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操作规程SK-C-01-02第 2 章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第 1 版第 1 页第 0 次修订共 5 页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总则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钢结构的焊缝及材料超声波检测。也适用于钢网架焊接空心球球管焊缝、钢管对接焊缝及钢管与钢板或锥头焊缝超声波检测。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G/T3034.1-1996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1996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仪器设备仪器、探头接受 A 型脉冲
2、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为 15MH ,仪器至少在示波屏满刻度 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据有80dB 以上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档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 12dB 误差在1dB 以内,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 1dB,水平线性误差1,垂直线性误差5, 其余指标符合 ZBY230 的规定。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声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10dB。分辩力:直探头的远场辨别力30dB,斜探头的远场辨别力6dB。主声束偏离:水平方向:将探头放在 CSK-IA 型试块上探测棱角反射波幅度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应在 902的范围内。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
3、的双峰。入射角和 K 值的确定入射角测定在 CSK-A 型试块上进行。2.1.5.2.K 值的测定在 CSK-A 试块上测定(K 值的测定应在 2 倍近场长度以外进行)。2.1.6.探伤仪和探头工作性能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周期如下表:表 2.1.6.检验项目检查时间前沿尺寸折射角或 K 值主声束偏离开头使用每隔 6 个工作日灵敏度余量辨别力开头使用探头修补后,探伤仪修理后每隔 1 个月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开头使用探伤仪修理后每隔3 个月试块常用JB4730-1994 规定的焊缝超声波探伤CSK 系列横孔标准试块,GB/T11345-1989 规定的 RB系列标准试块,钢板探伤试块,无缝钢管探伤试块
4、等。网架焊缝探伤中用 CSK-操作规程SK-C-01-02第 2 章 PAGE 8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第 1 版第 2 页第 0 次修订共 5 页C 型试块绘制距离波幅曲线,校核时基线与探伤灵敏度。试块材质应均匀,内部杂质少,无影响使用的缺陷。加工简洁,不易变形和锈蚀,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试块的平行度、垂直度、光滑度和尺寸精度都要符合肯定的要求。试块应接受与被检工件相同或相近声学性能的材料制成,其外形尺寸应能代表被检工件的特征。为保证探伤质量,试块不使用时,应涂上机油爱护,其表面不得有锈蚀、污垢等。在同一种工件上探伤,不得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试块现场探伤时,允许使用携带型试块对扫描线性和灵敏度进行
5、校验。检测步骤超声波探伤流程(见下页)操作技术要点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使用外接电源时,电源电压波动较大时,不得进行探伤。使用机内电池时, 消灭电压不足的警告时,应停止探伤。接受托付校验距离波幅曲线明确检测要求确定检测工艺校正探头表面预备探头选择(p、k、)确定检测灵敏度涂藕合剂初探(四种移动探头方式)打钢印写油漆填写检测记录标志缺陷部位精检测(定性、定量、定位)发出报告图 3.1. 超声波探伤流程图资料存档探伤前,应了解被检工件设计要求,焊缝验收标准、合格级别、探伤比例、焊接工艺、坡口形式、板厚、材质等状况。依据板厚及可能消灭缺陷的部位,选择探头 K 值及频率。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
6、应尽量接受大 K 值探头,探测频率一般接受 2.5MHz 或 5.0MHz。操作规程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表 3.2.4. 探头 K 值的选择SK-C-01-02第 2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3 页共 5 页板 厚(mm)825254646120K值(角 度)3.02.0 (70-60)2.51.5 (68-56)2.01.0 (60-45)制作距离一波幅曲线。波幅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距离图 3.2.5.距离一波幅曲线消退探头移动区的飞溅、锈蚀、油污等杂物,以保持良好的声学接触。电渣焊缝探伤应在正火后进行。探伤操作厚度为 846mm 的焊缝探伤面为筒体外壁或内壁焊缝的两侧,探头移动区域为P2
7、+SK+50mm式中 P探头移动区域T被探工件厚度厚度大于 46120mm 的焊缝探伤面为筒体内外壁焊缝的两侧,探头移动区域为PSK+50mm式中P探头移动区域T被探工件厚度厚板焊缝和结构焊缝如因条件限制,只能从一面或一侧探伤时,应增大探头 K 值。如需检查横向缺陷,应将焊缝磨平后探测。藕合剂:机油、浆糊、洗洁精。探头移动方式按标准中相应条款执行。在探头移动的全过程中,操作者不能间断对示波屏的观看,否则应补探间断观看的焊缝区域。对超声波探伤可疑部位,应辅以其它方法探伤。粗探伤:用不低于评定线的灵敏度对某一检测区段进行探测,对波幅超过评定操作规程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SK-C-01-02第 2 章第
8、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4 页共 5 页线的反射波,应依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及焊接的具体状况,推断其是否为缺陷。推断为缺陷的部位应作出标记。精探伤:以粗探伤中作标记的部位作为精探伤的对象,对全部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波幅。藕合补偿:表面粗糙补偿:应对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损耗进行补偿。衰减补偿: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曲面补偿:对于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接受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参考试块,对比进行曲率补偿。探伤时,应对上述损耗、衰减和补偿进行修正,修正量必需计入距离波幅曲线。复核复核时机:每次检测前
9、均应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复核 ,遇有下述状况应随时对其进行重新核查:a.校准后的探头、藕合剂和仪器调整旋钮发生转变时; b.开路电压波动或者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化时;c.连续工作 4 小时以上时; d.工作结束时。扫描量程的复核:假如距离-波幅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 10%,则扫描量程应予修正,并在检测记录中加以标明.距离波幅曲线的复核:校核应不少于 3 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 2dB,则应对上一次以来全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 2dB,则应对全部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3.3.10.缺陷记录:记录缺陷并在焊缝或节点旁作出如下半永久性标识。注:箭头指向焊缝或节
10、点缺陷部位;OK 表示合格;REJ 表示不合格;XX XX 分别表示检测人员代号和检测日期。操作规程UTOK 或 REJSK-C-01-02第 2 章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SK XXXX图 3.3.10.1 缺陷标识图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5 页共 5 页假如该条焊缝或节点不合格,则还应作出如下半永久性标识:在该焊缝或节点旁画一粗略的缺陷断面位置图。ABY1ABD1结果评定图 3.3.10.2. 缺陷断面位置图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需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精确记载。4.2.结果评定按 GB/T11345-1989、JB4730-1994、JG/T3034.1-1996 、JG/T3034.2
11、-1996 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反射波幅位于区的非裂纹性缺陷,为“无可记计缺陷”。反射波幅位于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应记录。假如缺陷不超标则精确记录;假如缺陷超标则精确记录并应列为“应返修缺陷”。反射波幅位于区的缺陷,都应记录并列为“应返修缺陷”。4.3.应准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超声波检测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超声波检测原始记录6.3.超声波检测报告网架焊缝超声波检测原始记录网架超声波检测报告操作规程磁粉检测操作规程SK-C-01-04第 4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2 页磁粉检测操作规程总则适用范围:本细则
12、适用于铁磁性材料产品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3721-83磁粉探伤机仪器设备磁粉探伤机磁粉探伤机必需满足 GB3721-83磁粉探伤机的要求。沟通磁轭磁粉探伤仪在其磁轭极间距为 200mm 时其提升力应不小于 44N。直流磁轭磁粉探伤仪在其磁轭极间距为 200mm 时提升力应不少于 177N。磁粉及磁悬液:其种类、性质、粒度及测定要求必需符合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有关规定的要求。帮助设备磁场强度计;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A 型试片和 C 型试片;磁悬液浓度测定管;2.3.4.210 倍放大镜;表面预备光照度计;
13、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强度计。磁粉(液)预备检测步骤磁粉探伤流程接受托付检验灵敏度喷晒磁粉操作规程明确检测要求检验装置的吸力及电流工作磁化清除工作表面磁粉资料存档观看推断标志缺陷部位SK-C-01-04第 4 章技术要点磁粉检测操作规程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2 页共 2 页填.检写测探方伤记法录:应依据不同的工件及检测要求选用合适的磁化方法。3.2.1.2.中心导体法;3.2.1.3发.平出等报告电缆法;触头法;磁轭法;线圈法;3.2.2磁粉探伤前,探伤人员应对被检工件表面进行检查,符合探伤要求方可进行探伤。3.3.3.磁粉探伤时,必需用标准试片检查探伤灵敏度是否符合探伤要求,磁化方式的选择
14、要有利缺陷的检出。探伤过程中,应做好磁迹记录,当发觉有磁粉积累时,为精确推断缺陷,应重复检测确认。受检工件表面及四周 30mm 范围不得有防碍探伤及推断结果的因素存在;为避开漏检,每个受检区应进行两次磁化;其磁力线大体相互垂直,每次检查的区域要有足够的重迭;探伤操作要连续进行,通电磁化时施加磁粉,通电时间为 13 秒;在有限空间内磁化用电压力不大于 36v。3.2.6.退磁:当有要求时,工件在检查后应进行退磁。沟通退磁法:将需退磁的工件从通电的磁化线圈中缓慢抽出,直到工件离开线圈 1m 以上时,再切断电流,或将工件放入通电的磁化线圈内,将线圈中的电流渐渐减小到至零。直流退磁法:将需退磁的工件放
15、入直流磁场中,不断转变电流方向,并渐渐减小电流至零。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磁场强度小于 160A/m。3.2.7.当辨认细小缺陷时,应用 2-10 倍放大镜进行观看。结果评定结果评定按 JB4730-94 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需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精确记载。应准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磁粉探伤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磁粉检测原始记录磁粉检测报告操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2 页总则本细则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16、、特种设备、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业与城市输气输油管道制造安装及钢网架螺栓球节点高强螺栓拧入度的 X 射线和 r 射线检测。参照标准GB/T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T16939-1997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螺栓JGJ78-91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仪器设备射线源2.1.1.X 射线机;2.1.2.r 射线源。其它器材X 射线胶片: 胶片尺寸为 30080mm,其底片有效长度不大于 280mm,可依据需要购买进口或国产胶片。增感屏:使用金属(铅箔)增感屏,与胶片紧贴;依据需要,也可以不使用或使用其他类型的增感屏。
17、象质计:依据标准规定选用合适的象质计,常用下表。表 2.2.3.象质计的选用(AB 级)透照厚度(mm)象质计的选用1616-808010Fe16()6Fe12()1Fe7()其它:包括标记带、钢卷尺、辐射剂量率仪(或射线报警器)、万用表、记号笔以及暗室有关设备等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操作步骤射线检测流程(见下页)操作技术要点射线照相质量通常接受(AB)级别。透照比 K 值(AB):纵缝不大于 1.03,环缝不大于 1.1。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双壁双影法,应依据被检工件确定。各种透照方式适合透照不同几何条件的被检工件,透照底片数量可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射线检
18、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2 页规定和客户要求来确定,但不能少于标准规定的最少片数。常用下表 3.2.3.2.标记:底片上必需有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包括透照工件编号、焊缝号、底片挨次号;中心标记,有效区段(或搭接)标记;透照时间;返修标记,扩探标记;焊工代号等。并可依据客户具体要求和实际状况适当增减。接受托付安全防护设置选择曝光条件明确检测要求确定检测工艺对机(选择焦距) 射线机操作布片摆放透度计、标志、布片暗室处理复初评填写检测记录绘审制批拍检片测部报位告图图 3.1.射线检测流程图表38/3.557/3.576/489/4108/515
19、9/6273/8325/10双壁双双壁双双壁双双壁双双壁单双壁单双壁单双壁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22224666/8584143170/管子规格(管径/壁厚)透照方式拍片张数有效长度搭接标记3.2.3.2.常用的几种管子的透照要求3.2.4.2.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摆放整齐,且均需离焊缝边缘至少 5mm 以上,并能在底片上清楚显示出来。中心标记的垂直箭头指向焊缝且位于被检区域中心处,水平箭头方向与焊缝平行,指向下透照位置,搭接标记箭头指向焊缝。如图所示。象质计的放置和数量: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的一端,象质计中间一根钢丝应与被检区的 1/4 线重合,钢丝应横跨
20、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 PAGE 13计时,也可放置于胶片一侧,但象质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操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2 页过对比试验,使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象质计最粗丝下角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分。XXXX20010808搭界标记-构件号中心标记-焊缝号片号XXXXXXXXR1返修标记象质计透照厚度透照日期图 3.2.4.2.标记示意图每张底片至少放置一个象质计。但接受中心内透法周向曝光且 100%检测时,可每隔 90 放置一个,不够 100%检测时,则应每张放置一个。选用合适的曝
21、光曲线,曝光量不少于 15 mA .min。现场作业,其曝光参数(管电流、管电压、曝光时间、焦距)的选取依据曝光曲线和透照工艺确定。如下:X 射线光因子=Ammin/mm2 r 射线光因子=Cimin/mm2KVpt1(min)t2(min)t3(min)T(mm)图 3.2.6.曝光曲线图射线现场防护:依据X 射线探伤机使用维护规程(SK-3-NS01-001)做好射线现场防护工作, 包括预先通告相关人员,设置隔离、警示标志、警示灯、安全标志牌、专人把守等。操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2 页停用 24 小时以上的 X 射线机重
22、新启用时,应依据要求进行训机;拍片完毕,应让射线机冷却三分钟后才可切断电源。胶片暗室处理预备工作:按胶片冲洗要求做好预备,检查暗室是否漏光。胶片的显影:显影底片之间应有肯定间距,防止重叠,显影时间不超过10 分钟。胶片的定影:胶片刚浸入定影液时要均匀上下摇动 10 秒左右,定影时间一般为 1015分钟,以二倍底片通透时间为佳。胶片的停影:浸入 3%醋酸停影液半分种,或清水中强力漂洗二分种。底片的水洗:洗的底片应防止相互重叠。水洗时间为 2030 分钟。底片的干燥:自然晾干或加热干燥(温度不超过 60)。依据手工处理胶片操作细则(SK-3-NC14-001)和暗室工作管理细则(SK-3-NC15
23、-001)做好全部暗室技术和管理工作。结果评定底片质量应符合 GB/T33231987 或 JB47301994 标准的要求。底片必需干燥后才可进行评级,观片灯最大亮度应不小于 100000cd/m2。底片的黑度和象质指数应逐张精确测定,并符合规定的要求。象质指数要求应依据透照厚度, 依据标准规定来确定。底片上的影像应完整清楚,灰雾度小,各种标记和象质计齐全,摆放正确,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底片有效评定区内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假缺陷或其它防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如划伤、水迹、化学斑点、白头、漏光和指印等,影响严峻难于区分则应重拍。4.2.结果评定按 GB/T33231987、JB47301
24、994、GB/T169391997、JGJ7891 及设计要求进行评定。4.3.钢网架底片螺纹影像在 0.10.5 圈时,按 0 圈计,在 0.60.8 圈时,按 0.5 圈计,在 0.91.0 圈时,按 1.0 圈计。尽量在底片读数中接受负偏差,以保证在螺纹拧入度的计算中产生正偏差。应准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放射线检测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射线检测原始记录射线检测报告网架射线检测原始记录网架射线检测报告操作规程渗透检测操作规程渗透检测操作规程SK-C-01-12第 12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2 页总则适用范
25、围:本细则适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本细则依据 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编制。仪器设备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其质量要求应符合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检测剂性能及操作工艺。铝合金试块;镀铬试块。日光灯或紫外线灯,放大镜等。检测步骤渗透探伤流程见下图技术要点选用人工裂纹试块,检查渗透检测剂的牢靠性并作为灵敏度试块。自然干燥校验灵敏度明确检测要求表面预备清洁工件表面喷涂渗透剂清洁表面渗透剂喷显像剂标志缺陷位置观看推断自然干燥发出报告资料存档填写探伤记录清洗被检查工件表面污物。将选用的渗透剂均匀喷涂在工件的被
26、检查部位,保持部位的潮湿状态。潮湿时间 1530 分钟。清洗多余渗透剂。清洗剂不能垂直喷射被检部位。清洗不能过度。操作规程渗透检测操作规程对清洗后的被检表面均应喷涂显像剂。显像剂喷射前要摇动均匀,时间为 35 分钟。显像剂喷嘴距被检处的距离为 350400mm 为宜。显像剂喷射要求雾状为佳。显像剂喷射后 7 分钟观看,最长时间为 30 分钟。SK-C-01-12第 12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2 页共 2 页当观看消灭痕迹时,必需确定痕迹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必要时应用 5-10 倍放大镜进行观看或进行复验。复验在检测中或检测后,发觉下列状况必需重新将试件彻底清洗洁净进行检验:探伤结束时
27、用对比试块验证,发觉没有显示所应显示的痕迹时。发觉灵敏度下降难以确定痕迹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显示时。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其它需要时。经返修后的部位。后处理:检测结束后,应清除残余显像剂。结果评定结果评定按 JB4730-1994 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需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精确记载。应准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渗透探伤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渗透检测原始记录渗透检测报告操作规程SK-C-01-13第 13 章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第 1 版第 1 页第 0 次修订共 2 页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总则本细则规定了
28、暗室胶片处理的试验室技术要求和操作程序。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T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仪器设备显影液、停显液、定影液、洗涤剂、清水等槽液;红灯、计时器、温度计;洗片夹、晾片夹、干燥箱等。操作步骤预备工作打开暗室红灯,关掉暗室日光灯或白炽灯,让眼睛适应环境 5min 左右。将胶片装在洗片夹上, 并在开头显影前搅动溶液。开头显影启动计时器并将胶片浸入显影液中,洗片夹之间应留肯定距离,使冲洗过程中胶片彼此不会相贴,不断将洗片夹上下移动,大约 15s。显影室温 20时,正常的显影时间约为5-8min,若胶片制造公司对此有特地建
29、议,则应优先遵循, 在温度稍高或稍低时,必需适当调整显影时间。搅动显影过程中每一分钟内都最好在几秒钟的时间将胶片上下和左右摇动,这有助于胶片的均匀显影。停显或漂洗在显影结束后,将胶片浸入 3%醋酸停显液约 0.5min,以中和遗留在胶片乳液中的显影剂活性。假如不能使用停显液,则可在清水中将胶片强力抖动,进行漂洗 2-3min。定影为保证均匀而快速的定影,胶片在刚进入定影液时以及在第 1min 内,要均匀地作上下方向的摇动,约 10s 左右,然后在定影液中浸渍到定影结束(其时间至少达到原胶片透亮所需时间的 2 倍)。但在较新颖的定影液中,定影时间不得超过 15min。经常摇动胶片,可以缩短定影时
30、间。3.7冲洗冲洗的效率,与冲洗用水、水温、水流量以及被冲洗底片的种类有关。一般当温度在 16以下时冲洗过程是很缓慢的,而当温度在 30以上时,又应当留意底片浸在水中的时间不能太长。底片在槽中冲洗时,应随时把一部分已经冲洗过的底片移到进水口的方向上去。洗涤剂操作规程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SK-C-01-13第 13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2 页共 2 页把底片浸入洗涤剂中约 30s,可以使水从底片表面均匀流下,以缩短干燥时间,避开底片消灭水迹。可将 0.1%左右的餐具洗洁精(例如:柠檬洗洁精)的水溶液作洗涤剂,或接受其它成份的洗涤剂。干燥将底片挂在不锈钢夹子上在环境温度下的静止空气或流淌
31、空气中晾干,或将底片置入低于60的循环空气干燥箱中烘干。相关文件暗室工作管理细则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无操作规程土钉抗拉拔性能试验操作规程SK-C-01-14第 14 章第 1 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1 页土钉抗拉拔性能试验操作规程总则本细则适用于基坑土钉支护工程的抗拉拔性能的试验。本细则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DCS96:97 编制。仪器设备锚杆拉力计:ZY-30 型。2.2.百分表:0.02mm 050mm。2.3.专用锚具。操作步骤抗拉拔试验前应检查抗拉拔试验装置,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试验装置应与土钉平行放置,支架系统与结构构件间的距离均匀,并确保所施加的力直接传递至土钉试件。土钉的现场抗拔试验宜用穿孔液压千斤顶加载,土钉、千斤顶、测力杆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 千斤顶的反力支架可置于喷射混凝土面层上,加载时用油压表大体把握加载值并由测力杆精确予以计量土钉的(拔出)位移量用百分表(精度不 0.02mm,量程不小于 50mm)测量,百分表的支架应远离混凝土面层着力点。测试钉进行抗拉拔试验时的注浆体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6Mpa。试验接受分级连续加载,首先施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治理结构与战略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的反应能力与试题及答案实践
- 前端开发中的UXUI设计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总结
- 风险管理中的技术与工具使用试题及答案
- 网络设备选型与选购指南试题及答案
- 阅读的乐趣高考作文试题及答案
- 关键技术的生态系统分析测评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环境下的实时分析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试题及答案
-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 疼痛科进修总结汇报
- Unit1至Unit4每单元作文期末复习(课件)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社会支持与合作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钢塑复合管一般规格表
- 【履职清单】2023新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施工单位回执单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5
- 完全病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