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卡夫卡课件_第1页
外国文学史卡夫卡课件_第2页
外国文学史卡夫卡课件_第3页
外国文学史卡夫卡课件_第4页
外国文学史卡夫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20世纪西方文学第二节 卡夫卡表现主义: 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八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德国柏林第二十二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的绘画特色。1911年7月,表现主义一词正式而出现在德国文学批评界。一、表现主义文学: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德国,随后影响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的主张:“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的现象而表现永恒的品质和真理。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将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离

2、奇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观念、精神品质。表现主义文学的成就:戏剧:瑞典,斯特林堡,表现主义戏剧先驱,代表作有三部曲去往大马士革; 美国,奥尼尔,毛猿。小说: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二、卡夫卡 卡夫卡故居1、1883年7月,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权威。母亲溺爱。犹太血统,习用德语;他们被莫名其妙地拖住拽着,莫名其妙地流浪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肮脏的世界。(一)作家生平2、1901年,布拉格大学法律系。1906年获法学博士。喜欢文学,还喜欢阅读斯宾诺沙、尼采、达尔文等人的著作。(一)作家生平3、1908年,布拉格一家工伤保险公司小职员。(一)作家生平4、渴望结婚又害怕婚姻。

3、没有她我不能生活,和她在一起我也没法生活。(一)作家生平5、热衷创作却希望付之一炬。(一)作家生平6、1924年,死于喉结核。(一)作家生平卡夫卡的墓地7、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扬天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审判(1925)、城堡(1926)、美国(1927);中、短篇小说集观察(1913)、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20)、饥饿艺术家(1924) 等。(一)作家生平变形记(二)、1、小说梗概:变形记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甲虫?1、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丧失的悲剧:拼命工作,养家还债。地位卑微,没有尊严。莫明其

4、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恐惧感觉。象征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 我们就像物品,而不像活人,人的地位降低了,降低到禽兽虫豸那样悲惨的境地。 弗兰茨卡夫卡焦虑、自责变成大甲虫后格里高尔的心理变化 2、格里高尔虽然变成甲虫,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仍然关心家人的生活幸福。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焦虑与自责表现了什么?秘书主任惊骇逃走其他人的反映父 亲恼怒驱赶打击厌弃母 亲惊恐昏厥躲避冷漠妹 妹关心厌弃诅咒 3、西方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而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金钱和利益的关系。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被遗弃的境

5、遇和悲哀凄苦的心灵世界表现了什么? 格里高尔成了全家的累赘,又饿又病,陷入绝望,最后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爱意死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了新生活。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惊慌愤怒 逐渐憎恨 把他弄走 小说的情节线索格里高尔 家里亲人 变形前生活沉重工作艰辛拼命还债养活全家变形后活动艰难无人理解满身创痛亲人厌弃格里高尔 善良忠厚有责任感孤独无助痛苦绝望人物形象 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外在的,虫形而人心。 格里高尔的家人的“变形”是内在的,人形而“虫”心。两种“变形”的差异“异化 ”的深刻性 人弱小得不堪一击虫丧失了抗争的力量 整个世界都是异己是社会绝对的弱者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 巴尔扎克一切障碍都能摧

6、毁我 卡夫卡变形记所表达的异化主题:1、社会对人的异化。 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是绝大多数人每天所面对的。人变甲虫,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变形记所表达的异化主题:2、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格里高尔在“累人的差事”和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完成失掉了自我。大甲虫象征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处境,象征了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人变甲虫,也象征着莫明其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这种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对未

7、来的命运处于一种不可知的恐惧状态之中。变形记所表达的异化主题:3、人与人的关系。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受到尊重和爱戴。当格里高尔变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转变,显示出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荡然无存。格里高尔死后,全家人如释重负,一身轻松地外出郊游。格里高尔的死并没有影响别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金钱和利益的关系。变形记的艺术特点:(1)框架荒诞,细节真实。变形记的总体图像是一个幻象的世界,而在这幻象下的细节描写又是写实的。这种逼真的描写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

8、那样是为了再现生活,烘托人物形象,凸现典型环境,而是“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变形记的艺术特点:(2)平静而近乎冷漠的叙述态度。 漫不经心地叙述人变成甲虫,使平庸变得可怕,又使可怕变得平庸,从而激发读者去思考人的生存现状中的问题。(三)城堡K是一个土地测量员。K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村子。1、小说梗概:K在村子里的“桥”旅馆入住的时候,一个自称副城堡主的儿子施瓦茨问他要许可证明。K说他是城堡主等待的土地测量员,一番争执并打电话与城堡确认后,K被同意在旅馆的火炉旁暂住一个晚上。必须进入城堡才能获得认可。只有进入城堡才可以打消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对K很

9、重要,K需要被人证明。第二天,K试图进入城堡。城堡在前面若隐若现,但不管怎么走,K就是不能靠近城堡,K在雪地里走到天黑,精疲力尽,敲开一个茅屋,一个农民很不情愿地用雪橇把他送回桥旅馆。城堡给K派来两个助手,一个叫巴纳巴斯的从城堡送来一封信,信由城堡中某办公室主任克拉姆发出。信中说城堡正式决定聘请K,K的事情由村长负责。K试图跟着巴纳巴斯去城堡,走到天黑才发现到了巴纳巴斯的家里。K想在巴纳巴斯家附近的“先生”旅馆住下。旅馆老板拒绝了他,因为这是一家给城堡里的人住的旅馆。旅馆的酒吧女招待弗丽达却跟着K走了,她是克拉姆的情人,她还让K从锁孔里面窥视了克拉姆。K见到了村长,村长告诉K聘请他是城堡复杂官

10、僚机构的一个错误,当然他们并不承认这是一个错误。村长认为克拉姆给K的是一封私信,不能说明K已经受聘于城堡。K需要见到克拉姆,可是旅馆老板娘反对他这样做,并拒绝他继续住在旅馆。K只好暂时接受在村小学担任勤杂工。K跑到先生旅馆去见克拉姆,接替弗丽达的侍女佩皮告诉K克拉姆正要上雪橇返回城堡。K守到雪橇旁,可是始终没有等到克拉姆,最后马夫卸下雪橇,宣布不走了。K回到桥旅馆,被一群人谴责,一个自称是克拉姆的乡村秘书的人要对K进行审查,K拒绝了。旅馆老板娘及其他人威胁他。K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两个助手和信使巴纳巴斯,巴纳巴斯给他带来了另一封来自克拉姆的信,信中对K并未从事的土地测量工作进行了表彰。K带着弗丽达

11、和两个助手住在学校的教室里,备受学校教师的欺辱。K的两个助手似疯似傻,又似监视他,K看跑了两个助手。弗丽达怀疑K并不爱自己,而是喜欢巴纳巴斯的姐姐奥尔加。K到巴纳巴斯家里去问信,从奥尔加口中知道,克拉姆在城堡里可能连官员都算不上。尽管如此,在城堡里当差的巴纳巴斯并不确定谁是克拉姆。巴纳巴斯给K送信,是他首次在城堡里领到事情做。他之所以在城堡里当差,是想改变家庭的命运。巴纳巴斯的另一个姐姐阿玛丽亚拒绝城堡官员索尓蒂尼的召唤,从此厄运降临这个家庭。村子里的人先是断绝了跟这个家庭的联系,使这个家庭陷于贫困。巴纳巴斯的父母决定为自己申诉,可是没有任何人受理。巴纳巴斯的父母守在通往城堡的路边希望通过某个

12、过往的官员申诉。最终毫无结果,反而冻垮了身体,卧床不起。奥尔加混迹于“先生”旅馆的侍从中,希望获得机会。巴纳巴斯则作为信使来到城堡等机会。K和奥尔加谈到深夜,助手之一来找他,K得知弗丽达因为不满他和奥尔加聊天已经决定离开他。K正要去找弗丽达,巴纳巴斯带来一封来自城堡的口信,克拉姆的秘书艾朗格要他立刻去“先生”旅馆见他,他将在清晨5点前离开。K来到先生旅馆,看到很多等候艾朗格的当事人。旅馆老板娘只许他们在外面等候。K被最先叫进去,艾朗格却在睡觉。K看到了弗丽达,她已经重新做旅馆酒吧招待。不管K怎么劝说,弗丽达都不肯回心转意,她已经和K的一个助手在一起了。精疲力尽的K回头找不到艾朗格的房间了。最后

13、闯进另一个城堡秘书比格尔的房间。比格尔睡不着,希望K陪他聊天。K已经困极了,所思所想就是想倒下来睡一觉。天快亮的时候,艾朗格把K叫过去,对他说:弗丽达离开酒吧,对克拉姆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希望她能回到那个位置上去。凌晨,昏昏沉沉的K看到旅馆走廊上面很多侍从在分发文件,可是那些老爷就是不出来拿文件。后来整个走廊里面铃声大作,一伙人出来,把K架了出来。原来像K这样的人,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旅馆走廊的。K昏睡了12小时,醒来看到佩皮,她在弗丽达离开那几天接替酒吧招待的位置,现在不得不离开,对K和弗丽达充满了怨恨。旅馆老板娘看到了K,愤怒他为什么还没有离开,同时询问他对自己的衣服的看法。K为什么千

14、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城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理解城堡的焦点:1、专制统治威权的象征;2、官僚主义作风;3、荒诞世界的具体化;4、犹太人寻找国家的譬喻;5、犹太人寻求非犹太世界的认可;6、 人类寻找上帝的寓言;7、与父亲沟通失败的譬喻;8、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9、生命的终极意义。2、关于城堡象征意义的几种主要解释:城堡的多解性是由小说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1)“城堡”意象的朦胧性。它既像一个真实的存在,又不像一个真实的存在。2)K进入“城堡”的过程的朦胧性。它既像一个真实的过程,又不像一个真实的过程。3、为什么会有多种解释(1)悖谬:(2)象征;(3)寓言;(4)荒诞;(5)多义性;(6)自传性;(7)朴素性;卡夫卡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卡夫卡之前,小说家经常把那些机构作为不同的个人或社会利益在其中相斗的竞技场来揭露。在卡夫卡那里,机构变成了一个遵循自身法则的机制,而这些法则谁也不知道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定下的,而且跟人的利益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根本是不可理解的。” “所面对的权力有着一个漫无边际的迷宫的特点。他永远也无法到达它那些无穷无尽的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