学科是否具有特殊才能;同济大学面试专家由建筑学或设计学、人文、理学、心理学、外语类、工学专家等组成,全面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身心健康、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 在华东理工大学招办主任项延训看来,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在于:使高校的人才选拔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更为匹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表示,高考改革无论对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

29、具有撬动作用。对于高中教育而言,要回归到育人本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而不是一味“刷题”;而对高等教育而言,要通过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等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这也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也应不同,这与上海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方向也是高度一致的。”郑方贤说。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认为,扩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试点,将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将更加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更加有利于办出各校的特色,特色立校必将成为各校发展之本。” 不再“分分计较” 从2017年起,上海高招将正式采用基于“

30、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新模式。在叶志明看来,从2校到9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扩大试点也承担着“为未来的深化改革先行探索并积累经验”的重任。从今年各校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来看,考生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合成,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这也就意味着,高考成绩不再是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测面试和体现过程性学习经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为高招选拔的重要组成部分。 破除“唯分数论”,不再“分分计较”,这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传递出的积极导向。 20

31、16年,长宁区天山中学有不少学生报考了相关院校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在校长潘敬芳看来,考生多了一次投档录取机会,增加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选择性,对学生是一大利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校测面试,展现自己的志趣特长、专业潜质等综合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促使高中特色多样化办学,传递素质教育导向,释放高考改革红利。 今年9月,复旦附中的唐欣妍同学将升入高三。作为2017年高考新政的首批亲历者,她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引入表示赞同,因为高招选拔不再是只看“冷冰冰的分数”,而是能看到“活生生的人”。唐欣妍和几位同学的课题调研显示,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政策的推行正在产生积极变化。譬如,

32、参加过社会实践学生的比例从政策出台前的88.10%上升至出台后的92.03%;有80.4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82.6%的家长和93.70%的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截至2016年6月,上海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已建立起1673个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为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近32万个岗位。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校门、家门,迈向“社会大课堂”。 有人把2017年高考生戏称为“小白鼠”。对此,唐欣妍并不在意。她说:“有了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改革既看分又看人,也许我们是幸运的小白鼠。”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写实性、客观性、真实性,上海已构建全市统一的普通高中学

33、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有了这一电子平台,从2017年起,各高校可便捷查阅由市级层面统一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并组织专家严格评审,作为自主选拔的重要参考,考生无需自行向高校提交材料。各高校也将提前公布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 在李晓茂律师看来,这也就意味着,多把“尺子”量人才,不拘“一分”降人才,将成为高招选拔的新常态。 【专家提醒】 勿用应试思维对待综合评价 每到“高招季”,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自媒体总热衷于宣传所谓“面试攻略”或“秘籍”。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说,综合素质重在平时积累,考生根本无需参加以应试为目的的所谓培训,因为高校的考查重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应试能力。

34、他建议考生临考要好好休息,调整心态,以饱满精神状态迎接面试,“这些教授都是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考查学生,希望考生充分享受这一愉悦的过程。” 在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郑益慧看来,用应试的思维对待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有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学生的面试表现,绝不是靠一时的培训能够粉饰,专家能够评判出考生的真实情况。当你粉饰过多的时候,反而可能会有负面影响。所以,每位考生只需放松心情,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即可。” (摘自上海教育新闻网)HYPERLINK l m1首页HYPERLINK l a1教学改革HYPERLINK l b人才培养HYPERLINK l c1招生考试HYPER

35、LINK l d1教学管理HYPERLINK l e相关资料 教 学 管 理 光明时评:改变高校严进宽出的管理理念过去的“严进宽出”必须改变,高校当顺应形势要求实施“严出”。唯有健全合理的淘汰机制,学生才不敢懈怠,才会认真学习。否则,大学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无从谈起。又到大学开学季,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入学攻略”“大学攻略”等纷纷来袭,颇有眼花缭乱之势,“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上了大学就是天堂”等曾经高中老师的教诲,对苦尽甘来的大学新生而言,似乎也颇为受用。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船到码头车到站”“混日子”的思想不在少数。时下,一些重点高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不及格率较高已

36、成普遍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各地生源质量有差异外,一部分学生上大学后放松要求、降低目标也是主要原因。大学宽松的管理,给了“有心”的学生“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但也给了一些大学生坦然享受放松的机会。只是,一味享受放松的结果有点苦涩,不少学生专业成绩“红灯”高挂,有的甚至沦落至不得不退学的境地。不是学生不爱学习,几乎每个大学生都经历过起早摸黑的奋斗过程,可为何考进大学后变得不思上进了呢?根源恐怕还在于大学没有从制度上保证严出,教育管理松、学习要求低、淘汰率更低的宽松环境,使得刚从高考高压下释放出来的一些学生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感叹国内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太轻松

37、了。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任务也一点点加大,大学是最苦的;而中国的有些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四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四年,积蓄人生黄金能量的四年。”由是观之,过去的“严进宽出”必须改变,高校当顺应形势要求实施“严出”。唯有健全合理的淘汰机制,学生才不敢懈怠,才会认真学习。否则,大学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无从谈起。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入学率逐年提高,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也因此,高等教育更普遍、更重要,更加耽误不得。上大学绝不像一些人所想象那样可以“过高枕无忧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是追求真知、砥

38、砺品质的成长过程。要想谋求未来,大学生尤需准确定位、加强学习、强化技能,提升竞争的硬实力,并踏实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往往更为突出。大学的刻苦攻读锻炼是其融入社会、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必由之路。大学不是天堂,尽管高考竞争激烈,但还远未到可以怡然享受的时候,坚持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摘自人民网)一流牛奶和一流大学管理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讲述了某乳业如何进入全球乳业前八强的辉煌历程。其中剖析了佳绩之因在于该企业懂得“好奶产在牛身上”的道理,并竭尽全力为奶牛提供豪华级别的条件。据介绍,该企业奶牛吃的是美国进口紫花苜

39、蓿、锡盟的羊草和玉米青储;为了让奶牛睡得舒服,配备了沙床。沙床容易变硬、结块,因此要不断地翻沙、换沙,而且软硬适合程度,通常需要人跪上去测试。 奶牛为啥要过得这么舒服?该企业认为奶牛舒服了,才能产好奶。成品中的蛋白质和钙等主要营养成分才可能比肩全球一流标准。 读此报道,联想到我们不少大学都在追求世界一流的目标。虽然生产一流牛奶和办一流大学不能简单类比,但其成功案例或许对实现一流大学目标有所启。 我们不妨把奶牛比做大学教师,把优质乳比做一流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大学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牛舒服了,才能产出好奶”,如果认可此经验,那么大学的管理者似乎应首先为教师提供世界一流的条件,营造令人舒服的工作

40、环境,然后期待一流成果出现。 但大学管理者似乎有自己的思路“鞭打快牛”。为了实现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首先给“奶牛”定目标,定指标,加压力,并深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重奖之下必有世界一流。当然他们也知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需要投资的,但资金有限,只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便设置了种种比赛、排名之类的办法,给“奶牛”分类,支持最强、最优、最牛的学科和教师,打造一流学科,争抢一流学者。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竞争、排名、评比,并据此发大红包与小红包的做法,能够让“奶牛”舒服吗?这是生产一流“牛奶”所需要的环境吗? 从企业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奶牛的任务就是产奶,而不是根据“指标”或“目标”产奶,也不是为获奖而产奶,

41、或为排名而产奶。该企业之所以能做成世界一流,不是因为每头奶牛都有追赶世界一流的意识,相互竞争、攀比,而是因为企业让每头奶牛都很舒服。如果把奶牛分为三六九等,进行差异性喂养,多奶多酬,少奶少酬,估计牛是不会舒服的。而不舒服的牛,是不会产好奶的。 大学管理者通常都爱说,管理就是服务。而服务的目的是让教师能够在舒服的状态下工作。但是,曾几何时,管理者把服务变成了指挥、评判和奖惩教师工作的活动,服务本意渐行渐远。既然“服务”已变味,教师只好在被指挥、被评判和被奖惩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而且,教师还必须投入很大精力去参与被评判与被奖惩的过程。教师的工作倒像是为某些政绩目标服务而存在。 其实,管理是需要的,评估也是需要的。但管理和评估是管理者的分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