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5434”模式高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_第1页
农民培训“5434”模式高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_第2页
农民培训“5434”模式高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_第3页
农民培训“5434”模式高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_第4页
农民培训“5434”模式高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开展典型案例申报表案例名称农民培训“5434”模式,高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所属单位申报人一、案例背景(一)服务“三农”,(一)服务“三农”,教育培训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 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的发 展问题,教育培训应该先行,成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 动能”。(二)成功打造“衢州保姆”品牌,我校服务“三农”农民 培训经验丰富自2006年起,我校就大力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 致力打造“衢州保姆”品牌,每年开设

2、中、高级家政服务员培训 班10余期,培训近500多名农村妇女并推荐就业。2009年4月 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来校视察 家政服务培训工作,认为这是一项民生工程,赞赏我校为解决农 村妇女就业、打造“衢州保姆”品牌做了实事,取得了成效。(三)学校“双高”建设,需要高质量农民培训助力学校建设“双高”,为农民教育社会培训加快推进提供了契机,同样,“双高”学校和专业(群)的建设也需要高质量的农 民教育培训作为平台和载体进行助推。(四)农民教育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素质农民”概念提出前,我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的农民职业学历教育和培训I,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但与农 业现

3、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以下问题亟 需解决:.培训工程与当地农村产业开展、乡村建设结合度不高;.教学与生产经营脱节,与产业开展和农民需求不相适应;.教学标准、课程设置等要求不明确、不规范,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缺少吸引力。二、主要做法我校以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目 标,依托校内主体专业建设、校地深度合作,创新“5434”高素 质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实施精准化高质量培训。全程跟踪服务“三模块”课程体系“三模块”课程体系“四类课堂”“五作合” 设立培丽页目精另绍训学员专业能力课专业柘展课综合素养课精选课程方案“四步流程”工程全程管理线上课堂田间课堂实践课堂理论课

4、堂精细指导服务精心配备师资效果反应高素质农民图15434”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图(一)工程设置“五个结合”为保证培训工程的有效性,我校在开展服务“三农”农民培 训工程时,围绕衢州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深度结合农业产 业开展方向、结合政府脱贫攻坚共同富裕要求、结合乡村建设需 要、结合农村创业创新难点、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设 立高质量培训工程,做到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经过多年实践,打 造了 “衢州保姆、衢州农家大厨、衢州民宿管家、衢州农村网商、 微宣员、万田干部提升、衢州乡村经营带头人”等7个培训工程 品牌。(二)培训组织“四步流程”为了高质量组织培训,我校按照“精挑培训学员、精选课程

5、方案、精心配备师资、精细指导服务”四个步骤流程进行组织管 理,切实有效的保证了培训的高要求和高质量。学员招收上,我 们与当地政府、产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从业人员库,按照适应性、 可持续性原那么进行遴选;培训课程上,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专家 进行前期调研,按照产业实际、行业标准、人才要求,精心制定、 挑选;师资上,组建由专业教师、行业技术精英或相关政策研究 专家组成的团队;培训过程中,教师团队为学员提供精细的技术 学习、创业创新指导,管理团队为学员提供理实一体的设施设备、 场所、衣食住行及学习测评、跟踪服务等一系列的精细服务,确 保学员在学前、学中、学后的各方面需求。(三)课程设计“三个模块”按照高

6、素质农民培训的要求和校内专业已有课程体系,我们 确定了 “专业能力课+专业拓展课+综合素养课”的模块化培训课 程体系。1.专业能力课程使其掌握生产经营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 知识、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2.专业拓展课程使其精通从事产业 生产经营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综合素养课程培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使其具备高素质农民必需 的通用知识、创业创新观念。(四)教学形式“四类课堂”根据农民职业劳动实际,我们构建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 田间课堂和线上课堂“四类课堂”一体化教学形式。“理论课堂”, 以校内固定场所为主,开展以理论、研讨等为主的集中学习;”实 践课堂”,实践实训场所

7、为主,供学员进行技术实操学习,我校 目前建有用于农民培训的家政保姆、农村电商、陶瓷制作、农民 画、乡村旅游等实训基地及专业实训室;“田间课堂”,以市内 外各具的乡村建设示范村、田间学校、合作社、实践基地为主, 采取“走出去看、到现场学、听典型讲”等方式,使农民学员开 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开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线上课堂”, 通过钉钉网课、浙农云等远程教育手段,搭建农民学习网络平台。 目前学校已开发150多课时的网络学习课程供农民学员学习。三、改革成效(一)实践成效.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为衢州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支高 素质农民队伍截至2021年,我校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9000多人,其中80%

8、近7000多名农民取得了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到达了中高等 教育水平。其中家政产业培训3700多人,创下了 “衢州保姆”的 金名片,得到全国人大委员陈至立的肯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500 多人,覆盖衢州农业各个产业。这些学员在衢州的产业开展、乡 村建设中均已成为中坚力量。.推动了衢州农业产业开展,促进了衢州乡村振兴和共同富 裕经过我校培训获证的家政保姆从业人员,人均月薪资增加近 1000元;衢州农家乐、民宿产业带头人培训400多人,衢州近40% 以上民宿经营户均参加过我校的农民培训,学员经营的农家乐在 衢州市星级评比中80%到达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培训乡村解说 员、乡村宣传员500余人;农

9、村电商培训400多名电商从业人员; 万田乡村干部培训300多名干部。.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增强了学校专业高水平建设截至目前,我校通过服务社会,参加培训的年师资超过200 人,70%以上教师参与农民培训,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兼课 教师近100人,先后组建6支农民培训技术服务队。我校旅游、 电子商务、美术、计算机、护理、幼儿保育等专业在成功创立改 革示范校专业、省名专业、特色专业、高水平建设专业过程中, 社会培训在这些专业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 会合作方面均起到穿针引线、开展赋能的促进作用。(二)理论成效我校“5434”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在多年的实践、创新和 完善过程中,不断

10、积累了很多的理论成果。课题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与建设问题研究立项为市级社科重点课题;家政培训教材 家政服务与管理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发行,全国采用; 论文职业教育要围绕地方经济特色求开展在中等职业教育 发表。(三)创新点.适应农民特点,提高农民参训积极性“5434”模式根据产业农民的实际,注重培训的直观性、实用 性以及农民素质能力的提升,依托“五个结合”开展培训,强化 实训实习现场指导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有效实现了农民在培训 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积累、提高和成长。.适应产业开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开展双赢“5434”模式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开展、农村人才需求特点,坚 持送教进村、产教融合,

11、坚持在农村产业链上开展培训活动,课 程内容与产业生产经营相匹配,技能学习与生产经营融合,推进 了农民培训与产业开展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开展 双丰收。.融合农民职业教育规律,促进高素质农民可持续开展“5434”模式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创新农民培训模式,以能力为 本位的职教特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教育与农民培训衔接一体化培养模式,推进“能力+素养”培养人才,将中职教育 与农民培训在培养对象、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成果、路径 方式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促进农民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步提 升。.融合职业教育要素资源,提高培训有效性“5434”模式根据中国农民培训面广量大的特点,整合多种手

12、 段和资源,创新设计了 “四大课堂”,实行了 “四步流程”的培 训组织形式,将现代远程教育与系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理论教 学与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将集中学习与分散个人学习相结合, 有效集聚了优质资源,极大提高了培训质量。(四)推广应用我校在农民培训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举措,得到全国人大 委员陈至立来校视察的充分肯定,也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浙江教 育报、钱江频道、衢州日报、衢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专程采访和 报道。北京商贸职校、宁波镇海区考察团、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义乌城镇职校等前来观摩考察和学习。浙江教育报报道衢州电视台报道四、体会思考(-)存在缺乏.学校培训动力缺乏。目前,学校教师主动开展职业技

13、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动力 缺乏,主要原因当地政府缺乏将教师参与社会培训服务计入教师 工作量、学校培训收入发放不占绩效等方面的具体落实政策,加 上按照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学校培训收入需要上缴 财政,学校无权支配,甚至存在校内教师参与培训的课时都不能 及时发放,严重影响学校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师资质量难以短时间内提升。其一,教师数量缺乏。我校不少教师上课每周到达1620节, 再加上繁重的学生管理、技能实践锻炼以及学校相关工作,任务 相当繁重。假设再开展培训工作,教师难以应对。其二,胜任农民 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缺乏。由于学校教师大局部毕业于普通高校, 对社会农民的学习需求与动力缺乏了解,无力开展高技术含量的 培训业务,并且这种现象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农民社会培训标准和监督体系不健全。农民教育培训I,种类繁多、学员学情复杂,培训标准体系不 健全,培训结构缺乏统一的考评标准和监督方法,培训质量无法 保障。由于没有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和等级标准体系,导致农民教 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学历培训等各类培训的学习成果得不到 认定、积累和转换,无法融通。(二)政策建议和改进方向.建议当地政府加大职业学校对培训经费情况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激励,学校充分落实教师职工培训任务并加大奖励,以增 进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学校积极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培 训内容方面充实职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