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遣唐使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来华目的: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的文化作用: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各类典籍,把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绘画、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这些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遣唐使渡海西进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日本遣唐使船701年 出家 (14岁)742年 日本僧人请其东渡弘法传戒743年 先后三次东渡失败(56岁) 744年 第四次东渡失败748年 第五次东渡未成,双目失明754年 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759年 创立唐招提寺(72岁)763年 圆寂于唐招提寺(76岁)鉴真大师年表

2、 精神?二、鉴真东渡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鉴真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有何贡献?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三、玄奘西游玄奘西游记里徐少华扮演的唐僧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

3、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国佛教学界崇高声望的大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17年,博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他的事迹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玄奘 目的:为求佛学真谛在位皇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贡献: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来后,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 玄奘取经图玄奘取经回

4、长安图 精神: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习了鉴真和玄奘的故事,我们应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想一想: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身份:贡献:精神:都是唐朝僧人。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651年,大食遣使和唐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中国的造纸术、纺织、金银等制作技术,传入西亚、欧洲、非洲。四、唐朝与大食的友好往来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1、国家安定统一、政治制度先进;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4、对外交通发达;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基础条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游天竺大唐西域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